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见博物馆的力量“5·18国际博物馆日”河南省主会场活动“云端”启动

保卫郑州蓝|全民参与保卫蓝天打赢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

“豫”见博物馆的力量“5·18国际博物馆日”河南省主会场活动“云端”启动

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开馆

酒驾被查痛哭流涕不知悔改再次被查

5月18日,由河南省文物局主办,平顶山文物局、平顶山博物馆、河南一百度联合承办的“博物馆的力量——‘5.18国际博物馆日’河南省主会场启动仪式”在平顶山博物馆举行。

本次启动仪式全程采用5G网络线上直播的方式进行,这也是河南首次以“云端”见面的创新形式参与“5.18国际博物馆日”这一全球文博界的盛会。

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的力量”。围绕这一主题和河南省文旅文创融合战略,河南省主会场通过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地展现了数字化时代河南省博物馆高质量发展的新面貌、新成果。

截至2021年底

河南已建成各类博物馆、纪念馆384座

据悉,截至2021年底,河南共建成各类博物馆、纪念馆384座,考古挖掘了65000多处各类遗址、墓葬、建筑,全省国有文物收藏单位藏品共计470多万件。这些都是了解河南厚重历史文化,增强中华民族向心力、凝聚力的重要载体。

打破时空边界一览中原数千年

“河南省博物馆数字群落”正式上线

随着5G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和大数据、区块链以及AI、VR等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元宇宙等互联网理念的兴起,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博物馆发展的一大趋势,也是博物馆融入新时代背景下社会文化生活的一项重要举措。

启动仪式上,由河南省文物局联合百度百科博物馆计划、河南一百度共同打造的“河南省博物馆数字群落”正式上线。

作为国内首个省级文物地图,“河南省博物馆数字群落”以“国风地图”为媒介,以百度地图精准定位为支撑,通过数字化展馆、高清大图、音频讲解等互联网技术和融媒体形式,实现了河南上线305家博物馆,共6000余件文物的线上数字化建设。

以“河南省博物馆数字群落”为依托,河南一百度将围绕“行走河南·读懂中国”这一文化主题开发别具特色、有趣好玩的文博路线。联动河南省内更多的文博机构开展更多形式的数字化建设。

包括数字藏品、数字全景馆、数字AI虚拟馆、元宇宙博物馆的联合开发。用数字活化文化、用数字展示文化、用数字诠释文化。通过科技手段讲述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文化内涵,挖掘人类文明创新、传承、发展的基因密码。

河南博物馆群落再添生力军

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正式开馆

作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不仅是反映中国大运河文化的标志性工程之一,也是洛阳市深入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的重要抓手。

5月18日,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正式开馆,并以“国运泱泱——隋唐大运河文化展”迎接首批文博爱好者的参观。

河南八大馆长“神仙打架”

高峰论坛解读“博物馆的力量”

为进一步挖掘“博物馆的力量”这一主题的深刻内涵,探讨河南文博事业发展新方向,河南省博物馆界“八大馆长”通过现场连线方式展开高峰论坛。

论坛就如何推动文物“活化”与“破圈”,博物馆智慧化、信息化升级,以及推动博物馆由文物收藏单位向社会公共文化服务单位转型和如何打造文博品牌、讲好文化故事等多个角度展开讨论,为河南全省博物馆智慧升级,更好地服务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指引了方向。

硕果累累荣耀文博

河南年度优秀陈展及研学课程获奖名单发布

启动仪式上,河南省文物局还公布了《2021年度河南省优秀陈列展览项目》、《2021年度河南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优秀展览项目》、《2022年度河南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优秀展览项目》,并联合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了《2021年河南省研学实践教育精品及特色课程》等系列获奖项目。

聚焦、融合,赋能、新生,通过在新时代、新形势下“博物馆+科技”的不断创新、探索,河南省具有中原文化特色、多维一体的博物馆体系已经基本形成,博物馆作为中原文化对外输出的“窗口”效应日益凸显,已经成为弘扬中原厚重文化和华夏文明的重要纽带和桥梁,为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绽放更加绚烂的时代之光。

THE END
1.云上观博探民俗”线上博物馆参观讲解活动—山东站—中国教育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此次“鲁疆情深心相连,云上观博探民俗”线上博物馆参观活动,让远在新疆的同学在“云端”触摸历史脉搏,感知文化魅力,让厚重的历史鲜活了起来。不仅为新疆的同学们打开了一扇了解泰山民俗文化的窗户,也为两地的文化交流搭建了一座桥梁。(通讯员:黄莎莎)https://shandong.eol.cn/sdgd/202412/t20241212_2645961.shtml
2.天津文博场馆国庆假期线上开展主题活动云端红色游接地气聚人气天津北方网讯:记者从市文旅局获悉,国庆假期津城文旅活动丰富多彩,各文博场馆开启云端盛宴,红色主题展览催人奋进,成为假期旅游一大亮点。 据了解,在保障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础上,市文旅部门通过线上参观方式为市民打通红色主题游览的多个通道,市民可通过平津战役纪念馆、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天津觉悟社http://news.enorth.com.cn/system/2022/10/08/053196313.shtml
3.“5·18”国际博物馆日,鸦博馆开启线上线下嘉年华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致力于平等的博物馆:多元和包容”。 为了满足广大观众的多元文化需求,在这个即将来临的国际博物馆日,东莞市鸦片战争博物馆(以下简称:鸦博馆)将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推出系列展览与活动,开启博物馆的嘉年华。 这个“5.18”,线下可相见,云端也精彩! 《艺术战“疫”——全球抗击https://www.gzdaily.cn/site2/pad/content/2020-05/16/content_1266122.html
4.国际博物馆日云端“漫游”,拥有不一样的体验——中国青年网多家博物馆在有序恢复开放的基础上,着力推出线上展览、线上直播等丰富多彩的“云端”活动。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博物馆日期间,北京地区博物馆在官网、微博、微信等平台推出博物馆全景展示、数字展厅等50项“云展览”,以及科普讲座、云游博物馆、文物观赏等15项直播活动,观众足不出户依旧可以享受云端“漫游”,更“近”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qnzs.youth.cn/tsxq/202005/t20200518_12332531.htm
5.线上“云游”,线下互动——徐汇“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精彩上海整合在线资源,搭建“云上博物馆日”,推出云直播、云游博物馆、听游博物馆、学游博物馆等丰富的线上活动。徐汇区在“云游徐汇”方面,开启云端游览新模式,依托网络平台推出“云展览”“云讲座”“云导览”,在线开设“云课堂”,发布“徐汇青少年励志地图”微信小程序2.0版,增设云游博物馆课程,充分展现徐汇丰富文博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7532654
6.装进云端——雏鹰假日小队活动之小彩虹中队线上云寻访南京博物院博物馆是管理和展览人类文化和自然遗存的重要场所,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为了让队员和家长在疫情期间足不出户,也可以通过在线超高清交互方式,获得“比线下博物馆看得更清晰”的视觉体验,太阳城小学小彩虹中队的少先队员们,利用寒假组织参加了云寻访明南京博物院的活动。 http://www.qxteacher.com/id40580.html
7.“春晚”云端见,“线上”过大年!叮咚~古城新春“文化大礼包”来了想要足不出户体验博物馆里的文化年味?同样没有问题,本月至2月,我市各相关博物馆数字平台推出“博物馆里过大年”等云端系列活动,通过线上看展、5G及VR全景看展、微课堂等方式,讲述文物背后的中国故事,让市民群众云端参观博物馆文物展览的同时,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独特魅力。 https://www.xiancn.com/content/2022-01/19/content_6469077.htm
8.文博日报国家文物局通报表扬单位和个人三星堆发布重大■ 文游部开展“美丽中国·美好生活”2022年国内旅游推广活动 ■ 国家文物局与甘肃省政府共建敦煌研究院 ■ 国家文物局通报表扬全国石窟寺专项调查先进单位和优秀个人 ■ “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大赛”线上启动 【博物馆】 ■孔子博物馆礼乐传习所成立 https://www.d-arts.cn/article/article_info/key/MTIwMjM4ODM3MDKDz4FnsHbGcw.html
9.北京市西城区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2024解决了人们白天因学习、工作忙碌,不能参观博物馆的问题,也让人们有机会感受博物馆在夜晚展现出的独特魅力。 近几年来,数字化深入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北京的博物馆纷纷开启“云端”大门,让人们可以在网上参观博物馆,参加博物馆开展的各类线上活动。2022年5月的国际博物馆日,“北京博物馆云”服务平台上线,204家备案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1203/6153102100011004.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