大英博物馆镇馆之宝是一件中国文物,曾主动归还,为何被中国拒绝

英国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庚子之变的发起国,在掠夺和收藏清宫文物方面,与其他国家相比,因为动手早、下手狠,所得丰富且精品多。英国许多博物馆、图书馆甚至私人收藏家都藏有清宫文物。其中以大英博物馆最突出。

镇馆之宝

大英博物馆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博物馆之一,收藏了世界五大洲各个历史时期的文物和艺术品多达百万件。而该馆收藏中国文物的历史可追溯到1753年建馆时期,被认为是世界上收藏中国流失文物最多的欧美博物馆之一。

目前,该馆共收藏有中国文物2.3万件,涵盖了中国艺术的各个类别,包括陶瓷、青铜器、玉器、书画、古籍、造像等,时代从史前到近代,跨越了整个中国历史。

在大英博物馆的中国文物收藏中,商周时期的青铜彝器,魏晋、隋唐的经卷,宋、元、明、清各代的瓷器,各个时期的书法绘画均属于特色类别,其中有300余件中国书画为清宫旧藏珍品,其他从紫禁城、圆明园等地掠夺而来的清宫文物也是其收藏中的精品。

该馆收藏清宫文物中最著名,甚至可以说是镇馆之宝的,就是《女史箴图》。因为它在一年中只有为数不多的几次短暂的列展时段,难得一见。

《女史箴图》

《女史箴图》是中国东晋顾恺之的名作,其原作已佚,大英博物馆收藏的《女史箴图》是唐代的摹本,神韵最接近顾恺之的原画,因而被后人奉为经典摹本,是《石渠宝笈》明确著录的清宫藏画。

《女史箴图》绢本设色,长(横)377.9厘米,宽(纵)25.5厘米,全卷分为引首、本幅、尾纸三大部分。

其画引首中间有乾隆帝御书“彤管芳”三字,本幅画意源于西晋张华《女史箴》文的内容,一共分为九段,分别描绘了“冯媛挡熊”、“班姬辞辇”、“隆杀盛衰”、“修容饰性”、“同衾以疑”、“微言荣辱”、“黩欢专宠”、“靖恭自思”、“女史司箴,敢告庶姬”九个场景。

这幅画的绘画技巧十分丰富,将不同人物的身份和特征描绘非常生动。此外,这幅画线条灵动,韵律美十足,完美体现了顾恺之的深沉思想和绘画技巧。

流落到英国

《女史箴图》自诞生之日起,一直被视作珍品,历朝历代都小心珍重,如今在上面还可以看到明清历代收藏者的私人鉴藏印。被清宫收藏后,乾隆皇帝曾把它当作最爱,卷尾也有其留下的亲笔题字。乾隆去世后,《女史箴图》一直被存放在建福宫的静怡轩中,妥善封存,后来被慈禧太后移到颐和园。

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紫禁城洗劫颐和园,一位名叫约翰逊的英国军官抢到《女史箴图》的唐代摹本,他将这宝物带回英国,并以25英镑的价格贱卖给大英博物馆。可是,大英博物馆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他们对中国艺术了解不多,居然按照日本画的方式装裱,并拦腰截成了四段,其中明清文人的题跋都遭到裁剪,着实让人心疼。

“二选一”的艰难抉择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与中国是盟友,而且中国军队在缅甸帮英军解除日军之围。英国政府很感激,于是让中国政府从唐摹本《女史箴图》和一艘潜水艇中挑一样作为谢礼。结果,中国政府选了潜水艇。《女史箴图》的唐代摹本便继续保存在大英博物馆。

其实,细想起来完全能理解这样的选择。当时国内的经济状况和军事力量都面临窘境,核潜艇领域还是一片空白,选择核潜艇不仅对我们的军事力量有一定的提升,而且对于我们对核潜艇领域的研究和发展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女史箴图》被抢走,正是因为当时清朝政府国力衰弱,只能面对列强的凌辱。这样的深刻教训让我们懂得,只有国力强大了,才能保护自己的国土和人民,守护属于自己的一切,纵然是基于这样的考虑,也要选核潜艇。或许放到今天,面临类似二选一的难题,还是会做出这样的抉择,你觉得呢?

THE END
1.大英博物馆馆藏历史,大英博物馆的藏品大英博物馆中现有中国藏品接近三万件。其历史始于汉斯?斯隆爵士在17、18世纪时对同时代中国艺术品及器物的收藏。https://britishmuseum.org.cn/history_of_the_collection.html
2.大英博物馆中国文物–搜库大英博物馆中国文物搜索 - 优酷网为你提供最为专业全面的大英博物馆中国文物视频搜索https://www.soku.com/search_ikuvideo/q_%E5%A4%A7%E8%8B%B1%E5%8D%9A%E7%89%A9%E9%A6%86%E4%B8%AD%E5%9B%BD%E6%96%87%E7%89%A9
3.大英博物馆两千件藏品被盗或受损部分被当废品卖大英博物馆文物失窃事件被曝光后,希腊、尼日利亚、埃及等多国再次敦促其归还被掠夺的文物。 希腊文化和体育部长莉娜·门佐尼说,希腊一直要求大英博物馆归还帕特农神庙石雕,大英博物馆文物流失暴露的安全问题使希方的要求更加强烈。 埃及著名考古学家、前文物部长扎希·哈瓦斯认为,大英博物馆藏品失窃事件是一场“全球性灾https://m.gmw.cn/2023-12/16/content_1303602380.htm
4.为什么中国文物,要“逃出大英博物馆”?究竟“收藏”了多少中国的文物? 我们如何将它们收回? 大英博物馆作为 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 拥有两百多年的历史 它的馆藏数量超过了800万件 但最有名的 却不是英国本土文物 而是它的东方馆和埃及馆 就像大家猜的那样 这两所馆藏内的展品 几乎每一件 https://k.sina.cn/article_1895327843_70f868630190169sn.html
5.逃出大英博物馆,是我逃不过的文化情怀(逃出大英博物馆)剧评《逃出大英博物馆》势如破竹的爆火令大众看到了好作品的诞生,同时也流露出媒体人创作的真挚。(以下简称《逃出》)《逃出》是由自媒体创作者煎饼果仔和夏天妹妹毅然前往英国所精心拍摄出来的剧情短片,该片讲述了一位中国记者陪伴我国文物逃出大英博物馆,并共同踏上归家之路的故事。预告片一经上线,便在各大短视频平台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5471006/
6.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展览借助大英博物馆丰富藏品中精选出的100件(套)文物,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借助文物的视角——遨游世界历史。这个展览不仅彰显了“以物述史”的独特魅力,而且启迪我们思考自身与人类创造物之间微妙的关系。 这些文物跨越了200万年的历史,涵盖了世界所有地区的文明。展览平等地看待人类曾经存在https://www.chnmuseum.cn/Portals/0/web/zt/20170301ahow/index.html
7.大英博物馆有多少中国文物大英博物馆三大镇馆之宝了,其中五尊大罗汉因为文物的挖掘和运输已经损毁,这些还保存着的大罗汉也并不在中国,而是分散在了世界各地的博物馆中,其中大英博物馆里就收藏了一尊。 这些辽三彩大罗汉为何会出现在易县的一个小山洞中,至今也没有明确的定论,有人认为是历史上多次的灭佛运动,也有人认为是为了躲避战乱,不管是哪种原因,都是为了https://qa.china.com/gd/13004046/20230828/45360794_8.html
8.历史地位要超过乔丹!欧文催促大英博物馆归还文物:祖先都在等待欧文这次发言有两大影响。第一,大英博物馆的所作所为再一次被放到聚光灯下,上个月大英博物馆文物被盗就引来多方争议,认为其应该归还文物。但是大英博物馆并没有直接回应反而显得含糊其词,想敷衍过去。 欧文作为一个有影响力的NBA球星,他的发言无疑能引起很多人的关注。 https://v.pptv.com/snsisContentDetails/2110592.html
9.大英博物馆Top10文物游览这个成立于1753年的博物馆,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伟的综合性博物馆,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著名的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博物馆核心建筑占地约56000平方米。收藏了来自于世界各地的800多万件文物和奇珍异宝。这里充满了古老的艺术气息。大门是仿照古希腊庙的样式筑起的,我们随着一条长队入了博物馆。 https://www.jianshu.com/p/4d3018a18277
10.论坛英国旅游请教一下这几件大英博物馆中的文物的名称英国旅游 | 请教一下这几件大英博物馆中的文物的名称 | 在参观大英博物馆时有几件展品的名称没有记下,请知道的朋友指教。谢谢! 回答:最后一个在我的游记里面有。其他的你可以多看看别人写的大英博物馆的介绍和游记,百度一下就有很多。 回答:建议你用百度的识图功能。 http://hoyo.cn/forum/geo-europe_unitedkingdom/posts/1es2nrm29p0ci
11.《逃出大英博物馆》,盘点那些流落海外的佛教文物释圣文化大英博物馆里馆藏了约两万余件中国文物,藏品时间跨度达7000年,其中瑰宝不胜枚举。 这尊“辽代易县三彩罗汉像”。这是大英博物馆内的易县唐代三彩罗汉,是唐代写实主义做高成就的雕塑,三彩罗汉的珍贵之处在于,它历经1000多年仍然色彩斑斓,人物更是被刻画的栩栩如生,但最珍贵的还是其背后的历史价值。 https://www.chanzl.com/archives/7808
12.带你看懂最容易被忽视的10件文物,来自大英博物馆的珍藏界面新闻国家博物馆正在展出的“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展览非常有新意,展览借助大英博物馆丰富藏品中精选出的100件(套)文物,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借助文物的视角——遨游世界历史。展览选取了“以物述史”这个独特的立位,帮助游人了解文物背后的价值。 笔者参观这个展览后,发现展品俱是非常有价值的珍品,所以这次选取了一些重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1227763.html
13.大英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中国国家地理网在全世界47个国家至少218家博物馆中,收藏着167万多件中国文物,而民间的私人收藏量,竟是这个数字的10倍。这些文物的来源、流转问题相当复杂。中国文物学会统计,仅1840年以来,便有超过1000万件中国文物因战争、不正当贸易等原因,流散出境。为呈现这些文物在海外博物馆的http://www.dili360.com/ch/article/p59506cbd7733330.htm
14.大英博物馆:变宝为废,我们有一手!所以,要幻想着大英博物馆整改安保,管好文物是不可能的,把无价之宝被当“废品”,大英博物馆有什么资格继续保管了? 英国与其被世人追讨文物所困,不如像“国际艺术品追回组织”创始人克里斯多夫·马里涅罗支的一招:英国可以主动归还某些来自中国或希腊的文化遗产。如果从法律层面无法归还文物,那就从道义上(主动归还),https://news.southcn.com/node_179d29f1ce/e8d557366c.shtml
15.微博正文可现实中,那些被我们视若珍宝的文物们,大英博物馆又是如何对待的呢?不少文物,连一个独立的展览台都没有,他们只是被简单粗暴地以颜色归类,被密集紧凑地摆在一起;有的文物甚至连一个名字、一个介绍都没有,只有一个冷冰冰的编号;有的文物需要被妥善保护却被裸露展示,谁路过都能摸一下,已经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https://m.weibo.cn/status/5103483166395576
16.艺术赏析《逃出大英博物馆》里的中国艺术,我们等你回家!《逃出大英博物馆》以拟人化的手法,讲述了“小玉壶”(原型为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在逃出大英博物馆后,偶遇在海外工作的中国记者并在他的帮助下回家的故事。 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 本以为剧情的走向会是小玉壶带着许多文物千里奔赴回家之路,结果却大大出乎意料,小玉壶历经千辛万苦,只为带回一封封流落在外的文物的家书https://www.qdsnqwhg.cn/www-admin/html/ysxs/yishuxinshang/2023/0918/2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