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微课蓝分五色——清青花花鸟纹象腿式瓷瓶赏析

我国制瓷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中质朴清雅,绘画生动的青花瓷历来受到世人的瞩目。青花瓷是中国传统的一种釉下彩瓷器,工匠们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在今天的微课中,我们将以院藏文物清青花花鸟纹象腿式瓷瓶为切入点,带领大家了解青花瓷的起源和发展,解读各个时期青花瓷的特点,让大家近距离的感受青花之美。

清青花花鸟纹象腿式瓷瓶

无锡博物院藏清青花花鸟纹象腿式瓷瓶,造型挺拔,画工精细,青花色泽青翠鲜艳,深浅浓淡有致,富有层次立体感。象腿瓶,即一统瓶,瓶形为广口外撇,短颈,肩部宽与口相若,身如直筒状,平底,造型如粗壮的象腿,所以又名“象腿瓶”。因“筒”与“统”谐音,有“大清天下一统”的寓意。

青花瓷的发展历史

唐青花

唐代的青花瓷器是处于青花瓷的滥觞期。1975年在扬州唐城遗址中,首先发现了一种蓝色散叶纹和菱形纹饰的陶瓷枕片,此后又相继在扬州唐城遗址中找到了若干件唐青花的瓷器标本。通过对扬州出土瓷片的胎、釉、彩进行研究,并对唐代巩县窑的物质和技术条件进行分析,初步断定唐青花的产地是河南巩县窑。

1998年,德国“海底探索”公司在唐代中晚期沉船“黑石号”中找到了三件青花瓷,这也是迄今为止首次发现的中国最早、最完整的青花瓷器。

青花瓷器步入了人们的视线,不过此时的青花瓷器胎质较松散,瓷化度并不高,为米灰色,烧结工艺程度也不够好,有很明显的铁锈斑,主要满足了当时的民俗需要和贸易外销,但即使如此,唐代青花瓷器的诞生还是为青花瓷的发展开启了序章。

宋青花

唐青花经过初创期以后,并没有迅速发展起来,而是走向了衰败。到目前为止,人们能见到的宋青花只有从两处塔基遗址出土的十余片瓷片。

宋代青花瓷片,因为胎质中含铁量较高,胎体表面易发灰,再加上釉色残留物较多,钴土矿锰含量高,所含钴料也较少,使得青花瓷的发色逐渐偏淡。

元青花

成熟的青花瓷出现在元代的景德镇。元青花瓷的胎由于采用了“瓷石+高岭土”的二元配方,使胎中的Al2O3含量增高,烧成温度提高,焙烧过程中的变形率减少。多数器物的胎体也因此厚重,造型厚实饱满。元青花使用波斯进口的珍贵青料——苏麻离青,其色蓝艳、易晕散、有铁斑。通过一笔点划的技法,造就其富丽雄浑、画风豪放的特点。

【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是元代青花瓷中的代表作。此罐使用进口钴料苏麻离青绘出的青花纹饰共分四层,一层颈部饰水波纹;二层肩部饰缠枝牡丹;三层腹部为“鬼谷子下山”主题纹饰;四层下部为变形莲瓣纹内绘琛宝,俗称“八大码”。主题画面描述了孙膑的师傅鬼谷子在齐国使节苏代的再三请求下,答应下山搭救被燕国陷阵的齐国名将孙膑和独孤陈的故事。整个青花纹饰呈色浓艳,画面饱满,疏密有致,主次分明,浑然一体。2005年7月12日伦敦佳士德举行的“中国陶瓷、工艺精品及外销工艺品”拍卖会上,以折合人民币约2.3亿拍出,创下了当时中国艺术品在世界上的最高拍卖纪录。

明青花

明代的青花瓷从质地、图案风格和钴料使用上都发展出了大量不同的流派,并从设计、生产、出口等各个环节,开始百花齐放,使青花瓷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瓷器主流。

洪武时期,青花所用青料以国产料为主,发色有的淡蓝,有的泛灰,器型大都延续元代风貌。

明初永乐和宣德时期的青花瓷,以其胎、釉精细,青色浓艳,造型多样和纹饰优美而久负盛名,被称为我国青花瓷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青花瓷主要用郑和下西洋时从伊斯兰地区带回的“苏麻离青”,这种青花料烧成后,色彩像宝石蓝一样浓艳,因含铁量较高,青花部分会出现黑疵斑点,此黑斑无法模仿,属自然形成,与浓艳青蓝色相映成趣。

【明永乐青花缠枝莲纹压手杯】压手杯是明代永乐时期景德镇御窑厂创制的新型瓷杯。压手杯的特点为胎体厚重,重心在杯的下部,口沿微微外撇,手握杯时,正压合于手的虎口处,给人以沉重压手的感觉,所以有“压手杯”之称。它是迄今为止所见传世和出土永乐官窑青花瓷器中唯一署有年款的器物,而且能与明代的文献记载相互印证,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明末谷泰撰《博物要览》记载:“若我永乐年造压手杯,坦口折腰,砂足滑底,中心画有双狮滚球,球内篆书‘大明永乐年制’六字或四字,细若粒米,此为上品。鸳鸯心者次之,花心者又其次也。杯外青花深翠,式样精妙,传世可久,价亦甚高。”

【明宣德青花把莲盘】盘内底用青花描绘莲花、莲蓬、莲叶及其他水生植物用缎带束扎成把,谐音“清廉”,有清正廉明的意思。瓷盘造型端庄大方,釉质精细,青花色泽浓艳,晕染明显,苏麻离青中的黑褐色结晶斑清晰可见,绘画风格秀丽典雅,是明景德镇宣德青花中的精品。

明代成化、弘治、正德时期,青花瓷风格以胎薄釉白而青色淡雅为特征。

正统、景泰、天顺三朝,由于政治动荡、天灾人祸等因素影响,导致了经济的衰退。而且从正统初即多次下令“禁造官样瓷器”,所以这一时期瓷器数量较少,被称为陶瓷史上的“空白期”。

嘉靖、隆庆和万历时期,青花色泽一反成化时期的浅淡和正德时期浓而带灰的色调,呈现一种蓝中微泛红紫的浓重、鲜艳的色调,既无黑铁斑,也无灰色调,显色浓艳,属明清青花中较佳者。

【明万历青花婴戏图圆盒】盖面主题纹饰为婴戏图,绘16个顽童在庭院中玩耍,下衬以云龙戏珠、杂宝、卷草纹等。这种盖盒胎体厚重坚硬,为万历朝的典型式样。青花色泽艳丽明快,蓝中泛紫。纹饰构图繁而不乱,用笔随意生动,人物众多,形象夸张,寓意子孙繁衍。

清青花

清代的青花瓷器在康熙时期得到了大力发展。康熙时期的青花是整个清朝里最好的。首先,青料是国产的浙料和珠明料,发色鲜亮浓郁,明快亮丽;其次,它熟练地运用特殊的分水画法,突破了传统平涂的单调,有“头浓、正浓、二浓、正淡、影淡”五种色阶,所以康熙青花也有“五彩青花”的美誉。

【清康熙青花“红拂传”图棒槌瓶】腹部绘传奇故事《红拂传》。画面居中人物为隋炀帝的重臣杨素,身后站立二歌妓,其中一人为红拂女张凌华。她倾慕前来参谒的李靖的才华,便夜盗令箭偕李奔逃,结为夫妇,并辅李建功立业。这一典故又称为“慧眼识英雄”。这个造型为清康熙时新创,因为形似棒槌而得名。青花色泽青翠艳丽,体现了清康熙时期民窑青花器物的特点。

雍正一直以仿造高水准的永宣青花为第一目标。因此,雍正时期出产了很多永宣青花的仿品,其仿瓷技术之高,更是与真品真假难辨。青料以浙料为主,胎质洁白细腻,就像糯米一样细腻,有“糯米胎”之称。所用的淡描双钩法,更是将雍正所追求的淡雅表现得淋漓尽致。

乾隆时期以后,青花因粉彩瓷器的崛起而逐渐走向衰退,虽然光绪时期青花瓷器又掀起了一阵波澜,但是无法延续康熙时期的鼎盛之势。

【清乾隆青花八仙过海图葫芦瓶】葫芦瓶是明、清时期瓷器中比较多见的造型。瓶上腹绘画吉祥云蝠纹,下腹绘主题纹样“八仙过海”。八仙身披彩霞、足踏祥云漫步海面。因“葫芦”与“福禄”音近,所以葫芦瓶寓意“福禄”,具有“祝福”的含意。此器配有八仙图案,寓意“八仙祝福”。

近现代青花

民国后青花瓷的创作也更具有时代意义和个人风采,建国后景德镇重新成立国营瓷厂,展开了技术改正工作,并设立了专门的科研机构,对青花瓷进行了深入研究,使得景德镇青花瓷又开始享誉世界。青花大师王步被请入“景德镇陶研所”,中国的青花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现代青花主要是以陶瓷质地的改良、青花料色的丰富、陶瓷造型的创新、水墨画在青花上的运用,及青花综合装饰等形式体现。

THE END
1.赏读笔触下的绝美历史盛宴中国是瓷的故乡,是陶瓷文化的发源地,陶瓷的演变轨迹,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光辉篇章。让我们走进北京陶瓷艺术馆,感受笔触下的人文历史。 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简称青花,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于釉下彩瓷,青花瓷采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这种钴料在高温烧成后呈蓝色,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xNjg0OTY2OQ==&mid=2247617851&idx=3&sn=bc1d58e44fce751853d46bad75265c7f&chksm=96340fa84d88cad2452af4055ddd9432d34204ffb9752cc0f691860e4efc403c87668732ae36&scene=27
2.《幽蓝神采当当网图书频道在线销售正版《幽蓝神采---元代青花瓷器特集(修订本)》,作者:上海博物馆 编,出版社:上海书画出版社。最新《幽蓝神采---元代青花瓷器特集(修订本)》简介、书评、试读、价格、图片等相关信息,尽在DangDang.com,网购《幽蓝神采---元代青花瓷器特集(修http://product.dangdang.com/23042262.html
3.一文读懂青花千年传承史关于青花意想不到的事情: 收藏元青花最多的地方不是我国,而是土耳其的托普卡比博物馆和伊朗阿德比尔神庙博物馆,所以海外对中国瓷器最大的认知就是青花瓷。德国萨克森王国国王想要娶到邻国一位公主,但是经过调查发现,这位公主爱瓷如命,国王奥克斯二世更是拿400禁军御前骑士团和邻国普鲁士国王查理二世换得12件青花瓷瓶,https://m.douban.com/note/855489300/
4.餐具上有人物就是假的元青花瓷?盘点有关青花瓷的冷知识国外也有很多元青花瓷真品,例如伊朗国家博物馆藏的青地白花孔雀牡丹纹碗、青地白花莲池水禽纹菱口盘、青花波涛龙纹盘、青花莲池鸳鸯纹盘等。这些都没有人物纹。 而像下面这两件青花人物纹盘,明显是造假的。 瓷器艺术博大精深,小小花纹中也有如此秘密。看到这里,你是否想了解更多关于青花艺术的知识呢?听一门干货https://news.hexun.com/2019-01-15/195883252.html
5.国家博物院青花瓷观后感在古董中,我深爱青花瓷。 青花瓷中,数景德镇的青花最为佳选。景德镇的青花瓷,质地圆润丰满,有一种庄重大气却又不失柔美的独特气质。在那细腻如凝脂,光滑如白玉的白瓷上,描绘着各种素净淡雅的草木花卉。那种古老而又迷人的神韵,浑然天成的气质,令人无法拒绝。那种谦和优 青花瓷器鉴定 青花瓷器鉴定. 器物釉面https://www.unjs.com/h/b/748119.html
6.中国瓷器在世界各博物馆的分布V&A 博物馆所藏的这一明成化鸡缸杯便是从香港仇焱之处购买。 02葡萄牙 PORTUGAL 里斯本博物馆收藏印有曼纽埃尔一世(1469 ~ 1521年)纹章的中国生产的青花执壶。 该馆还收藏有菲利浦二世纹章的中国青花瓷器。葡萄牙博物馆收藏的一只中国瓷碗,上面的铭文说明它是受著名航海家阿尔瓦雷兹之命而生产的。万历年间,我国http://www.jianbaoshoucang.com/page941.html?article_id=2091
7.景德镇窑青花果树纹双管瓶——每月一珍上海博物馆正在上海博物馆第二展厅举行的《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明清贸易瓷展》中有一件造型奇特的双管瓶,这是一件清代康熙年间生产的外销瓷器,由景德镇制造,销往遥远的欧洲大陆。 双管瓶是一种造型非常特别的器物,双口连体,器腹中间隔断不通,可以同时盛放两种液体(图1动画) https://www.shanghaimuseum.net/resource/museum_files/show_files/20150818153552837/index.html
8.我国出土的元代青花瓷器概况(1)江苏丹徒:1962年9月,江苏省丹徒县大路公社发现一处窖藏瓷器。共出土瓷器26件,其中有元青花高足杯6件,5件绘梅月纹,1件绘松竹(镇江市博物馆刘兴:《江苏丹徒元代窖藏瓷》,《文物》1982年第2期)。 (2)河北保定:1964年5月,保定市发现一处元代窖藏,共出土瓷器11件,其中6件元青花,分别是青花釉里红开光镂花大https://www.jianshu.com/p/4b7b9b5e8510
9.青岛市博物馆1、 亲爱的观众朋友: 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财政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发布的《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清雍正青花花纹觚 年代:清 尺寸:高18.2厘米,口径8.1厘米 清康熙青花花卉纹方形扁瓶 年代:清 尺寸https://www.qingdaomuseum.com/collection/category/29
10.江苏十三宝丨除了少见的南朝玻璃杯,这家县级市博物馆还有元青花值得一提的是,与句容相邻的常州市金坛区1966年出土了窖藏青花云龙盖罐(现收藏于镇江博物馆),可能是徐寿辉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横扫江浙时被埋入地下的。句容市发现的三件青花瓷器与金坛青花云龙盖罐比较,从器物特征和出土地点相近等情况来看,可能也是在那次战乱中埋入地下的。 https://www.yangtse.com/zncontent/2403645.html
11.武汉博物馆展镇馆之宝“元青花四爱图梅瓶”元青花四爱梅瓶于1987年入藏武汉博物馆,是现存极为稀少的以人物图案为主要题材的元代青花瓷器珍品。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专家鉴定其为国宝级文物,是武汉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元青花四爱图梅瓶 (局部)武汉博物馆藏 2001年武汉博物馆新馆落成后一经亮相,即成为最受观众喜爱的馆藏文物之一。这件梅瓶所在的陶瓷专题展https://m.thepaper.cn/renmin_prom.jsp?contid=8991460
12.辽宁省博物馆明清瓷器精品展(一)明代瓷器部分 【一】洪武瓷器 明 洪武 釉里红缠枝花卉纹碗 明 洪武 釉里红缠枝花卉纹碗 明 洪武 釉里红四季花卉纹盘 明 洪武 釉里红四季花卉纹盘 明 洪武 釉里红四季花卉纹盘 明 洪武 釉里红缠枝花卉纹盏托 【二】永宣青花 明 永乐 青花海水葡萄纹盘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831/16/10983756_1132795312.shtml
13.元青花牡丹纹高足杯陶瓷器 产品附件: 关键字:元青花瓷博物馆 高安市博物馆 联系我们 产品描述 青花牡丹纹高足杯 元 通高10cm 该杯采用抖接成型。上部为碗形,口沿外撇,深腹稍外弧,杯心平坦,下承喇叭状、竹节型高柄足,足中空,足端平切露胎。杯身与足部采用湿胎抖接工艺,有别于明代釉接。杯外壁在向下两组弦纹之间,绘二方https://www.gasbwg.cn/product/147.html
14.景德镇窑青花釉里红镂雕盖罐故宫博物院成立于1925年10月10日,是以明清两代皇宫和宫廷旧藏文物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大型综合性古代艺术博物馆,是世界文化遗产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https://img.dpm.org.cn/collection/ceramic/226716
15.瓷之韵09 欧洲再装饰的中国瓷器 10 收藏 德国加装银支架杯 青花葡萄牙盾形徽章纹执壶 青花徽章和题字纹克拉克碗 青花克拉克瓷盘 瑞典船员定制大酒杯 十三行外景图潘趣酒碗 博士图盘 青花带银配件双颈油醋调味瓶 浸泡阿喀琉斯图餐盘 堂?吉诃德及侍者图盘 身着法国服装的欧洲人塑像 约翰?威尔克斯像潘趣酒碗 带戳印https://www.chnmuseum.cn/Portals/0/web/zt/cizhiyun/project/default.html
16.天津博物馆天津博物馆藏瓷以明清时期景德镇窑瓷见长,藏品丰富、精美成序。此次展览甄选馆藏部分精品,让大众欣赏精美古代陶瓷艺术品的同时,能够了解到明清景德镇窑的发展脉络,装饰工艺及时代特征的演变规律,进一步展示景德窑瓷器生产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让文物真正活起来,成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成为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https://www.tjbwg.com/cn/NewsInfo.aspx?id=17756
17.玉溪市博物馆萝卜,又名“莱菔”,自古以来是中国人饮食中最常见、最普通的菜品之一。中国古代瓷器上的纹样,多来源于生活,且丰富多样,既有高山流水、人物花鸟,也不乏接地气的萝卜、白菜纹。这里来介绍一件明代民窑烧造的青花莱菔纹碗。 这件青花莱菔纹碗(图1),高7.5、口径14.5、足径6.7厘米,敞口,深腹,圈足,碗口沿内外及外https://www.yuxibwg.com/jpxs/1816408.shtml
18.明清之韵“青花浓淡出毫端”——浅析清代各时期青花瓷的特点清乾隆 青花缠枝花卉铺首尊 广东大观博物馆藏 品种 除了白地青花外,乾隆时期还盛行豆青地青花、黄地青花、天蓝地青花和仿哥釉青花以及青花抹红、青花胭脂红等品种。 青料 乾隆青花使用国产上等浙料烧制,以“稳定、浑厚、沉着”而著称。早期的青花和雍正青花差别不大,难以区分,中期以后总体上比雍正青花更青亮而没https://www.gddaguanmuseum.com/nd.jsp?id=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