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在澳中国文物大英博物馆中国文物.pdf

【寻访在澳中国文物】大英博物馆中国文物

我在澳大利亚十七载,这期间,曾乐此不疲地奔波于全澳

七个省的省会市县镇和部分乡村与山区,为的是寻访先侨遗存

的中国文物;但也从未忽略在澳大利亚一些博物馆、美术馆和

画廊的展品中,以及拍卖行甚至露天旧货市场,包括私人车库

销售杂物内,注意调查中国文物的踪迹,因为这是我心中特别

要追逐的大目标。

接触侨领萌动中国文物寻访之旅

在墨尔本,由于我在《星岛日报》等报刊上,连续发表了

载的文化界侨领雷震宇先生(已故),我向他询问了墨尔本中国

古文物的动向。他非常高兴地告诉我,1983年他在墨尔本创办

了一座“中华文化中心”,是年十月,他在华人淘金古镇——

—班迪戈市政厅,自筹资金自已动手举办过一次盛大的中华文

化展览会,在会上他除了展出他个人珍藏的中国古文物外,他

还向澳大利亚收藏家及华人侨领借来部分中国文物。于是,这

个展览会上便出现了中国古代商朝和周代青铜器,唐朝的仕女

俑和景泰蓝,宋代的玉器,明、清两代的象牙雕品、漆器、瓷

器,以及近代画家的力作等。与雷先生接触,萌生了我在澳大

第1页共9页

利亚的中国文物调查之旅。

在新南威尔士州和西澳州的收获

1996年,我再次去新南威尔士州首府———悉尼游览,便

专程去了新南威尔士州艺术馆参观,意外地发现了展品中竟有

几件中国古文物———青铜器与陶器及青花瓷器,心中十分高

兴。因为这是我移居澳大利亚以来,第一次零距离地目睹流失

海外的中国文物。

两年后,笔者在新南威尔士州南端重镇———奥布雷市中

心的画廊内,不经意地发现这里展出了四件唐朝的出土陶俑,

其中两件是唐朝仕女俑,女俑体态丰盈,衣饰华丽,彩色尚

艳;笫三件是骑马武士俑,形象逼真,气势威武。第四件是一

件鸭俑,形象生动,十分可爱。另有两个鎏金佛头和一个石刻

底座,这是一个部件,当是唐代遗物。原来这四件唐俑是本地

一位叫霍华德·尼尔的艺术家于1950年从欧洲某一拍卖行购

得,他在珍赏了70年之后,便献给了国家。

2008年,我在西澳州首府珀斯的西澳州博物馆参观时,谁

知又邂逅了一个名曰“大清乾隆年制”的中国瓷器和玉器展

览。大喜过望的我,连忙数了一下,共42件。其中大宗是瓷

器,分粉彩釉和青花釉两大类,品种有碗、盘、盒、罐、壶、

杯及梅瓶等;既有花草、鱼、虫,又有人物,形象生动,彩色

鲜艳,系不可多得的官窑产品。至于玉器,其中三佛像,笑容

第2页共9页

可掬,雕工精致,堪称佳品。另一件是送贵人的礼物———猴

子骑羊玉雕,寓意“封侯”,即升官之意。特别是一个薄体玉

碗,凸显透明之妙,碗外的浮龙纹样,是一件乾隆皇帝御用之

1915年前后购于伦敦拍卖行。小部分源于华人的捐献。

在维多利亚州饱览中国古文物

在维多利亚州主要金矿城———班迪戈的金龙博物馆内,

在我的朋友、澳籍华裔馆长雷扬名的引导下,发现了几件华工

后人捐献的清朝同治、光绪年间生产的粉彩釉碗、盘、碟等生

活用具。在维州北部比契沃尔斯山区由澳人经营的“中华文化

中心”的展室内,我又看到了类似的清朝粉彩釉和青花瓷碗等

用品。

在墨尔本的澳华历史博物馆里,更喜见一件商周时代的铜

器。但令我欣喜若狂地是,在巴拉瑞特市的黄金博物馆内,无

意中饱览了一个名曰“一个澳大利亚人在中国”的专题展览。

在这里我观赏到由本地一位建筑师乔治·罗杰斯和他的加拿大

夫人阿诺特·罗冰娜,于1927年从中国四川省带回的近千件中

国从古代到近现代的各类文物和民俗文物及手工艺美术品。原

来罗杰斯夫妇将这一大批文物放在南澳州首府阿得雷德市家

中,他俩离世后这一大批文物便由他们生于上海的独生女儿玛

格丽特保存。1984年,玛格丽特自感年迈多病,便就近献给黄

第3页共9页

金博物馆永存了。笔者兴奋地发现其中有唐朝的玉佩、玉带钩

和景泰蓝等,明朝冰冻纹白瓷瓶、双耳大肚青花瓷瓶、紫色窑

变长颈瓷瓶等。还有清朝乾隆年间的瓷碗,八仙粉彩釉瓷碗、

盘、勺等。清同治年间的薄胎碗、其透明度,真有令人望眼欲

THE END
1.大英博物馆馆藏历史,大英博物馆的藏品大英博物馆中现有中国藏品接近三万件。其历史始于汉斯?斯隆爵士在17、18世纪时对同时代中国艺术品及器物的收藏。https://britishmuseum.org.cn/history_of_the_collection.html
2.大英博物馆中国文物–搜库大英博物馆中国文物搜索 - 优酷网为你提供最为专业全面的大英博物馆中国文物视频搜索https://www.soku.com/search_ikuvideo/q_%E5%A4%A7%E8%8B%B1%E5%8D%9A%E7%89%A9%E9%A6%86%E4%B8%AD%E5%9B%BD%E6%96%87%E7%89%A9
3.大英博物馆两千件藏品被盗或受损部分被当废品卖大英博物馆文物失窃事件被曝光后,希腊、尼日利亚、埃及等多国再次敦促其归还被掠夺的文物。 希腊文化和体育部长莉娜·门佐尼说,希腊一直要求大英博物馆归还帕特农神庙石雕,大英博物馆文物流失暴露的安全问题使希方的要求更加强烈。 埃及著名考古学家、前文物部长扎希·哈瓦斯认为,大英博物馆藏品失窃事件是一场“全球性灾https://m.gmw.cn/2023-12/16/content_1303602380.htm
4.为什么中国文物,要“逃出大英博物馆”?究竟“收藏”了多少中国的文物? 我们如何将它们收回? 大英博物馆作为 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 拥有两百多年的历史 它的馆藏数量超过了800万件 但最有名的 却不是英国本土文物 而是它的东方馆和埃及馆 就像大家猜的那样 这两所馆藏内的展品 几乎每一件 https://k.sina.cn/article_1895327843_70f868630190169sn.html
5.逃出大英博物馆,是我逃不过的文化情怀(逃出大英博物馆)剧评《逃出大英博物馆》势如破竹的爆火令大众看到了好作品的诞生,同时也流露出媒体人创作的真挚。(以下简称《逃出》)《逃出》是由自媒体创作者煎饼果仔和夏天妹妹毅然前往英国所精心拍摄出来的剧情短片,该片讲述了一位中国记者陪伴我国文物逃出大英博物馆,并共同踏上归家之路的故事。预告片一经上线,便在各大短视频平台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5471006/
6.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展览借助大英博物馆丰富藏品中精选出的100件(套)文物,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借助文物的视角——遨游世界历史。这个展览不仅彰显了“以物述史”的独特魅力,而且启迪我们思考自身与人类创造物之间微妙的关系。 这些文物跨越了200万年的历史,涵盖了世界所有地区的文明。展览平等地看待人类曾经存在https://www.chnmuseum.cn/Portals/0/web/zt/20170301ahow/index.html
7.大英博物馆有多少中国文物大英博物馆三大镇馆之宝了,其中五尊大罗汉因为文物的挖掘和运输已经损毁,这些还保存着的大罗汉也并不在中国,而是分散在了世界各地的博物馆中,其中大英博物馆里就收藏了一尊。 这些辽三彩大罗汉为何会出现在易县的一个小山洞中,至今也没有明确的定论,有人认为是历史上多次的灭佛运动,也有人认为是为了躲避战乱,不管是哪种原因,都是为了https://qa.china.com/gd/13004046/20230828/45360794_8.html
8.历史地位要超过乔丹!欧文催促大英博物馆归还文物:祖先都在等待欧文这次发言有两大影响。第一,大英博物馆的所作所为再一次被放到聚光灯下,上个月大英博物馆文物被盗就引来多方争议,认为其应该归还文物。但是大英博物馆并没有直接回应反而显得含糊其词,想敷衍过去。 欧文作为一个有影响力的NBA球星,他的发言无疑能引起很多人的关注。 https://v.pptv.com/snsisContentDetails/2110592.html
9.大英博物馆Top10文物游览这个成立于1753年的博物馆,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伟的综合性博物馆,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著名的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博物馆核心建筑占地约56000平方米。收藏了来自于世界各地的800多万件文物和奇珍异宝。这里充满了古老的艺术气息。大门是仿照古希腊庙的样式筑起的,我们随着一条长队入了博物馆。 https://www.jianshu.com/p/4d3018a18277
10.论坛英国旅游请教一下这几件大英博物馆中的文物的名称英国旅游 | 请教一下这几件大英博物馆中的文物的名称 | 在参观大英博物馆时有几件展品的名称没有记下,请知道的朋友指教。谢谢! 回答:最后一个在我的游记里面有。其他的你可以多看看别人写的大英博物馆的介绍和游记,百度一下就有很多。 回答:建议你用百度的识图功能。 http://hoyo.cn/forum/geo-europe_unitedkingdom/posts/1es2nrm29p0ci
11.《逃出大英博物馆》,盘点那些流落海外的佛教文物释圣文化大英博物馆里馆藏了约两万余件中国文物,藏品时间跨度达7000年,其中瑰宝不胜枚举。 这尊“辽代易县三彩罗汉像”。这是大英博物馆内的易县唐代三彩罗汉,是唐代写实主义做高成就的雕塑,三彩罗汉的珍贵之处在于,它历经1000多年仍然色彩斑斓,人物更是被刻画的栩栩如生,但最珍贵的还是其背后的历史价值。 https://www.chanzl.com/archives/7808
12.带你看懂最容易被忽视的10件文物,来自大英博物馆的珍藏界面新闻国家博物馆正在展出的“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展览非常有新意,展览借助大英博物馆丰富藏品中精选出的100件(套)文物,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借助文物的视角——遨游世界历史。展览选取了“以物述史”这个独特的立位,帮助游人了解文物背后的价值。 笔者参观这个展览后,发现展品俱是非常有价值的珍品,所以这次选取了一些重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1227763.html
13.大英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中国国家地理网在全世界47个国家至少218家博物馆中,收藏着167万多件中国文物,而民间的私人收藏量,竟是这个数字的10倍。这些文物的来源、流转问题相当复杂。中国文物学会统计,仅1840年以来,便有超过1000万件中国文物因战争、不正当贸易等原因,流散出境。为呈现这些文物在海外博物馆的http://www.dili360.com/ch/article/p59506cbd7733330.htm
14.大英博物馆:变宝为废,我们有一手!所以,要幻想着大英博物馆整改安保,管好文物是不可能的,把无价之宝被当“废品”,大英博物馆有什么资格继续保管了? 英国与其被世人追讨文物所困,不如像“国际艺术品追回组织”创始人克里斯多夫·马里涅罗支的一招:英国可以主动归还某些来自中国或希腊的文化遗产。如果从法律层面无法归还文物,那就从道义上(主动归还),https://news.southcn.com/node_179d29f1ce/e8d557366c.shtml
15.微博正文可现实中,那些被我们视若珍宝的文物们,大英博物馆又是如何对待的呢?不少文物,连一个独立的展览台都没有,他们只是被简单粗暴地以颜色归类,被密集紧凑地摆在一起;有的文物甚至连一个名字、一个介绍都没有,只有一个冷冰冰的编号;有的文物需要被妥善保护却被裸露展示,谁路过都能摸一下,已经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https://m.weibo.cn/status/5103483166395576
16.艺术赏析《逃出大英博物馆》里的中国艺术,我们等你回家!《逃出大英博物馆》以拟人化的手法,讲述了“小玉壶”(原型为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在逃出大英博物馆后,偶遇在海外工作的中国记者并在他的帮助下回家的故事。 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 本以为剧情的走向会是小玉壶带着许多文物千里奔赴回家之路,结果却大大出乎意料,小玉壶历经千辛万苦,只为带回一封封流落在外的文物的家书https://www.qdsnqwhg.cn/www-admin/html/ysxs/yishuxinshang/2023/0918/2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