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北京博物馆月丨“百馆千展万人观”博物馆指南·历史文化类

北京文博交流馆(北京市智化寺管理处)

北京文博交流馆(北京市智化寺管理处)成立于1992年,是一座以智化寺为馆址的古建类博物馆,承担着保护和展示智化寺古建筑和智化寺京音乐两项文化遗产的职能。

智化寺建成于明正统九年(1444年),为明英宗时期司礼监太监王振所建,是北京市内保存规模较大的明代木结构建筑群。目前中轴线上的建筑保存基本完整,共四进院落,现存主要建筑的梁架结构、天花彩画等,具有典型的明代特点,上有接近宋元的做法,下有靠近清代的形制,智化寺为研究明代建筑乃至宋元建筑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实物例证,在建筑学上具有非常高的研究价值。智化寺于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智化寺京音乐在智化寺内按代传承,至今已570多年,传至第二十七代传人。其曲调庄重典雅、曲谱珍贵神秘、曲牌古老丰富、传承严谨有序,被誉为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智化寺京音乐于2006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

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是主要承担鲁迅和新文化运动时期著名人物、重大事件有关实物、资料的征集、保管、研究和宣传展示等工作的国家一级博物馆,包括鲁迅博物馆馆区和新文化运动纪念馆馆区。

北京鲁迅博物馆馆区位于西城区宫门口二条19号,内有鲁迅旧居及鲁迅陈列展览。鲁迅旧居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鲁迅在这里写下了《华盖集》《华盖集续编》《野草》三本文集和《彷徨》《朝花夕拾》《坟》中的部分篇章。新文化运动纪念馆馆区位于东城区五四大街29号,是全国唯——家全面展示五四新文化运动历史的综合性纪念馆。以复原五四时期北大红楼历史面貌为主,凸显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红楼历史氛围。

现有馆藏国家一级文物759件。主要有鲁迅的手稿、藏友人信札等;有许广平、章太炎、钱玄同等新文化运动时期历史人物的遗存;有大量的鲁迅著、译、辑、编著作版本和鲁迅研究著作版本、现代文学丛刊与新旧期刊;还有大量中外版画名作及李可染等的绘画作品。

北京考古遗址博物馆(金中都水关遗址)

北京考古遗址博物馆为一馆三址,包括位于房山区琉璃河镇的琉璃河遗址,位于丰台区丰葆路的大葆台西汉墓遗址,以及位于丰台区右安门外的金中都水关遗址。其中琉璃河遗址、大葆台西汉墓遗址成功入选2021年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三个遗址是中国百年现代考古学的北京贡献,是北京地区不同时期历史文化的重要标识,是蕴涵着丰富知识、智慧、艺术的宝藏,也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

金中都水关遗址是中都南城墙下的一处木石结构的水利设施遗址。城内水系经水关由北向南穿城墙而出,流入中都南护城河。水关遗址的发现基本上明确了中都城内鱼藻池水系过龙津桥向南穿过丰宜门和景风门之间的南城墙流入护城河的水源路线。水关遗址的建筑基础结构与宋代《营造法式》所载“卷華水窗”的规定相一致,是现存考古发掘出土的中国古代都城水关遗址中体量最大的,也是研究我国古代建筑和水利设施的重要实例。金中都水关遗址被评为199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01年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金中都水关遗址见证了北京的建都之始,与其他诸多金代遗迹共同构筑了金中都的华彩篇章。

大钟寺古钟博物馆

大钟寺古钟博物馆,坐落于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西路,占地面积达三万平方米,是国内唯——所以钟铃文化为主题的专题博物馆。它肩负着钟铃文物收藏与研究的使命,广泛征集钟铃文物、文献和史料,举办古钟陈列与展览,以此弘扬和传承中国古钟文化的精髓。

博物馆常年设有九大展览,分别是阅古钟林、礼乐回响、质器庄严、妙境梵音、敕建觉生、金火流光、永乐大钟、诗韵钟声以及外国钟铃。这些展览共展出文物展品400余件,如同一部生动的古钟发展历史长卷,将古钟的演变与传承娓娓道来。

整个展览以“古韵钟声”为总主题,深入阐释了“钟”与“声”之间的特殊关系,凸显了“钟”在历史与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声”所传递的深远韵味。展览设计独具匠心,以点突破,点动成线,线动成面,构建出一个完整而丰富的古钟信息网。各个展览内容相互补充,逻辑层次清晰,使观众在欣赏古钟之美的同时,也能深刻领略其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

展览分为历史、文化、技术三条主线,形成了一条合理的参观路线。它阐释了钟声如何承载历史,如何蕴含文化,如何彰显技术,以及如何传播理念等多个主题。观众在参观过程中,不仅能欣赏到古钟的精湛工艺和独特魅力,更能深刻感受到钟声所传递的历史文化信息和人类智慧的结晶。

北京大运河博物馆

北京大运河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东馆)是北京建设“博物馆之城”和大运河文化带的龙头工程,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标志性项目,位于北京城市副中心城市绿心森林公园西北部,集展览展示、社会教育、文保修复、收藏保管等功能于一体,2023年12月27日正式面向公众开放。

建筑由共享大厅、展陈大楼和休闲水街组成,总建筑面积约9.97万平方米,设计理念源于古运河图景中的船、帆、水三个元素,共享大厅屋顶造型像“船”,展陈大楼屋顶造型像“帆”,两座建筑间有一条长约270米、宽约20米的休闲水街。观众站在远处看博物馆,展陈大楼建筑高于共享大厅,5片船帆状的屋顶高低错落,曲线饱满,动感十足。

展览体系由基本陈列、专题展览、开放展示、临时展览四大类型构成,以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为指导,紧密配合北京城市战略定位,围绕大运河与北京相辅相成的密切关系,以人、水、城为内容主线,从人文地理视角、生态文明高度展示北京城市发展历史、建设成就。

THE END
1.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博物馆持续推出精品展览 冬日北京,天安门广场东侧,中国国家博物馆游人如织。走进这座国家最高历史文化艺术殿堂,一件件精美藏品、一段段珍贵记忆、一个个动人故事,蕴藏着中华民族的智慧、精神、文化,饱含着生生不息的力量。 国家博物馆平均每天接待观众2万余人。“来国博,看中国,读世界”,已经成为越来越多观众https://www.mct.gov.cn/wlbphone/wlbydd/xxfb/zsdw/202412/t20241210_956782.html
2.(23)博物馆展览的类型.ppt博物馆展览的类型博物馆展览多种多样,各有特点国家博物馆的临时展览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展览可以划分为不同类型。一、按展览展出的时间长短分类按照展览展出的时间长短分,博物馆有两类展览:一类是长期展出的体量较 大的基本陈列,即常设展览,其展览主题展品和展示体系一般比较稳定 基本陈列往往反映了博物馆的性质和https://m.book118.com/html/2023/0810/5033111342010304.shtm
3.就类型而言,以下什么类博物馆展览的单位造价最高?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中,提出了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这种目标的提出有利于( ) ①扩大消费需求,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②落实分配政策,调动各种生产要素积极性 ③促进社会公平,形成公正合理的分配格局 ④健全社会保障,缩小城乡的收入分配差距 https://www.shuashuati.com/ti/ee5a28f75e5c44c9bbd5031478c17901.html
4.博物馆展的特点及主要类型参展知识我国博物馆主要分为四类:历史类、艺术类、科学与技术类、综合类。随着博物馆的发展,有人建议增加博物馆的类型,其中关于增加行业类博物馆的呼声尤其高。由于这类博物馆涉及多种行业,与前面四类也有所不同,因此这里暂且将其归入行业类博物馆展览类型。 https://www.omaten.com/news/20150504113538.html
5.博物馆设计的主要类型博物馆是我们常见的一种公共场所,它集收藏、研究与展示功能于一体,藏品是博物馆设计的核心,如何将博物馆的藏品更好的展示给观众,并让观众获得艺术美和愉悦的观赏经验,才是博物馆设计的主宗旨。 博物馆的特点是“博",即藏品的丰富、珍贵。专业博物馆藏品的数量虽比不上综合博物馆,但它比较专一、集中,同样给人以https://www.sunfans.com/news/show/id/1938
6.博物馆学概论1第五章博物馆藏品保护 第1节藏品保护的内涵与理念 第2节藏品的保存环境 第3节藏品保护科技 第六章博物馆展览策划、设计与施工管理 第1节展览内容策划 第2节展览形式设计 第3节博物馆展览工程管理 第七章数字博物馆 第1节数字博物馆的概念 第2节数字博物馆的类型划分 https://www.jianshu.com/p/3edb65b6c8d6
7.首都博物馆展览类型:收费 千载流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大运河主题书画展 俄罗斯的心灵——俄罗斯国立特列季亚科夫美术馆绘画作品展 更多>> 展区分布 基本陈列 专题、艺术陈列 更多>> 展览时间:2023年1月20日—2023年7月23日展览地点:首都博物馆东区圆厅2-3层 画中三千界——首都博物馆馆藏明清道释人物https://www.capitalmuseum.org.cn/
8.设计通常分为哪几大类?展馆设计公司展厅设计公司2. 综合展馆:用于举办各种类型展览的通用展馆,设计灵活多变,可以根据不同展览需求进行调整。 3. 单一用途展馆:针对特定用途而设计的展馆,例如汽车展馆、农业展馆等。这类展馆通常会根据展品特点进行专门的展示和布置。 4. 博物馆:以收藏、研究、展示文化、科学等方面为目的的展馆。博物馆的设计通常需要考虑保护展品、https://www.sxjc6866.com/xingyezixun/1436.html
9.地方性博物馆临时展览策划与实施——以金华市博物馆为例克难攻坚近年来,我国博物馆事业蓬勃发展,全国平均每29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观众与博物馆的距离呈现出从“走近”到“走进”,再到“走尽”的现象。一成不变的常设展览已不能满足观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而主题鲜明、形式灵活、时效性强的临时展览,逐渐成为博物馆保持持久吸引力的重要手段。随着临时展览数量和体量的与日俱增,https://z.hangzhou.com.cn/2019/whhzrycr/content/content_7318169.html
10.展览详情展览以馆藏文物为基础,通过“史前初曙”、“东莱兴衰”、“盛世仙乡”、“文化港湾”、“海防锁钥”五个部分,将烟台地区上自旧石器时代下至清末数十万年的发展历程,和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海洋文化、莱夷文化、青铜文化等多元文化,全面、真实、鲜活地呈现出来,谱写了烟台地区古代文明的灿烂华章。https://www.ytmuseum.com/pc/exhibition/detail?id=205
11.博物馆文物陈列展览设计的思路分析文物是博物馆展览陈列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博物馆的灵魂所在,以此来设计陈列时,可按照艺术材质与特色、文物年代、文物特征等明确陈列主题,这也是博物馆设计文物陈列的重要途径之一。应用特定系列的文物作为展览陈列的核心与主题,可使观众按照系列的顺序依次观展,系统观赏各类型文物的独特之美。 https://www.fx361.com/page/2021/1111/9090623.shtml
12.博物馆的陈列展览是博物馆的三大基本功能之一“陈列展览是博物馆面向社会的主要传播媒介, 是面向公众传播文化信息的独特语言, 即在一定空间内,以文物藏品为基础, 配以适当的辅助展品, 按照一定的主题序列,采取适当的艺术形式,进行直观教育和信息传播。“博物馆通过陈列展览联系社会公众, 展现其自身研究成果、 服务理念, 开展社会教育和公共服务, 从而实现其社会效https://www.clickshowcase.com/news-detail-id-644.html
13.中国博物馆陈列展览精品·策展笔记陈列展览作为实现博物馆文化价值和核心功能基本方式,既是助力博物馆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核心产品,也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手段。 “中国博物馆陈列展览精品·策展笔记”(第一辑)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 陈列展览作为实现博物馆文化价值和核心功能基本方式,既是助力博物馆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https://www.tianyinzhanlan.com/newsdetail/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