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39次参加国际国内地方文化研究与地方学建设学术研讨会动态信息上都研究

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2003年成立以来,39次参加区内外和国际地方文化研究与地方学建设的学术研讨会。登上现代地方学研究的学术圣殿,贡献了锡林郭勒草原的一份地方学建设的理论智慧和学术建树。不断推进上都文化与锡林郭勒文化研究的论述与阐释,开拓上都文化、锡林郭勒文化研究,建设地方学专业交流平台,深耕与国内外地方学建设的学术交流。有46篇论文在区内外和国际学术研讨会作发言,论文被编入研讨会论文集和学术专刊。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border="0"alt=""align=""src="uploadfile/jpg/2023-10/202310695714474.jpg">

20年来参加国际、国内地方文化研究与地方学建设学术研讨会和在研讨会发言交流的论文按年梳理如下:

2003年12月28日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参与发起在京蒙古族第24届“那达慕”上都文化主题盛会。理事长徐进昌与会并接受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媒体采访。

2005年8月8日徐进昌参加在包头举办的第二届国际草原文化研讨会并以《蒙元文化的多元性和历史地位及其在当今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为题作了发言,获优秀论文奖并被推选为“草原文化学会”理事。

中国地方学联席会成立大会在鄂尔多斯召开,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成为首批12个成员单位之一。

2006年8月14日徐进昌理事长参加“中国.内蒙古第三届草原文化研讨会”,以《百年帝都成就了灿烂的上都文化》为题大会发言,论文编入研讨会论文集。

理事浩毕斯嘎拉图的论文《元代官方使用的巴斯八文》,理事焦福宝的论文《试论游牧民族的马镫文化》,作为发言并编入论文集。

2007年8月10日理事焦福宝参加“第二届鄂尔多斯文化研讨会暨魅力鄂尔多斯高层学术论坛”提交论文《成吉思汗的和谐思想及其作用初探》,获研讨会提名奖。

徐进昌、林澐、焦福宝2007年8月19日参加《2007区域文化研究与地方学建设研讨会》,提交论文《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和上都文化学》《元上都点滴谈》,收入论文集并作了大会发言。

2008年7月19日徐进昌理事长、斯仁那德米德、焦福宝、铁明珠尔应邀参加正蓝旗“首届中国.元上都文化旅游节”。

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7月26日应邀参加元上都博物馆开馆仪式,焦福宝副秘书长与会并赠书法致贺。

2008年8月11日徐进昌、浩毕斯嘎拉图、焦福宝、斯仁那德木德一行参加《首届全国乌珠穆沁历史与文化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惨烈的合阑真沙陀战役——兼论东乌珠穆沁旗哈拉金戈壁古战场圣地》《乌珠穆沁姓氏研究》《挖掘人文资源、打造文化品牌:为东乌珠穆沁旗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作了发言并入选研讨会论文集。

徐进昌理事长、焦福宝副秘书长一行应邀2008年8月28日参加“中国.内蒙古第五届草原文化研讨会暨第三届红山文化国际高峰论坛”。

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长徐进昌的论文《游牧文化在元代达到高度发展的水平》和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副秘书长焦福宝的论文《浅谈草原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被选入研讨会论文交流材料作了专题发言,论文编入文集。

徐进昌、焦福宝一行2008年11月1日参加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所主办的《地方文化与地方学学术研讨会》,徐进昌的论文《锡林郭勒文化的立论与思考》,焦福宝的论文《浅谈地方学与锡林郭勒地方文化》作大会发言并编入论文集。

2009年7月徐进昌理事长月内接到“第11次北京学学术研讨会”、“伊金霍洛旗2009成吉思汗文化论坛”、“中国.西口文化论坛”三地的盛情邀请,为研讨会写作了两篇论文《上都文化、上都文化学的立论与思考》《简论成吉思汗对宗教领袖的礼遇和精神价值观》,论文入选论文集并获奖。

2009年9月20日徐进昌、焦福宝一行参加第一届“锡林郭勒盟蒙元建筑文化论坛”,深圳大学、复旦大学、内蒙古师大、西北民大、中国建筑学会和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的专家、学者与会。徐进昌作了《浅谈锡林郭勒建筑的文化和历史元素》的发言。焦福宝作了《锡林郭勒建筑的蒙元文化特色现状和展望》发言。

2009年10月20日“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会议中心召开。元研会秘书长齐巴托参加会议并提交了研究会的四篇论文。徐进昌的《忽必烈治国的儒学思想和对草原文化的影响》,齐巴托的《老北京再新说》《元大都公园:盛元古都的遗存》《哈德门源于元朝蒙古语》。来自荷兰、韩国、法国、俄罗斯、意大利等地的学者与会。

2009年10月20日在北京召开的“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于2010年5月正式出版。由北京联合大学副校长张妙弟任主编、北京学研究所所长张宝秀和王丰慧任副主编,由北京报业集团同心出版社出版。(2010\4ISBN978-7-80716-977-2)文集编入荷兰、意大利、韩国、法国和国内有关学者63篇论文。从综合研究、地域文化、地方历史、城市发展四方面研讨了有关学术课题。元研会理事长徐进昌《忽必烈治国的儒学思想和对草原文化的影响》被选入文集。文集由汉文出版,综述和每篇论文的题目、提要、关键词附有英文。这个有国际专业人士参加的学术研讨会,向世人奉献了一份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的盛宴。让人们多了一份地域文化建设的思考和探寻

2010年5月26日“世界城市建设与北京学研究——第12次北京学学术研讨会”徐进昌论文《元代上都、大都间相互关系和地位》入选,并编入《北京学研究文集——2010》(isbn978-7-5477-0017-4)

2010年7月锡林郭勒盟移动举办“全盟综合能力提升培训”邀请徐进昌理事长作了《锡林郭勒丰厚的历史底蕴和中国一动文化》讲座。

2010年7月22日有中国元史研究会、锡盟行署、内蒙古社科院主办的“元代漠南城市与经济社会”研讨会在锡林浩特举行,徐进昌理事长参加。

2010年9月15日,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副秘书长焦福宝与理事杨凌云一行代表元研会参加了在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天骄大营酒店举办的“地方学与鄂尔多斯发展”研讨会暨鄂尔多斯学研究会成立八周年庆典。

元研会向大会发去了贺信。焦福宝的论文《对地域文化与地方学的思考》入选研讨会并评为优秀奖在会上做了交流发言。

2011年8月8日首届“元上都学术研讨会”在正蓝旗举行。研究会徐进昌、焦福宝、铁.明珠尔、浩毕斯嘎拉图、哈达布和、肖建华参加。徐进昌提交论文《上都文化、上都文化的立论与思考》,焦福宝的论文《对元上都地区城镇建设与民族文化保护传承的几点思考》,铁.明珠尔的论文《哈登台山阿拉格苏勒德的复原摸样》,论文均作为发言并编入论文集。

2011年12月16日理事长徐进昌作为特约嘉宾参加了多伦县“全县文化工作座谈会”,对多伦作为锡盟南部京北中心城市建设的文化定位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正式提出《滦河文化的概念、文化价值和对打造地域文化的意义》,作为地区文化定位和建设前瞻性地作出了学术性的论述,向多伦县作了建言。

2012年9月15日由锡盟元上都研究中心承办的《第二届元上都遗址与文化研讨会》在锡林浩特召开。徐进昌、焦福宝、浩毕斯嘎图一行与会。向大会提交论文《上都文化的立论与思考》等多篇,入编学术研讨论文集。

2012年9月“中国地方学建设与发展研讨会”在鄂尔多斯举行。北京、宁夏、安徽、湖北、温州、扬州、泉州、巴山、包头、锡林郭勒、呼和浩特等地的学术团体与专家、学者参会。学术交流由宁夏大学校长、鄂尔多斯学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宁夏政协副主席陈育宁教授主持。闭幕会由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所所长张宝秀教授主持。大会通过了中国地方学建设与发展鄂尔多斯九月共识。

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作为中国地方学研究联席会成员单位和应约出席的学术团体,理事长徐进昌在研讨会作了大会宣讲。论文《地域文化研究和地方学建设的实践与思考》编入大会论文集。徐进昌的论文《地域文化研究和地方学建设的实践与思考》。论文着力阐述了地方学、地域文化、理论框架、实践与思索等方面学术问题。对上都文化研究的理论和实践作了学术性的总结,进而从理论的层面概括了上都文化研究和地方学建设的理论框架表述了新的见解。

2012年9月23日——26日徐进昌、李建文、温茹雅一行参加内蒙古(首届)地域文化研讨会内蒙古地域文化研讨会在呼和浩特召开。研讨会由内蒙古敕勒川文化研究会发起,是内蒙古自治区首次全区性的地域文化研讨会。

参加研讨会的有包头西口文化研究会、锡盟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赤峰红山文化研究会、通辽科尔沁历史文化研究会暨孝庄文化研究会、乌兰察布乌兰察布文化促进会和察哈尔文化促进会、巴彦诺尔河套文化研究会、鄂尔多斯鄂尔多斯学研究会、土默特右旗敕勒川文化研究会等学术团体。

研讨会由敕勒川文化研究会伏来旺和乌恩主持。由各学术团体介绍了各自的发展情况并对地域文化研究的诸多学术课题开展了广泛的研讨。研讨会印发了《地域文化研讨会论文集》,参观了敕勒川文化博物馆和美岱召。

研讨会一致决定成立内蒙古地域文化研究联席会。每年组织一次年会。明年将在通辽由科尔沁历史文化研究会暨孝庄文化研究会召集筹办。

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徐进昌、李建文、温茹雅一行参加了这次内蒙古地域文化研讨的首届盛会。徐进昌理事长介绍了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十年的发展成果和上都遗址申遗成功。宣讲了论文《地域文化研究和地方学建设的实践与思考》,论文编入了《地域文化研讨会文集》。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border="0"alt=""align=""src="uploadfile/jpg/2023-10/202310695859417.jpg">

2013年9月15--16日金秋送爽的九月苏泊罕,迎来了参加中国地方学建设与发展研讨会的北京、宁夏、安徽、湖北、温州、扬州、泉州、巴山、包头、锡林郭勒、呼和浩特等地的学术团体与专家、学者。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作为中国地方学研究联席会成员单位和应约出席的学术团体,理事长徐进昌在研讨会作了大会发言,论文《地域文化研究和地方学建设的实践与思考》编入大会论文集。

2013年9月23日徐进昌、李建文、温茹雅一行参加内蒙古(首届)地域文化研讨会。徐进昌理事长介绍了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十年的发展成果和上都遗址申遗成功。宣讲了论文《地域文化研究和地方学建设的实践与思考》,论文编入了《地域文化研讨会文集》。

内蒙古地域文化研讨会在呼和浩特召开。研讨会由内蒙古敕勒川文化研究会发起,是内蒙古自治区首次全区性的地域文化研讨会。

2014年8月20至22日徐进昌理事长参加泉州“走向世界的地方学研究学术研讨会”并作主题演讲。金秋八月,在历史名城泉州,“走向世界的地方学研究学术研讨会”成功召开。全国各地和韩国的60多位地方学研究的专家学者齐聚“东亚文化之都”的泉州城。有40篇地方学论文入编研讨会论文集,23位学者作了主题宣讲。韩国关东大学、首尔市立大学首尔学研究所、北京联大北京学研究所、鄂尔多斯学研究会、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西口文化研究会、泉州学研究所、扬州学研究所、三峡学研究所和邯郸、临汾、扬州、黄石、昆明、福州、宜昌、厦门、潮州、泉州等地的大学院校与科研机构皆有专家学者与会。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徐进昌、郝爱丽《试论内蒙古各地地域文化的独特性、关联性与世界性》,杨凌云《论地方学研究的时代价值》两篇论文入选研讨会。

其关联性表现在它是某个更大范畴文化的子系统和支脉,支撑着包容更广内容更丰富的大文化。内蒙古各地的地域文化大多可以归纳到游牧文化、草原文化。丝绸之路文化的国际性和世界性广为人知。作为丝绸之路链条上的内蒙古地域文化和泉州文化无疑具备世界性的影响和意义。

2015年3月20日锡林郭勒盟《关于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座谈会3月20日召开,这是一次筹划锡林郭勒文化建设的盛会,对开启锡林郭勒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新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长徐进昌应邀参加座谈会并在这个座谈会上发言。座谈会由盟委委员、宣传部长包丽玲主持,盟委书记、盟长张院忠发表重要讲话。盟人大主任周凤臻、盟政协主席其其格和盟委、盟行署有关部门领导参加。受邀请的齐宝力高等12位文化界的专家、学者与会并作专门发言。

理事长徐进昌在座谈会上简要介绍了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成立12年来的主要研究成果并提出了对锡林郭勒文化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对锡盟文化建设提出八个方面的意见、建议。

2015年9月9日第二届晋学与地域文化暨荀学与诸子学学术研讨会9月9日在山西临汾市召开。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徐进昌理事长、副秘书长盟史志办副主任李建文、盟职业学院院报常务副主编闫甚普一行参加了研讨会。徐进昌、闫甚普、温茹雅的论文《浅谈地方学、地域文化研究与晋蒙文化圈》选入大会论文集并在研讨会宣讲。李建文的论文《清代多伦淖尔晋商活动点滴》入选大会论文集并在研讨会宣讲。研讨会由山西师范大学历史与旅游学院主办。来自山西、北京、上海、陕西、内蒙古、山东、河南、安徽、四川、广东、湖北、江苏、台湾等地的社科部门、高校、地方学专业机构和社团64个单位的120多位专家学者与会。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学研究会和西口文化研究会向研讨会提交了论文并入选论文集。

2015年9月16日中国地方学联席会组织的《地方学的应用与创新座谈会》的学术研讨活动。座谈会由鄂尔多斯学研究会承办,有北京、宁夏、山西、泉州、湖北、广州、内蒙古锡林郭勒等八省区的60多名地方学与地域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与会。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长徐进昌和副秘书长温茹雅、包玉瑞一行参加了学术座谈会。来自全国各地的地方学研究专家和名流学者,以高水平的地方学研究成果,别开生面地纪念了中国地方学联席会成立10周年和鄂尔多斯学研究会成立13周年。

学术研讨中17位专家作了专题发言。徐进昌温茹雅撰写了论文《简述地域文化的深厚蕴涵和目前地域文化研究的特征》并在研讨中作了发言。包玉瑞撰写了论文《确立锡林郭勒地方学的若干思考》并在研讨中作了发言。

2016、8月19---21日徐进昌、参加北京学研究基地、中国地方学联席会主办的《中日韩地方学研究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向大会提交了徐进昌、谷海峰、李建文合著的论文《浅谈地方学和地方文化研究的现状与展望》、温茹雅的论文《上都文化和上都文化学的传承与创新》。李建文作了大会演讲。两篇论文均入选《地方学与地方文化研究理论与实践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院长北京学研究基地主任张宝秀、韩国首尔学研究所首席研究员朴喜用、日本大学文理学部教授富士学会研究会理事长mitsurusano、加拿大文化更新研究中心主任梁燕城和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鄂尔多斯学研究会、西口文化学研究会、珠江文化研究会、闽南文化研究会、晋察冀边区文化研究会、巴山文化研究会、天津社会科学院、广州市文史馆、泉州学研究所、汉冶萍研究中心等来自中国多地和韩国、日本、加拿大、印度的70多位专家学者与会。大会论文集编入40篇学术论文,在大会发言的中外学者22人。

元研会徐进昌、李建文、温茹雅一行三人随同与会者进行了实地考察。首先是门头沟明清古村落建筑考察。接着深入灵水村、爨底下村实地考察。永定河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侯秀丽作了全程景观讲解。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border="0"alt=""align=""src="uploadfile/jpg/2023-10/202310610156792.jpg">录制锡林浩特的口述历史,追溯锡林浩特市的前身和由来元研会包玉瑞副秘书长2016年9月11日至13日应邀代表元研会参加了鄂尔多斯学研究会“一带一路与鄂尔多斯发展学术研讨会”,提交的论文《鄂尔多斯:新丝路承机遇大作为》在研讨会交流。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border="0"alt=""align=""src="uploadfile/jpg/2023-10/202310610727892.jpg">

与会人员有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大、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中央民大、上海博物馆、中央财经大学、暨南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图书馆、赤峰学院、内蒙古艺术学院、包头师范学院、嘉兴学院、黑龙江大学、山西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正蓝旗各界人士代表、镶黄旗、白旗、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日本昭和女子大学等专家学者60多人。

2019年4月17日殷继红在“星期三讲坛”开讲乌珠穆沁文化。锡林郭勒的地方学——乌珠穆沁文化揭开了她的神秘面纱。

锡林郭勒草原,地方文化走上讲坛,开启了第一步。阐释乌珠穆沁文化的学术命题,揭示大草原的人文特性,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开启了乌珠穆沁文化的探寻!这第一页,第一步,一个地方品牌,一个精神的殿堂,露出了她典雅的面容。锡林郭勒晚报报道:4月17日,锡林郭勒盟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副秘书长殷继红在“星期三课堂”娓娓道来,带领大家领略水草丰美的草原风光,了解源远流长的草原文化。

2019年10月26日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徐进昌殷继红参加《首届亚洲地方学与地方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研讨会由中、日、韩三国地方学研究机构共同举办。来自韩国、日本、马来西亚、蒙古、中国大陆和台湾的近百人参加。来自各国的近百位位专家学者作大会学术交流发言。

大会论文集还收录了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徐进昌殷继红撰写的另一篇论文《浅谈儒学文化的影响和东亚文化圈》,论文有力的阐述了“儒学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儒学文化在欧洲的传播和影响”、“儒学文化对东亚文化的影响”三个方面。

2020年9月26日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徐进昌理事长应邀录制了《锡林郭勒文化的立论与思考》视屏。殷继红副秘书长应邀录制《话说锡林浩特的前身和由来》视屏。

口述地方文化由来,征集尘封历史记忆。10月26日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徐进昌、殷继红一行,应邀在锡林浩特市档案局录制了话说地方文化的讲坛视屏。讲述了锡林浩特的由来与发展演变和上都文化研究的由来与学术研究成果。

登上口述历史讲坛,让地方历史文化走进社会,走进群众生活,是一项有意义的大事。让地域文化研究的高雅殿堂,为精神文明和大众文化增添一份滋养。鉴古明今,让历史文化助推地方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12月3日赤峰市首届文化旅游创意商品大赛作品展在赤峰市群众艺术馆正式开展,上都文化之印文创产品在现场展出。上都文化商标是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的标志,研究会将学术研究与文化产业有机结合,预示了上都文化广阔美好的前景。

2021年4月15日殷继红副秘书长代表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出席内蒙古社科联副主席额尔敦仓与锡林郭勒盟社会科学界人士的汇报座谈会,作了专题发言。

2022年9月16日祝贺鄂尔多斯学研究会成立20周年暨“地方学理论架构与实践探索”全国地方学与地方文化学术研讨会召开!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锡林郭勒文化研究所副所长殷继红应邀线上参会,见证地方学研究盛事。

2023年6月22日9点,纪念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成立20周年座谈会在锡林浩特市一中“阅读驿站”隆重举行。研究会理事长徐进昌参加座谈会。应邀贵宾田学臣、青格里、石玉宝、孙海涛、韩凤麟,研究会副秘书长李建文、焦福宝、温茹雅、殷继红、牛明,锡林郭勒文化研究所研究员陈海峰、高永厚,研究会的理事,老会员和新秀,17人与会。与会者一个个在签名薄留言、签名、题词。佩戴胸牌。每位参加座谈的本土文化学者都畅所欲言,表达了多年上都文化和锡林郭勒地方文化研究的思考和感受。

牛明副秘书长主持了座谈会。徐进昌理事长作了“纪念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成立20周年致辞”。殷继红副秘书长宣读了研究会锡元字(2023)1号文《关于表彰上都文化、锡林郭勒文化研究突出贡献工作者的决定》。新秀孙沐野宣读了锡元字(2023)2号文《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向各界贤达人士致意》。座谈会上殷继红副秘书长代表座谈会向在上都文化、锡林郭勒文化研究和地方学建设中20年坚守,在地方学学科理论上卓有建树的徐进昌理事长敬献了鲜花,表达了致敬和祝福!

悠悠岁月人宜老,上都研究未竟时。二十年,弹指一挥间。我们选择了上都遗址与上都文化研究,选择了锡林郭勒地方文化建设。热爱中华文化,热爱锡林郭勒草原这方净土,执着相守,已经拥抱了二十个春秋。

草原是诗,文化是魂。得天独厚,这个游牧文明的发祥地,这片孕育了游牧文化的一方热土。

锡林郭勒是个有历史的地方,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是一个有文化的地方。二十年探寻,追索,魅力锡林郭勒文化,让我们痴心如醉,踔厉前行,我们构建地方学建设学科,建立了锡林郭勒文化的基础理论框架。

2023、10、3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border="0"alt=""align=""src="uploadfile/jpg/2023-10/2023106101243857.jpg">

THE END
1.建社45周年图书馆学人文集(下)古籍著作学术目录学上卷是戴先生的论文汇总,分中英文两部分,第一部分中文论文按内容将戴先生发表的论文、演讲报告等分为图书馆事业篇(24篇)、教育事业篇(23篇),以及银行事业篇(15篇)三大类进行汇总;第二部分英文论文部分,在英文原文后,附有本编委会委员的译文,以便理解。本书下卷为戴先生的著作汇总,同样分中英文两部分,第一部分https://www.163.com/dy/article/JIBB6FCT05508UER.html
2.人物纪念馆展览内容设计研究人物纪念馆是我国博物馆的一大重要分支,占到中国博物馆总量的近1/6。人物纪念馆通过对杰出人物的纪念和展示,保存和传承公众记忆,维护和塑造社会主旋律文化,促进名人效应的持续发挥。然而与其总体规模和社会责仟不匹配的是,目前我国人物纪念馆观众参观量和观展热情低迷,社会效应不显著。出现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人物https://wap.cnki.net/touch/web/Dissertation/Article/10246-2010194709.nh.html
3.博物馆进化论:从聚焦“藏品”到聚焦“观众”每年的5月18日,全球各地的博物馆都会迎来一个共同的节日——国际博物馆日。每年的这一天,都是博物馆界共同回顾博物馆发展历程、展望博物馆未来的重要时刻。自1992年开始,国际博物馆协会每年都会确定一个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国际博物馆日主题。https://wap.eastmoney.com/a/202405183080585992.html
4.博物馆的未来会怎样?翻书党澎湃新闻面对藏品不断增加的情况,博物馆会有集中解决的方式。许多博物馆的规模将会扩大,有些则会大幅缩小其征集愿景,少数博物馆会提高对征集对象质量的要求。另有一些博物馆将暂时中止征集工作,尽管想要改变现状注定将面临巨大的压力,而且这种方法有失败的可能。还有一些博物馆将与其他博物馆合并,从而转移或推迟藏品焦虑。如果保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417392
5.中国传媒大学第六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摘要】:本文将我国改革开放后第一次大规模的受众调查"北京调查"与美国早期的受众研究,如佩恩基金会关于电影的研究、坎特里尔对于火星人入侵广播剧受众的研究,尤其是拉扎斯菲尔德进行的受众研究等,从调查方式、调查内容、主导思想、组织方式等几个方面进行比较。目的不在于指出两者的差距,诸如美国早期受众研究比"北京调查https://cpfd.cnki.com.cn/Article/CPFDTOTAL-GJCB201212001001.htm
6.20210530书籍分类:艺术与摄影 I S B N:7543444364 定价:298元 评委点评: 本书的图谱为梅兰芳纪念馆现存的全部“缀玉轩”珍藏戏画、脸谱原作复制而成。为四眼线装,上下两册,函盒装。这是一套令人爱不释手的书,无论内容还是形式。全书整体工细流利,墨彩相映,蕴静委婉,古简典雅。函盒为玄色丝织压印戏曲人物脸谱,上下朱印https://blog.csdn.net/qq_39027095/article/details/117401023
7.改革开放以来南阳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历程(19782022)2000年,组织召开“学习张家港,加快发展,缩小差距”理论研讨会、南阳市积极探索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理论研讨会。 2001年,南阳市社科联召开南阳市纪念建党80周年理论研讨会,收到理论文章110篇,这些论文从理论和实践上认真回顾总结建党80周年来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经验,热情讴歌中国共产党80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9月,参加在漯https://www.nyskl.org/html/2023/skljj_1110/2689.html
8.萍乡博物馆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25年)(六)国家发展改革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二、现状分析 (一)基本概况 萍乡博物馆是萍乡地区保护、研究和展示历史文物遗存和人类环境物证的专门机构,是集收藏、考古、研究、展示和教育于一体的地方综合性现代化博物馆。 http://m.pxmuseum.com/nd.jsp?id=3995&id=3995
9.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展陈艺术高端研讨会会议纪要文博之窗这次会议是由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中国博物馆学会主办,中国博物馆学会陈列艺术委员会、江西省井冈山“一号工程”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上海美术设计公司等单位承办的。会议的主要内容是:结合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一号工程”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展陈的成功实践,深入探讨新形势下革命博物馆、纪念馆陈列展https://www.jgsgmbwg.com/list/article/1666995708355067964
10.天津特色范文9篇(全文)专业人才的培养须以学术建制和学科建设作为组织与制度的保障。第二、在保护过程中既要注重传承人的保护, 也要重视传承物的抢救。第三、博物馆积极参与。收藏、展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可移动文物”及有重大价值的“传承物”, 应是博物馆的一项重要职能。https://www.99xueshu.com/w/ikeyo62l0oh7.html
11.发展规划在确保文物本体安全前提下,鼓励招商引资,依法依规因地制宜发展服务型文化创意产业,提供多元化多层次的文化服务。通过以北碚历史文化陈列馆为中心,依托卢作孚纪念馆、四世同堂纪念馆、梁实秋纪念馆等具有鲜明文化特征的历史博物馆,以文教融合、文旅融合、文商融合为抓手,以文化传承为主导,以“博物馆+旅游”为重点,以http://www.beibeibwg.com/about.php?cid=57
12.论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发展方向(精选6篇)由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对发展博物馆事业的高度重视,明确提出了博物馆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性质、任务和发展方向,有计划,有领导,有步骤地对旧有博物馆进行了整顿和改造,同时有计划地在一些省区建立了一批新型的博物馆、纪念馆,从此博物馆走上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轨道。1958,毛泽东主席视察安徽省博物馆时提出“https://www.360wenmi.com/f/fileq3094ln5.html
13.辛亥革命纪念馆二、现状与定位 辛亥革命是影响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事件,是中国二十世纪三次历史性巨变之一,在全国多地建有与辛亥革命相关的纪念设施,如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辛亥革命博物馆、浙江辛亥革命纪念馆、福州辛亥革命纪念馆、湖南辛亥革命人物纪念馆等,这些纪念馆纪主要展示、纪念的对象是与当地相关的辛亥革命事件或人物https://xhgmjng.com/About/Rule/137
14.大家专论十年来中国电视艺术创新发展景观回眸与前瞻中国电视艺术在十年间坚持以讲话精神和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创作创新指引,在道路方向上坚定文化自信,品质规模上稳步提质扩容,题材类型上持续开拓创新。https://www.ccava.cn/newsinfo/7682547.html
15.关于我县文化产业发展状况的调研报告(通用12篇)为推动我县文化产业发展,充分挖掘和整合资源,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综合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县人大常委会20xx年工作安排,从8月份起,县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作委员会在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卢兆田带领下,对我县文化产业发展状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中,听取了县文广新局、县旅游局、县经https://www.yjbys.com/diaoyanbaogao/718559.html
16.基于博物馆资源的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设计研究Keywords: Museum; cultural resources; innovative products; design and development; Written by ZhangYao Supervised by Wang Yansheng 目录绪论1 一、研究背景1 二、研究现状2 三、研究的目的及意义4 四、研究的内容与研究方法4 五、相关概念的界定5 第一章 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发展概述9 第一节 博物馆文化创意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9/0215/8104074104002006.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