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教学设计

⑴积累“赃物、箱箧、制裁、荡然无存、富丽堂皇”等词语,把握字音及字义。

⑵了解作家及背景资料。

⑶了解这封书信的内容,理解雨果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

2、能力目标:

⑴整体把握文意,体味雨果的博大胸怀和高尚品格。

⑵揣摩文中关键语句,理解这篇短文的深刻内涵。

3、德育目标:

作为一个法国作家,雨果公开抗议本国政府的强盗行径,表现了一个作家的正义、良知;雨果对东方艺术、亚洲文明的尊重,展现了一个作家的博大胸怀和对全人类文化成果的热爱。学习本文,应学习作家的高尚情操,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全人类,为祖国的壮大、世界的和平、人类的幸福贡献自己的一生。

【教学重点】

重点把握雨果对圆明园的高度评价,对英法联军强盗行为的谴责,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揣摩关键语句,理解其丰富的意蕴。

【教学方法】

1、朗读教学法: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揣摩语言,教师须引导学生利用比较法、替换法、设问法深入理解句意。

【教具准备】

多媒体、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文字助读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重点〗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巴黎有圣母院,而我们中国能与之媲美的,只有圆明园。可惜我们现在看到的只是遗址。历史记载了耻辱的一页,1860年10月,英法联军以其强盗般的卑劣行径掠夺并焚烧了圆明园,如今只留下些断壁残垣。(请同学翻到课本前面的插图)举步其中,步履沉重;叩问历史,回声重浊……从遥远的国度里传来了正义的质问,回眸一瞥,原来是伟大作家雨果。今天我们学习雨果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二、作家及背景资料介绍

多媒体显示雨果画像、圆明园建筑。

教师分发文字资料,内容如下:

1、作家简介:

雨果(1802~1885),法国作家。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1827年发表剧本《克伦威尔》,剧本序言反对古典主义,成为浪漫主义的宣言。后又创作剧本《欧那尼》《国王寻乐》,表达人民对暴政的不满;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反对专制和教会。1861~1869年创作长篇小说《悲惨世界》,从人道主义观点描写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海上劳工》歌颂浪漫主义爱情在与大自然斗争和克服人类弱点方面的巨大精神力量;《笑面人》通过流浪艺人的悲惨遭遇,描写人民的苦难生活。1874年完成长篇小说《九三年》,描写法国革命高潮一年的动人场景。

2、英法联军远征中国:

英法联军之役,又称第二次鸦片战争,是1856~1860年英法联合发动的侵华战争。清咸丰六年(1856年)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进犯广州,挑起这场战争。次年英法组成联军,12月攻陷广州。1858年5月英法舰队在俄美支持下攻陷大沽炮台,逼近天津。清政府派桂良、花沙纳为钦差大臣赴天津谈判,6月分别与俄、美、英、法四国代表签订《天津条约》,11月又在上海签订中英、中法、中美通商章程。沙俄趁机于5月间用武力迫签《中俄瑷珲条约》,割去中国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大片领土。1859年英、法、美借口换约又派军舰北上,6月突攻大沽炮台。清军奋勇抗击,重创英法舰队。1860年英法再组联军,扩大战争。8月英法联军二万五千人由北塘登陆,攻陷大沽,进占天津,9月在通州(今属北京市)八里桥击败清军后,直攻北京。咸丰帝逃往热河,遗留恭亲王奕媾和。10月英法联军控制北京城,焚掠圆明园。后奕分别与英法代表签订中英、中法《北京条约》和批准中英、中法《天津条约》。沙俄又迫使清政府签订《中俄北京条约》,割去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大片领土。帝国主义的蛮横侵略与清朝封建统治者的妥协投降,使中国继鸦片战争之后又一次大量丧失领土和主权。

3、圆明园:

清代名园,在北京海淀附近。始建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为环绕福海的圆明、万春、长春三园的总称。周约十余公里。凿湖堆山,种植奇花异木,仿照国内外名胜四十景,有建筑物145处。其中除具有独创形式的庭园建筑外,长春园中还有海晏堂、远瀛观等西洋风格的建筑群。并利用长廊、墙垣、桥梁与自然景物相联系。艺术价值甚高,被誉为“万园之园”。清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劫掠园中珍物,并纵火焚毁。

三、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初步感知文意。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要求学生画出赞美圆明园的语句、讽刺侵略者的语句,并细细体味。

3、学生齐读文中赞美圆明园的语句。

明确:先总体评价,称圆明园是“世界奇迹”。接着与巴特农神庙比较,指出圆明园的艺术性质和成就:

⑴圆明园是东方幻想艺术中的最高成就;

⑵圆明园几乎集中了超人的民族的想像力所能产生的一切成就;

⑶圆明园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

然后,具体讲述园中之物,依次说了建筑材料、建筑、陈设、装饰、园林景观。以耗费劳动之巨作结。

最后讲圆明园是属于全人类的亚洲文明杰作。

提问:这段文字中包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思考,明确: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雨果对东方艺术、亚洲文明的尊重,对中华民族的尊重和赞美,表现了雨果的博大胸怀和对全人类文化成果的热爱。

4、学生齐读讽刺侵略者的语句:

提问:雨果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为什么用了不少反语使用反语有什么作用

学生联系课文第1段思考。

明确:巴特勒上尉恬不知耻地认为,这次远征是体面的,出色的,光荣的,他们期待的是雨果对此次胜利的赞誉。雨果在愤激之下,用反语活画出强盗的丑态,讽刺侵略者的卑劣行径。如“漂亮”“丰功伟绩”“收获巨大”“文明”“野蛮”等等反语正是强盗的口吻,有辛辣的讽刺意味。最后将自己对远征中国的强盗行为的严厉谴责说成“全部赞誉”,有极其尖锐的嘲讽意味。

5、学生齐读课文3~6段,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多媒体显示(逐句显示):

1、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

(把“世界”改为“中国”,好不好)

2、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就如同巴特农神庙在理想艺术中的地位。

(这里为什么要谈到“巴特农神庙”)

3、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

(这一句话有什么特殊含义)

4、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回到了欧洲。

(这一句有什么特殊的表达效果)

5、这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注意品味加粗词。)

6、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

(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7、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

(“干干净净”是什么意思雨果的这个夙愿怎样才能实现)

8、我证实,发生了一次偷窃,有两名窃贼。

(从这一句话中,可以看出雨果什么样的品质)

教师示范分析第1句:替换法是揣摩语言常用的方法。“世界”不能改为“中国”,雨果称圆明园是“世界奇迹”,以全球的眼光,肯定其艺术价值在世界的地位,体现了作者对全人类文化成果的热爱。

学生独立品味以下几句。

明确:第2句巴特农神庙是希腊最负盛名的古建筑,是欧洲人心中的神庙。与巴特农神庙相比较,突出圆明园的艺术成就,让更多的欧洲人了解中国,了解圆明园。人类最杰出的成就,却一同被强盗毁灭,其行径之卑劣,令人发指。

第3句,圆明园虽然当时是皇家花园,但归根结底,是属于全人类的,雨果的这种见解是非常深刻的,这表现了雨果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珍视,对人类文明创造者的尊重。结合全文分析,雨果以全人类的名义谴责侵略者的强盗行为,义正辞严,批判力强。

第4句,以漫画的形式形象再现强盗相互勾结的丑恶嘴脸、肆意掠夺的卑鄙行径,讽刺力强。

第5句,这一句中的“文明”“野蛮”等反语,正是强盗恬不知耻的狡辩口吻,有辛辣的讽刺意味。这个强盗政府颠倒黑白,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厚颜无耻。

第6句,雨果以人类的立场区分政府与人民,强盗政府不能代表人民,法兰西人民对中国人民是友好的,焚掠圆明园是英法政府的罪行,他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抗议政府犯下的罪行。他公开指斥强盗政府,这需要极大的勇气。

第7句,法兰西政府入侵中国,掠夺、焚毁圆明园,是卑劣的强盗行为,劣迹斑斑。“干干净净”是友爱、热爱和平、崇尚正义的意思。

这个夙愿迟早会实现,但前提是中国国力的增强,中华民族跻身于世界强民族之林。只有强盛的国家才有可能维护自己的尊严。

第8句,我们完全为雨果的人格魅力所震撼,他公开抗议本国政府的强盗行径,不顾个人安危,公理至上。他那清醒的头脑,正直的良知,公正的立场,非凡的勇气是难能可贵的。

学生齐读这些句子,深层体味句子的丰富意蕴。

五、课堂小结

中国晚清政府由于朝政腐败,致使国力衰颓,只能靠奴颜媚骨求得苟延残喘,这是历史的耻辱,民族的耻辱。今天中华民族正处于伟大的复兴时期,它以年轻的姿态出现在世界舞台上,我们坚信,这个“超人的民族”定会青春勃发,焕发新的生命力,在世界历史的画页上留下精彩绚丽的一笔。

六、课堂练习

中国是被掠夺者,我们中国人谴责强盗,控诉掠夺是很自然的,而雨果作为一位法国作家,却公开指责本国政府,为中国人鸣不平,这实在非常了不起。请以“谢谢你,雨果”或“雨果,好样的”为题,说一段话,谈谈你的感想。

选三位同学交流,其余同学点评。

七、布置作业

2、运用“富丽堂皇”“荡然无存”各写一句话。

【板书设计】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赞美圆明园──尊重,同情

}正直的良知公正的产场

抗议侵略者──讽刺,谴责

【活动与探究】

一、写作活动设计

1、给雨果写封信,谈谈你读本文的感想。

要求学生用书信的形式和大师对话,抒写读后感,可以从“你对雨果的观点如何评价你对雨果产生了什么感情英法联军的罪行,其根源是什么中国当年被侵略被掠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雨果对中华民族的创造力作了高度评价,这对坚定我们民族的自信心有什么作用”等几方面来谈。

2、假如你正漫步在圆明园的遗址上,你会有什么感想,请以“叩问圆明园”为题写一段话。

3、1861年2月23日至4月10日,拿破仑三世公然将抢来的圆明园文物在杜伊勒里宫展出,请你想像当时展出的情形和周围人们的议论。假如你在法国见到了圆明园的遗存物品,你会有什么想法呢请把它写下来。

二、关于组织以“请战争走开”为题的演讲比赛的设想

人类历史上,血与火的战争屡屡爆发。战争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我们坚信真善美必将战胜假恶丑,正义必将战胜邪恶。本单元我们不同程度地涉及到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对战争及战争涉及的多方因素有所了解。开展此次演讲比赛旨在激发同学了解战争、认识战争,呼唤和平、追求和平。

三、讨论

“铸剑为犁”的雕像在联合国总部前已矗立了四十余年,可是和平的钟声并未敲响,战火与死亡仍然时时践踏着公理和正义,这是为什么请就此展开讨论。

提示:可联系美、英对伊拉克发动的战争谈起,要对战争的根源有所了解。

四、开放性探究

废墟

余秋雨

不能设想,古罗马的角斗场需要重建,庞贝古城需要重建,柬埔寨的吴哥窟需要重建,玛雅文化遗址需要重建。

这就像不能设想,远古的铜器需要抛光,出土的断戟需要镀镍,宋版图书需要上塑,马王堆的汉代老太需要植皮丰胸、重施浓妆。

还历史以真实,还生命以过程。

──这就是人类的大明智。

当然,并非所有的废墟都值得留存,否则地球将会伤痕斑斑。废墟是古代派往现代的使节,经过历史君王的挑剔和筛选。废墟是祖辈曾经发动过的壮举,会聚着当时当地的力量和精粹。碎成齑粉的遗址也不是废墟,废墟中应有历史最强劲的韧带。废墟能提供破读的可能,废墟散发着让人留连盘桓的磁力。是的,废墟是一个磁场,一极古代,一极现代,心灵的罗盘在这里感应强烈。失去了磁力就失去了废墟的生命,它很快就会被人们淘汰。

并非所有的修缮都属于荒唐。小心翼翼地清理,不露痕迹地加固,再苦心设计。让它们既保持原貌又便于观看。这种劳作,是对废墟的恩惠。全部劳作的终点,是使它更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废墟,一个人人都愿意凭吊的废墟。修缮,总意味着一定程度的损坏。把损坏降低到最低程度,是一切真正废墟修缮家的夙愿。也并非所有的重建都需要否定。如果连废墟也没有了,重建一个来实现现代人吞古纳今的宏志,那又何妨但是,那只是现代建筑家的古典风格,沿用一个古名,出于幽默。黄鹤楼重建了,可以装电梯;阿房宫若重建,可以作宾馆。滕王阁若重建,可以辟商场。这与历史干系不大。如果既有废墟,又要重建,那么我建议,千万保留废墟,傍邻重建。在废墟上开推土机,让人心痛。

不管修缮还是重建,对废墟来说,要义在于保存。圆明园废墟是北京城最有历史感的文化遗迹之一,如果把它完全铲平,造一座完全崭新的圆明园,那么得不偿失。大清王朝不见了,熊熊火光不见了,民族的郁忿不见了,历史的感悟不见了,抹去了昨夜的故事,去收拾前夜的残梦。但是,收拾起来的又不是前夜的残梦,只是今日的游戏。

提示:只有能帮助我们解读历史的废墟才值得留存,修缮也要科学合理。

【备课资料】

一、课文补遗

圆明园文物今何在:

圆明园是中国园林艺术的集大成者。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攻入圆明园大肆抢劫并放火灭迹。时至今日,圆明园文物已在异国他乡漂泊了130余年,他们的境况又如何呢

枫丹白露的中国宫:

与欧洲的其他一些王宫的城堡、宫殿一样,枫丹白露宫内也陈列着许多来自欧洲各国的古代油画、石雕,而其独具特色的是在楼内二层有一处“中国宫”,宫内的全部陈列品都来自圆明园中国宫内最重要的一间展室。屋顶上是三幅巨大的工笔重彩三世佛像,画上清晰可见乾隆的鉴赏御印。大厅正面是镶嵌珠宝的奇椅、屏风、宫扇,在其左侧依墙是两个大多宝阁柜。在展室的另一侧是几个各自独立的展柜,里面全是大型的器物。在一件硕大的雕绘镶嵌有双龙图案的景泰蓝瓶的足边上,清晰刻写着“大清乾隆年制”。

西挪威实用艺术博物馆:

在挪威西部有一座依山傍海的重要城市名为伯尔根。西挪威实用艺术博物馆就坐落在城市沿海平原上。西挪威实用艺术博物馆最不寻常的是圆明园石雕。在该馆一层的整个陈列室中,几乎全部陈列的是雕刻精美的圆明园建筑石构件,有残断的柱础、栏杆、望柱、石像……在大厅墙壁上还挂着一幅印在白布上的圆明园海宴堂铜版画。这座展厅也被起名“圆明园厅”。

散落欧洲的圆明园文物:

在欧洲,除枫丹白露和西挪威实用艺术博物馆外,一些著名的博物馆、图书馆也都收藏有圆明园文物。惟一幸存的、能使人们了解圆明园原貌的《圆明园全景图》保存在法国巴黎博物馆,清朝宫廷画师沈源、唐岱所绘的《圆明园四十景图》原画和郎世宁所绘的《西洋楼透视图铜版画》则保存在巴黎国家图书馆。英国大英图书馆收藏着原藏于圆明园文源阁的《四库全书》部分分册,大英博物馆有来自圆明园的瓷器、金器、玉器,馆内专门有一座徐展堂中国艺术品陈列馆,展出中国古代文物。

二、时文超市

1、荐读《圆明园》:

八国联军的炮火

轰开了万园之园

一双双数不清肮脏的手

伸向了圆明园

把秦砖汉瓦一齐搬进了船舱

而后火舌爬满了圆明园的名字

爬满了一个民族的耻辱的记忆

一个多世纪过去了

那耻辱

凝成铅字

在教科书上,在讲台上

向后一代讲述

不要忘记

不能忘记

那段屈辱的历史

记住

落后就要挨打

──《语文报》高中版162期,作者:陈兆萱

2、荐读《致切尔西的父亲美国总统克林顿的信》:

克林顿先生:

两个年轻人在您的炸弹下死去了,被无辜地夺去了生的权利。我的夫人在北京的家里终日以泪洗面,等待着,可能够等来什么呢女婿的母亲远在江苏乡下,听到噩耗,立即昏死了过去,美好的生活瞬间如天塌地陷一般。面对您造成的这种悲惨局面,您作为一名父亲,作为一个人──一个一贯主张人权的人,觉得不应该说点什么吗

我真希望您能接到我这封信,如果有可能,译成英文在美国报纸上发表就更好了。我真心地希望您能了解,中国人和美国人一样不愿意失去幸福的生活,他们同样拥有生存的权利。请记住,我们的血不能白流,中国人是不会任人欺侮的!

最后,祝您和您的夫人、女儿合家幸福!

朱颖、许杏虎的父亲朱福来

1999年5月10日于贝尔格莱德

──选自《人民日报》

提示:这是和着血泪写就的一封信,这是控诉美国野蛮暴行,伸张正义、呼唤良知、企盼和平的一封信,文中对美国一面宣扬“人权”、标榜“人道”,一面却扼杀人的生存权利,制造人道主义灾难的伪善面目、丑恶嘴脸暴露无遗。

THE END
1.四六级必备翻译词组(三)北京烤鸭Beijing Roast Duck 火锅hot pot 高雅艺术refined art 爱国主义精神patriotism 文化事业cultural undertakings 文化冲突cultural conflict 民族文化national culture 文化底蕴cultural deposits 同宗同源 be of the same origin 中国文学Chinese literature 中国武术Chinese martial arts; Kung Fu https://cet4-6.xdf.cn/202412/14001001.html
2.Chinese’一词的多重含义:从文化语言到经济与全球化哲学语境“Chinese”这个词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但它的含义远不止字面上指代中国人或中国文化,app.mitakio.com,。它的多重含义反映了语言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也展现了不同语境下的使用方式。 “Chinese”作为一个名词 (“Chinese” as a Noun) 在最基本的层面上,“Chinese”作为名词通常指中国人。无论是在国际场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Q7VGVR0512BOIV.html
3.汉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在英文中“瓷器(china)”与“中国1. 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段介绍“瓷器”的说明性文字。 要求:运用下定义、分类别两种说明方法。不超过100字。 ①瓷器是汉族劳动人民的一个重要创造,其发明是汉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在英文中“瓷器(china)”与“中国(China)”同为一词。 ②瓷器是从陶器发展演变而成的,大约在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中期,中国就https://zujuan.21cnjy.com/question/detail/58616678
4.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瓷器"与"中国"在英文中同为一词a瓷器是中华文明展示的瑰宝。多姿多彩的瓷器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瓷器"与"中国"在英文中同为一词,充分说明中国瓷器的精美绝伦完全可以作为中国的代表。最为有名的是景德镇瓷器和唐三彩。 The chinaware is the Chinese civilization demonstration treasure.The colorful chinaware was one of Chinese ancient timehttp://riyu.zaixian-fanyi.com/fan_yi_3713286?ivk_sa=1024320u
5.中国瓷器指的是中国制造的瓷器,在英文中“瓷器(china)”与中国中国瓷器指的是中国制造的瓷器,在英文中“瓷器(china)”与中国(China)同为一词。中国是瓷器的故乡,其中,我国陶瓷有五大产地,位于山东的产地是( )。A.博山B.淄川C.桓台D.高青的答案是什么.用刷刷题APP,拍照搜索答疑.刷刷题(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职业搜题找https://www.shuashuati.com/ti/b1953cbd22a04485be7ce39de6880624.html
6.在英文中瓷器(china)与中国(China)同为一词。大约在公元前16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在英文中瓷器(china)与中国(China)同为一词。大约在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中期,中国就出现了早期的瓷器。宋代是瓷业的全盛时期,陶瓷产地遍及全国各地。下列各项中属于“宋代五大名窑”的是()。 https://m.zhuhai.huatu.com/tiku/4034242.html
7.瓷器是瓷质器皿的通用名称,取这个与中国书写相同的名称,是因为瓷器源海词词典,最权威的学习词典,专业出版瓷器是瓷质器皿的通用名称,取这个与中国书写相同的名称,是因为瓷器源于中国。的英文,瓷器是瓷质器皿的通用名称,取这个与中国书写相同的名称,是因为瓷器源于中国。翻译,瓷器是瓷质器皿的通用名称,取这个与中国书写相同的名称,是http://dict.cn/%E7%93%B7%E5%99%A8%E6%98%AF%E7%93%B7%E8%B4%A8%E5%99%A8%E7%9A%BF%E7%9A%84%E9%80%9A%E7%94%A8%E5%90%8D%E7%A7%B0%EF%BC%8C%E5%8F%96%E8%BF%99%E4%B8%AA%E4%B8%8E%E4%B8%AD%E5%9B%BD%E4%B9%A6%E5%86%99%E7%9B%B8%E5%90%8C%E7%9A%84%E5%90%8D%E7%A7%B0%EF%BC%8C%E6%98%AF%E5%9B%A0%E4%B8%BA%E7%93%B7%E5%99%A8%E6%BA%90%E4%BA%8E%E4%B8%AD%E5%9B%BD%E3%80%82
8.综合英语教程汉译英6篇(全文)confine your talk to the facts rather than spread word about the biased report in that newspaper.6.The first thing he did after his arrival in Paris was to convert all his money into euros.7.这部莎士比亚剧本搬上中国舞台时为迎合中国观众的口味进行了改编,结果它更像一部中国戏剧,而不是英国的https://www.99xueshu.com/w/filehyld7vat.html
9.浦东首秀,中国嘉德2024春季精品展盛大启幕,400+春拍珍品提前看4月27日,中国嘉德2024春季精品展在位于浦东陆家嘴的上海中心大厦隆重开幕,为春拍珍品提前开箱。此次精品展从春拍的5000余件拍品中优中选优,带来400余件中外艺术珍品,涵括中国书画、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瓷器及古董珍玩、古典家具及工艺品、古籍善本、佳酿臻茗、珠宝翡翠钟表、邮品钱币等各大门类。既有国宝级别的稀世https://news.artron.net/20240427/n1131150.html
10.选修课古琴选修课课程是由北大附中民乐团与中国古琴文化研究会合作,开设的面向零基础学生的古琴文化普及性课程。由专业演奏家进行现场指导、教授。通过课程教学,能够在培养学生音乐基础素养的同时,理解中国传统音乐文化。 此外,通过学习传统古琴乐曲,学生还可以接触到中国古代的文学、民俗、历史等文化元素,进一步树立民族文化自信与http://czpkuschool.pku.edu.cn/tskc2/xxk.htm
11.大学英语六级翻译考试习题汉语中作"现代化"定语的"社会主义"在英语中只需要一个单词socialist 就可以表明,按照英语的习惯,放在所修饰的中心词modernization之前。但是原文中"我国"翻成英语就不是简简单单的一个词了,而是一个介词短语of our country,置于中心词"现代化"之后,成为后置定语。英译时,"任务"的定语"努力完成的"是一个从句that https://www.oh100.com/kaoshi/cet6/tiku/431952.html
12.语言翻译中西文化差异(精选十篇)我国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曾经说过:“就句子的结构而言, 西洋语言是法治的, 中国语言是人治的。”汉语和英语的习惯用法不同。汉语中某一说法本来是很清楚的, 谁也不会误解, 但如果生搬硬套, 逐字译成英语, 就很可能词不达意, 甚至还会引起误解, 闹出笑话, 或铸成大错。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 就必须在译文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4pzwb6v.html
13.倡议书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中国”,“中央之国”,做为我们中华民族的国家名称,早在周代的历史文献中便有据可考;在之后的几千年里,中华民族一直以“中国”自称。因为它最能代表中华民族的文明,是中华民族历史与精神的传承。“中国”中原之国,这是无法用某https://m.fang.com/bbs/sh/1210023015/20044674.htm
14.英文单词题目答案解析,英文单词题目答案解析119 为了暂时记住某一个较长的英文单词,最适宜的记忆策略是( )。 A.复述策略 B.精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生成技术 免费查看参考答案及解析 题目: 33 案例: 《泥土的生命——古代陶器与瓷器》英文导入 (1)教师在黑板上写英文单词China:让我们一起来大声读这个单词好吗 这个单词是什么意思 ——中国 (https://www.12tiku.com/newtiku/so-%E8%8B%B1%E6%96%87%E5%8D%95%E8%AF%8D.html
15.“中国的英文单词为什么与瓷器”是一样的?爱问知识人慢慢的“China”代替了“Chin”,专指“中国(秦)”。如此,“瓷器”与“中国”的英文单词是一样的https://iask.sina.com.cn/b/sNu6mFsjn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