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文物局关于印发《博物馆馆藏资源著作权商标权和品牌授权操作指引(试行)》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局(文化和旅游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物局,各有关单位:

国家文物局

2019年5月10日

第1章总则

1.1制订目的

切实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影响力,更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

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指导各地博物馆提高馆藏资源著作权、商标权和品牌开发和活化利用能力,完善体制机制,激发博物馆运行活力,特制订本指引。

本指引为推荐性规范,指引及后附的协议范本供博物馆开展有关工作参考使用。

1.2制订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博物馆条例》《博物馆管理办法》和《文物拍摄管理暂行办法》《文物复制拓印管理办法》等法律规定与政策文件。

1.3适用范围

本指引属于非强制性规定,博物馆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参考。

1.5术语与定义

博物馆是指以教育、研究和欣赏为目的,收藏、保护并向公众展示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见证物,经登记管理机关依法登记的非营利组织。博物馆包括国有博物馆和非国有博物馆。

馆藏资源商标权是指博物馆用名称全称、简称及其标志图形,馆藏资源的名称及其他具备商标构成要素的元素等,通过商标申请注册而获得的的专有使用权利。商标是品牌或品牌的一部分,必须在政府指定部门进行注册后成为“注册商标”,才能获得商标专用权。商标权是品牌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

博物馆馆藏资源的著作权权利有:发行权、出租权、展览权、表演权、放映权、广播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摄制权、改编权、翻译权、汇编权等。

博物馆数字信息资源的商业使用包括但不限于:

作为书籍、期刊、画册等出版物的内容出版;

各类网站及自媒体的内容传播;

影视、动漫、游戏及视频开发;

各种程度和形式的仿制品的设计与开发;

各类文化创意产品及其他衍生品的设计与开发。

博物馆的名称全称、简称及其标志图形,馆藏资源的名称及元素等,具备商标构成要素的,可以申请注册为商标。博物馆注册的商标可以是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志、颜色组合和声音,以及上述要素的组合。

各类衍生品及其他产品或服务的外观设计与包装设计;

3.2独占许可、排他许可和普通许可

3.2.1独占许可

3.2.2排他许可

3.2.3普通许可

同时,因博物馆目前的公益属性,使用财政资金形成的馆藏资源著作权、商标权和品牌,建议优先使用普通许可。

(1)文物仿制品:是指以馆藏资源为原型,采用不同比例、大小、材质的仿制品。

(2)文物艺术创作品:是指以馆藏资源为素材,从材质、纹饰、色彩等多个方面进行艺术加工创作而成的产品。

(3)纪念品:是指以馆藏资源为素材,进行设计、开发、制作的具有一定的实用性、观赏性、纪念性,且有助于文化推广的产品。

(4)生活用品:是指以馆藏资源为素材,进行设计开发的集创意、艺术性和生活实用性于一体的产品;作为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的重要方向,是博物馆融入社会生活、发挥教育意义的重要手段。

(6)其他:以上类型未涵盖的其他以馆藏资源开发而成的产品或服务方式。

4.4合作洽谈

许可费数额及支付方式;

双方的权利义务;

产权归属等。

4.4.2产权归属

4.5签订合同

4.5.5争议处理方式

一般建议选择仲裁机构或博物馆所在地法院解决争议。

4.6跟踪反馈与监督管理和保密

在许可合同中,博物馆可以要求被许可人举报市场上的侵权产品。

第5章权利与义务

5.1权利与义务

5.2质量控制

(1)在设计、用材和工艺方面均具有优良的质量。

(2)具有安全性、无伤害性,并能达到博物馆的预期目标。

(3)设计与制作的产品要与博物馆的声誉保持一致。

(7)所开发产品涉及食品的,应符合生产、销售国家和地区的食品卫生标准。

5.3产权确权及归属

许可使用过程中,如发生被许可人添附产权的情况,应当明确约定如何确认其权利及归属。

THE END
1.国有文物收藏单位之间因举办展览科学研究等借用馆藏文物备案通知书你单位提交的《关于中国民族博物馆向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出借馆藏文物备案的函》材料及告知承诺书收悉。办件编号: 11110000000021506C211102901500000202411010001 备案核查意见:同意你单位向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出借馆藏文物2件(套)参加其在海南省博物馆举办的“中国古代科技文物精华展”展览,其中二级文物1件(套)、三级文物1件(套https://wwj.beijing.gov.cn/bjww/362679/362680/482911/543482518/index.html
2.《博物馆馆藏资源著作权商标权和品牌授权操作指引(试行)》本指引主要针对博物馆馆藏资源著作权、商标权和品牌涉及商业使用的授权进行指导;用于公益性展示、教育、研究、交流用途的授权,参考本指引。 1.2制订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https://bwg.gznu.edu.cn/info/1052/1125.htm
3.博物馆馆藏资源著作权商标权和品牌授权操作指引(试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激发博物馆创新活力,盘活用好馆藏文物资源,推动博物馆逐步开放共享文物资源信息,规范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工作中馆藏资源授权,国家文物局组织编制了《博物馆馆藏资源著作权、商标权和品牌授权操作指引(试行)https://www.xaippc.com/html/zhuanli/1864.html
4.海辉律师事务所官网《博物馆馆藏资源著作权、商标权和品牌授权操作指引》公布 5月8日,国家文物局公布《博物馆馆藏资源著作权、商标权和品牌授权操作指引》。《指引》首次就博物馆资源授权内容做出了清晰的界定,分为馆藏资源著作权授权、商标权授权和品牌授权等。同时,《指引》详细介绍了直接授权和委托授权两种授权模式,还介绍了独占许可http://www.hhlawyer.com/index.php?path=/Home-Article-articleinfo-article_id-524.html
5.文创产品开发,博物馆都有什么权利?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激发博物馆创新活力,盘活用好馆藏文物资源,推动博物馆逐步开放共享文物资源信息,规范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相关授权工作,国家文物局组织编制了《博物馆馆藏资源著作权、商标权和品牌授权操作指引(https://www.jiningmuseum.com/list/article_details.do?articleId=5471
6.韬安荐案博物馆运营中的著作权问题近年来,为了充分调动博物馆基于其馆藏资源推动文化传播和知识创新的积极性,有关部门也出台了指引,为明晰博物馆对于馆藏资源的权利基础、开展基于馆藏资源的开发授权活动做出引导,例如国家文物局于2019年印发的《博物馆馆藏资源著作权、商标权和品牌授权操作指引(试行)》中指出,博物馆享有馆藏资源著作权的客体也包括“https://www.taoanlaw.com/news/detail?id=506
7.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的这些政策“红包”,你点开了吗?馆的创新活力,盘活博物馆资源,推进博物馆逐步开放共享文物资源信息,解决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过程中的资源瓶颈,加强文物保护内容和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指导各地博物馆提高馆藏资源的著作权、商标权和品牌开发,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在现场发布了《博物馆馆藏资源著作权、商标权和品牌授权操作指引》(以下简称《指引》https://news.cctv.com/2019/05/08/ARTIuCu9nLIygGavajkyHvou190508.shtml
8.国家博物馆文物藏品数字影像版权化初探中国国家博物馆国家博物馆将其馆藏文物进行数字化采集加工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无论是古代藏品,还是近现代藏品都可以进行数字化采集,形成文物藏品的数字影像资源。在著作权法领域,数字化的过程被国际条约及各国的法律所承认。立法对于数字化作品的保护是一个创新,是知识产权法律制度适应社会科技发展的趋势。 https://www.chnmuseum.cn/yj/xscg/xslw/201812/t20181224_36315_wap.shtml
9.馆藏资源与文化企业强强联合开创文博事业新局面会上,由国家文物局编制、文物出版社出版的《博物馆馆藏资源著作权、商标权和品牌授权操作指引》正式发行。《指引》进一步明确了博物馆委托社会力量进行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相关程序,旨在对于保护文博单位文创产品的知识产权,规范馆藏资源开发利用。 博物馆馆藏资源授权工作吸引市场主体的参与,文博单位与文化企业强强联手,共https://finance.ifeng.com/c/7q69PadHeE7
10.软件技术创业计划书(精选7篇)(2)为了保护中外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在本单位计算机系统中不使用未经授权许可的软件产品。 (3)尊重他人享有的软件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以及商业秘密,自觉遵守国家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并积极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和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及地方协会打击侵权行为和盗版活动。本单位尊重他人享有的软件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https://www.yjbys.com/chuangye/ziliao/chuangyejihuashu/633438.html
11.数字图书馆知识产权(通用8篇)[4]同时,按照我国著作权法第二十二条中第八款明确规定了:“图书馆、档案馆、纪念馆、博物馆、美术馆等为陈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要, 复制本馆收藏的作品”。 3.2网络信息资源数字化的知识产权问题 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中对网络信息资源的馆藏化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下载———上载,一种是链接导航。https://www.360wenmi.com/f/fileg1lg1jt1.html
12.阿里版权资源管理专家刘超:如何做到全方位保护自家知识产权这个问题范畴太大了,知识产权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概念,有商标、专利、著作权,实际上知识产权就是对所有可产生财产收益性质的无形资产的一种囊括,泛泛的讲自然也可以包括我们现在的IP、品牌等等。这一个问题我想我很难用寥寥数语说完我自己的思考,但以著作权而言,著作权的价值产生、价值成长(也可以说养IP)、运营策https://blog.csdn.net/pmcaff2008/article/details/111472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