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16.11.27
台州是浙江省下辖地级市。台州历史悠久,5000年前就有先民在此生息繁衍。台州市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居山面海,平原丘陵相间,景色优美。老伴是台州人,笔者应是台州女婿。近日陪同去台州温岭石塘观光游览,再回老家台州路桥探亲,将一些所见所闻,心灵感受,借助网络的部分文字,写就如下拙文。
一.去石塘观日出
老伴是台州路桥人,年轻时就定居在杭州,虽没有到过温岭石塘,可见此报道,却也因为中国大陆的第一缕阳光,首照的是自己家乡而引以荣光。
她听奶奶说起,奶奶曾经在民国时期做生意,从路桥贩卖手工老土布到过临海白水洋、温岭石塘一带。信佛的奶奶一生慈悲为怀,呵,不想还领头走过“资本主义道路”呢。
由此,老伴常在我面前念叨提起我们敬爱的老人。
11月11日,我们就向石塘出发了,去看看享有盛誉的“千年曙光”,去走走奶奶曾经走过的道路。
我是老皇历了,去了杭州汽车南站乘长途大巴到了温岭,再转当地公交到石塘。实际温岭早通了铁路,有动车,有高铁,不但舒适速度快,每张动车票还比汽车票还便宜27元,这次我还真亏了。
我是第一次乘长途大巴到温岭,也许是最后一次乘长途大巴到岭。因“客流下跌,金华汽车东站下月关停”
我们到了石塘,就住在石塘起终点公交站对面的“曙光人家客栈”,没有标准间,只能睡一晚180元的夫妻大床。有24小时的冷热水,房间倒很洁净。墙上还公开贴有共享的wifi的密码。老板和老板娘也很客气,
老板凌晨带路到“千年曙光园”,有本地人陪同可以省去30元/人的门票。看完日出,就在他家吃了早餐,是稀饭馒头,当然我们也应不忘给点小钱。
闲聊得知,客栈的老板姓张,与我同龄,是典型的海上渔民,身体十分的硬朗。他退休以后,闲着没事,经常凌晨三点,去停泊在海港的渔船上钓鱼。家里的冰箱冷藏室有二条刚钓的出海鲈鱼,每条有二三斤重,他每每都有收获,不会空手而归。
他家的条件不错,这客栈的房子是近年买的,靠海边的旧房子一直闲置在那里。有四个子女,都已成家立业;二个女儿,分别在南京、宁波工作,还有一个女儿就出嫁在本地,最小的是儿子,北大毕业后就在北京创业,很有成就。说到这里二位老人都是沾沾自喜的。
为了中国第一缕曙光所在地石塘观看日出,凌晨五点半,我们就早早地来到了山上。朦胧中的曙光纪念碑前,已有许多人在等候。黎明的曙光正慢慢揭去夜幕的轻纱,天边的云彩遮挡不住红光四溢的太阳,她把整个世界照得通亮。获得了一夜休息的、快乐的世界苏醒过来,大家为之欢呼雀跃,着冉冉升起的太阳,纷纷举起了相机。
千年曙光碑的高台的地上,一块直径约1米的铜盘上,准确无误地熔铸记载着这样的文字,并向人们郑重宣示,这里就是“新千年中国大陆第一道阳光经纬点”。
石塘,位于温岭市东南濒海处,是一古老、纯朴渔村集镇。许是大自然的恩赐,才有了今天的石塘。东南沿海多台风,风大浪高,惊涛拍岸,每逢夏秋总有光顾,经常正面扑向石塘。为了防御海风的侵袭,屋顶也用石头和岩块构成,古朴苍茫、雄浑粗犷,给人一种浩然的阳刚之美和悠远的沧桑之感。
这里有一组照片,那是2013年10月7日,【台风“菲特”来袭温岭沿海掀巨浪】,是一位网友在石塘镇拍摄到的画面,四五米高的巨浪拍击着海堤,掀起了二十多米高的浪花,瞬间吞噬了岸边的三层楼房的情景。
其景观以融合天工之巧和人工之妙的特色闻名遐迩,其景色有“东方巴黎圣母院”之美誉,画家、诗人、摄影家更是纷至沓来。
二.台州博物馆
11月12日下午游玩了石塘后,我们就在曙光人家客栈的对面,乘上公交大巴到了台州路桥南站,再转公交回到老家。
路桥是老伴出生和成长的地方,路桥中学毕业后就到了杭州。那是人类生命的轮回,在这三十多年中,一生慈悲为怀,将孙女视为亲生女儿的信佛奶奶,还有含辛茹苦的双亲大人相继驾鹤西去。老家就回去得少了,惟有乡愁。
在路桥,老伴的弟弟(大舅)和妹妹(小姨)的二家得知我们回家,已早做准备,弟媳就候在305路的蔡於公交站迎接,让我实在过意不去。到家,洗漱后即开饭了。大舅原是职业厨师,菜肴自然做得丰盛又可口,大家都围在一起。大舅的大儿子大学毕业后,在某地银行任职不久,即被擢升为行长;席间又知道小儿子大学毕业后,是自由职业者,看他刚买的近40万的奔驰,条件也会不差。但小姨的身体不尽人意,三次中风造成腿脚不便,只能轮椅代步。
途经市府大道,蓦地望见台州市府大楼广场前的鲜花丛中,近年罕见的那座毛主席题写的“为人民服务”碑刻,令人耳目一新。
灵江与灵江人(临海原始人类的活动区域主要也在灵江流域)
瓯越之民(今浙南的温州、台州、丽水等地)
天台立州——隋唐两宋时期的台州
辛勤的大地
文风蔚起
大地的情怀——文化地理学视野中的台州民俗
四楼还有G20杭州峰会国礼丝绸展
极富民族特色的织锦靠垫套,色彩瑰丽,织工精细
展览从台州有人类活动开始叙述到现代,对我们了解生活在台州大地上的祖先是如何繁衍生息,是如何变迁和发展,追本溯源,寻根问祖,学习点历史知识,是很有意义的。
四楼的G20杭州峰会国礼丝绸展也很不错,墙上的几幅山水画,仔细看看,才看清是用丝绸织造出来的,这是何等的精致,不愧为“国色天香,大美丝绸”。
三.路桥十里长街
老街最繁盛的时候,大街小巷各种商店有800多家,集市日摊位2000多个。每逢农历三、八是路桥老街历史传统留下来的集市日,会把窄窄的街面挤得水泄不通,老百姓就喜欢这个味。
但是今天,十里长街往日那种熙熙攘攘,摩肩擦踵,当心您的鞋脚后跟会被人踩了的日子;到处都是招揽生意的吆喝声,人声喧闹声、热闹拥挤的场面,都已经全然失去,成了历史故事。显得是那么的凄清,孤寂。不言而喻,这应该是城管零容忍的结果。
绝美之画,游人仿佛置身其中。
四.台州彩鸿越剧团演出的【四女拜寿】
白天我们逛了十里长街,晚上我们又去离蔡於不远的路桥“三官堂”,观看台州彩鸿越剧团演出的精彩喜剧【四女拜寿】。
跨进三官堂东面大门,左面正是一个大戏台,右面是座三元宝殿。此地是敬奉道教最早的神灵,亦称“三官大帝”,“三元大帝”,“三官帝君”的地方。“天官”、“地官”和“水官”,闽南语俗称“三界公”,客家话称为“三界爷”,又称“三元大帝”。三官大帝掌握了天堂、地府、海洋间的一切事项,是极为崇高的神祇。
天地水三官以正月十五日、七月十五日和十月十五日为神诞之日,道教徒都进庙烧香奉祀,或建金箓、黄箓道场,以祈福消灾。
昨天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是水官大帝诞辰。民间越剧戏班的活动一般与地域习俗、宗教祭祀有关。
大概是庙会,所演节目自然有些调侃睸众,演出又是全免费的,且仅仅七天,座无虚席。演员们很认真,演技和唱腔以及服装都很不错,非常精彩。特别一提的是,舞台背景竟穿插有当地十里长街图片,让人分外的亲切。因是喜剧,场面很是热闹。这种娱乐活动也是当地流传的一种传统社会风俗,很受百姓欢迎和称道的。
可惜我不是那么懂戏曲,勉强拍了一些剧照,也一起放进此次的【台州游记】。
在此谢谢台州彩鸿越剧团全体演员的辛勤奉献,希望有机会再看到你们的精彩演出。
五.河西老糕店
杭州普通百姓的早餐,不外乎面条、稀饭、馒头、包子、大饼、油条、豆浆。杭州的糕团店,近年都慢慢人间蒸发了,近年很少再有用糕团作早餐的。除了解放路葵巷的江南春糕团店还在坚守外,杭州市区很少有这样的糕团店了。只有在清明时节,那些食品加工企业,采用“大配送”的模式,超市才会应时地出现一些冷冰冰的清明团子。
我们去了几次河西老糕店吃早餐。吃的就是嵌糕和骨头豆腐汤,二人也吃不了15元钱,不但味道好,还十分的耐饥。
嵌糕,也称夹糕、糕头,是台州一带特有的小吃。
嵌糕,就是在案板上,取刚从石臼摏捣的一小块烫手年糕,双手分两侧用力按平,再按个人喜好放上爱吃的菜,通常有炒面、萝卜丝、土豆丝、绿豆芽、猪肉、肥肠等,猪肉,肥肠要称重计价;放好后,接下来把年糕粘起来,折成一个好看的花边,封口前还舀入少许鲜美的肉汤,若再来一碗滚烫的骨头豆腐汤,呵,味道特别的好!
可以卷入嵌糕的各种菜肴,进食的客人,可任凭挑选
刘家兄弟用双手巧妙的把年糕,趁热制成的各种形状的动物,那是专供民间节日斋祭用的“魁头”。
用完早餐,我向他啧啧称赞。善良厚道的刘家兄弟听出我是杭州来的客人,表示也想在杭州西湖边再开爿“河西老糕店”。可杭州寸土寸金,您卖的嵌糕是这么便宜的价钱,怎么租用得起噢。
写到这里,不禁要问杭州的餐饮主管部门,或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是不是在杭州市区也能支持恢复这些土生土长、价格低廉,又深受百姓欢迎的传统糕团店呢。
六.走马观花古玩城
据【360百科】称:古玩,又称文物、骨著等,被视做人类文明和历史的缩影,融合了历史学、方志学、金石学、博物学、鉴定学及科技史学等知识内涵。
收藏古玩有无穷魅力与独到乐趣,但你不懂这些知识,就不知古玩市场的“水”到底有多深,也就无法涉足,当心诳了你,还是走马观花的好。
台州是个好地方,欢迎朋友有机会去走走看看。17日下午我们就乘D3108次,仅二个半小时就回到了杭州,去台州,真的很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