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科重大项目“网络与数字时代增强中华文化全球影响力的实现途径研究”开题交大要闻

以“网络与数字”为背景的中华文化全球传播体系的构建成为理论与现实的双向诉求,传播力决定影响力,中华文化哪些内容适合全球传播,如何传,以何途径传?如何监测与保障其影响力?

2018年12月27日,国家社科重大项目“网络与数字时代增强中华文化全球影响力的实现途径研究”在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标志性建筑——老图书馆举办,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顾锋教授致辞,报告会由文科建设处处长吴建南教授主持。与会的专家学者有来自政府机构的上海市文创办副主任强荧,来自企业的东方国际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童继生博士、腾讯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孙怡、俞点、北京大学陆地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苏宗伟教授、以及上海交通大学李建华教授、张国良教授、媒体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单世联教授、李武副教授等上海交通大学文科科研处和其他一些课题参与学者。

首席专家童清艳教授从研究背景、核心问题、研究内容以及预期目标四个方面对课题做了总体介绍,指出,文化传播物理空间被网络与数字打破,各类社交、社会化媒体为全球文化传播带来新变数,网络与数字逆转了全球文化实力对比的定势传播,文化生产和全球传播形成新的模式,随着我国的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一带一路”等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同,增强网络数字时代中华文化全球影响力的实现途径毫无疑问是国家战略大事。

腾讯研究院全程参与课题的建设,作为课题的参与者,为课题研究提供丰富的企业文化传播实践案例,内容涉及博物馆、兵马俑、传统工艺、传统建筑、道家文化、敦煌、故宫、国产动漫、京剧、昆曲、民族文化、诗词歌赋、武侠文化、长城、中国历史、中国神话等议题。该课题从学理视角,从内容特征、表达形式、平台特征、传播效果、受众演变、网络与数字现状与发展趋势展开研究,基于“文化+科技”的融传播理念,审视文化内容创意、传播形式与传播效果,剖析传播内容的复杂性、统一性与适用性,总结中国最新网络数字全球文化传播的总体境况与发展趋势。

评议组专家对该课题独到学术价值、应用价值和社会意义予以高度肯定,认为,该课题基于科技与文化的融传播构建网络与数字传播理论体系,拟实现研究方法创新,为新时期中华文化全球传播提供理论与方法指导;从文化全球传播角度对国家文化发展战略予以回应,从遴选机制、途径、保障体系三个层面切实增强中华文化全球影响力;有助于加强中华文化全球传播活力,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提升综合国力。

评议组认为,课题框架设计合理、逻辑严密,前期研究丰富,研究团队跨学科,打通产学研多领域,与腾讯研究院紧密合作,可以非常清晰地把握中华文化全球传播的内容现状、平台现状、网络与数字背景下的科技与文化融传播趋势。

评议组对该课题的创新性思路也予以肯定。该课题认为需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华文化全球传播内容数据库、“社交+智能+共享”中华文化全球传播平台,建设“中华文化+科技”的新文创的产业,以及基于网络数字传播视角去研究文化影响力,丰富中华文化适合全球传播的网络数字表达形式,创新网络与数字传播理论体系,创建全新的中华文化传播理论体系,如国别文化信任中的受众理论、数字文化理论、数字文化传播效果理论。

此次开题报告会,评议组专家与课题组成员进行深入思想交流与学术探讨,有利于课题组对项目的重点、难点进一步识别和聚焦,为研究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为践行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努力创造光耀时代、光耀世界的中华文化”进行有力的学术实践。

THE END
1.推动我国文化数字化战略能力跃迁的创新策略二是激发文化数字化创新活力,通过文化数据资源共享,完善全民参与优质文化产品创造的体制机制,推动中华文化数据库建设与开放,鼓励文化和创意行业从业者积极利用公共文化数据资源创造文化产品或数字产品;三是保障公民文化权利,要加强对文化数字化平台的安全管理,完善数据保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4MjQ4NTQxOA==&mid=2650108582&idx=1&sn=bf6a39626c553c4f713e4408b5a786ce&chksm=86b1e9c24f5660482714bbc9d8cce445d24ae2bea46d78154020f8b3c6a89b9c78ebd352712b&scene=27
2.数字文化:新时代的文化创新与传承——顶端新闻二、数字文化的实践案例 1. 数字博物馆与虚拟展览 全球范围内,许多博物馆和文化遗产机构正积极利用数字技术,打造数字博物馆和虚拟展览,让观众能够在网络上浏览珍贵的文物和艺术品,甚至通过VR技术身临其境地参观博物馆。这种方式不仅拓宽了文化传播的渠道,还吸引了更多年轻人的关注和参与。 https://www.dingxinwen.cn/detail/1658D6B148BA4E70B9669233989150
3.数字文化:未来社会文化发展的新趋势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文化领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数字文化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形态,不仅改变了文化的生产、传播和消费方式,也为未来社会文化的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 技术:数字文化的创新基石 数字文化的创新基石是由一系列前沿技术构成的,这些技术不仅推动了文化内容的数字化,也为文化创作、传播和体验提供了全新https://yaotai.163.com/cs/metaverse/BVAGRpEBLmgvlgK68ebn.html
4.数字文化创意产业的新业态和新模式数字文化创意产业的新业态和新模式 作者:东滩顾问 · 谢晓峰 从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意、生产、传播、消费等各环节分析来看,我国在信息技术、数字传媒和网络基础设施等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产业化运作能力和文化市场机制也日趋完善。 在数字科技的推动下,作为文创产业发展核心的内容(创意)表现形式日益多元,它或是在http://www.dongtanimc.cn/index.php?c=content&a=show&id=1130
5.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发展脉络与路径探索产业资讯深入推进文化数字化战略进程是拉动新时代我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应从整体维度、宏观层面深入理解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发展脉络,充分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理性分析我国文化数字化建设的技术制约、数字鸿沟、数据安全、数字监管问题,并循此探察文化数字化战略的四大发展路径:一是完善文化数字化要素结构,激活要素资源联动http://www.ordoswh.com/article/Info/index/id-5166
6.共探转型升级有效途径助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汕头在文化领域,我们认为有一点特殊的就是,在追求效益的同时应当有更高的追求,特别要注重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这是所有文化从业者必须思考的事情。 张维璋——网络数字技术发展提供机遇和动力 数字引领企业创新,文化赋能产业出彩。 网络技术跟数字技术的发展,为我们中国的数字文化产业提供了非常好的发展机遇和动力,同时也为推https://www.dahuawang.com/shantou/content/202207/12/c108181.html
7.全国政协委员李健:整治网络乱象促进数字文化产业降发展近年来,在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等系列顶层设计指导下,我国数字文化产业通过数字技术赋能传统文化IP,不断助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贡献了自身的一份力量。 (北京时间记者齐韫 刘革亮 卢琪)近年来,在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等系列顶层设计指导下,我国数字文化产业通过数字技术赋能传统文化IP,不断助力弘https://item.btime.com/f4p6ppmj9k18s7rbf88l4r75o89
8.让文明之光闪耀网络空间!珠海绘就网络文明建设新画卷健全行为规范 开启美好数字“新生活” 法者,治之端也。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网络文明建设离不开网络法治保障。 翻开2021年出台的《珠海市文明行为条例》,其中第十五条写道: “在使用互联网方面,应当遵守下列文明行为规范:(一)维护网络安全和网络秩序,营造绿色网络环境;(二)传播先进文化,自觉抵制有害身心健康的网络https://news.southcn.com/node_54a44f01a2/60e2b7fcbf.shtml
9.全方位推动数字文化经济降发展理论在此背景下,面对数字文化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形势,需要紧抓数字技术发展机遇、有效应对各类挑战、全方位推动数字文化经济健康发展;培养数字文化产业人才,加强数字文化产业市场监管;创新传承传统文化,开发数字化文创产品;创设数字文化消费新场景,助力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建设。https://www.workercn.cn/c/2023-08-26/795950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