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与环境怎么融合?从杭州良渚博物馆分析形体应对

建筑与环境怎么融合?从杭州良渚博物馆分析形体应对

简单介绍一下大卫,他是一个英国建筑师,偏爱素色主义,崇尚“少即是多”、“用阳光来充满空间”的极简主义建筑哲学。他的代表作品有德国柏林新博物馆、英国BBC苏格兰总部。在中国的项目目前有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住宅,九树公寓,壹向大楼等和今天介绍的杭州良渚博物馆。

一、从总平面能看出些什么

大家在自己看案例的时候,也可以思考一些方法,这里给大家我的思考提供借鉴。主要是运用了什么体块,如何形成的形体,与景观怎么结合(水,树等),主次入口及停车安排。

第一、该建筑运用了条形体块错动的手法,在错动的地方做出了边庭,中庭,停车场等空间。避免了形体的单调。

第二、该建筑也有墙板折叠手法的痕迹,这个很实用于一些条形体块与环境融合。

第三、与水的结合部分都有边庭,是考虑到人的停留观景所留的空间。

第四、与道路的结合方面,避免从正中央进入的单调,选择从一侧开口有景观的地方进入,表现了中国古典建筑空间入口含蓄的特点。

二、平面图可以看出什么

平面图上我们主要看一下功能分区,游览路线(游人路线和办公路线分别怎么组织)。柱网(现代小体量建筑较少使用纯框架结构,往往墙与框架结合。)

第一、游览路线设置为线性单向游览,没有回头路。同时,游览路线中,庭院-展厅-庭院-展厅的交错,使得游览路线不单调,富有节奏。

第二、功能分区上是服务和大厅放到了整个游览的核心位置,连接了出口和入口部分,方便出入的游人使用。工作人员的使用是单独开入口,并配有单独厕所,与游人路线完全不打架。

第三、平面错动形态,一是呼应起伏的地形,在尽量平坦的地方布置建筑空间。二是具有引导性,引导游人在室内外景观穿插时获得较好的步行体验。三是打破建筑体量的完整和呆板,具有灵活性,较好与环境融合。四是结合庭院,解决部分空间的采光问题。

三、剖面图我们可以看出什么

剖面图在考试中要求准确即可,但是如果剖面出现了丰富的空间,老师也是一眼就能看到的。比如通高,天井,不规则挖空等。善于从剖面空间入手的同学这会是你的亮点。

第一、微高差。条形空间如果不做出高差错落的感觉,在立面上很难看,很单调。如果能运用反梁的做法做微高差的处理,这样立面看起来就丰富多了。

具体操作是不同空间属性的空间有不同的高差。比如办公,走廊,卫生间层高按3米算的话,展厅层高达到6-8米。

第二、体块结合。条形体块的平行放置很重要的是如何结合。平行放置可以咬合,错位等。这里能看出,就是运用了反梁进行微高差设计,在立面上很纯净简单,减小了体块感,使厚重的建筑轻盈起来。

中庭,在中庭部分我们看到,女儿墙特别长,这里也有设计思考,我认为是为强调展厅空间的严肃性,厚重感。

四、立面能看出什么

立面是为了表现建筑个性和特点的。在画立面图的时候注意以下几点

一、表现出前后凹凸的体量感(阴影表现前后遮挡关系)

二、虚实相生的和谐感(窗为虚,墙为实)以及有主有次(以实为主或者以虚为主)

三、比例和谐,比如窗在三分之一处或者四分之一处,都有不同的视觉效果。

四、着重表现入口,快题中入口是一个立面最出彩的设计部分,关于入口的设计应该在平时多积累。

第一、本建筑是博物馆建筑,所以立面尽量不开窗(保护展品),表现博物馆的厚重,稳重和雕塑感。

第二、平面的条形错动为立面营造了丰富的前后凹凸的体量感,这也提醒我们为了避免立面过于单调,在平面设计的时候就要考虑立面的画法。

第三、立面总体以实为主,办公和院落处开了一些低矮的窗洞口,尽量不破坏建筑的实体感。

值得注意的是,以实为主的空间,如果有大面积墙出现并且没有窗,说明必然有其他的采光通风手段,比如庭院或者天井。大家应用到快题中的时候注意不要硬套手法导致出现黑房间。

第四、本建筑入口结合了坡道,并结合庭院引入了景观,扩大景深,引人注目,强调了入口的位置。

五、景观融合

特别的地方就是景观和展厅的融合了。中部三个院子之间斜向渗透,形成独特的空间序列。

刘冠宏隐居之家

这个建筑与景观的融合非常棒,尤其是中庭那里用下沉庭院连接坡道连接到有水池的屋顶平台,非常丰富。

总结

3-4条行并置的手法应对高差,收纳景观。

具体设计结合屋顶花园,屋顶平台,坡道,架空等与景观应对。

THE END
1.良渚文化大走廊盘活文保与产业“双引擎”近日,在良渚文化村“村民”裘洪春的群聊里,“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典藏馆这座文化新地标被反复提及。“展厅汇集了许多宋画精品,让我们得以近距离欣赏这些难得一见的艺术珍宝。”对裘洪春来说,在“家门口”享受丰富的“文化大餐”已是一件平常事。 在良渚文化大走廊上,这样的展陈空间还有很多:良渚博物院、良渚5000+https://zjnews.zjol.com.cn/zjnews/202412/t20241216_30711769.shtml
2.良渚博物馆案例解析.ppt博物馆案例分析 杭州良渚文化博物馆 大卫囗奇普菲尔德 David Chipperfield 英国著名建筑大师,1984 年成立事务所,主张极简的 建筑风格,他的建作品遍 及欧物洲各国,在抗州已建成 的建筑有西湖区五云山九树 公寓初洁区 又化傅物馆 概述 ·良渚博物院的前身是1994年由 https://www.taodocs.com/p-464815344.html
3.创意手绘·世界遗产里的中国“中华第一城”确证五千年文明史(点击上图进入专题) 良渚古城遗址 位于杭州市余杭区境内 距今约5300至4300年 是一个具有宫殿区、内城、外城和外围水利系统 四重结构的庞大都邑 是目前国内发现的同时代最大的城址 堪称“中华第一城" 良渚古城遗址 由4个部分组成:瑶山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wMjE0MzM3MA==&mid=2650913254&idx=3&sn=3341f72981093092623a0be76b6e8202&chksm=813bfc03b64c75152756af5648dc613ea2b7d7414d92185bf6704e80754fb9207735d7d383e2&scene=27
4.展厅设计优秀案例(展厅设计作品)行业新闻橙牛数字良渚博物馆良渚博物馆案例分析 1、良渚博物馆基本展览总主题为“良渚文化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突出展示良渚文明在中国和世界同类或同时期文明中的地位。展览设计理念是:雍容华贵、高雅亲和。展览力求创新陈列理念、合理运用先进的展示方法和手段,努力化解良渚文化的专业元素,使博物院成为一座可观、可学、可触、可玩的平民http://www.qiyezhanting.com/news/46789.html
5.案例抄绘19良渚文化博物馆作者将不同高度的房间统筹在一起,办公、廊道和卫生间层高较低,如此安排,既符合使用需求又能在营造出各自独特的空间效果。n3.院落空间——博物馆共设计中共有五个庭院。庭院在该建筑中主要起营造景观,呼应环境和采光通风的作用。ntn #学习日常 #案例分析 #建筑学 #n #值得一去的博物馆https://m.dianping.com/ugcdetail/250847922?sceneType=0&bizType=29&msource=baiduappugc
6.会议第四届古代玉器青年学术论坛纪要南京博物院发言人:费震涣(浙江大学博物馆学与文化遗产研究所) 费震涣以良渚古城遗址姜家山墓地出土玉器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微痕分析的方法提取考古标本表面保留的制作相关信息,主要为线切割、片切割、实心钻、空心钻、阴线刻纹和研磨等制作工艺留下的微观痕迹的分布、形态和结构等微痕特征。对应进行一系列玉料加工的模拟实验,利https://www.njmuseum.com/en/newsDetails?id=357539
7.皖北文旅融合发展圈规划(20232027年)政务公开拓展淮北、宿州旅游承载功能,实施一批文物保护、非遗展示、文旅融合项目,改造提升运河主题博物馆、遗址、特色古镇(小镇)等现有运河产品,创意开发具有运河文化内涵的旅游区、民宿、酒店、演艺产品等新型产品,联动上下游相关市,共建运河历史风云探秘游等精品线路,努力将大运河(安徽段)打造成古韵今风的璀璨文化带、水清岸绿https://ct.ah.gov.cn/public/6595841/80585955.html
8.调研报告模板20xx年7月18号,桐乡市博物馆新馆正式对外开放。新馆建筑面积9518平方米,展陈面积近5000平方米,设有《凤栖梧桐——桐乡历史文化陈列》、《琢玉良渚——良渚文化玉器精品展》、《翰墨撷英——馆藏古代书画精品展》三大主习题展。 馆藏崇福寺水陆道场画 桐乡市博物馆现藏有水陆道场画157件,为原崇德县崇福寺旧藏。https://www.ruiwen.com/diaoyanbaogao/5422353.html
9.良渚文化遗址博物馆位于哪个城市:()案例二: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55岁,高中文化,退休职工。案例介绍:求助者儿子年近30,还没有结婚,她为此非常着急,曾多次委托他人为儿子介绍女朋友,但都没A. 因素分析法 B. 强制确定法 C. ABC分析法 D. 百分比分析法 E. 头脑风暴法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下列关于“一照一码” “两证整合”以外https://www.shuashuati.com/ti/9a468fe7140e4529958a4a003f7668b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