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载厚重历史展现璀璨文明(文化中国行)地方

冬日北京,天安门广场东侧,中国国家博物馆游人如织。走进这座国家最高历史文化艺术殿堂,一件件精美藏品、一段段珍贵记忆、一个个动人故事,蕴藏着中华民族的智慧、精神、文化,饱含着生生不息的力量。

国家博物馆平均每天接待观众2万余人。“来国博,看中国,读世界”,已经成为越来越多观众的文化选择,并从中获取丰厚的文化营养。

淡季不淡、旺季更旺、常展常新

骆驼背上玩乐队、2000多年前的原始“冰箱”穿越时空、霸气与可爱并存的远古“萌”禽……“来国博,这些文物千万别错过!”在社交媒体平台搜索关键词,呈现着各类“古代中国”基本陈列的观展“攻略”。

看见古人的智慧与生活,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展出文物2026件,其中包括一级文物521件。在“古代中国”基本陈列参观,一眼千年。

红山文化玉龙、四羊方尊、绿釉鸱吻、马头鹿角形金步摇、霁青釉金彩海晏河清尊……一件件历史宝藏吸引众多观众驻足观赏。

一名观众留言:“隔着玻璃展柜,我和时空对望,想象每一个物件发生过的故事,有种奇妙的‘穿越感’。”

一器一物,浓缩文化。文物是文化的载体,也是历史的重要见证。

国博中央大厅里,许多观众正在排队等待合影留念。走进“风展红旗如画——馆藏红色经典文物展”,中国共产党党旗、搭乘神舟六号载人飞船飞行到南极点上空展示的国旗……一抹抹鲜艳的中国红,伴着扣人心弦的故事,吸引参观者驻足。

“美的多元——古希腊的艺术与生活”展览展出了来自希腊国家考古博物馆馆藏的陶器、青铜器、金银器、雕塑等279件(套)珍品。“展览以‘美’为主题,展开一幅关于古希腊的生动美学图卷,让每名观众在观展中思考与‘美’的联系。”国家博物馆国际联络部主任、中方策展人朱晓云介绍。

基本陈列常展常新、专题展览丰富多彩、临时展览精彩纷呈、国际展览陆续展出……截至11月28日,今年已有630多万人次观众走进国博看展。淡季不淡、旺季更旺,国家博物馆承载厚重历史,展现璀璨文明,将无数珍藏的故事娓娓道来。

典藏珍品,讲好文物故事

国家博物馆现有藏品143万余件(套),涵盖古代文物、近现当代文物、艺术品等多种门类,藏品体系系统完整、材质形态多样,充分展现和见证了中华5000多年文明的绵延与辉煌。

为了做好馆藏文物保护工作,一支50余人的“文物医生”队伍,检测、研究、保护、修复……日复一日地对国博馆藏文物进行着细致工作,他们对着文物“望闻问切”,悉心守护着中华文明。

1963年,陕西出土的一个灰陶瓮中,一尊西汉错金银云纹青铜犀尊被人们发现。数千年深藏地下,犀尊早已沧桑斑驳、遍身锈蚀。60年后,国家博物馆“数说犀尊”智慧展览上,大幅面X射线荧光成像、X射线探伤……在多种现代无损分析手段的支持下,犀尊周身遍布的纹饰得以重见天日,熠熠生辉。

有网友在线上留言:“来到国博,揭开历史的面纱,看几千年华夏文明生生不息……”

为一件文物办一场展,利用数字技术做文物活化,带领观众挖掘文物斑驳外表下隐藏的价值,一个个展览照见了一群博物馆人的初心和用心。

“课本上的文物来到了我面前,仿佛和我对话,讲述着文明的故事。”在“古代中国”基本陈列展厅,北京市顺义区第八中学初二学生代梓程拿着一本《中学生博物之旅·古代中国》,正比对着课本和文物,细细琢磨。当被问到印象最深的一件文物时,他思索了半刻真诚地说:“是后母戊鼎,它的花纹精美,形体巨大,看起来特别庄重。通过这件文物,我感受到了古时人们的匠心、审美和技术成就。”

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国家博物馆持续开展社会教育活动。国家博物馆面向中小学生设计开发20门课程,为中学生提供“古代中国”研学教育服务1034场次。

国家博物馆围绕各类展览推出49个讲解专题,截至2024年10月31日,累计完成公益讲解6175场次,累计服务观众约35万人次;围绕“大思政课”建设,拓展馆校合作的内容与范围;打造巡展品牌,在11个省份及海外开启巡展……

一座博物馆汇聚的力量,不仅来自典藏珍品,还源于每一位研究者、“文物医生”、策展人、讲解员和千千万万普通观众。专注与热爱,让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愈发彰显。

让更多人走进国博、爱上国博

最近,国家博物馆的文创产品——以明孝端皇后凤冠为灵感设计的原创冰箱贴,引发抢购热潮,屡屡登上热搜。

早上刚刚开馆,国博大厅“凤冠冰箱贴”购买点便排起了长龙。国家博物馆经营开发部副主任廖飞介绍,每天在馆内销售的冰箱贴共3500件,其中木质冰箱贴1500件,金属冰箱贴2000件。

手工贴上6颗珠子,挂上2个坠珠,两边各加一个“活动”帽翅,一个冰箱贴的制作,凝聚着匠心和传统文化之美。据统计,截至11月27日,两款冰箱贴共计销售超53万件,成为国博近20年来当之无愧的“销冠”。

万福绵长、金玉满堂、龙腾四海、海晏河清等13款国博特色拉花咖啡;冰箱贴、饰品等“美的多元”展览文创;笔记本、化妆镜、徽章、毛绒玩具、马面裙、雪糕……今年以来,国家博物馆累计推出各类文创产品200余款,涉及350余个品类,让观众在参观展览之余,还能“把博物馆带回家”。

据统计,一年来,来国家博物馆看展的35岁以下观众占比过半,达到62.09%。为什么越来越多观众特别是年轻人,愿意走进博物馆?

国博的观众留言簿给出了答案。一名观众在参观后写道:“一国之博物馆,让一代又一代国人了解历史。”几名年轻观众在看过“复兴之路”基本陈列后,不约而同地先后写下“我爱中国”“我也爱中国”“我非常爱中国”。

“‘文博热’下,观众对博物馆的热情,对在博物馆里了解中华文明、学习历史文化艺术知识的需求,是爆发式的增长。”国家博物馆社会教育部副主任王溪说。

THE END
1.换个方式了解浙江,浙江7家宝藏小众博物馆,有趣又好玩,99%的人都没去换个方式了解浙江,一起走进博物馆中探宝吧!99%的人都不知道的小众博物馆,很低调小众,但超惊艳,了解意想不到的文化精髓和知识,寻找不一样的浙江印记! 分享7个私藏的浙江小众博物馆,各有特色,有趣又好玩,值得加入你的旅行清单里。 兰亭书法博物馆 这是我国目前最大的书法专题博物馆,也是第一座以《兰亭集序》为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659554
2.这么玩太值了!这里一个周末就能打卡4座国家级博物馆各大博物馆里的文物 纷纷在手机屏幕里“跳起舞”来 网友直呼:我是眼花了吗? 千年历史与现代技术的乘高铁到洛阳龙门站,坐806路公交车到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站,全程约1小时28分钟;乘坐出租车约36分钟。除此之外,博物馆里还有不少三星堆的“同款”文物! 这里出土的绿松石铜牌饰、牙璋、陶盉,和三星堆https://www.ahcaijing.com/2024/yaowen_1216/521823.html
3.文化中国行这些县级博物馆,缘何赢得国家一级?进入11月,天气渐冷,人们不愿意来博物馆看展怎么办?“好办!把展览搬进商场去,躲开了寒流,还让消费变得有文化,一举两得。”常熟市文化博览中心副主任谢金飞对记者说,虽然常熟博物馆今年4月7日起开始为期一年的闭馆改造,但闭馆不停展——自“5.18国际博物馆日”开始,常熟博物馆制作了“历史文化名城——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5480459553014842&wfr=spider&for=pc
4.了不起的博物馆(豆瓣)了不起的博物馆的创作者· ··· 袁硕作者 作者简介· ··· 河森堡 本名袁硕,国家博物馆讲解员。因在知乎开辟专栏“我在国博讲故事”而被人熟知,之后曾在多个媒体平台开设个人专栏,用独特而生动的方式讲述科普知识,其极富感染力的演讲深受读者欢迎。2017年被中国科学协会和人民日报社评为十大科普自媒体,同年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3447638/
5.长治市博物馆开展“了不起的博物馆”系列研学活动了不起的博物馆系列研学活动 这一次 孩子们将和一线博物馆工作人员一起 揭开长治跨越千年变迁的神秘面纱 一眼千年 和古上党来一场跨越千年的古今对话 我们以长治市博物馆为营地,带领孩子了解长治地区历史文化脉络和人文知识,通过王城复原、文物修复、博物馆定向等体验式探索活动,引导孩子将历史的碎片重新梳理,还原出一https://czsbwg.org.cn/shehuijiaoyu/1037.html
6.了不起的中国博物馆2020中国文旅100 ? 了不起的中国博物馆中老年题材短剧悄然走红:是缓解孤独还是加重误导? 近期,一系列聚焦中老年人情感生活的短剧在网络上悄然走红,吸引了众多中老年观众。 中国青年报 4小时前 初冬“金景” 初冬时节,街头巷尾的树叶开始变黄,省城仿佛披上了金色的衣裳,美不胜收。 山西日报 4小时前 https://www.peopletrip.cn/lbqdzgbwg/
7.《了不起的博物馆:河森堡带你逛全世界好玩的博物馆》(河森堡进击的智人了不起的博物馆牛津大学自然史博物馆的寻宝之旅大英经典博物学教授与年轻人 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当当自营 进入店铺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开本:32开 纸张:纯质纸 包装:平装-胶订 是否套装:否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21702798 丛书名:无 所属分类:图书>科普读物>百科知识>科普问答 http://product.dangdang.com/27869926.html
8.了不起的国家宝藏——甘肃博物馆了不起的国家宝藏——甘肃博物馆 前言 丝绸之路的开拓与发展,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与碰撞,在丝绸之路沿途留下了无数了不起的历史文化艺术珍品,呈现出古代文明的辉煌。日月如梭,斗转星移,这些收藏在博物馆的沿途宝藏,仍在向人们述说着文明交流互鉴的故事。 博物馆是一个城市、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保存记忆的殿堂,是连接https://m.mafengwo.cn/gonglve/ziyouxing/388036.html
9.了不起的甘肃金昌市博物馆:探索金昌文化瑰宝打开城市记忆之9月5日,“了不起的甘肃”网络国际传播活动来到了金昌市博物馆。走进博物馆,在讲解员的引领下,采访团和“国际体验官”一一观赏了诸多珍贵藏品,近距离观赏https://news.cri.cn/2024-09-06/4d0fd859-ab17-c7b5-d4d9-fa56cc99f435.html
10.在西安高校地质博物馆解锁了不起的石头打卡博物馆丨走进西安科技大学地质博物馆 解锁了不起的“石头”! 2023-05-17 18:34:30来源:央广网 视频剪辑:甘杰 央广网西安5月17日消息(记者王祎萍 实习生甘杰 陈馨逸)本期《打卡博物馆》,一起走进西安科技大学地质博物馆。这里,有目前我国保存最为完好的唯一一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从国外进口的来自38https://www.cnr.cn/sxpd/dqzs/20230517/t20230517_526254523.shtml
11.博物故事说丨上海博物馆《国宝探索系列:了不起的青铜器》如何让孩子爱上去博物馆 并在那里高效的有所收获? 针对5-10岁为主的孩子, 如何在他们体力和专注力允许的时段内 了解最有艺术价值的展品 并真正引发他们的兴趣和思考? 青铜器并非遥不可及, 以青铜为主题, 让小不点们看见历史, 让我们一起走进那个波澜壮阔的青铜时代, http://www.fumubang.com/h207481.html
12.赤牛坬,黄土地上的“世外桃源”西部决策网人人动手,建起一座了不起的村级博物馆 赤牛坬村位于榆林市佳县城南40公里的黄河近岸,四面环山,枣林层叠,村里的明清古宅,错落有致,绿树掩映,步步入景,被誉为“中国美丽乡村创建示范村”“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国文明村”。 http://www.xibujuece.com/chengshi/shaanxi/zhonghe/2022/1207/144084.html
13.阅读的力量《了不起的中国画》:10件中国传世名画,10段惊人传奇所谓“清宫旧藏”,就是指原来收藏在清代宫廷里的国宝,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现在不一定被藏在什么地方。比如《女史箴图》现在藏于大英博物馆;《富春山居图》则被分成了两段,分隔两岸;《五牛图》,历经战乱,辗转回“家”。 女史箴图(局部) 剩山图(局部) https://www.jfdaily.com/sgh/detail?id=792529
14.河北博物院超话—新浪微博超话社区【直播 | 了不起的博物馆:夜游河北博物院 看中山美器】为延伸扩展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职能,讲好中国故事,进一步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2024年9月21日20:00—22:00,河北博物院将联合大咖说直播团队开展“了不起的博物馆:夜游河北博物院 看中山美器”线上主题大型直播活动。#相约河博# 展开https://weibo.com/p/100808c336795699b488b83d0b0d65f56e44f1/super_index
15.“5·18”国际博物馆日去博物馆看什么?这些书里有答案跟随祝勇的文字,从面前的一幅书画开始,一步步地倒推回去,就像逆光的旅行。我们可以知晓这些古代艺术品是怎样出生,又在经历了怎样的坎坷之后抵达我们的面前。全书收录故宫及海内外博物馆数十张珍稀古画高清详图,用纸考究,印刷精美,装帧设计更是独具匠心。 《了不起的博物馆》https://www.ccmapp.cn/news/detail?id=a7d01eb1-de52-4d90-9660-25ff9e0d1e5e&categoryname=%E6%9C%80%E6%96%B0%E8%B5%84%E8%AE%AF
16.博物馆头条网了不起的敦煌 博物馆学:历史与基础 “博物馆:将研究进行到底”学术季直播活 了不起的敦煌 博物馆学:历史与基础 “博物馆:将研究进行到底”学术季直播活 了不起的敦煌 文物保护修复鉴定鉴赏类 查看更多 专栏 纸质文献类文物保护修复培训班 2024年5月27日——5月31日,每晚19:30线上授课 https://www.muspress.com/page/5611924?navInde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