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运河千年文脉再现大都百年风华——“大都:元代北京城”策展解读

中国大运河连接五大水系、贯穿八个省市、衔接亚欧丝路、延伸海上贸易,千年间雕琢了中华民族的扈扈血脉,是活态的文化遗产和流动的历史文脉。作为专题类博物馆,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始终紧扣“运河”主题做展,展览体系定位紧紧围绕全面阐释大运河的遗产价值和给人民带来的美好生活。因此,在开馆之初便将“运河城市”系列展览作为临展体系的重要部分,2022年推出首展“中兹神州:绚烂的唐代洛阳城”,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在此基础上踔厉奋发,于2023年继续举办该系列第二个展览——“大都:元代北京城”。

北京是世界著名古都,自13世纪下半叶,元世祖忽必烈在北京营建元朝首都——大都以来,元大都的壮丽宏伟,就一直影响着中国都城建设,为日后北京城格局奠定了基础。而元代定都北京,也是大运河变迁的重要转折点,通过截弯取直,全国物资经由大运河荟萃于此,带来了元大都的繁华富庶,铸就了元大都文化新高峰。

北京与大运河相互成就、共同发展的历史属性,要求我们在策划展览时,既要摒弃简单做成块状都城展的思维,也要警惕做成走马观花线性运河流域展的模式,而是要深入挖掘史料,结合考古成果,融合内容与形式,打造都城与运河相互交融的“运河城市”展。

定位清晰的内容策划

爬梳历史,梳理展览逻辑

展览逻辑关系到展览能否以观众易懂的形式表达主题。在构思展览内容时,考虑到“大都:元代北京城”属于“运河城市”系列展,因此,我们从元大都的城市概念切入,以大都与大运河的关系为落脚点,通过活跃在大都的著名人物视角,最终形成以元代知名人物贯穿展览,划分“大汗之城”“河润大都”“大都风华”三部分的元大都主题展。

讲好一座城市的故事,离不开对城市建设的阐释。基于元大都的选址与规划出于忽必烈的“圣裁”,而实际建设有赖于那些技能卓越的工匠。因此,在展览文本策划时,我们将第一部分确定为“大汗之城”,分为“壮哉帝居”“能工巧匠”两个单元。通过对元大都城市规模、布局的解读及刘秉忠、范文虎、任仁发等大都建设者的描述,让观众形成对元大都的整体印象。并在该部分选择有“元人冠冕”之称的赵孟頫作为展览眼睛,以其“东海西山壮帝居,南船北马聚皇都……”的豪迈诗句为开篇,营造元大都的壮阔气势,使观众迅速沉浸于展览氛围。

在浩如烟海的史籍中我们发现,气势恢宏的元大都建设,除能工巧匠的智慧外,也离不开经由大运河源源不断北上的材料,得益于大运河的沟通作用,各地物资汇于大都,造就了大都的百年繁华。故而我们将“河润大都”作为展览第二部分,分为“清波千里”“挽河而输”两个单元,以赵孟頫初至大都踌躇得志时所赋《初至都下即事》诗为开端,讲述元大都与运河相辅相成的关系。并选取赵孟頫在北上途中所题“兰亭十三跋”为重点文物,通过数字化展示,进一步揭露城与河的联系。

恢弘的城市布局,繁荣的商业贸易,吸引了全国各色人物汇集大都,在交流碰撞中造就了文化新高峰。在阐释过元大都的物质层面后,我们将展览第三部分锚定于大都的精神文化,形成内容的递进关系。在第三部分“大都风华”,分为“九州风雅”“区宇升平”两个单元,选择与大都、大运河有密切关联的赵孟頫、鲜于枢等文人士大夫,作为展览对象。他们在沿大运河的旅途中,留下许多书画珍宝,是元代世俗生活的见证,也是我们感知元代文化万千气象的重要参照。

丰富内容,诠释展览主题

紧扣主题的形式设计

形式设计作为展陈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空间、色彩的搭配运用,起到补充展览内容,表达展览主题的作用。本次展览的形式设计紧贴“元大都”这一主旨,以凸显元大都的“厚重”“壮丽”为形式设计定位,在空间和色彩上着墨,勾勒大都建制风貌、展现大都运河风物、想象大都百态风情。

数字化赋能的空间设计

本次展览在形式上主要营造了开阔、壮丽的大都空间。

第一部分“大汗之城”,用“入城”的概念,营造开阔舒朗的都城空间,意象化呈现中轴线的视觉效果。场景中复原了一处简约的元代宫殿并与大都出土的建筑构件展示完美结合,辅以高清投影展现“壮阔的大都”。同时投影下方设计半通透的隔断,通过留白可以看向展厅的延伸处——一组气势雄浑、穿城而入的元代仪仗俑,让观众感受大都城的壮阔空间。

第二部分“河润大都”,以“水上行舟”为主要设计理念,通过数字媒体技术和实体大船复原打造水运氛围,体现清波千里和繁忙贸易。船的四周,设计数字投影的水波浪花,下船处搭建了码头场景和几家商铺,让观众产生沿运河到大都参加集市贸易的沉浸体验。

第三部分“大都风华”,通过书画、文房用品复原一处元代文人书房场景,以庭院空间、辽阔野外的视觉递进,打造“闲庭信步”的观展体验。同时,搭建一处元代墓室,搭配蓝色星空顶,作为壁画的独立展示空间,结合空间外《洪洞县广胜寺水神庙明应王殿南壁》的二维动画叠加音乐的数字展项,搭建视听结合的观展空间,共同反映元代戏曲的繁荣。

色彩与互动叠加的感官设计

在色彩的选取与运用上,为传达大都的厚重历史,我们融入了国风经典配色,并与展览内容和空间环境充分融合。在“大汗之城”部分选用灿烂夺目的朱红为主题色,展示元大都城的壮阔、恢弘,用色彩塑造都城的印象;在“河润大都”部分选用清爽干净的花青为主题色,体现运河清冽的意向;在“大都风华”部分选用了低调内敛的松烟为主题色,用以打造沉静高雅的文化空间。

为了增强观展互动性,展览中还设计了敲章打卡处,印章内容选取了“钞版”“八思巴文铜印”“团窠对鸟文”“展标”等,将元代特色文字、纹饰融进小小的印章,满足观众的观展需求。

作为“运河城市”系列特展,策展团队希望以展览形式挖掘古老运河文化的新生力量,展现大都城的厚重与瑰丽,讲好运河故事。

THE END
1.京津冀老界桩入住大运河博物馆京津冀老界桩 入住大运河博物馆_北京时间 京津冀老界桩 入住大运河博物馆 京津冀老界桩 入住大运河博物馆 京津冀老界桩 入住大运河博物馆 京津冀老界桩 入住大运河博物馆 自动播放接下来播放 03:26 延庆区文旅进军大湾区 取得突破性进展 2024-12-05 01:10 中老铁路开通三周年!北京开行常态化中老国际货运https://item.btime.com/47qf4l8ooe38a988i7m32ln97mu
2.千年运河焕新生创建文明城市,共筑首善北京。2024创城精品线路媒体探访活动带您走进北京市通州区北京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无恙蒲帆新雨后,一枝塔影认通州。”燃灯塔作为千年运河焕新生 荷塘深处 美丽乡村 来顺义CITY WALK 家门口的“文艺范儿” 北京广播电视台 生态绿洲 美出新高度 北京广播电视台 千年运河焕新生 https://www.bjwmb.gov.cn/zlk/sp/90000383.html
3.走进北京郭守敬纪念馆聆听郭守敬与大运河的故事北京郭守敬【走进北京郭守敬纪念馆 聆听郭守敬与大运河的故事】北京郭守敬纪念馆位于积水潭北岸的汇通祠内,于1988年建成并对社会开放,为北京市首批免费开放博物馆。纪念馆基本陈列以《世界名人郭守敬·世界遗产大运河》为主题,通过四个主题展厅系统介绍郭守敬一生的功绩及其对北京城市历史发展的贡献。北京时间直播的微博直播https://weibo.com/6300853659/P4l4FjBox
4.坐标北京通州,一条大“船”开馆迎客!12月27日,历时4年建设,位于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北京大运河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东馆)“运河之舟”、北京艺术中心“文化粮仓”、北京城市图书馆“森林书苑”三大文化建筑正式向公众开放。 根据《北京市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北京将打造具有首都标准、北京特色、时代气象的北京市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而三大文化建筑https://www.hubpd.com/detail/index.html?contentId=7205759403795413468
5.让运河千年清波润泽后人中工文化“泗县隋唐大运河博物馆是一个展示运河文化的综合性场馆。我们要保护、利用、传承好大运河文化遗址,发挥好运河的活态作用。”泗县文物局工作人员说,泗县隋唐大运河博物馆让运河文化活态性与知识性有机结合,方便市民和游客更直观地了解运河历史,感受运河文化的独特魅力。https://www.workercn.cn/32875/201907/01/190701094222460.shtml
6.走进流动的史诗——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文化考察记8月21日,东阳市小学校长综合素质能力提升培训进入第四天。下午,全体学员奔赴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进行文化考察。京杭大运河,京https://www.meipian.cn/2buct9xl
7.历年资讯■江苏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创下众多全国第一 ■兰州市政协调研文物保护单位消防安全工作 ■延安红街将开街 新添红色旅游名片 【博物馆】 ■中国国家博物馆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旧址集中对外开放 http://www.1911museum.cn/article/950.html
8.旅游线路来了春节您不去转转?“欢乐京津冀,一起过大年”2024京津冀新春文旅系列活动启动仪式上了解到,这个春节,京津冀三地聚合了包括北京厂甸庙会、天津石家大院、正定古城灯会等在内的优质景点、景区,联合发布“新春非遗民俗之旅”、“激情冰雪温泉之旅”“博览古今奇妙之旅”、“传承红色记忆之旅”、“登长城迎春纳福之旅”、“运河世界遗产之https://www.hebtv.com/0/0rmhlm/qy/zhb/qwfb/11387946.shtml
9.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开馆再现千年大运河史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开馆 再现千年大运河史 转自:中国消费者报 具有运河文化元素的展品。 现场展出的大型帆船。 北京大运河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东馆)近日开馆迎游人,通过展出8个篇章超过1000件文物和艺术品,勾勒出大运河的历史变迁。据了解,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今年还将陆续推出“故宫博物院藏古代颜色釉瓷器展”“北京市文物https://finance.sina.cn/2024-01-05/detail-inaannea9228284.d.html
10.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京华通惠运河永济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即首都博物馆东馆,坐落于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由共享大厅、展陈大楼(主楼)和休闲水街共同组成,设计理念源自运河图景中的船、帆、水三元素,其中,共享大厅屋顶造型为“船”,展陈大楼屋顶造型为“帆”,两座建筑之间的休闲水街,与主体建筑元素相结合,形成运河驳岸码头的意象场景。 https://www.douban.com/note/863370038/
11.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北京大运河博物馆网站全面及时介绍北京大运河博物馆概况,提供导览,服务,展览,文物研究,主题活动,党建,资讯介绍等多类服务,努力为公众了解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参观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和享受北京大运河博物馆提供的各类文化休闲服务提供支持https://www.canalmuseum.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