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嘉义B场次(中正大学文学院144视听会议室)中正大学图书馆视听教室场次14:30-15:40主持人:郑阿财(南华大学)明代帝讳与《新刻金瓶梅词话》刊本的讳字问题——从帝讳角度对现存「万历本」(杨国玉,河北工程大学)特约讨论人:郑阿财《金瓶梅词话》与崇祯本《金瓶梅》叙事者之比较(徐志平,嘉义大学人文学院)从《西厢记》到《金瓶梅》——万历文风之转变对艳情小说推展之关系试论(谢明勋,中正大学中文系)特约讨论人:黄霖(复旦大学)16:00-17:10主持人:徐志平(嘉义大学)宗教与家国——《续金瓶梅》「李师师」形象及其意涵(傅想容,成功大学中文系)特约讨论人:徐志平《金瓶梅》的文化本位观念与仇外话语的翻译(洪涛,香港中文大学文学院)《金瓶梅》韩文本的翻译底本考察(崔溶澈、禹春姬,高丽大学、延世大学)特约讨论人:陈俊启(中正大学)
8月27日台南B场次(成功大学文学院7楼会议室)9:30-10:20主持人:龚显宗(中山大学)《金瓶梅》对明中后期城市僧侣的物质生活写照(陈玉女,成功大学)也谈金瓶梅词话中的「不如不年下」(张进德,河南大学文学院)特约讨论人:程国斌(暨南大学)10:40-11:50主持人:高美华(成功大学)于诙谐处透露真信息——《金瓶梅词话》引入《宝剑记》、《抱妆盒》意图新探(霍现俊,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特约讨论人:高美华陈经济栖身晏公庙故事由来及其它(赵兴勤,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金瓶梅》春梅塑造得失谈(程小青,福建工程学院)特约讨论人:李艳梅(南华大学)13:00-13:50主持人:李寿菊(德明财经科技大学)《金瓶梅》中的帮闲——是一群寄生在社会上的黑势力(杜明德,临清市志办公室)明清时期读者与《金瓶梅》传播关系探析(程国赋,暨南大学文学院)特约讨论人:王平(山东大学)
11:00-12:30主持人:ChristopheSandGoingbeyondtheknownWorld3000yearsago:theLapitaexplorationandcolonisationofRemoteOceania(StuartBedford,ARCQEIIFellow,SchoolofCulture,HistoryandLanguage,TheAustralianNationalUniversity,Australia)SinicizationorcommercializationReconsideringmaterialculturesofSouthwesternChinaduringtheHanDynasty(陈伯桢,国立台湾大学人類学系助理教)
14:00-15:00主持人:陈伯桢WhatDoesIslandSoutheastAsiaTellUsabouttheLapitaCulture(MatthewSpriggs,Professor,SchoolofArchaeologyandAnthropology,AustralianNationalUniversity,Australia)从花冈山遗址上层文化類型出土玻璃珠看环南海史前交换网络(赵金勇,中央研究院歷史语言研究所助研究员/人社中心考古学研究专题中心合聘助研究员)
15:20-16:35台湾史前黑陶互动关系体系的初步研究(劉益昌,中央研究院歷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人社中心考古学研究专题中心合聘研究员)
9月2日(周日)9:30-10:30主持人:ChristopheSandWhatisLateLapita(GlennSummerhayes,Professor,DepartmentofAnthropology,GenderandSociology,UniversityofOtago,NewZealand)InteractionSpheresintheLateLapitaoftheWesternSolomonIslands(PeterSheppard,Professor,DepartmentofAnthropology,UniversityofAuckland,Auckland,NewZealand)
10:50-12:00TheEasternLapitaProvince:ANotSoUsefulandMisleadingConceptintheArchaeologyofFiji/WestPolynesia(DavidBurley,Professor,Dept.ofArchaeology,SimonFraserUniversity,Canada)
13:30-14:30主持人:赵金勇TheEvolutionofLapitaCeramicsintheMussauIslands(PatrickKirch,Professor,DepartmentofAnthropology,UniversityofCaliforniaatBerkeley,UnitedStatesofAmerica)Lapitapots:anewlookatregionalandchronologicalvariationsinformandmotifconstructions(ChristopheSand,Director,InstituteofArchaeologyofNewCaledoniaandthePacific,NewCaledonia)
14:50-17:30Rocks,potteryandbirdbones:NewevidenceonthematerialcultureofIsleofPines(NewCaledonia),socialrelationshipsandexchangemechanismsduringits3000yearlongchronology(LouisLagarde,InstituteofArchaeologyofNewCaledoniaandthePacific,Noumea,NewCaledonia)WheredowegofromhereSocialrelatednessreflectedbymotifanalysis(邱斯嘉,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考古学专题中心副研究员)
9月3日(周一)主持人:刘益昌9:30-11:00NewPalaeolithicdiscoveriesatBaXianDongCavesinTaiwan:ImplicationsforthelatePleistocenehumanmigrationsinSoutheastEastAsia(臧振华)从槟榔基因類群探讨台湾南岛语族的岛内迁徙与嗜好物的交流(胡正恒,静宜大学生态人文学系暨研究所助理教授)、(林祇琁,东华大学多元文化研究所硕士)、(陈文彬,益生生物科技公司执行长,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农艺学博士)、(陈子智,益生生物科技公司总经理,东吴大学微生物系兼任助理教授)
11:20-12:30从高雄新园遗址的试掘结果谈台湾南部地区的大坌坑文化(颜廷伃,国立台湾大学人類学系博士)
10:15-12:00【同理心:从观看、感知到实践】主席:何翠萍(中研院民族所)观看抑是窥视?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的同理(朱瑞玲,中研院民族所研究员)共做的同理心:所罗门群岛Langalanga礁湖区的田野工作(郭佩宜,中研院民族所副研究员)对话人:蒋斌(中研院民族所)
13:30-15:30【朝向他者的彼岸:周旋、聆听、理解】主席:叶光辉(中研院民族所)临床田野:当精神分析遇上人类学(彭仁郁,中研院民族所助研究员))相互理解――心理分析作为高达美诠释学论争之问题(蔡伟鼎,东海大学哲学系助理教授)医院中的人类学家——反思田野中的限制与互动经验(官晨怡,中研院民族所博士后/高医性别教育兼任助理教授)对话人:沈志中(政大英语系)
15:45-17:45【流动与多重建构:人我、意识、自然,与超自然】主席:张珣(中研院民族所)多重自我的相互作用:一位缅甸华人的音乐自我建构(吕心纯,中研院民族所助研究员)尼帕蜕:流动在病者与医者之间(开南大学创意产业与数字学程助理教授)花非花——施洞苗族服饰图像之自然与人观(辅仁大学织品服装系副教授)对话人:林耀盛(政大心理系)
9月5日8:30-10:30【书写自身、想象他者:情感、政治与文化的交迭】主席:林开世(台大人类学系)女书的文化心理情结:从「情感书写」到「感知主体」(刘斐玟,中研院民族所副研究员)个人即政治的再激进化──当自传民族志遇到团体心理学(吴永毅,台湾国际劳工协会研究员)想象的他者.他者的想象:心理学的所谓「文化转向」(彭荣邦,美国杜肯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候选人)对话人:司黛蕊(中研院民族所)
10:45-12:20【】主席:周玉慧(中研院民族所)亲子关于学习的对谈:一个窥探文化框架的镜头(冯涵棣,中研院民族所研究员)借用与变身:进入幼儿园的同侪世界(梁琼惠,交通大学通识教育中心副教授)对话人:余安邦(中研院民族所)
(二)目的:为促进台湾史研究之国际交流并鼓励年轻学者发表论文,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研究所与林本源中华文化教育基金会拟合办「台湾研究在韩国与台湾史新研究研讨会暨2012年林本源中华文化教育基金会年会」。
(四)本研讨会已公布论文录取名单中华民国经贸外交之研究(1949-1979)(王文隆)日本植民地期の台湾地图に关する研究ーー地图作制事业の检讨を中心に(林春吟)帝国日本の崩坏と国民政府の台湾接收ーー战后初期日台关系における脱植民地化の「代行」(杨子震)台湾总督府对菲律宾政策之研究ーー以文化面向为中心(1895-1945)(陈世芳)清季台湾开港前后英商杜德与宝顺洋行的崛起(1850-1870)(黄颂文)日治末期台湾基督徒「传道报国」认同之研究(1937-1945)(卢启明)
此外本会特邀ArifDirlik(Oregon)以及ClaudioLomnitz(Columbia)出席,发表专题演讲。
会议与论文使用语言:论文与会议将以中文与英文进行。
提案内容:论文摘要(500字以内),并附个人简历(现职、学历、电邮信箱)。有审查挑选过程。
会议补助原则:若提案获得同意,本会议能提供国外(台湾之外)撰稿人的旅费与住宿补助(一般与会者均享出席费)。经费有限,因此旅费补助将以亚洲地区的来回机票票价为上限。
论文全文(7000至10,000字)提交日期:被接受之撰稿人必须于2012年8月31日前缴交稿件全文,以利提供与会者预先参阅,逾期者视同放弃与会。
会议筹备组联络人:发表中文论文者,请把摘要与个人简历寄至白皇涌:ohiyan@gmail.com发表英文论文者,请把所需资料寄至陈克伦:isidro.chen@gmail.com
会议主题:数字人文与文哲研究的新思维
会议子题:(一)信息科技于文学、汉语语言学研究的应用与影响(二)信息科技于古典文献的目录、校勘、版本研究的应用与影响(三)信息科技于古典诗词格律研究的应用与影响(四)信息科技于文字学、声韵和训诂研究的应用与影响(五)信息化与文化传播
投稿注意事项:1.本研讨会论文收稿已截止,并通知录取者。2.论文全文缴交日期:2012年8月31日前赐交本系(纸本、word檔、PDF檔)。
16:00-17:30太平洋岛国国际关系与政治情势发展
研讨会议程10月26日【第一场:美中台与太平洋岛国】中国与太平洋岛国关系(暂订题目)(孙国祥,南华大学国际暨大陆事务学系副教授)美国与太平洋岛国关系(暂订题目)(卢政锋,金门大学国际暨大陆事务学系助理教授)台湾与太平洋岛国关系(暂订题目)(林廷辉,中研院人社中心亚太区域专题研究中心博士后研究人员)、(陈玉苹,台湾大学人类学研究所博士)
【第二场:欧洲国家与太平洋岛国】欧盟与太平洋岛国关系(暂订题目)(杨子葆,辅仁大学欧洲联盟中心主任)法国与太平洋岛国关系(暂订题目)(吴志中,东吴大学政治学系副教授)
【第三场:亚洲国家与太平洋岛国】澳大利亚与太平洋岛国关系(暂订题目)(杨聪荣,台湾师范大学华语文教学研究所副教授)纽西兰与太平洋岛国关系(暂订题目)(阙河嘉,台湾大学生物产业暨传播发展学系助理教授)日本与太平洋岛国关系(暂订题目)(王尊彦,台湾首府大学应用外语系助理教授)印度与太平洋岛国关系(暂订题目)(蔡裕明,实践大学博雅学部助理教授)
※本研讨会发表论文题名及时程将于确认后立即更新于官网。
【会议主题】本研讨会之探讨主题,包含(但不限)以下领域:数字文献的建置及其在人文研究的应用历史信息撷取与分析应用于人文研究数字文献的信息科技,如数据探勘、社会网络分析、可视化、图像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