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26日是《波茨坦公告》发表70周年纪念日。7月2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有关《波茨坦公告》的新闻吹风会,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专家围绕《波茨坦公告》的背景、内容、意义等方面情况向媒体做了介绍,强调《波茨坦公告》是构建战后国际秩序的法律基础。
为战后国际秩序建立、日本的战后处置确定了明确法理依据
金以林说,《波茨坦公告》明确中美英三国受所有联合国家之支持及鼓励,对日作战,不至其停止抵抗不止。这是向世界庄严承诺,不打败日本,同盟国绝不罢休。《波茨坦公告》还确定了同盟国战后对日本的占领、领土确认、战犯审判、战争赔偿等责任。
社科院国际法研究所研究员赵建文认为,从国际法角度看,《波茨坦公告》奠定了战后国际秩序的法律基础。首先,《波茨坦公告》与《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原则相一致,是理解和解释《联合国宪章》第五十三条和第107条的“敌国条款”的最贴切依据。“敌国条款”的价值并不在于它的实际应用,而是定义了二战中的敌国。
其次,《波茨坦公告》重要性不仅在于促令日本投降,更在于规定日本投降以后的事情。《波茨坦公告》第六条从政治上消除欺骗日本人民、误导日本人民,使日本走上妄图征服世界道路的政治势力,还要把穷兵黩武主义从世界上消除,从思想上消除战争根源。第八条的领土条款限定了日本的领土范围,并且重申《开罗宣言》条件必须实施,以及第十条关于战犯审判问题,这三条把战后的主要问题讲明白了,规定清楚了。
违背《波茨坦公告》是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的践踏
吕耀东说,日本的一些右翼势力有企图破坏《波茨坦公告》的言行,比如在战后,有的日本右翼势力企图阻挠政府接受《波茨坦公告》,现在又有人试图修改体现《波茨坦公告》精神的日本宪法。随着日本政坛总体保守化的加剧,这种趋势变得愈加明显。
吕耀东说,日本政府违背《波茨坦公告》的言行,无疑是对以《波茨坦公告》为代表的国际性文件的公然藐视,也是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的践踏,引起了国际社会爱好和平民众的警觉和批判。
有日本国内舆论认为,日本不是《波茨坦公告》的签字国,《波茨坦公告》对日本没有约束力。针对这样的论调,金以林说,这是完全没有说服力、毫无历史常识的妄言。《波茨坦公告》是中美英三国针对战后日本的处置,自然无需日本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