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文物的“青春密码”——网红博物馆邀你感受“文化+科技”魅力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是“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17日至19日,2024年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在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举行。作为活动主会场举办地,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突破文物展示的固有模式,通过数字化技术,让游客在多媒体互动中获得更加丰富的观展体验。

图为殷墟博物馆新馆用数字技术打造的“商文明文物元宇宙”展示区部分场景。李甜摄

当前,智慧化已成为各大博物馆的“标配”。AI数字解说员、手机App、数字导览屏等现代智能化方式的大量应用,让观众在观看实物展品的同时,能够通过数字设备获取文物的详细信息、动态图文和音视频解说等内容。今天,搭乘数字化的翅膀,一座座网红博物馆涌现,古老文物不断焕发出“青春活力”。

现藏于陕西茂陵博物馆的西汉鎏金铜马,是一件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国宝级文物。西咸新区秦汉新城新丝路数字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抓取文物特征并结合其背后的故事,将其设计为战马数字卡通形象——“大丝马”。“大丝马”让文物原型变得生动有趣,深受观众喜爱。

位于西安市北郊的汉景帝阳陵博物院,陈列的汉塑衣式彩绘拱手跽坐女俑也拥有自己的数字形象。技术人员使用数字采集方式制作数字档案,用3D建模技术还原文物样貌,借助动作捕捉、渲染等技术,让观众得以欣赏到2000多年前的汉代仕女风姿,感受“文化+科技”带来的全新体验。

河南安阳的殷墟博物馆新馆今年刚刚落成,该馆运用数字化文物元宇宙展现方式,结合高精度数据处理单元与三维视觉展示系统与方法,打造了“商文明文物元宇宙”。馆方精准扫描商朝器物并将其三维数据汇总至虚拟空间,通过高清LED影音设备,实现元域空间与现实展厅空间的无缝衔接,并以裸眼3D形式在空间中展现。观众无需特殊介质即可沉浸式体验殷商文明。

不光是“云观展”,数字技术还让观众与藏品在无限的网络空间中展开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更好地了解过去、展望未来。“我们与多家文博机构开展文物采集、博物馆数字化改造和文创合作,采集文物1万余件,利用数字技术还原、解析并建成历史文化数据资源库——秦汉历史文化资源云。”西咸新区秦汉新城管委会副主任王战武告诉记者,借助数字化技术,游客不但可以线上看到珍贵文物,还能详细了解背后的历史故事,感受文旅融合的魅力。

上海天文馆正在试水数字藏品——“璀璨橄榄陨铁·伊米拉克陨石”和“世界上最早天文钟的缩比模型·水运仪象台”。为了尽可能完美地将天文学展品“跨界”变为数字文创,上海天文馆的天文专家和设计师在对上述两件展品的数字化过程中不断进行细节打磨、反复推敲,通过概念再造、二次设计和3D数字建模等工作,将实物的璀璨和神秘全方面呈现出来。

从“一眼万年”到“数字为翼”,各大博物馆正阔步迈向更加多元、多彩时代,散发出“永不落幕的光芒”。

THE END
1.云上观博探民俗”线上博物馆参观讲解活动—山东站—中国教育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此次“鲁疆情深心相连,云上观博探民俗”线上博物馆参观活动,让远在新疆的同学在“云端”触摸历史脉搏,感知文化魅力,让厚重的历史鲜活了起来。不仅为新疆的同学们打开了一扇了解泰山民俗文化的窗户,也为两地的文化交流搭建了一座桥梁。(通讯员:黄莎莎)https://shandong.eol.cn/sdgd/202412/t20241212_2645961.shtml
2.天津文博场馆国庆假期线上开展主题活动云端红色游接地气聚人气天津北方网讯:记者从市文旅局获悉,国庆假期津城文旅活动丰富多彩,各文博场馆开启云端盛宴,红色主题展览催人奋进,成为假期旅游一大亮点。 据了解,在保障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础上,市文旅部门通过线上参观方式为市民打通红色主题游览的多个通道,市民可通过平津战役纪念馆、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天津觉悟社http://news.enorth.com.cn/system/2022/10/08/053196313.shtml
3.“5·18”国际博物馆日,鸦博馆开启线上线下嘉年华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致力于平等的博物馆:多元和包容”。 为了满足广大观众的多元文化需求,在这个即将来临的国际博物馆日,东莞市鸦片战争博物馆(以下简称:鸦博馆)将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推出系列展览与活动,开启博物馆的嘉年华。 这个“5.18”,线下可相见,云端也精彩! 《艺术战“疫”——全球抗击https://www.gzdaily.cn/site2/pad/content/2020-05/16/content_1266122.html
4.国际博物馆日云端“漫游”,拥有不一样的体验——中国青年网多家博物馆在有序恢复开放的基础上,着力推出线上展览、线上直播等丰富多彩的“云端”活动。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博物馆日期间,北京地区博物馆在官网、微博、微信等平台推出博物馆全景展示、数字展厅等50项“云展览”,以及科普讲座、云游博物馆、文物观赏等15项直播活动,观众足不出户依旧可以享受云端“漫游”,更“近”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qnzs.youth.cn/tsxq/202005/t20200518_12332531.htm
5.线上“云游”,线下互动——徐汇“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精彩上海整合在线资源,搭建“云上博物馆日”,推出云直播、云游博物馆、听游博物馆、学游博物馆等丰富的线上活动。徐汇区在“云游徐汇”方面,开启云端游览新模式,依托网络平台推出“云展览”“云讲座”“云导览”,在线开设“云课堂”,发布“徐汇青少年励志地图”微信小程序2.0版,增设云游博物馆课程,充分展现徐汇丰富文博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7532654
6.装进云端——雏鹰假日小队活动之小彩虹中队线上云寻访南京博物院博物馆是管理和展览人类文化和自然遗存的重要场所,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为了让队员和家长在疫情期间足不出户,也可以通过在线超高清交互方式,获得“比线下博物馆看得更清晰”的视觉体验,太阳城小学小彩虹中队的少先队员们,利用寒假组织参加了云寻访明南京博物院的活动。 http://www.qxteacher.com/id40580.html
7.“春晚”云端见,“线上”过大年!叮咚~古城新春“文化大礼包”来了想要足不出户体验博物馆里的文化年味?同样没有问题,本月至2月,我市各相关博物馆数字平台推出“博物馆里过大年”等云端系列活动,通过线上看展、5G及VR全景看展、微课堂等方式,讲述文物背后的中国故事,让市民群众云端参观博物馆文物展览的同时,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独特魅力。 https://www.xiancn.com/content/2022-01/19/content_6469077.htm
8.文博日报国家文物局通报表扬单位和个人三星堆发布重大■ 文游部开展“美丽中国·美好生活”2022年国内旅游推广活动 ■ 国家文物局与甘肃省政府共建敦煌研究院 ■ 国家文物局通报表扬全国石窟寺专项调查先进单位和优秀个人 ■ “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大赛”线上启动 【博物馆】 ■孔子博物馆礼乐传习所成立 https://www.d-arts.cn/article/article_info/key/MTIwMjM4ODM3MDKDz4FnsHbGcw.html
9.北京市西城区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2024解决了人们白天因学习、工作忙碌,不能参观博物馆的问题,也让人们有机会感受博物馆在夜晚展现出的独特魅力。 近几年来,数字化深入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北京的博物馆纷纷开启“云端”大门,让人们可以在网上参观博物馆,参加博物馆开展的各类线上活动。2022年5月的国际博物馆日,“北京博物馆云”服务平台上线,204家备案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1203/6153102100011004.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