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传统文化绽放生命力多国进行有益探索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何让青少年和儿童更好地亲近、了解并传承本国优秀传统文化,许多国家都在进行有益探索。

举办一系列线上线下课程,让传统节日、传统手艺、传统音乐和民俗走近青少年和儿童;博物馆、美术馆、考古遗址免费开放或提供学生票,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孩子们在探索中感知传统文化;将民俗、城市与历史,当作教育和实践课程的一部分,通过体验加深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不少国家通过形式新颖的教育、参观和互动活动,提升青少年和儿童对本国传统文化的参与感和认同感。

波兰——

让青少年感受传统民俗文化之美

一场名为“鹿的化身”的展览正在波兰华沙国家民俗博物馆儿童博物馆区举行。用彩绘图案装饰的鹿或色彩绚丽、斗志昂扬,或静谧安详、充满神秘感,吸引很多学校组织学生前来参观。

始建于1888年的华沙国家民俗博物馆是波兰历史最悠久的民俗博物馆,也是欧洲规模最大的民俗博物馆之一。目前馆藏超过8万件物品和约12万份档案,是研究波兰与欧洲民俗学、民族学和人类学的重要研究机构。

近年来,波兰日益重视对传统文化的教育普及。华沙国家民俗博物馆开辟了专门的儿童博物馆区。2021年,博物馆公布了一系列针对青少年和儿童的线上线下课程计划,内容包括传统节日、传统手艺、传统音乐和民俗等。

“民俗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化时代,让年轻人了解自己国家的民俗艺术及其背后的历史,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华沙国家民俗博物馆馆长罗伯特·泽德尔介绍,儿童博物馆区将展览与课程结合,提供一系列传统文化互动式教育课程,让青少年和儿童可以参与和体验传统民俗、传统艺术的魅力。

在波兰社区和乡村文化中心,与传统文化有关的课程和活动也会定期举办。尤其是在重要节庆日期间,很多家长带着孩子参加传统食物制作、波兰剪纸与彩绘制作等传统文化活动。

传统文化教育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波兰很多公立学校都开设了传统绘画和音乐课程。在节庆日前后,学校会举办专门的嘉年华活动。学生们身着传统服饰到学校,学习传统手工艺品的制作、表演传统舞蹈与音乐等。

“希望年轻人能够通过这些活动更好了解历史,更加珍惜和尊重传统文化,并将其继续传承下去。”泽德尔说。

意大利——

“保护文物,人人有责”的观念代代相传

旅居意大利的西班牙艺术家安赫莱斯受邀每周为罗马小蜜蜂幼儿园的孩子们上一节艺术课。孩子们在可回收纸板上用颜料绘画、剪切出雄伟的罗马斗兽场、古老的帕拉蒂尼山、古罗马广场……在这样的探索中,孩子们和古罗马历史与文明有了近距离接触。

“罗马就是一个露天博物馆,孩子们通过细心观察,就能发现它让人赞叹的宏伟和无与伦比的美。”安赫莱斯介绍说,这一活动鼓励孩子们用色彩和线条创作属于自己的作品,“既培养他们对艺术的敏感,也让他们以不同的方式观察和了解所在城市的文化遗产。”

像安赫莱斯设计的这种针对青少年与儿童的艺术创作体验,在意大利还有很多。意大利是拥有最多世界文化遗产的国家之一,很多学校注重从小就开始培养孩子们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在博物馆、美术馆以及考古遗址,经常能看到一群群学生认真做着笔记。通过参观学习,学生们丰富了历史知识,树立了民族自豪感,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也得以增强。

在意大利,公立博物馆、美术馆、考古遗址、公园等都向青少年和儿童免费开放或提供学生票。政府还针对青少年和儿童不定期推出“历史文化活动日”“文化遗产周”等活动。意大利文化遗产、活动与旅游部官员罗萨纳·比安基表示,举办这些活动的核心目的,就是要让“保护文物,人人有责”的观念代代相传、深入人心。

意大利文物保护修复高级研究院院长路易·费加齐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意大利人对国家文物的保护意识非常强,这种意识早在青少年和儿童时期就已生根。“由于这种强烈的传承意识,我们的丰富文化遗产才能历久弥新,闪耀着璀璨的艺术之光。”

比利时——

激发孩子们对历史、传统和文化的兴趣

“这个玩偶熊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快来看,这儿有一个带轮子的木马,它可以走路吗?”这是一队小学生在布鲁塞尔玩具博物馆参观时的场景。木童车、手工玩偶、古堡模型……丰富的陈列、有年头的玩具,让孩子们仿佛瞬间穿越时空,回到当时的生活场景。

布鲁塞尔英国学校BJAB一年级的学生经常会到布鲁塞尔玩具博物馆参观。教师蕾娜塔·奎尼格斯告诉本报记者:“孩子们对玩具有天然的兴趣。玩具博物馆不仅让孩子们近距离观察、了解玩具,更重要的是激发出孩子们对历史、传统和文化的兴趣。”

比利时的学校普遍将传统文化、民俗、城市与社区历史教育,当作整体教育和实践课程的一部分。注重体验、寓教于乐是比利时传统文化教育的一大特色。大大小小的博物馆成了青少年学习传统文化、参与传统民俗的好去处。

各有特色的狂欢节也是联结青少年与传统文化的重要纽带之一。比利时不同规模的狂欢节有数十个。以起源于16世纪的班什狂欢节为例,青少年与成年人打扮成“水手”“农夫”等形象,成为狂欢节的一大亮点。近年来,班什狂欢节还设立了青少年专场,由青少年担当狂欢节“主角”,大大增强了青少年对狂欢节传统的参与感和认同感。

比利时一家博物馆负责人温迪·格拉瑟对本报记者表示:“通过博物馆、狂欢节这类形式,青少年和儿童可以直接与传统文化接触,拉近了传统与现实的距离。事实证明,亲身参与、寓教于乐,是吸引青少年了解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效途径。”

THE END
1.走进博物馆开启文化之旅——安居一幼开展参观博物馆社会实践活动2024年12月12日,遂宁市安居区第一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在老师们的带领下,兴高采烈地走进了安居博物馆,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社会实践文化之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孩子们一踏入博物馆,就被丰富多样的展品所吸引。从古老的石器、到独具特色的民俗文物,每一件都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在老师的生动解说下https://m.163.com/dy/article/JJA8CMEK0514DBE9.html
2.学生成长在活动中12篇(全文)这里的活动既指学校课堂上的活动, 也指在家庭中的活动、参加社会实践的活动。总之, 是指儿童参与的一切活动。儿童 (学生) 成长在活动中, 是指儿童是依靠自己的活动成长的, 外在的一切教育影响都是儿童成长的条件, 而成长的决定因素是儿童自己的活动、自己的体验。https://www.99xueshu.com/w/ikeyjzksbfd3.html
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个暑假不一样浙江省嘉兴市实验小学一年级学生 蒋兆平:我还摸了它的尾巴,我收获到了很多新知识。我最喜欢霸王龙,因为霸王龙很厉害。 室内阅读室外文化体验 孩子参与智能化活动 智能机器人大赛、3D打印体验、南湖红船阅读行,从室内阅读活动到室外文化体验,从科技前沿到传统文化。在嘉兴图书馆,暑假期间这样的活动有上百场,家长们和http://m.news.cctv.com/m/a/index.shtml?id=ARTIHKiSo56C0aVXzqAtVMSU200808
4.走进中华传统节日感受传统文化魅力(通用14篇)老师在这一过程中,是倾听者、指导者。通过电话联系,我及时了解学生活动进展情况,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分工,明确共同的探究目标,明确动手前先动脑;我还认真倾听同学们活动中的收获并及时评价,不断鼓励,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六、说活动成果展示、交流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2n5ye51u.html
5.学习活动总结(精选12篇)活动中老师们,老师们畅所欲言。交流自己的读书经验,我有幸参与了一次这样的活动,真的是受益匪浅。学生也有每月的读书沙龙活动,活动的方式与老师相似。这一活动他们也给我们做了展示。学生的活动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有表演、猜谜、朗诵、等等。从课堂的观察来看,一年级的'学生口语表达很好,能够进行仿写,而且写得https://yjbys.com/xuexi/zongjie/2397808.html
6.高中音乐教案(必备15篇)2、全体学生演唱《欢乐颂》,在音乐表现中感受向命运不低头不服输以及对生活热爱的态度,并掌握音乐的审美功能。 教学难点:音乐功能的掌握 教学用具:多媒体、钢琴、DVD机、CD碟 教学方法:欣赏法、体验法、表演法、歌唱法、讲解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 上课礼仪 https://www.fwsir.com/jiaoan/html/jiaoan_20240515141933_3840679.html
7.经历中激趣体验中智慧合作中创生——齐齐哈尔路第一小学2018探究型课程主要借助“探究学习包”开展探究学习,一二年级参与市教委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施,将探究课程内容整合于综合实践活动版块,三年级试点《木工小鲁班》探究主题课程。各年级每周一课时。 拓展型课程分为两类。一类为限定拓展,主要包括校班会课和校园文化活动课程,以及校本特色课程,多为区域课程(《心灵体操》《信http://www.qiyi.edu.sh.cn/info/1066/6582.htm
8.参观活动方案20篇一、活动目的: 进一步加强学校和社会教育资源的整合,充分利用山东博物馆的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博物馆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文化窗口的宣传教育功能,不断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努力营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浓厚氛围。 二、活动对象:初一年级全体学生 三、活动时间:20xx年12月2日(星期四)下午 https://www.wenshubang.com/huodongfangan/281591.html
9.博物馆课堂助力孩子多元成长让每一名学生都学在博物馆西安新闻网“学校每周会定时组织学生沉浸式参观、体验博物馆,真正做到让每一名学生都学在博物馆。”侯育刚向记者表示,“我们每年都会设置一些博物馆岗位,竞选出喜欢文博的学生担任博物馆的讲解员、检查员等,负责博物馆的日常维护、运营及活动开展。” 此外,学校为不同年级的孩子设计了不同主题的博物馆课程,为他们的自主学习和https://www.xiancn.com/content/2023-05/31/content_6736296.htm
10.以地方特色展中国传统文化之美贵州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为国际学生设计了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体验活动 中国传统文化有效融入第一课堂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贵州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以汉语课堂为主战场,国情省情教育为主要切入点,让中国传统文化有效融入课程,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课程,在语言教学和专业学习的同时,加深国际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深刻内涵和现实意义的http://www.jyb.cn/rmtzcg/xwy/wzxw/202401/t20240112_2111143802.html
11.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总结(15篇)本学期我担任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作为一名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教师,组织学生开展的实践活动尽可能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丰富多彩的学习。而且在每一个活动开始之前都对活动制定周密的设计,制定详细的指导计划。在整个过程中https://www.cnfla.com/huodongzongjie/2743491.html
12.参观博物馆的实践心得(精选24篇)参观博物馆实践活动给我们提供了很好与自然接触的机会,使我们能更方便的学习自然,学习更多从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也回往了我们学校的建校史。首先走进门看到的是民族布染挂在一进大门的正面墙上。体验到民族风俗富有一种亲切感迎面而来。 往左右走看到的是介绍学校建校以来的历史,校史馆采用图文介绍、实物展示、展板https://www.unjs.com/fanwenwang/xdth/20230320082725_6694617.html
13.《数学课程标准》(第一二学段)《标准》中不仅使用了“了解(认识)、理解、掌握、灵活运用”等刻画知识技能的目标动词,而且使用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动词,从而更好地体现了《标准》对学生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以及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要求。 https://www.360doc.cn/mip/47282530.html
14.中学社会实践活动方案高中一年级新生和中等职业学校新生原则上均应参加军训,高二、初中和小学学生必须把参加国防教育与训练作为必修课。(各学校每学年至少开展一次国防、民防教育活动的实践体验活动。) (六)开展走出校园、走进大自然体验活动。各学校要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依据学生年龄、生理、心理特点,有计划地合理安排踏青、远足活动,让学生https://www.oh100.com/daxue/6233872.html
15.杭州市理想实验学校学生探访良渚文化感受中华五千年文明—浙江站—中二年级的学生们则走进了浙江博物馆(之江馆)。从踏入大门的那一刻起,他们就被眼前的浙江一万年所吸引,认真倾听老师介绍“浙江精神”。孩子们兴致勃勃地欣赏着浙江地区各个历史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文物遗存和文明印记,大家赞叹不已。此次活动的另一重要目标是寻找一件宝贝——玉琮王。它是已发现的良渚玉琮中最大、最重https://www.eol.cn/zhejiang/zhejiang_news/202312/t20231214_254881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