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西白垩纪恐龙牙齿化石有新发现

伴随我省冬季文旅的火热,辽宁古生物博物馆迎来了许多喜爱古生物的观众。该馆的许多恐龙化石展品尤为受到人们的喜爱。辽宁作为我国、乃至东亚地区地质历史和古生物化石最古老的地区,这里曾生活着60多种恐龙。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古生物领域的科学工作者对辽宁地区恐龙化石的研究不断取得突破,取得了许多举世瞩目的研究成果。

新近,沈阳师范大学古生物学院殷亚磊博士课题组在辽西白垩纪中期孙家湾组恐龙牙齿化石的研究中,发现了产自辽西北票市凉水河乡双庙村孙家湾组4枚恐龙牙齿化石,经细致的形态特征分析,其中1枚为暴龙超科恐龙牙齿,这是孙家湾组的第一个兽脚类恐龙的化石记录,意味着肉食性恐龙曾在此生活。这丰富了人们对辽西白垩纪中期孙家湾组恐龙生物群物种多样性的认识。

从暴龙超科恐龙牙齿探寻生命奥秘

殷亚磊介绍,孙家湾组主要分布于辽宁西部的阜新-义县盆地。由于白垩纪中期全球的恐龙化石稀少,因此其是一个重要的白垩纪中期含恐龙化石地层。过去二十余年里,该组地层先后报告了3种恐龙化石,分别为:甲龙类的本溪克氏龙、鸭嘴龙超科的吉氏双庙龙以及巨龙形类的维氏北方龙,但目前尚无确切的兽脚类恐龙的报道。

这4枚恐龙牙齿是2007年沈阳师范大学科考队进行辽宁省化石调查时在裸露于地表的孙家湾组地层中发现的。此次,课题组通过显微镜观察、3D超景深显微镜拍照等方式,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共计识别出三种类型,包括1枚暴龙超科恐龙牙齿、1枚巨龙形类恐龙牙齿和2枚鸭嘴龙超科恐龙牙齿。其中,巨龙形类恐龙牙齿暂时归入维氏北方龙,而鸭嘴龙超科恐龙牙齿与该组已发现的吉氏双庙龙牙齿存在差异。因此,这些发现将辽西孙家湾组的恐龙种类从3种提升到5种。

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暴龙超科恐龙牙齿的发现。“虽然只有牙冠的基部被保留了下来,但暴龙超科恐龙牙齿是这一类恐龙在此的第一个记录。“该项研究一方面证明了该地白垩纪中期有肉食性恐龙,并且可能为一大型肉食性恐龙;另一方面,从全球来看,白垩纪中期的暴龙超科恐龙牙齿目前比较少见。因此,这一研究发现具有重要意义。”殷亚磊说。

牙齿化石虽小,却蕴藏着很大的学问。殷亚磊介绍,恐龙的牙齿一生会不停地换新,以始终保持健康、可用的状态。首先从古生物的食性角度去考虑,从恐龙牙齿上是可以判断出恐龙的主要食性的。其次从古生物学分类的角度去考虑,如果新的恐龙牙齿跟已有的恐龙不一样(但不能保证它是新物种),可以说明这一地区它存在过一种跟原来不一样的新的恐龙类型,证明了这个地区的物种多样性。对此,殷亚磊解释道,“我们此次发现的暴龙超科恐龙牙齿就是这种情况。”

辽宁——我国地质历史和古生物化石最古老的地区60多种恐龙曾生活在此

经历了约46亿年的漫长演变,我们生活的地球至今没有“停歇”。古生物化石便是地球地质演化进程中的产物之一。辽宁是我国、乃至东亚地区地质历史和古生物化石最古老的地区,其最早的岩石记录距今已38亿年,最早的古生物记录也可追溯到距今25亿年鞍山群的原始藻类化石。而地球上的原始海洋中出现最早的生命——蓝藻和细菌也在据今约38亿年。

辽宁,自生命出现以来,一直是较为适于生物生存和繁衍的地方。迄今在辽宁发现的化石近30个门类、1万余种,包括海生无脊椎动物、陆生无脊椎动物,以及植物(包括孢粉)等,其化石发现总量居我国之首。它们揭示了辽宁在近30亿年的漫长地质时期的变迁。

在辽宁古生物博物馆的“珍品化石”展厅,包括赫氏近鸟龙、巨齿兽、赵氏翔龙、沈师鸟、大平房鸟、辽龟、辽宁古果、中华古果以及39个幼年个体在一起的“鹦鹉嘴龙幼儿园”等世界级化石珍品,让观众一饱眼福并惊赞它们的科学意义。

“辽宁的古生物演化和发展是全球生命演化和发展在东亚地区的一个典型代表。”殷亚磊介绍说。这里经历过太古宙鞍山群原核生物阶段、元古宙真核生物及多细胞后生生物孕育的时代,以及寒武纪一奥陶纪生物群的繁荣和晚古生代本溪生物群的接续等海生生物稳定发展阶段,也经历了自中生代以来陆生生物群的繁荣发展,阜新生物群、抚顺生物群等晚中生代—新生代生物群的后续演化,以及第四纪哺乳动物与古人类的繁荣。

在辽宁古生物博物馆内,举世瞩目的热河生物群和燕辽生物群的珍稀化石陈列其中。从迄今最早的花化石—辽宁古果和中华古果、迄今最早带毛发的似哺乳动物—巨齿兽,到世界最早的带羽毛恐龙—赫氏近鸟龙、迄今辽宁最大的恐龙—辽宁巨龙……这些珍贵的化石为解决许多涉及全球生命演化问题作出了重要贡献。

其中,特别是迄今世界最早的带羽毛恐龙赫氏近鸟龙和迄今最原始的具毛发的哺乳动物巨齿兽的发现,为全球鸟类起源和哺乳动物起源等研究作出突出贡献。在辽西最早发现的保存有原始羽毛的兽脚类恐龙中华鸟龙,以及带羽毛兽脚类原始祖鸟龙和尾羽龙等的发现均为鸟类由兽脚类恐龙演化而来提供了重要证据。

走进古生物世界以科普传递科学之美

如今,许多学生走进辽宁古生物博物馆,探寻着古生物的奥秘。在殷亚磊看来,科普对于古生物学非常重要。对于每一位喜爱古生物的爱好者,特别是学生群体,这里可以收获更多。

在辽宁古生物博物馆一楼的辽宁大型恐龙展厅,辽宁巨龙、中国暴龙等多个高大的恐龙骨架展示在中央。这些修复后的古生物向世人展示着亿万年前的地球和当时的生命样貌。殷亚磊介绍说到,如果足够幸运,我们或许会挖掘一副完整的恐龙骨架。但大多数时候,化石是零散的,需要通过科学知识进行组装。“我们会思考复原的恐龙属于什么种类,并通过局部的大小来估算恐龙整体的大小,通过牙齿的类型来判断生物的食性。并且越来越多的发现和研究对于恐龙复原工作起到重要作用。此次暴龙超科恐龙牙齿的研究也是一样。同时,未来更多新的研究方法或许能够进一步确认或否定我们当前的认知。“而只有在这样的思考方式下,科学才能不断进步。”

辽宁古果化石的发现,不仅让蕴藏其中的历史展现在世人面前,同时也传递出一份独特的科学之美。”殷亚磊解释道,通俗来讲,被子植物就是能开花的植物,因此辽宁古果被人们称为世界上“第一朵花”。如今,我们的地球上拥有着玫瑰、郁金香等各种花,但世界上“第一朵花”就在辽宁这片土地上,其本身就是特别浪漫的事情。

2006年,我国著名的古生物学家孙革教授带领团队开启了辽宁古生物博物馆的建设,最终于2011年建成并开馆。如今,当人们可以走进辽宁古生物博物馆,通过古生物去探索世界,打开认知世界的新视角,在殷亚磊看来,这本身就是科学之美。“我们相信在辽宁这片土地上,仍有许多关于古生物世界的谜语等待我们解答,我们也一定会全力以赴去找寻新的答案。”殷亚磊说。

THE END
1.昆明市博物馆赴楚雄州展开文物保护考察与交流活动通过此次学习考察,昆明市博物馆将充分借鉴楚雄州在恐龙化石研究方面的专长和特色,建立完善的化石保护区和管理体系,采取科学合理的保护措施,搭建人才培养平台,为博物馆的展览策划、讲解服务等提供坚实的学术支持。 昆明和楚雄作为云南省的两个重要城市,各自拥有独特而丰富的文化特色。昆明以其多元文化的交融和现代都市的http://www.kmmuseum.com/info.asp?2046.html
2.云南省博物馆:古今对望时间桥梁云南省博物馆:古今对望 时间桥梁 https://www.xuexi.cn/lgpage/detail/index.html?id=12907370518934531247&item_id=12907370518934531247http://www.isenlin.cn/sf_D6FAEF02E29C4376B4E5CF3A8EA123CB_209_E18DAE76971.html
3.168件秘鲁国宝在云南亮相文化168件秘鲁国宝在云南亮相 中工网讯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赵黎浩)近日,由云南省博物馆联合秘鲁14家博物馆共同举办的“再见印加——秘鲁安第斯文明特展”在昆明开展,特展精选168件(组)文物,涵盖骨器、金属、石器、陶器、木器、纺织品、绘画和木乃伊等。https://www.workercn.cn/c/2024-12-08/8408656.shtml
4.资讯公告2012年7月1日,澄江化石地因其突出的普遍价值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云南省自然博物馆)是依托世界自然遗产——澄江化石地遗址建立的大型自然博物馆,具有丰富的澄江化石主题展览经验,2024年5月被评定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其原创展览“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澄江化石展”聚焦澄江化石https://wap.nnhm.org.cn/xw/zbgg/4028c108937ea93e019399a7f499005c.shtml
5.云南昆明云南博物馆恐龙化石篇【云南昆明】云南博物馆恐龙化石篇 2022年7月22日 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博物馆http://www.360doc.com/content/23/0427/07/75144269_1078310601.shtml
6.恐龙化石恐龙化石(3) 恐龙化石,是指恐龙死后身体中的软组织因腐烂而消失,骨骼(包括牙齿)等硬体组织沉积在泥沙中,处于隔绝氧气的环境下,经过几千万年甚至上亿年的沉积作用,骨骼完全矿物化而得以保存[1]。此外恐龙生活时的遗迹,如脚印等有时间也可以石化成化石保存下来。 当恐龙死去并很快地被沉积物或水下泥沙所覆盖时,石化http://baike.soso.com/v192089.htm?pid=mail.xg&ch=mail.search
7.中国的恐龙之乡都在哪?云南省楚雄州禄丰县恐龙谷作者:大橘为重H 山东诸城恐龙国家地质公园 诸城市处于胶莱盆地南部的断陷盆地,形成于中生代白垩纪,构造变形复杂,地质地层发育齐全,盆地凹陷长期连续沉积,为形成恐龙化石创造了条件。 诸城市恐龙博物馆 是中国第一个县(市)级恐龙博物馆,这里展出了目前世界上最高大的巨型鸭嘴龙化石骨架和100http://www.slrm.cn/p/193683.html
8.云南省自然博物馆首先我们来到美丽的抚仙湖畔、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云南省自然博物馆),我们一进博物馆就被里面的精美展品所吸引,这里有各种各样的动物标本、动物化石,植物标本,海洋生物展品,恐龙、恐龙蛋化石,还有许多珍贵的矿物和化石,这些化石见证了地球上不同时期的生命历程,了解到人类的诞生、发展历程和进步。 在讲解员https://www.meipian.cn/4ys8gi99
9.(中国十大恐龙博物馆)十大著名恐龙遗迹园中国看恐龙的地方有哪些地址: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禄丰县 3、诸城恐龙博物馆4A景区 想带去探秘、揭开恐龙的神秘面纱,诸城恐龙博物馆是必去之地,这里因馆内藏有世界纪录保持者“巨大诸城龙”而闻名于世,也被称为“巨龙馆”,是小编推荐的国内看恐龙的好去处。诸城恐龙博物馆陈列着世界上最高大的鸭嘴恐龙化石骨架、被中外专家誉为“世界第http://www.zhuoyunkang.com/news/show-45979.html
10.把恐龙放进博物馆,要几步呢?科普驿站复原图(黑色为化石部分、白色为修复部分) 总之,恐龙化石从发现到与观众见面,通常要经历发现、发掘、修理、研究、复原、装架和展示等一系列步骤,通过科学家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让恐龙走出地层、走进博物馆,和所有喜爱它们的朋友相遇在这个时代。 主要参考文献:地球杂志http://www.hebdkj.cn/dkj3w/mldz/120/14828.html
11.河南省地质博物馆参观记除了文物,我印象中老的河南博物馆当中自然陈列的东西很少。但最近十几年间,河南地区的古生物化石发现是在一次次刷新Nature的头条,前几年似乎看报道,河南的巨型蜥脚类恐龙化石在北京自然博物馆展出,这些展品的来源就是河南地质博物馆,于是我才知道这个地方的存在。 https://www.douban.com/note/618616716/
12.恐龙化石如何“走”进博物馆云南楚雄网讯(记者 邱君竹 徐建瑜 )在熙熙攘攘的禄丰恐龙谷博物馆展厅里,一件件造型精美的恐龙化石有序陈列,人们观赏、惊叹,聆听着来自远古时代的生命传奇。在隔绝了喧嚣的一隅之地,有一群特殊的工作者,他们正埋首伏案,专注于手中的活计,无暇他顾,他们用妙手回春之术让历史被看见。今天,就跟随记者的镜头,走近化石https://www.chuxiong.cn/wap/content/2020-09/01/content_47945.htm
13.恐龙化石博物馆是一个体验式的博物馆,让孩子们更加了解恐龙的历史恐龙化石博物馆是一个体验式的博物馆,让孩子们更加了解恐龙的历史和文化,让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恐龙这种古代生物。恐龙化石博物馆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是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空间,拥有超过2000件展品,涵盖了恐龙的历史、文化和科学知识。恐龙化石博物馆有许多有趣的活动,让https://m.5255.net/luyouzixun/131961.html
14.这里是云南——文明之源掌上瑞丽依化石地而建的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占地面积约200亩,主馆展馆建筑面积18000平方米,配套设施建筑面积24000平方米。2020年8月10日博物馆对公众免费开放以来,参观人数累计138万余人次。 中国云南禄丰恐龙国家地质公园 两亿年前 恐龙层叠起几个时期 https://m.ruili.gov.cn/index.php?c=index&a=show&catid=249&id=9885
15.“博物馆藏品背后的故事”之十五龙泉山下寻恐龙博物馆恐龙研究室的负责人、四川恐龙化石研究专家李奎馆长知晓了这个消息后,认为这些石头很可能是恐龙化石,便告知了两位村民。 博物馆前馆长李奎教授(左一) 村民们对“恐龙”这一古代生物没有认知,但听到“龙”字,这两个淳朴的农民立即联想起了村里“龙”的故事,便滔滔不绝地向我们讲述了起来。他们说:“古人云:https://museum.cdut.edu.cn/info/1061/29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