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进入建党百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节点,如何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发扬革命传统,赓续红色血脉,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这是新时代赋予新时期老区工作的神圣使命与担当。黑龙江省绥化市老区建设促进会审时度势,积极探索,创新举措,奋力开拓,在全市中小学校广泛开展“创建传承红色基因示范学校”活动(以下简称“创建活动”),为老区办实事,为党旗增光辉。
二、贴近实际,丰富内容,“创建活动”走深走实。绥化市老促会本着“实际,实用,实效”原则,认真总结庆安试点经验,紧密结合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实际,精准确定“创建活动”目标任务及具体活动方式,在全市推出了“学、读、看、唱、讲、做”六字创建模式,各地都结合实际抓落实,使“创建活动”收到了多措并举,事半功倍的好效果。
——“读”红色经典。各学校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将红色文化教育内容落实到语文、道德与法治、历史等课程的教学计划之中,融入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遴选红色经典诵读书目,定期开展班级、年级、学校的红色经典诵读比赛活动和以“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为主题的征文评选活动,打牢学生心中的红色文化印记,激发广大青少年爱党爱国的壮志豪情,立志读书成才,赓续红色血脉。
为了让师生们更好的学习红色历史文化,各地老促会积极认真编写本地的《革命老区发展史》,赠送给学校供孩子们学习。肇东市老促会为全市66所中小学校捐赠了200册《肇东市革命老区发展史》、200册《肇东革命老区故事选集》、66套《革命老区故事连环画》。海伦市老促会把自身牵头编写的《雷炎传记》《抗日英雄在海伦》《抗日名将马占山》等红色历史书籍作为师生们学习红色经典文化和海伦抗联英雄的主要读本,又将新编撰发行的《海伦革命老区发展史》大批量送到学校,还以问答式撰写了革命老区知识读本《你知道吗海伦老区历史上的那些人和事》,深化了学生对红色文化的感悟与认知,从中悟出革命道理,坚定理想信念。
——“讲”红色故事。各中小学校利用报告会、班会、团队会、纪念会等形式,定期组织学生开展“红色故事三堂课”活动,“红色历史我来说”“红色人物我介绍”“红色文化我来谈”,引导学生通过讲红色故事铭记革命历史,学习革命英雄,激发壮志豪情,历炼自身本领。各地老促会与学校通力协作,大力宣讲红色故事,传递红色正能量。望奎县老促会会长刘柏森亲自率队,年初以来先后深入到城乡学校社区进行了5次宣讲,并组织中小学生到林枫故居、烈士陵园、烈士纪念碑和抗联作战地凭吊讲解红色故事20余次,还通过无限广播宣讲红色历史故事,受教育面达5万余人次。
庆安第二小学创建“传承红色基因示范学校”的经验作法,产生了很好的示范引带效应,使全市出现了学先进、赶先进、争先进,让红色基因在绥化大地代代相传的良好态势。肇东市老促会与教育部门精心研究、周密安排、统筹规划,选定了12所中小学校为“创建活动”典型单位,进行分类指导,以城带乡,以点带面,一体推进。各校争相创优,使“创建活动”各具特色,成效显著。
全市的“创建活动”在不断拓展和延伸,现已由中小学校发展到了老年大学、社区大学和党校。绥化市老年大学、社区大学创办了“抗联历史展馆”和“红书阅览室”,通过开展宣教展示活动,推进红色基因教育走进社会各界。今年“七一”前后,到这里参观学习的机关、学校、社区、社团及各界人士络绎不绝。东北抗联英雄赵尚志、张甲洲、薛华、张凤岐的后代和全国抗联后代联谊会、抗联研究中心的负责同志得知后,一行六人于2021年6月22日专程来到绥化老年大学、社区大学参观,并为学校捐赠了300册抗联历史书籍,赢得社会各界赞誉。绥化市老促会为市老年大学、社区大学授予了“传承红色基因教育示范基地”牌匾,把这里作为了绥化市红色基因教育示范基地。
四、强化协调,汇聚合力,“创建活动”常抓不懈。传承红色基因、培养时代新人,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任务,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为使创建“传承红色基因示范学校”活动常抓不懈、常抓常新,绥化市老促会积极协调市教育局、市关工委齐抓共管,携手共进。今年5月份,联合制定下发了《关于在全市中小学校创建传承红色基因示范学校的意见》绥老教关联字〔2021〕1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提升政治站位,把创建传承红色基因示范学校活动作为立德树人,民族复兴的一项战略任务摆上重要位置紧抓不放;紧密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充分利用学校各类教育资源,扎实有效开展“创建活动”,不赶进度、不凑数量、不搞形式、不增加师生负担;及时总结交流“创建活动”情况,促进“创建活动”持续健康开展;注重制度机制规范,推进“创建活动”有序有效运行,确保“创建活动”常抓不懈的总体部署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