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过几天我要去一趟天台。”女朋友:“过几天?你最近傍晚不是老去天台拍日落吗?”我:“………”这次要去的天台,可不是爬上楼顶看日落的天台。而是位于浙江省台州市的天台(tāi)县!这是一座以佛宗道源、山水神秀著称的国家生态县,也是李白笔下“龙楼凤阙不肯住,飞腾之欲天台去”的人间仙境;更是徐霞客三游天台后,作为《徐霞客游记》的开篇之地。
国清寺
天台城景
石梁飞瀑
常州到天台的长途汽车每天只有一班,早上8点在客运总站准时发车,票价162元。当天下午14:30左右到达天台客运站,这六个半小时我也经历了从晴空万里到瓢泼大雨的转变。由于史上罕见的双台风组合影响到浙江多地,也意味着接下来的几天里天气可能不会太好。当然我也有所预见,带了伞、雨衣以及背包防雨罩来应对。
从汽车客运站我花了一块钱坐3a路公交到了位于济公故居斜对面的派酒店。这是一家和七天连锁酒店同属铂涛旗下的连锁酒店,相比“七天”品牌偏商务的风格,这里更加青春活泼,价钱也更低廉一些。个人感觉和布丁酒店有些相似。
这次行程安排主要是跑景点,白天都会在外面,晚上我只要求有个安静的睡眠环境和干净的大床就好。选择派酒店的理由还有交通便利,到游客中心及周边的景区滴滴打车都在十元以内,距济公故居只有百米之遥。大品牌连锁酒店的卫生、网络及各种条件还是有所保障的,110块钱的价格也非常亲民。总之,有和我一样需求的人,派酒店可以说是首选。体验酒店不是这次活动的主题,所以这里就不花过多的篇幅去介绍了。
办理完车票等手续,接下来赶到了济公故居。活佛济公的出生地就在故居所处的天台永宁村,为了弘扬济公文化,让更多的人瞻仰济公圣迹而复建了这座故居。相信“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这首歌大多数像我一样的80后都哼的出来,如今济公的故事也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动画片等众多形式在世间广为流传。
故居再现了南宋时济公李府的生活形态,当年的李家可以算的上是一个大户人家,从进门后简单的地砖都看的出来,地面上五只“蝙蝠”有序的组成一幅装饰画,是讲究一个“五福(蝠)临门”的寓意。其它的天井、中堂等也都是非常用心的设计。
走过住宅区来到后花园,这里的环境可以用“静”、“雅”来形容。坐在长凳上歇一会,接着你也不妨去敬一炷香,感受这佛门之地的清静。
另外,故居里的小商店可以买到很多济公的周边小玩意,别的地方可不容易买到,这应该也算是独家售卖了吧?喜欢的小伙伴千万不要错过。
17点左右结束了济公故居的参观,接下来花了一块钱公交坐到了落雁公园。这是我来天台之前看地图时发现的地方,因为地处两江交汇处,又是一片绿地,寻思着风景应该不赖。
到了这里果然没有后悔,雨过天晴的空气很清新,视野也更加开阔。这里有很多当地的人过来钓鱼、遛弯、洗衣等。远处的滩涂上还有很多白鹭飞过,甚至还拍到了耶稣光。
耶稣光
石桥上的石狮子千姿百态,想问下是不是只有我一个人觉得下图的这款小狮子和姚明长的有几分想似呢?
(ps.我也在这里放了无人机,航拍了一些天台城景,可是这里没有办法上图了!至于为什么?下一日的行程里再做详细介绍吧。)
天台的特色小吃有一些很难通过它奇特的名字来想象出它的样子,于是听老板的推荐点了一碗牛杂和一份卷饺筒(本来是想点糊拉沸的,老板说现在人太多,来不及做)。
由于昨晚睡的比较早,今天起的也很早,所以早早的赶到游客中心,坐8点钟第一班去往石梁飞瀑的班车。班车分为两种,往国清寺、琼台仙谷、济公故居方向的大约可乘50人的大巴,而往石梁和华顶方向有二三十里的山路,用的是驾驶和乘坐都更加舒适的奔驰商务车。
可能是非周末,加上天气不太好,整辆车就我一人,一路上也跟司机师傅进行了愉快的交谈。到了石梁景区,他给我交待了出口停车等我的位置,因为石梁的进出口不是一个,一条路游玩景区,不用走回头路的。
从我早上出门开始就一直有下雨,时而零零散散,时而紧锣密鼓。我只得打着伞,小心翼翼寻找合适的机位。作为一个糙汉子,我自己可以被淋湿,但相机就像自己的女朋友一样一定得保护好哇!三伏天里能够感受如此清凉美景,全身湿透又怎样?
景区内除了鬼斧神工的自然风光让人叹为观止。就在石梁飞瀑旁原本有三座方广寺,按位置分为上、中、下方广寺,目前仅存中方广和下方广。《高僧传》称东晋时有五百罗汉显圣于此,寺僧以茶供佛,“数罗汉”衍为民俗。现下方广寺为“五百罗汉道场”。当然这里也可以作为休息、避雨的场所,毕竟佛家都是慈悲为怀。
值得注意的是石梁飞瀑和华顶森林公园周边没有什么吃饭的地方,零星的几家农家乐离景区也有点距离,所以午餐我就将就了一下,在景区小卖部吃了泡面和卤蛋。坐车过来玩的小伙伴可以提前带些干粮!
接下来去往华顶森林公园,这时候天气给力了一些,雨势渐弱。到了目的地雨居然已经停了。司机师傅又交待我说,华顶里面可能会有蚂蟥,要我格外小心。之前还有小伙伴担心会不会有蛇,反正我这次是都没有遇到啦!小心一点是对的,但真的不必过于恐慌哦。
看着路标,往景区的“森林探险”方向走去。然而这个时节森林探险是不开放的,便独自一人在密林里往更深处的杜鹃花海走去,加上此时弥漫的大雾,眼前的场景如是出现在《西游记》里,只怕马上就该有妖怪登场了!
稍许走到杜鹃花海眼前一片开阔,华顶的杜鹃林面积达1000亩,且树龄在200年以上并形成古树群,然而这时候并不是杜鹃花开的季节,只得遗憾的错过胜景。但这边场地比较开阔,我看准时机,决定再放一把无人机,毕竟来都来了,总该留下点什么!
然而,20分钟后悲剧就发生了……因为我之前没有在这样的环境里飞过。不知道无人机升空后会被大风吹的越来越远。我高度飞到三百米,距离却离我有两百米了!拍了一些我还比较满意的照片和视频后,按下一键返航。谁知道逆风返航到一半,就提示电量低了,又过了会提示电量不足返航!要在当前位置降落!且不能够中止命令!!!此时,飞机正在一片密林上空,这下去还得了。我承认,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我慌了,试了下在下落的同时还能手动前进。但是,在它挂在树上之前我并没有能够让它穿过密林,就这样无情的挂在了某棵歪脖子树上。手机上显示,飞机据我还有104米。然而在眼前的这片密林,大多数的树都看不到顶,脚下的草甚至都快比我高了,根本没有可能踏入,况且找到飞机,我也想不出办法把它弄下来。
即使心里100个不情愿,也只能选择放弃,毕竟相比之下自己的人生安全更加重要,也不能给活动承办方和景区添麻烦。只是可怜了我昨天和今天拍的照片,因为保存的是raw格式,不支持下载到手机,只有最后一段视频在余电耗尽前下载了下来!这也就是我燕尾洲公园航拍照片丢失的原因。我努力让自己心情平复,想到今天来时在车上看的天台旅游宣传片,一句话“人生也好,下棋也好,一定拿的起放的下!”突然释怀,那就继续接着游玩吧!言语间就来到了华顶讲寺,相传南陈时智者宴坐于此,后晋天福元年(936),法眼宗二祖德韶国师建寺。内有大雄宝殿、放生池、般若井等众多看点。
在华顶讲寺对面的小广场处还隐藏着有一处“霞客古道”入口,顾名思义就是徐霞客曾经到此游走过的道路了。若是天气晴好,我一定愿意沿着此路去追随前辈的足迹。
差不多三点钟我出了景区,汇合了司机师傅。他还非常认真的在我腿上检查了一下有没有蚂蟥,然后才开车带我离开,实在太贴心了!此时回去的路上也比较悠闲,天空居然还出了大太阳,我发现路上的景色也不输景区,便在两处视野不错的地方停下来捏了几下快门。
到了游客中心,我先回酒店休息了片刻。然后去到了马路对面,也就是济公故居后面的巷子里去寻觅美食。这一次我不看网评,不问别人,决定全凭眼缘。最后,我选择了一家牛血羹小吃店,它们家店甚至连店名都没有,但16点已经有人在里面用餐了。
老板说牛血羹是当地人最爱吃的小吃之一,在天台其地位应该等同于我老家淮南的牛肉汤。因为自己比较饿,点的是牛血羹加面,口味和昨天的牛杂差不多,很直接的辣、入味,丝毫没有拐弯抹角。
看见别人再吃牛脸肉,我也要了12块钱的(40元/斤)。这是把牛的脸提前卤好再切片称斤,后佐以酱油、辣椒和蒜泥,蘸着吃。相比于牛肉口感更糯,更有嚼劲,这个也给好评。在我吃饭的过程中,也陆续有人来买牛脸肉带回家,看来人气是杠杠的。
吃完后我又要了一份豆腐糊拉汰准备打包带走。之前对这个听起来有些怪异且和我名字读音有几分相似的小吃毫无了解。做糊拉汰的大娘边做边告诉我,糊拉汰一定要趁热才好吃。它也是一种卷饼,先用手把面均匀的摊在平面的铁锅上;稍许把豆腐放上去,加上葱花和香油;再把豆腐切碎,均匀开来;再接下来就是等底层焦了以后起锅。刚出锅的糊拉汰口感是非常脆的,咬了一口:“超好吃!”那种感觉就像去吃刚揭锅的馒头一样,迷之美味。毫不夸张的说,本来已经吃饱的我又把这一张饼给解决了。个人认为这可能是天台最地道美味的小吃!
吃完饭回酒店收拾了一下装备,又乘了5路车去赤城山,在赤城宾馆站下车后一直往里走就到山脚下了。赤城山可能是当地出镜率最高的景点了,因其离城区近,山顶的千年梁妃塔又特别惹眼,随意的抬头几乎就能注意到它。“赤诚栖霞”是天台十景之一,这也是我选择傍晚过来的原因,然而当天的云层很厚,并不是拍照的最佳时机。
那就登山吧,用了大约四十分钟登山了山顶,也终于近距离的见到了梁妃塔。这里有很多市民在向右的方向绕塔,在佛教里绕塔可是有很高功德的。同时,赤城山顶也是俯瞰城区的绝佳之地,在这里也忍不住给天台这座美丽的小城留下几多美照。
赤城山除了是居民饭后散步遛弯的好地方,本身也是一座佛道双栖的宗教圣山。山上共有十八个天然洞穴石窟,如玉京洞、紫云洞等,因为天色已晚,只能是路过,未在这些地方驻足停留。若是想细细品味,还得是选择白天过来。
今天的行程从赤城山打车回酒店后就到此结束了,整体强度还是蛮大的,晚上朋友圈2w+的运动步数也排进了前五名。
最后一天得行程是八月的第一天,也算是特地挑了这样一个日子去国清寺。虽不是农历初一、十五或者更加特殊的日子来拜佛祈福。至少我觉得新的一月算是新的开始,再一早沐浴更衣来到这里,也算是我内心对佛教天台宗的一份尊敬吧!
早餐后我乘坐5路车先到佛教城下车。然后沿着这条路可以依次参观到佛教城、天台博物馆和国清寺。天台山中华佛教城主要是制作佛像的地方,但并不仅如此!因为这里的造像艺术是最受世界佛教信徒青睐和信赖的。近20多年来,经这里制作的大小佛像贰万余尊,被北京故宫博物院以及新加坡、马来西亚、澳大利亚、韩国、日本、中国台湾、泰国、英国、美国、加拿大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宝馆及宗教部门珍藏陈列供奉,促进了国际文化交流和合作,为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做出了贡献。
天台县博物馆就在佛教城的隔壁,地方不是很大,刷身份证就可以免费入馆了,人气和规模虽然比较一般,但是还是可以很好的了解到天台的历史与发展,非常值得一逛。
馆内品种丰富,现有藏品6000多件,其中有众多的一、二、三级珍贵文物。当天馆内共分为六大展区,分别为浙江摄影文献展、文物史记展、民间美术展、古生物标本展以及画展。依次进出,路线上设计的非常合理。这里个人再有一点小建议,觉得展馆内的光线过强,玻璃反光较严重。可以考虑像大多数博物馆一样,把场馆做好封闭,然后在整体较昏暗的环境下用小射光分别打在各个文物上,这样更有利于参观者观赏和拍照。
从博物馆再往北走约500m就到了国清寺景区入口。作为5A级景区的国清寺现在也是免票的,进门后可以选择乘坐电瓶观光车到寺门口。其实距离也不过800m左右,我是走进去的,感受这一路的风景岂不更好?
国清寺始建于隋开皇十八年(598),至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经千年的国清寺在历史的长河中也数度被毁,直到1973年,周恩来总理下令敦促在两年完成国清寺修复,并拨款30万元,从北京调运大量珍贵的佛像、法器到该寺。1984年重新复办了天台宗佛学研究社(如今的天台山佛学院),国清寺复又辉煌。连国际功夫巨星李连杰的成名之作《少林寺》都是在天台国清寺取景拍摄的。
国清寺是中国佛教天台宗的发祥地。鉴真东渡时曾朝拜国清寺,日本留学僧最澄至天台山取经,从道邃学法,回国后在日本比睿山兴建延历寺,创立日本天台宗,后尊浙江天台山国清寺为祖庭。因此,国清寺影响远及国内外,是全世界佛教信徒的朝觐圣地。
寺内有隋塔、七佛塔、隋梅、五百罗汉堂等诸多看点,因为不便对佛像拍太多照片,这里就简单的展示一些吧!国清寺的传说故事非常之多,佛文化博大精深,也不是我三言两语和几张照片可以表达清楚的,建议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来住上几日,深入的去了解。
国清寺内右侧有住宿登记处,可以在此办理入住。这里也是寺内大师们生活起居的地方。
这边还有一大不被太多游客知晓的特色就是有2元钱的斋饭供应。你没有看错!就是2元钱吃饱,当天10点半我准时来到住宿登记处买了饭票,在大师的指引下到了饭堂。餐厅内多为爷爷奶奶,我排队领取了斋菜和米饭,坐在他们中间品尝了起来。虽然这算不上山珍海味,做饭的师傅也不是名门大厨,但这种环境里,这顿斋饭我吃的有滋有味。最后记得,吃完后要把自己使用的餐具清洗干净,摆放整齐!
午饭后结束了国清寺的参观,接下来就剩下琼台仙谷一个景点啦。据说,琼台仙谷也是天台风景最美的地方。在从游客中心出发的时候我就开始憧憬接下来的美景了。司机师傅把我带到了下入口,景区也有两个口,常规路线是从下入口进,一直走到上出口。也有很多人为了节省体力,至上而下的游玩。
一进门可就被眼前的美景惊艳到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琼台仙谷也是一个传说中有神仙居住过的地方。“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眼前这片水域,因形式长龙而得名“龙潭”。
在刚进入景区的时候主要是看水,道路也比较平缓。直到走到凌云栈道的地方,就一直都是大倾角的上坡了,一路上也遇到了很多调转回头的游客,他们告诉我前面的路还有好远!好远?这也是一个非常模糊的感念!此时我也已经浑身湿透,何尝没有想过和他们一样放弃?
正所谓“风吹雨打知生活苦尽甘来懂人生”,几番心理斗争后我还是坚持了前行,一直到看见了下面的指示牌。此处距上口还有600m,已经走了一大半啦!在我眼前需要抉择的是一条岔道,最终我偷懒选择了看起来较短的鳄鱼登顶这条路。
实践证明这里并不好走哇!一路上非常陡峭,有些阶梯不仔细看,还以为前方已经没路可走。
接着再往前走,就来到了皇帝祭坛,一览众山小的风景我非常喜欢,也暗自庆幸自己走完了全程,未留遗憾。
此时,也巧遇另外一位验客大咖从上口进入,在放无人机航拍!再想想自己的无人机……心理难免还是有一些五味杂陈!只能希望他能拍出更美的照片,并且飞机安全着陆吧!几句寒暄过后,我便走出了景区。
回顾一下三日来的旅程,按照预期的路线结束了。这之间经历的期待、遭遇、欢乐以及失落是出发前根本无法预见的。可能每一次的旅行都是生活的缩影吧?不可能一帆风顺,遇见一些小坎坷才显得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更加弥足珍贵。就像很多人会觉得去西藏就可以洗涤心灵一样,并不是因为西藏有什么,你只须要订一张机票飞到拉萨就能够改头换面。正是路上的所见所闻在一点点的震慑着你的心灵而已。特别喜欢琼台仙谷景区内一块石头上刻的诗“仙凡本无界,只在心上分;问道千般愿,意诚百道通”。仙界和人间本来就没有界限,只要心诚,不管哪条路都是通的。即使没有去到西藏,我也在天台这座佛宗道源的小城参悟到了一些面对生活的积极心态。学会接收旅途中的美好与波折,这也是我来到天台最大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