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0.08.18
「几凡设计教育」
设计丨手绘丨游学丨考研丨留学丨出版
◆◆◆
整理|秋秋同学、十二
炽手可热
比热点还新鲜的
小编双手奉上
0元经典案例抄绘课程第二讲
【杭州良渚文化博物馆】
LB2005讲解视频
▼
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本视频
(4G包年包月流量用户请随意~)
想知道国内外建筑大师的独门绝技吗?
想知道如何将大师的绝技化为己用吗?
抄绘→转化→应用
李老师(LB2005)开篇强调:
案例解析的目的,旨在纠正同学们抄绘的误区,仅仅是做案例抄绘的复印机,没有解读案例;亦或抄绘了案例,但仍旧无法借鉴学习优秀的案例,将案例分析、转化、运用于自己的快题设计中。并且试图改变同学们在抄绘案例过程中低效甚至无效的学习方式。
杭州良渚文化博物馆由英国建筑师大卫·奇普菲尔德设计而成。建筑采用错动的形体向环境渗透,同时采用院落使建筑与自然相互衔接,融合了西方化的院落形式和中国传统的院落空间意味。
设计亮点
通过轴测图可以看出,整个建筑处于优美的自然环境中,置身于微地形的山体和线状环绕的小河边,建筑师希望做到:一、在把握博物馆的建筑性格,延续其封闭、雕塑化特点的同时,考虑分散体量,使建筑形态在自然中不会过于强势和巨大。二、在其中植入中国传统文化。
平面“错动”
一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平面上的错动是打破博物馆完整的体量的第一步。建筑师利用水平的错动在流线中植入庭院,各具特色的院落和展厅配合,产生移步易景的效果,也使建筑有机地融于自然中。参观人流通过极具引导性的桥进入院落再到达门厅开始展览流线,在观展过程中不断穿越庭院,产生室内室外景观的交替轮转。
办公库房等用房甩在建筑的一端,集约而高效地解决了辅助功能的排布又和展厅密切联系。同时,作者利用平面的错动,满足了办公室的采光需求。
剖面“微差”
剖面的微差是本设计中最为精彩的一部分。作者将不同高度的房间统筹在一起,办公、廊道和卫生间层高较低,在3米至3.5米左右,展厅层高较高,按照展品的特性,设计为6米到8米不等。如此安排,既符合使用需求又能在营造出各自独特的空间效果。
院落空间
入口处院落
出口处院落
大卫·奇普菲尔德采用的院落形制虽为古典的列柱围廊式,但其形式已经过了简化,形成静谧而富有仪式感的现代空间。柱子上方女儿墙被特意增高了,使得空间序列感进一步增强,同时增强院落内部的采光。
建筑造型
办公和院落处开了一些低矮的窗洞口,尽量不破坏建筑的实体感。建筑外观充满雕塑感,有强烈的体积关系,符合博物馆建筑的性格特征。
小编文笔有限
文字解说功底有待提高
要想更清晰的了解,请戳LB2005的讲解视频
根据学习模式4周为一个循环,前三周在学习群内发布优秀案例与优秀快题高清图片+讲解视频,学员研究学习后进行抄绘总结,并提交作业打卡;第四周发布快速设计习题,学员练习后提交作业打卡。
第二周的优秀快题解析,我们放送了2个题目。
题目1
题目2
设计转化——历年优秀快题1
方案通过条形体块的并置、错动适应不规则地形,并利用地形高差形成内部空间的立体环绕。展览路径顺应体块的错动呈S形,并结合每条体块端部的庭院,形成“曲折尽致,眼前有景”的生动体验。
设计转化——历年优秀快题2
方案通过功能的叠加和滑移的形态操作形成清晰的三条功能:北侧一条为12米高和8米高展墙并置;中间一条为6米高和4米高展墙叠加;南侧平行叠加公共和辅助功能。楼电梯设置合理,其中两个单跑楼梯增加了空间的体验感。内凹的建筑入口与预定花园的设计解决了建筑采光的问题,也强化了整体的虚实感。
设计转化——优秀案例
1、孝义市马烽公园及马烽文学艺术馆·美术馆
美术馆形体上为条形组合,一个条形为侯家老宅,修复后作为办公、后勤使用。老宅西侧插建一个条形体块作为库房功能。当铺院、杨家老宅、保存较好的老宅修复后作为一部分展览使用,在杨家老宅和当铺院之间插建高度为8米的新体量,满足大空间和连续空间的展览需求。新体量南北设计两个庭院作为空间的起点和展览中间的转折,并结合水系、栈桥营造幽静的展览氛围。展览流线经由栈桥、入口庭院进入室内,在转到铺院进行参观,经由北侧庭院进入保存较好的老宅和杨家老宅观展,然后进入新体量的室内展厅,最后回到入口大厅,透过玻璃体观看水景和杨家老宅的南侧形态,体验新旧空间的交融。
2、孝义市马烽公园及马烽文学艺术馆·艺术馆
艺术馆形体上为三个条带,一个条带为赵家老宅,修复后作为办公、后勤使用,有独立的出入口。马烽故居修复为四进院,在其西边插建高度为9.5米的两层体量,满足大空间和连续空间的展览需求,两层体量的北侧一层和新老之间巷道的一层作为库房使用。展览流线经由马烽故居四进院落,然后回到第二院落,通过室外楼梯上到二层视觉通廊尽端的挑台,可观看东边的室外演艺舞台及整个公园,然后进入新体量的二层观展。二层视觉通廊可通往文化馆及美术馆。新体量北侧室内展墙运用错位重复的拱形元素形成伞状的支撑结构,容纳设备管线,并满足大尺度展品的层高需要,形成结构、空间、功能的有机结合。二层的展桥、采光天窗和错位的拱形窗形成空间的流动、引导及步移景异的效果。南侧室内运用两层高重复的拱形展墙和屋顶天窗,结合室外庭院形成展览空间的结束,可通往室外也可回到故居第一院落。
作业a要求:同学们根据李老师的讲解来梳理每一个案例的手法,体会每一步操作的目的与效果,然后用图示的方式记录下来。这就是作业a,例如以下的图解,课程后半段鼓励大家对比不同建筑的使用手法的异同。
作业b要求:完成已有转化设计方案的抄绘,基于第二步方案的理解来思考手法的运用转化方式,并从抄绘中提高自己的表达水平。这就是作业b,在理解转化的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快题表达能力,对比之中掌握学习转化的方法。
优秀学生作业
1、案例抄绘
2、案例转化抄绘
小编这一次收到打卡作业有300多份,在这就不一一穷举了,毕竟优秀的同学辣么多,下一期再换一拨优秀的学生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