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物藏在文物里的中国传统色——中国白资讯

上期,我们了解了藏在文物里的中国传统色——古韵黄。

白釉是瓷器传统釉色之一,真正的白釉应该是乳白色的乳浊釉,这种釉是近代才发明的。我国古代仅有元代枢府釉是失透的,其他白釉并不是白色的釉,而是将不含金属氧化物呈色元素的釉料施于胎骨洁白的器物上,入窑高温烧制而成的透明釉,釉色因白润瓷胎的映衬而显出白色,现在习惯上将这种透明釉也称为白釉。

宋·白釉妇人骑马俑

长4.8cm宽2.8cm高1.6cm

到了宋代,制瓷工匠们在胎质、釉料和制作技术等方面,又有了新的提高,烧瓷技术达到了完全成熟的程度。

故器物都不施化妆土,器物胎壁厚薄均匀,近口沿处尤薄。此时烧制的白釉瓷器,清淡高雅,形秀色润。特别是瓷俑,其造型比前期更加世俗化,坚实的瓷胎、匀净的釉面、恰当的形态、清丽流畅的线条以及细致的刻划,其技艺达到新的高度。馆藏宋·白釉妇人骑马俑是其代表作之一,神态娴雅,活灵活现。

明·白釉香插

口径1.8cm底径6.7cm高5.9cm

知识拓展一:

古时闻香与品茗、插花、挂画并称为上流社会优雅生活中怡情养性的“四般闲事”。

知识拓展二:

纵观历史,不少帝王将相、达官显贵、文人墨客等喜爱香,对香推崇备至。它不只局限于祭祀用香,更是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古人以香薰衣帽,燃香伴琴棋书画。馆藏明·白釉香插也可作为研究这一方面的实物资料。

知识拓展三:

香道博大精深,可见一斑。至明代,香学又与理学、佛学结合为“坐香”与“课香”,成为丛林禅修与勘验学问的一门功课。同时中国瓷器的发展,由宋代百窑口争艳的态势经由元代过渡之后,到明代几乎变成了由景德镇各瓷窑所主导的局面。

清·康熙白釉持经观音立像

底径21cm高54cm

观音垂目,面形长园,其发髻高束,插如意形头饰,头戴风帽,身披长巾,胸前璎珞朱佩,双手持卷,通体施白釉,中空。背后一方孔。

德化县位于福建省中部,拥有丰富的瓷土资源,明清时期是德化白瓷大量生产的时期,其胎质优良,胎体透亮,釉色纯白,釉质温润如玉,美不胜收,不论是在造型上、胎釉上,还是在装饰手法上,都十分注重融实用性与艺术性为一体,创作出独具匠心、工艺精湛的瓷器。特别是在瓷塑方面,创作的人物形象超凡脱俗,栩栩如生,连衣饰线条刻划都很流畅,加上白中泛黄的釉质,充分表达了塑像内心的神圣感觉。

馆藏清·康熙白釉持经观音立像,其造型典雅优美,质地细腻,制作精良,佛道人物形神兼备,注重细节的刻划,给人以艺术享受和感染力,让人心旷神怡。

这一时期的德化白瓷不仅在国内负有盛名,在国外也受到了人们的喜爱,被外国人誉为“国际瓷坛的明珠”、“中国白”,足见德化窑白瓷已成为中国白瓷的典型代表。

中国白,是器物之美。史书曾记载:“‘中国白’,乃中国瓷器之上品也。”白瓷也因此被赞誉为“中国白”,其工艺精湛,颜色柔润,自宋代始,白瓷随海上丝绸之路而名扬天下。在高温的浮沉中,这种洁白无瑕的色彩仿佛在传递这一种来自东方的韵味,在质密的白色里,释出中华民族温雅的性情。

THE END
1.盘点市场上古瓷的十大常见造假手段,你手中有吗?很多造假者由于追求数量,对古代制瓷技法不求甚解,因此会在制作工艺方面出现与所仿造瓷器年代工艺不符的地方。 仿元青花底部 元青花缠枝牡丹纹罐底部(故宫博物院藏) 五,按图索骥 根据杂志书刊,甚至博物馆里的馆藏精品去仿造。并且配上一段精彩、曲折的流传经历,去蒙骗收藏爱好者,以此盈利。 现代仿成化斗彩鸡缸杯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450834776187093531/
2.馆藏瓷器的出土痕迹(图)下面是以四川宋瓷博物馆为主,同时不断收入其它官方博物馆的显性的出土痕迹图片,瓷器收藏者可以通过可靠地出土痕迹验证自己的瓷器收藏品的真伪!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219/08/9165926_1142345678.shtml
3.片片碎瓷,藏着国与国的“碰瓷”故事,也串联成一本“最美的书”同样,我宁愿相信这是真的。 不过,这也不完全是空穴来风,毕竟,澶渊之盟打开了贸易之门,而贸易中一项重要的内容,便是瓷器。 那时候,昌南小镇的瓷器,到底有何等魔力,让两个敌对国家的皇帝都如此着迷? 1793年,碰瓷 选读 1792年,英国国王以为乾隆皇帝祝寿的名义,派出了包括随行人员在内近700人的使团前往中国,经过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691182
4.你别笑,我真的是文物!科普江华尤以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最具特色 其中,素纱单衣重量仅49克 是迄今世界上现存年代最早 制作工艺最精、最轻薄的衣服 “无语菩萨”强势出圈 近日 一组“无语菩萨”表情包 迅速席卷网络 这一表情包衍生于 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的文物 “沉思罗汉” 是瓷器艺术大师曾龙升所作 http://www.jh.gov.cn/jh/kpjh/202308/a9b170d6590249a2849b10fd00cf522c.shtml
5.盘点安徽省各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九华山历史文物馆 20 篇点评 位于九华山上 景点 林散之艺术馆 17 篇点评 景点 德化堂中国古床博物馆 12 篇点评 位于市中心区域 本攻略被收录至官方攻略《博物馆与展览》、《安徽》 安徽地区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江淮大地上这些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都是什么,你了解吗? 皖中地区博物馆 安徽博物院 安徽博物院 https://m.mafengwo.cn/gonglve/ziyouxing/43321.html?ivk_sa=1024320u
6.听十三国文物讲丝路故事——中国青年网但凡有点历史知识的中国人,大概都会对“丝绸之路”四个字怀着特殊的感情。谁不想沿着它走一走,一睹沿线的异域风情呢?但真要付诸实践的话,需要的金钱和时间成本又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 那么,现在机会来啦!自4月11日至7月14日,“殊方共享——丝绸之路国家博物馆文物精品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十三个国家级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wenhua.youth.cn/whdj/201904/t20190419_11930826.htm
7.@流落在外的中国文物下一站,瑰葭路(归家路)!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不完全统计,在全球47国,200多家博物馆里,存放的中国文物至少有164万件。而大英博物馆收藏的中国文物多达23000多件,长期陈列的有2000余件,是收藏中国流失文物最多的博物馆之一。 从新石器时代的玉琮、玉斧,商周的青铜器,秦汉时期的铜镜、陶器、漆器、铁剑,到唐宋的瓷器,明清的金玉制品……这里的https://content-static.cctvnews.cctv.com/snow-book/index.html?item_id=61155449673127893
8.Ⅰ号”出土瓷器的保护修复学术成果首页 关于扬博 参观指南 陈列展览 馆藏精品 文物保护 学术研究 教育互动 马可波罗纪念馆 资源共享 文创产品 学术研讨学术成果博物馆协会 “南海Ⅰ号”出土瓷器的保护修复 简要:瓷器在拥有化学性质稳定、硬度高、耐火性能好和不透水特点的同时,其脆性也很大,出水瓷器在高盐、高压的海洋环境下历经千年,大都已残缺破损,https://www.yzmuseum.com/index.php?g=home&m=article&a=show&id=214
9.中国的外销瓷与欧洲的瓷业间谍光明日报可见,代尔夫特窑不仅大量模仿中国瓷器,还带动了其他国家的仿造热潮,荷兰也因此繁荣起来。今天,在欧洲各地的博物馆、文物市场,都能看到这种类型的釉陶。荷兰人还特别喜欢中国德化窑产品,称之为“雪瓷”,于是大量模仿,这些白瓷当中,他们似乎特别喜欢仿制德化窑的佛教观音像,这也是受了法国传教士殷弘绪那封著名的陶瓷https://news.gmw.cn/2017-06/07/content_247134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