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未来的十年里,预计会有更多的行业被软件所扰乱,科技造成的通缩还会加剧,在这样一个关键的时刻,有必要把这个伟大的进程做一次整理,于是就有了这篇“软件行业的云端重构”。本文包括软件即服务的进化、云端计算的成长、后疫情时代的新趋势还有公司选择的方法论这四个主题,尽量避免了难懂的技术概念和术语,适合喜欢科技行业研究和投资的同学。
01软件即服务的进化
我们的世界正在进化成为一个被软件统治的世界!
配图01:AlexKarponSoftware&Society
无论是从哲学、历史还是现在的软件上,我们都能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当一个东西对社会越来越重要,甚至能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时候,就会产生一种辩证的学习方式。我们现在对软件的理解和之前它还是一件奢侈品的时候非常不同,包括如何去获取应用乃至整合到一个被它定义的世界里。
之前软件可以让你的企业优于你的竞争者一点,让你的军队更有效、更透明一点(在一些情况下也可以做到更不透明一点);之前软件可以增加你的成本收益,但是我们现在所面临的环境却不是这样的。我们正处于一个二元的社会结构当中,那些可以有效利用软件的公司、机构还有政府部门已经不是优于竞争者一点点了,而是会大规模碾压他们,在任何方面都会是这样。
1.1软件业遇上云计算
作为一个诞生了六十多年的古老又新兴的科技产业—软件业,是被互联网改造最彻底的产业,软件搭建了互联网,互联网又重塑了软件业。
正如Twilio的CEOJeffLawson所描述的;“云端计算带给我们了全新的商业模式和颠覆性的运营方式,我们现在比人类历史上的任何时期都拥有更多的工具、知识和连接,而且这一切才是刚刚开始”。
配图02:JeffLawson关于“云计算”的看法
无论是要投资还是只想了解一下行业发展,我们都需要对这个行业的基本概念、逻辑结构还有主要玩家的角色有个粗略的认知。
SoftwareasaService的概念
如果把互联网当作一台电脑,你可以把SaaS理解成安装在这台电脑上的软件,实际情况你并不需要安装任何SaaS,只需要在浏览器中访问对应的网址或者使用某个手机APP即可。
SaaS模式的优势
支撑SaaS的PaaS与IaaS
在互联网这台电脑上,PaaS(PlatformasaService)和IaaS(InfrastructureasaService)分别扮演了操作系统和电脑硬件的角色。SaaS作为应用程序,在PaaS和IaaS的上层,使用系统功能和硬件资源,例如存储、算力和带宽。
配图03:一个经典的云计算架构(CloudServiceModels)
在IaaS还未流行之前,大家都在机房去托管服务器或者租用VPS(虚拟主机)。但2006年面世的AWS把服务器资源这种基础设施的Virtualization(虚拟化)做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个诞生于Amazon内部的服务资源管理产品,在未来的十多年,一直是Amazon股价的原动力。把数据中心的物理资源全部虚拟化的云端服务,就是IaaS(基础架构即服务)。
到目前为止,全球的IaaS市场的基本盘已经被AWS、GoogleCloud、MicrosoftAzure还有阿里云这四巨头把持,在大型企业服务领域还有Orcale、IBM和SAP这三个老玩家,新进者很难与他们竞争,除非产品服务于特定的市场,或者等待更有优势的或者颠覆性的新技术出现。
对于PaaS(平台即服务)则是在IaaS相对成熟后发展起来的云端服务中间层,它们就像软件开发者使用的函数工具库,主要面向SaaS的开发人群。前面提到的Twilio就是短信和邮件自动化通讯服务的PaaS,MangoDB是数据库PaaS领域的当红小生,还有在今年初因为Clubhouse的流行而大红大紫过的国产语音服务Agora(声网)。PaaS也是最近几年在云计算领域最吸金的投资方向,还没上市的Stripe(支付API服务)已经估值高达950亿美金。
经过了近二十年的发展,云计算架构已经初具规模。高速网络接入、廉价的大规模存储还有提升了百倍的计算性能,让大家搭建应用、运营业务、组建公司IT设施方法都有了本质的变化。
1.2App在云端
移动应用行业的繁荣,除了iPhone和Android的巨大贡献之外,IaaS和PaaS也功不可没。移动设备上的应用程序因为系统资源受限,更倾向于使用轻量级客户端架构,繁重的运算和存储工作都在云端;另一方面则是产品优先的小型团队策略,才让过去十年的移动互联网百花齐放。
以大家都熟知的UBER为例,在诞生初期就是一款PaaS服务的综合体,UBER的App+Server把这些第三方的功能做了一次开发整合,团队可以在早期用极快的速度的开发出新的应用场景。
配图04:App在云端-UBER的例子
GoogleMaps除了可以直接使用之外,另一个最大的用途作为PaaS被其它的应用集成,它们也是最早通过API调用计费的PaaS平台;应用内的短信服务以及邮件通知服务,现在绝大多数的App和SaaS都是采用第三方来实现,Twilio基本上垄断了这个市场,在收购了SendGrid之后就作为云时代的最大的短信和邮件通讯API服务提供商而存在了。
1.3Marketing在云端
在过去十多年里,服务于中小企业市场营销和客户管理的SaaS是发展最快的一个分类。广大的中小企业提供了丰富的用户资源,自动化程序的进步让欧美很多企业都脱离了电子表格管理一切的时代,和中国市场有一个最大的区别就是,来自北美的SaaS服务通常功能更加专注,而且不同公司的产品之间的协作性与集成度更高,企业更愿意选择一个领域内最适合自己的服务商,然后将这些服务组合起来使用。
配图05:Marketing在云端-Hubspot的例子
Hubspot是这里最有代表性的例子,作为一款MarketingAutomationSaftware(市场自动化工具),通过核心的“市场自动化管理”功能来集成中小企业的市场、售前、转化、售后以及客户管理的全流程。在工作流的不同阶段,可以使用自己的功能模块,也能够集成第三方来实现自动化,尤其是在前端获客、客户转换沟通、数据分析以及团队协同上。
SaaS和PaaS工具的组合使用,构建了北美云端服务的生态版图。在这里任何一个垂直的需求都能够成为独立的服务,在一个开放和可以协作的市场里面,只要可触达市场(TAM-TotalAddressableMarket)足够大,都能成就一家小而美的上市公司。
1.4Enterprise在云端
面向大型企业售卖IT硬件和软件的时代正在成为历史,企业数据安全、部门资源管理还有业务的线上软件,现在几乎可以完全通过云端实现。企业内部的应用软件,在过去十多年内,已经从传统笨重的IT预装系统过渡到了轻量级的云端产品,例如云端HR服务Workday,还有企业IT流程管理ServiceNow,“零配置”就是企业IT自动化的发展趋势,特别在网路安全领域。
配图06:Enterprise在云端-Cloudflare的例子
Cloudflare作为这个领域的新秀,它已经从一家保护网站安全和访问加速的CDN公司,进化成了企业云端网络安全公司。在SaaS接管了企业应用软件,IaaS接管了企业的算力与存储设备之后,Cloudflare正在尝试用PaaS的方式接管企业的网络与访问安全。
疫情之后的世界里,这些规模庞大的企业在“云计算”的支撑下,正在转型成为脱离物理空间和硬件设施束缚的“云上企业”。“数字孪生”在我们的世界里用一种不可逆的方式悄悄发生着!
1.5云端计算的分层概览
一图胜千言!我们在粗略解了云计算以及它给软件行业带来的巨大变化后,可以尝试在自己的头脑里面,给这个行业描绘一个区分层级的图景。下图是按照个人的理解做的SaaS、PaaS还有IaaS的行业分类,它有助于我们结构化的了解云计算行业的全貌,也方便我们把不同的公司进行归类整理,建立关联性,更好的认知一家公司在市场的角色和它的发展潜力。
配图07:SaaS&CloudComputing分层架构
SaaS行业的分类
PaaS与IaaS的技术新趋势
熟悉软件开发的朋友应该都了解操作系统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程序接口(API),方便调用系统的各种功能和访问资源。在PaaS的平台层中,就有一群这样的公司给上层的SaaS提供可以直接使用的服务接口,例如Stripe的支付接口、Okta的统一认证接口还有Elastic提供的搜索接口与日志处理接口。
随着虚拟化技术的越来越成熟,通过ServerlessComputing(无服务计算)和ContainerasaService(容器即服务)的新方式,可以进一步隐藏IaaS层的复杂性,开发者直接实现程序逻辑,无需考虑服务性能的扩展和复杂的部署与维护。Cloudflare的Workers平台利用庞大的边缘网络节点,通过更加低廉的成本,在ServerlessComputing领域和Amazon的Lambda还有MicrosoftAzure的Functions竞争。
这里提到了EdgeComputing(边缘计算),相对于CloudComputing它通过更加分散的服务节点,距离访问客户端更近,并且降低了服务节点的相互依赖和结构的复杂程度,极大提升了网络效率。边缘网络适合执行简单的程序逻辑、例如CDN(内容分发)、流媒体、IoT设备连接还有自动驾驶控制等,所有需要低延时快速响应的网络场景都适用。
上图中把IaaS按照Decentralized(去中心化)和Centralized(中心化)做了一个区分,ComputingCenter(计算中心,以前也叫SuperComputer)就是一个算力强化版的CloudComputing,通个把专用的GPU和TPU阵列组合,用最高速度的内部网络连接而成的“超级计算机”。NvidiaDataCenter是这个领域的先行者,特别适合AI的神经网络训练和繁杂的计算任务,最近还有TeslaDojo超级电脑也加入了这个阵营,用来训练他们自己的纯视觉自动驾驶。
最后,我们把各种矛盾的综合体Blockchain技术也放入了PaaS层,这种极致的DistributedComputing(分布式计算)技术将会是安全网络计算和互联网金融系统的未来,至少已经三千多亿美金市值的EthereumNetwork(以太坊网络)在用它的几十万个EVM计算节点每天处理上百万次智能合约交易,例如交易占比最大的DeFi应用Uniswap,通过Blockchain的信任机制用极低的人力成本和硬件投入,实现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去中心化交易所。
PeterThiel有一个全局性的论断(出自Interview:MarcAndreessen,VCandtechpioneer),他认为人工智能(中心化计算)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左翼思想,由中心化的机器做出自上而下的决策;而加密货币(去中心化计算)是一种右翼思想,由众多分布式的代理、人类和机器人做出自下而上的决策。
1.6PaaS+IaaS的市场近况与增长预测
配图08:2021年IaaS领域的主要玩家
这次的调研数据有个特点,对比去年,客户同时选择多个IaaS提供商的数量在变多,这意味着大家在刻意分散云端资源过于集中的风险,也可能是业务多样性的需要。当然这种变化也给了更有特色的IaaS服务(EdgeComputing)还有PaaS层的ServerlessComputing和ContainerasaService一个挑战巨头的机会。
配图09:PaaS+IaaS的预期复合年均增长率
Gartner的研究数据显示出,由PaaS+IaaS构成的公有云市场(PublicCloud)收入,从2020到2025预计实现26%的CAGR(复合年均增长率),关于SaaS市场预测数据会在后文给出。
在IaaS领域相对保守的选择Microsoft、Amazon和Google三巨头也能获得不错的年均回报,如果能够寻找到用新技术突破市场壁垒的PaaS玩家,就能获得超过26%CAGR的超额回报。
02云端计算的十年成长
配图10:三个不同时期的购买决策
企业部署软件系统的决策,一共经历了三个时期:
每一次需求决策和用户习惯的转变,都是颠覆旧有模式的最佳时机。我们正处于“产品主导增长”的窗口期,回顾过去十年在美股IPO的主力科技企业,SaaS和云计算公司是绝对的主力!
2.1美股IPO的云热潮
ARKInvestment在2020年中,发过一份关于SoftwareasaService的研究报告,从2008到2019年美股上市的科技公司中,一共24家消费类科技公司,企业软件类则高达96家,他们股价的CAGR(年均复合增长率)前者的中位数只有8%,还没有超过Nasdaq11%的年均增速,但企业软件类却高达23%,平均值可以到达50%,因为这里面有不少公司的市值都实现了十倍以上的增长。
配图11:ARK对2008-2019年美股上市科技公司的调研数据
专注于云计算公司投资的机构BessemerVenturePartners(BVP)有个EMCloud指数(BVPNasdaqEmergingCloudIndex),用来追踪Nasdaq上云计算公司的股价,从2013年开始到2021年过去的八年内,EMCloudIndex的回报率高达惊人的1242.5%,十二倍的增长。
配图12:过去十年EMCloud指数的增长数据
这应该不是错觉,我们都知道过去十年是美股的黄金十年,科技公司贡献了绝大部分涨幅,云计算又是科技分类的绝对主力。好消息就是这个增长只是开始而不是结束,接下来的十年,相信云端计算依旧是增长的主力。
2.2最有价值的云端计算领域
BVP从2015年开始,每年都会联合Forbes杂志做一次当年的Cloud100评选(PrivateCompany),回顾过去五年的变化,这里面有不少优秀的公司都已经成功IPO,比如DocuSign、Slack、Zoom、Squarespace、Datadog等等不胜枚举,ProductLedGrowth是这些公司最明显的特征。下图按照公司在一级市场的估值给每年的Top10做了一个排序,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一些趋势变化。
配图13:过去五年Cloud100中Top10的估值
在过去两年内,Fintech是一级市场投资的绝对主力,S&M/CX(销售&市场/客户关系)类别紧随其后,然后就是Des/Coll/Prod(设计/协作/效率工具)的增速超过了PaaS层的数据库与基础服务,应该是疫情进一步推动了公司的数字化转型。服务于开发者的工具分类是过去三年内增速最快的,这一样也带动了网络安全和自动化这两个类别下公司估值规模的增长,全面超过了Finance/Legal/HR(企业财务、法务和人力资源三宝)。
配图14:2019-2021Cloud100分类别的估值对比
2.32021Cloud100的Top10分析
在开发者工具和数据服务领域,HashiCorp和DataBricks分别入围。前面Cowen的调研数据已经看出了一个趋势,客户正在把不同提供商的IaaS混合使用,HashiCorp就是把IaaS管理给集中自动化的服务;DataBricks通常被看作是Snowflake的主要竞争者,但后者更像是通用的数据处理分析工具,而后者更专注于存储以及在这之上的自动化分析和AI处理。总之,在Developer和PaaS层面的新公司,都在显现出了用户体验优秀、高度集成化、自动化和AI辅助的新特性。
经常被人问到,有什么好的中国SaaS公司可以在股市上投资的?结论是实在太少,大家看一下这张2021Cloud100全球公司分布图就明白哪边是绿洲哪边是沙漠了。
配图15:2021Cloud100公司全球分布图
为什么我们好的和赚钱的SaaS&云计算公司如此稀有?核心还是市场,中小企业的艰难和老板的认知所导致;但是我们有好的团队和技术,国际市场其实是中国企业服务软件的一个非常好的目标,尤其是在云计算基础设施和远程协作都这么成熟的年代!
很高兴看到在五年前天使的Airwallex今年入围了Cloud100,在过去两年也孵化了Hostex(非标住宿预订与智能管理系统)和iCC新美科技(企业私域流量运营与沟通引擎),目前都在尝试国际化!
03后疫情时代的新趋势
COVID-19期间最受益的行业除了疫苗之外,应当属SaaS&云计算。但疫苗的需求会随着疫情的退散而减少,但云端产业应该是被疫情全面加速,即使在后疫情时代也是如此。这一点资本市场已经给出了自己的答案,EMCloudIndex在2020年三月的最低点到现在,已经增长了超过了3.5倍。
ARKInvest在“SaaS:Could2020-2030betheGoldenAge”这份报告中做了一个SaaS市场规模和收入增长的预测数据。截止到2020年8月,SaaS已经挤占了企业软件领域30%的市场,但到2030年这个份额将达到80%,SaaS行业将会产生7800亿美金的年销售收入,这十年将实现21%的CAGR(复合年度增长率)。
配图16:2020-2030SaaS市场收入CAGR增速
这份预测和Gartner针对PaaS+IaaS的收入增长预测结论基本一致,公有云市场五年的CAGR在26%左右,考虑到后面增长放缓的因素,会比SaaS的增长略高(ARK的调研数据主要来自Gartner而且SaaS通常会包含部分的公有云服务),但在基础架构和平台服务层面应该会有更多的创新机会出现。
3.1远程办公的常态化
疫情期间的隔离是远程工作的最好催化剂,它对工作方式的转变影响深远,限制人群的物理距离创造了一个巨大的实验环境来测试远程的混合方式是否能不影响工作效率,其实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效率和降低成本。
MicrosoftTeams的DAUs(日活跃用户)在2020年的第一季度就从2000万增长到了7000万,就连Zscaler的云端防火墙的流量也提升了300%,ZoomMeeting的每日参与人数也达到了惊人的每日三个亿。所有这些数据的暴增,都是疫情特别赠送的免费推广,有使用就有留存,用户习惯的养成也是必然了。
配图17:远程办公带动的SaaS用量增长
硅谷主要的大型科技公司都宣布了混合办公的模式,即使疫情结束后大家仍然可以选择异地工作模式。办公与协作方式的变化,加剧了对Cloud环境和SaaS服务的依赖,我们对异步的、高速的和安全的网络连接的需求都在提升,就像ProductLedGrowth的逻辑一样,最终用户的需求变化就会推动这个市场的彻底转型。
3.2IT设施的去中心化
前面内容提到,企业部署IT设施和软件系统的决策,已经完成了IT部门驱动到产品增长驱动的转变。随着云端系统的普及,大型组织内不同的部门和分支,都能自行决策,快速采用适合自己的SaaS服务,正所谓好用就买。这种趋势也促进了云端网络安全、虚拟连接和不同SaaS之间统一身份认证服务的发展。
例如公司的市场和销售部门可以选择轻量级的客户管理工具Hubspot,通过企业统一身份认证服务Okta,将自己部门采用的系统和公司的ERP连接起来使用,大家并不需要集中开发和部署繁杂的内部客户管理软件;研发部门为了快速搭建开发与测试环境,也可以使用Github这种DevOps工具还有MangoDB的云端数据库,大家也无需额外的添加硬件设施来实现这些,当然也能够直接在IaaS中搭建虚拟化的开发环境。
企业对IT设施集中性管控到分散式选择的转变,也是一种变相的产品优先的现象,它最早来自技术型公司、来自小团队,这种文化也蔓延到了决策和执行效率优先的大企业。在后疫情时代,虚拟和物理空间混合的云端企业会越来越多,去中心化的IT设施和服务,会更加适应这种潮流。
3.3SaaS产品的平民化
由于做过面向普通用户的社交产品——微博,所以对产品的平民化有着比较深刻的理解。用户体验优先,评估活跃用户和使用时长,这些用来考核社交产品的指标,放在像Slack、Zoom、Asana这样的产品上,也一样有效。如果产品体验太糟糕,团队成员不爱用,那么你的产品很快就会被打入冷宫,没人理了。
面向全部信息工作者
现在SaaS产品的市场,直接目标已经不是一个个企业,而是企业的员工。仅美国就有9000万信息工作者,从财富五百强到路边咖啡店,市场容量在快速扩大。这9000万人每月贡献10美金的订阅费,全年就能创造一个110亿美金的市场规模,当然一个用户不可能只订阅一款服务。这也是为什么Fintech、S&M/CX还有Des/Coll/Prod类的SaaS企业有着极高天花板的原因。
激活产品的网络效应
那些具有PLG特征的SaaS公司,在CACs(客户获取成本)上有明显优势,因为体验好就能让用户口口相传;但能够帮助用户建立连接的具备网络效应的产品,能进一步的降低CACs,通讯协作类的SaaS在这方面具备天然优势,例如Slack、Zoom、Notion等等;如果不具备连接性,也可以通过团队使用的方式创造连接性,还有成熟的产品社群,也是一种能够激发用户购买和续费的重要渠道。这个特性还强烈影响了“净收入留存率”与“持续收入”两个指标,我们会在“选择方法论”中详细讨论。
采用个人有限免费团队收费的模式
对比Google的办公套件和MicrosoftOffice的销售策略,会发现Google更受用户欢迎,因为自己使用完全免费,但团队使用就需要购买了。这样能够最大程度让所有用户体验到产品,就和先用后付款的方式一样,因为产品的粘性就是这样日积月累起来的。
以上的总结,是一款面向普通用户开箱即用的SaaS产品应该具备的特征。这些特征不仅在我们评估一个SaaS公司时有效用,大家设计SaaS产品时也完全适用。
3.4Ai赋能SaaS
Palantir的CEOAlexKarp在他们首次财报会议上说过:“那些可以有效利用软件的公司,将会大规模碾压他们的竞争对手,在任何方面都会是这样”,现在把这句话改成“那些可以有效利用AI的SaaS公司,将会大规模碾压他们的竞争对手,在任何方面都会是这样”,同样奏效。
例如SquareCapital就是一个AI驱动的信用资产管理和借贷平台,它通过Square的前端商家数据来评估经营和自动发放贷款;Salesfore的EinsteinAI可以帮助客户预测销售,数据洞察还有完成自动化的任务。这些都是拥有客户数据的SaaS公司用AI来增强产品功能的典型案例。
从前面Cloud100的数据还能看出,最近几年Automation、BI/Analytics这些类别下的公司和融资激增,利用AI来分析数据和实现流程自动化,也是很多企业提升效率和竞争力的需求。UiPath就是这个领域的代表公司,他们通过AICenter让自己的RPA(RoboticProcessAutomation)服务进入到ML(机器学习)模式,开发人员可以训练AI来全自动化工作。
同时,AI也正在成为SaaS产品的核心驱动部分,例如C3.AI的CRM服务,还有Upstart的AI驱动的借款服务,这些公司的所有业务,都是围绕AI来开展的。
目前只提到了AI赋能SaaS,随着AIChips速度的提升和ComputingCenter规模的扩大,会极大程度改进DeepLearning(深度学习)的效率,我们可以深度学习语言、视觉影像、蛋白质结构等等复杂的以前人类各种不可企及的智能化领域,所以DeepLearning加持的AIasaService将会是一个市场规模更大的未来。
配图18:CloudComputing不断升级的业务模式
04公司选择方法论
上文已经为大家勾勒了“云端计算”的全景,包括了软件行业在云端进化的历程、主流认知下的层次架构、资本市场的数据以及可能出现的新趋势。现在回到如何看待一家公司的方法论上,在《未来已来/后疫情时代的美股科技趋势投资指南》一文中最后部分提到过“寻找创新的窘境点”,一家优秀的公司要善于利用这个“窘境点”来在自己的行业的实现颠覆式创新(DisruptiveTechnologies)。
配图19:ShopifyCEOTobiLutke的引言
正如Shopify的CEOTobiLutke说的那样:“占领市场不仅要吃下里面最大的那片蛋糕,而是要用创新来颠覆这个行业”。
选择有平台气质的公司
由于自己的技术背景和做过平台型产品,所以对“平台”有着自己的理解和一些偏好,我把过往的对科技公司的观察和投资总结了三个优势原则。
市场优势(MarketAdvantages)
产品在所在行业中的市场占比,在一个已经发展成熟的行业里面,通常只会有两到三个头部玩家,这样的市场就比较容易选择了,不过通常能够IPO的公司,他们已经都是行业领头羊了。所以对于投资人来说,选择相对早期且顺应趋势的行业,就更能找到增长潜力巨大的公司。
连接优势(ConnectionAdvantages)
连接可以分成三种类型来综合参考:
我们在前面多次提及的Hubspot、Zoom、Shopify、Twilio和Cloudflare都有很强的连接优势。
延展优势(ExtensionAdvantages)
在原有的市场规模和技术特点的基础之上,可以实现对现有市场或者其它市场的颠覆式创新,从而做到延续或者延展自己的市场范围。
拿Shopify来举例,作为一个电商类的SaaS,他们投资了Affirm这个BuyNowPayLater的服务,用自己的市场规模优势集成这个功能,就能轻易延展到支付领域;还有Cloudflare有全球规模最大的CDN节点网络,他们利用这些节点的算力很自然的推出了名为Worker的ServerlessComputing服务,从而用新的技术类型切入了AWS的领域和Lambda竞争。
延展优势是公司能够实现跳跃式增长的重要因素,我们称之为“颠覆式创新”!
TheRuleof40法则
配图20:什么是Ruleof40和计算方法
公司成长率(Growth)
这是公司财报中最常见的数字GAAP营业额(GAAPRevenue),由于很多企业营收在一年内有淡旺季的区别,通常用年度(YoY)成长来计算可以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波动。
营业利润率(Profit)
用财报中的OperatingMargin来计算营业利润。营业额(Revenue)扣除商品成本(Costofrevenue)也就会得到毛利,再将毛利扣除营运花费(OperatingExpenses),就会得到营运收入(OperatingIncome),最后用这个营运收入去除GAAP营业额,就会得到营业利润率。通常很多财报都会帮你计算好,只要稍微找一下就行了。
很多成长型公司为了扩展业务,就会牺牲一定比例的利润,比如会有过多的研发投入、市场投入或者是获客投入,个人更偏好在研发投入多而在获客投入少的成长性SaaS企业。所以说Ruleof40就在这里做了一个平衡,把两个数字相加,当然超过40越多越好!
配图21:Growth+ProfitvsEV/Sales
上图是2021年第一季财报后的知名SaaS企业的Ruleof40与EV/Sales的对比图。Adobe是软件巨头中成长最稳利润也是最高的,Shopify由于疫情的运营极大的推动了它的收入增速,其实红色和橙色部分公司的股价在过去的半年都有不错的表现,Ruleof40基本上可以还原市场对公司业绩的认可程度。
市销比(EV/Salesratio)也是一个用来衡量成长型公司的的重要指标,我们可以把Ruleof40与EV/Sales对比来使用,如果一家公司的Growth+Profit低于20但EV/Sales有特别高的话,那股价确实是有点高高在上了。Ruleof40再好用也只反映公司的历史数据,不能代表未来!
其它评判指标
Ruleof40作为主要判断指标,可以快速的来判断一家公司的成长速度和盈利能力。但有时候很多公司并没有利润,即使上市之后也是长期亏损,那么他的Growth就最好要大于40%了,用高成长来快速拿下市场,吃到最大的那块蛋糕。Growth指标针对科技巨头也同样适用。
净收入留存率(Dollar-basedRetentionRate)
可以显示使用客户的黏着度,在SaaS公司不断投入资金拓展新客户/新业务的同时,维持/扩展既有客户也很重要,因为这些既有客户的订阅费才是拓展新客户的主要银弹。净收入留存率如果大于100%的话,代表同一群客户相较于去年同期付出的订阅费用增加,也就是说在过去12个月中,这群原有的客户不仅持续使用软体服务,更是选用更多软体服务功能,一般会找大概在115%~130%的标的。
持续收入(RecurringRevenue)
社交热度(Twitter/Youtube/Reddit)
最后补充一个不那么客观的评判指标——CEO的打分,可以通过Glassdoor或者Indeed来查询,至少fool.com就把这个评分当成了一个重要指标。
参与市场才能得到最真实的反馈,从2018年到现在,自己也积累了一些美股上SaaS与云计算公司的Portfolios-Indigo’sCloudIndex,一共有十六支股票,包括当前持仓和曾经持仓的,下图是用Finbox来计算的对比S&P500指数的Performance数据。
配图:Indigo’sCloudIndex5YearsPerformance
总结
哲学家文特根斯坦有一句名言:
Tobelieveyouarefollowingtheruleisn’ttofallarule
这大概解释了不要被规则所捆绑,认清大趋势的重要性。如果软件对当今的社会如此重要,重要到几乎可以取代语言的存在;从哲学的角度去思考的话,人类可能已经处在从语言主宰的帝国向软件主宰的帝国转型的过程中。
参考资料:
WhySoftwareIsEatingtheWorld-MarcAndreessen
Software-As-A-Service:Could2020-2030betheGoldenAge-ARKInv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