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博物馆社教活动的开发和实施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7月23日讯为充分发挥北京地区博物馆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不断提升博物馆社会教育和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助力首都全国文化中心、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及“博物馆之城”建设,日前,北京市文物局正式印发关于北京地区博物馆开展社教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明确提出,博物馆应当根据办馆宗旨,结合本馆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社会教育和服务活动。同时,博物馆要创新教育理念和传播方式,把博物馆资源与中小学课堂教学、机关企事业单位主题教育等活动的实施有机结合,增强博物馆分众教育的针对性。

在规范讲解服务方面,意见指出,对常设展览、临时特展要提供定时专业讲解服务,并在此基础上积极为观众提供更多班次的公益性讲解。专职讲解力量不足的情况下合理依托志愿讲解力量补足,也可根据本馆实际情况适度开展预约讲解服务。博物馆应提供充足的语音导览设备,结合智能导览等多种自助方式,满足观众深度解读展览的需求。

以下为政策原文:

北京市文物局关于北京地区博物馆开展社教工作的指导意见

京文物〔2020〕829号

北京地区各博物馆:

一、目的意义

教育是当代博物馆服务于社会发展的核心内容,博物馆是教育的特殊资源和重要阵地,被誉为社会教育的第二课堂。充分发挥博物馆的藏品资源优势和社会教育特长,深入挖掘和系统阐述文物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对博物馆公众教育资源进行梳理整合,传播有益于社会进步的思想道德、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有利于推进博物馆教育工作深入、有效开展,不断创新博物馆教育的实施理念和开展形式,尊重和满足观众利用博物馆的多元化需求,对提升博物馆服务质量和社会教育效能具有重要的意义。博物馆社会教育应做到善于挖掘和讲好“中国故事”,用源远流长的古都文化、丰富厚重的红色文化、特色鲜明的京味文化、蓬勃兴起的创新文化,不断增强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文化深度和厚度,凝聚坚定文化自信、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政治引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文物工作的重要指示和讲话精神,全面贯彻文物工作方针和教育方针,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始终坚持文物工作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服从服务于全市中心工作,充分发挥文物资源传承文明、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二)坚持教育为本。博物馆应当根据办馆宗旨,结合本馆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社会教育和服务活动。把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和提升文化素养结合起来,让人民群众共享文物保护利用和优秀文化发展成果。

(三)坚持均等便利。博物馆发挥社会教育职能、实施教育活动项目应做到深挖掘、广覆盖,做到文化、文物惠民,适应时代发展和观众需求,创新教育理念和传播方式,把博物馆资源与中小学课堂教学、机关企事业单位主题教育等活动的实施有机结合,增强博物馆分众教育的针对性。

(四)坚持安全第一。建立健全安全保障机制,明确安全保障主体责任,落实安全保障措施。根据本馆接待服务总体情况及观众群体特点,细化和完善教育项目安保方案和应急预案,适时开展员工安全教育和应急演练。

三、总体要求

(一)明确门票优待政策

(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规范讲解服务

对常设展览、临时特展提供定时专业讲解服务,并在此基础上积极为观众提供更多班次的公益性讲解。专职讲解力量不足的情况下合理依托志愿讲解力量补足,也可根据本馆实际情况适度开展预约讲解服务。博物馆应提供充足的语音导览设备,结合智能导览等多种自助方式,满足观众深度解读展览的需求。适时开展馆内中层及以上干部和业务人员的讲解服务培训工作,促进岗位间交流协作,以中层及以上干部和业务人员走进展厅提供专家讲解服务为契机,增进博物馆与观众之间的良性互动,满足新时期观众个性化需求。于本馆入口处及其他显著位置设置讲解服务班次公告,同时要求开放服务区域工作人员向观众做好解释工作。

对非本馆人员开展的讲解活动,需经馆方同意;如使用扩音设备、对其他观众观展造成不良影响且不听从馆内工作人员管理,馆方可终止其讲解并劝其离场。

(四)参与馆校共建

加强与教育系统联动,建立馆校合作长效机制,使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建立博物馆资源和学校教育交流互动平台,积极参与“博物馆之春”等系列活动,申报北京市教委社会大课堂资源单位,加入北京市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课外辅导教师团。

鼓励全市各类中小学和高等院校将博物馆社会教育活动纳入年度教学计划;高等院校可结合学科教学计划,与教育目标相适应的博物馆合作建立教学实验基地;各馆可与高等院校联合推出与教学内容、研究方向相契合的特色展览,开展以展助教、成果转化等活动。

(五)规范研学活动

博物馆研学活动课程的设置和开展,应切实符合办馆宗旨和特色,在深入挖掘馆藏资源的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的基础上,提供符合学生身心特点、年龄层次、接受能力的教育活动。切实做好开展研学旅行课程的基础工作,配备相应的教育活动场地、专业人员、教学设施设备;提前对接研学服务对象,共同制定研学活动内容并提供相应安全保障;建立健全研学评价机制,确保课程质量。

(六)精品文化服务“走出去”常态化

积极拓展常态化的精品文化服务“走出去”模式,整合本馆各类资源,深入挖掘藏品文化内涵,定期开展特色文化讲座,参与或举办文物鉴赏、文化解读、展演活动等,把高品质文化产品延伸至社区、周边院校、部队,形成良性互动。鼓励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到博物馆开展先进文化、民族团结、科学普及、党史知识和国防教育等活动。

(七)志愿服务队伍建设

(八)培育教育项目品牌

博物馆教育项目应避免同质化、碎片化倾向。各馆应基于博物馆独一无二的收藏、研究、展示资源,开发具有代表性和原创性的教育活动和项目。

(九)改进和创新博物馆教育工作机制

(十)延展教育传播范围

博物馆应注重提升博物馆文化传播能力,拓展传播范围,开辟传播途径,充分利用网络作为博物馆社会教育工作的阵地,开展博物馆云教育、微课堂。推广“无边界博物馆”、“流动博物馆”,增加博物馆进校园进课堂频次,支持博物馆与各类媒体联合直播节目。

四、保障措施

(二)注重人才培养。重视本馆领军人才、稀缺人才、、复合型管理人才培养,形成结构优化、布局合理、适应本馆发展需要的人才队伍。加大专业人员培训力度,完善社会教育工作开展与项目实施人员的评价制度和激励机制,促进本馆更好发挥社会教育职能。

(三)确保宣发支持。建立健全本馆公开信息平台,主动向社会公开展览、教育活动信息,提供便捷有效的预约沟通渠道,注重收集观众具有积极性的意见建议,不断提升本馆教育活动的传播广度和社会影响力。

THE END
1.博物馆社会教育活动方案设计博物馆活动方案设计观众社会参与感 汇报人:2024-01-10 ?引言 ?目标人群分析 ?活动内容设计 ?活动资源准备 ?活动宣传与推广 ?活动效果评估与反馈 ?案例分享与经验总结 博物馆作为社会文化教育的重要场所,其社会教育活动旨在 传播历史文化知识,提高公众的文化素养,促进社会文明进 步。 目的 随着社会的https://jz.docin.com/p-4582231246.html
2.博物馆社教活动如何创新?近60位文博专家齐聚宜兴建言献策近年来,各大博物馆都推出一些精彩的互动活动,不仅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博物馆与青少年的距离,也拉近了研究与传承的距离。 孩子们夜探博物馆。 博物馆夜间开放,包括延时开放,是现在热门话题。那么博物馆的白天功能和夜晚功能如何区分?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社教部主任陈蕾分享了“夜探博物馆,寻觅北京人——博物https://news.xhby.net/js/wh/202310/t20231022_8128170.shtml
3.博物馆活动策划方案5篇博物馆活动策划方案5篇 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能有条不紊地开展,往往需要预先制定好方案,方案属于计划类文书的一种。那么应当如何制定方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博物馆活动策划方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博物馆活动策划方案1 【活动主题】 https://www.yuwenmi.com/fanwen/huodongfangan/4256860.html
4.参观博物馆活动方案模板(精选10篇)为了确保活动扎实开展,常常要根据具体情况预先制定活动方案,活动方案是阐明活动时间,地点,目的,预期效果,预算及活动方法等的书面计划。那么制定活动方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参观博物馆活动方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参观博物馆活动方案 1 https://mip.ruiwen.com/gongwen/fangan/326374.html
5.博物馆宣传策划方案13篇(全文)博物馆宣传策划方案 第1篇 为贯彻国家文物局、省文物局《关于开展20__年度“5。18国际博物馆日”宣传活动的通知》要求,更好发挥博物馆教育功能,充分展示我市传统文化和丰富历史资源,使广大群众更多地感知历史、热爱文物,增强文物保护意识。现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研究制定本活动实施方案。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w2043dz9.html
6.明孝陵博物馆2023年度报告钟山博物馆聚落4.充分发挥明孝陵博物馆“非遗传习所”文化功能,统筹与明孝陵景区及传统文化相关的非遗元素。全年共计策划举办非遗主题相文化体验活动43场,参与观众489人。自3月起,明孝陵博物馆每月举办一场非遗传统文化公益讲座,参与观众共计300余人。6月正式挂牌成为南京民俗博物馆“南京白局人才培养基地”,聘请民俗馆驻馆传承人、南http://zschina.nanjing.gov.cn/ztzl/bwgjl/202401/t20240124_4154542.html
7.专题活动参与活动,一起漫游在文物世界里~南京博物院朱嘉钰,南京博物院馆员,先后策划并实施“课本里的格物致知”、“文物里生肖动物的故事派对”等多项教育活动,发表《浅谈如何提升博物馆社会教育工作——以对韩国博物馆社会教育现状的探析和思考为例》、《浅谈新形势下博物馆与社区教育的紧密联系》等多篇省级论文。 https://www.njmuseum.com/zh/newsDetails?id=357426
8.河北博物院积极开展院庆主题系列活动喜迎建院70周年2023年4月,河北博物院迎来建院70华诞。围绕建院70周年主题,河北博物院积极策划推出专题展览、组织社教活动、研发文创纪念品、刊发专栏文章、举办院庆宣传演出等丰富多彩的院庆系列活动,喜迎建院70周年。 河北省博物馆 河北博物院 加强迎庆建院70周年宣传推广 为迎庆建院70周年,我们精心制作了“启航新征程”全国博物馆馆长https://www.hebeimuseum.org.cn/show-78-10756-1.html
9.实习手记步入正轨,躬行实践不知不觉间,在上海大学博物馆的实习已过去一月有余,社教组的工作虽忙碌却充实,让我收获颇多。 在九月份的两场社教活动中,我们第一次在业务上与观众进行了直接接触。 从讨论社教方案到落地实施,再到最后总结,我们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共同完成了社教活动的策划与举办初体验。 https://museum.shu.edu.cn/info/1030/3636.htm
10.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将于正月初一正式开馆在展陈空间及负一层教育推广室等区域,将以常规活动和定制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开发“我是小小武状元”儿童体验、“小小淑女养成记”儿童礼仪培训、“我为状元填新衣”绘画体验、“状元是怎么炼成的”穿越体验等博物馆社教活动。 智慧服务 紧扣“互联网+”理念,利用自媒体平台以及其他网络平台,开展博物馆线上运营:借助https://www.guancha.cn/history/2017_01_24_391119_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