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传统文化“活”起来,西浦学生团队又获国奖文物文化遗产文化博物馆

在桌游中,扫描相应的卡片,文物即可跃出纸面;步入虚拟博物馆,展品拥有了声音,可以自己讲述它们背后的故事;在虚拟环境中,用户可以模拟演奏南音的乐器……这几项将VR和AR技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能够与不同类型的文化遗产进行互动的创新应用,由西交利物浦大学智能工程学院遗产·教娱·现实技术课题(Heritage,Edutainment,andRealityLab,简称“HERLab”)的三支学生团队完成。凭借这些作品,他们在近日举办的2024年全国大学生虚拟现实创新设计竞赛决赛中获得一、二、三等奖各一项。

大赛依托于第二十四届中国虚拟现实大会,由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主办,吸引了包括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在内的三百多支高校代表队参加,共计119件作品入围决赛,是国内虚拟现实领域的顶尖赛事。此外,西浦智能工程学院博士生汪雪琪关于虚拟博物馆室内导航的论文海报摘得中国虚拟现实大会的最佳海报奖。

穿越时空的桌游:AR技术唤醒吴文化博物馆的宝藏

与苏州吴文化博物馆合作的项目“增强现实·数智文博——基于多人AR互动桌游的数智文博应用”在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团队成员包括智能工程学院的博士生梁家琛、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本科生程禹和西浦创业家学院(太仓)人工智能与先进计算学院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的本科生刘凡沛。

“我们将游戏设计理论、AR技术与数字文物应用结合,以苏州吴文化博物馆馆藏的八件重点文物为基础,设计了一款基于经典大富翁游戏机制的多人AR互动桌游,参与者可以在AR视角下与同伴一起探索文物、获取知识。”梁家琛介绍道。

刘凡沛表示:“在完成游戏任务的过程中,参与者可以近距离观赏到古代文物设计的精妙,了解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通过这种寓教于乐方式,可以加深人们对吴地文化的理解与兴趣,助力文博产业的数字化与智能化转型。”

“这个项目基于我们参与西浦暑期本科生研究项目(SURF)时取得的成果,我们将与吴文化博物馆的实际状况和需求相结合,提升它在文化遗产教育方面的能力,提供了符合博物馆需求的方案。”程禹补充道。

文物“开口”说历史,定制声音解锁虚拟博物馆新体验

获得二等奖的项目“文物会发声:为虚拟博物馆文物赋予声音”由智能工程学院的博士生陈冰卿和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本科生褚文祺共同完成。

陈冰卿表示:“传统博物馆的文物信息大多通过静态信息牌或者音频讲解来展示,而虚拟博物馆可以实现更丰富的交互和展示方式,因此,我们在项目中尝试让数字文物用第一人称向参观者讲述它的历史故事和文化背景,让用户体验更加生动有趣。”

“我们设计了一个可以自定义数字文物声音的工具‘ArtiSound’,它能被应用到不同的虚拟博物馆中,通过调整声音参数,用户可以让文物‘变声’,创造独属于自己的声音。未来,我们计划让文物动起来,进一步提升虚拟博物馆的互动性。”褚文祺介绍道。

指尖上的南音:用VR演奏传统音乐

获得三等奖的作品是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专业硕士生陈凯的毕业设计,项目围绕计算机系博士李月与泉州师范学院合作的科研项目展开。

“我们以福建传统音乐南音为例,将手部追踪技术与南音相结合,创建了一个包括器乐展示和器乐演奏的沉浸式VR音乐文化互动体验。我们让音符从琵琶的琴弦、洞箫的孔位流动,通过手指拨弦和孔位按压,模拟现实中两种乐器演奏的体验,促进传统文化的数字化传播。”陈凯介绍道。

李月是HERLab课题组的负责人,也是此次大赛获奖作品的指导老师。她表示:“与文博机构及产业的合作鼓励了学生以科研和实践为导向,思考和解决问题。今年,我们的学生团队延续了往年的亮眼表现,也在竞赛中提升了团队合作和交流表达等可迁移的技能。未来,我们将继续推进文化遗产、教育娱乐技术和创新现实体验领域的发展。”

THE END
1.虚拟博物馆与实体博物馆的差异及关系解析.docx虚拟博物馆与实体博物馆的差异及关系解析1. 内容描述本文档旨在深入探讨虚拟博物馆与实体博物馆之间的差异,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博物馆已经从传统的实体空间逐渐扩展到虚拟世界,为观众提供了更为丰富和多样化的参观体验。虚拟博物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56759674.html
2.虚拟博物馆,能否完全替代传统博物馆?界面新闻·JMedia该项目旨在通过先进的3D建模和图像捕捉技术,将艺术作品数字化,打造一个可协作、可互动的网络平台,提升文化遗产的知名度和保护力度。文化遗产数字化的主要挑战是什么?如何克服这些挑战?虚拟博物馆能否完全替代传统博物馆? 一览: 艺术作品数字化有助于保护文化遗产,让艺术品走向大众,打造全新的观展体验。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11456029.html
3.数字化博物馆与虚拟博物馆有什么区别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化博物馆和虚拟博物馆已经成为了一个新的文化形式。这两种博物馆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但它们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区别。 一、功能不同 数字化博物馆主要是将传统的博物馆以数字化的形式展示出来,它可以更好地展示出博物馆里的文物,使游客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博物馆里的文物。而虚拟博物馆则是通过计http://www.ylpano.com/news/686693139167186944/8ce7ea49cc7c4d4ea6985640459a136a
4.如何打造VR沉浸式体验线上虚拟3D博物馆,文物3D数字化虚拟展示和多积木易搭文博行业3D数字化解决方案,借助3D扫描建模、AR/VR、虚拟互动等前沿科技,为文博行业打造了“永不闭馆”和“展览不息”的数字化博物馆新时代。https://jimuyida.com/about/newsdetails/1870040486098501634
5.虚拟博物馆,文化遗产的新视窗当我们提及文化遗产时,我们通常会想到博物馆、历史遗址、艺术品等实体物质。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虚拟博物馆已经成为了文化遗产展示和保护的新视窗。http://www.grimmbro.net/News/100001/100439.html
6.数字化博物馆创业:虚拟展览的新模式数字化博物馆的创业,不仅能够保护和传承人类文化遗产,还能通过高科技手段提升观众的参观体验,具有极高的社会、文化和经济价值。对于传统博物馆而言,数字化转型是适应现代信息社会,保持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对于创业者和投资者而言,数字化博物馆项目代表着新一轮的科技浪潮和市场机遇。 https://blog.csdn.net/2405_88636357/article/details/144164115
7.虚拟博物馆及其发展现状元居科技与传统博物馆相比,虚拟博物馆可以提高文物展示水平,提高文物展示效果,帮助许多客户提供人性化的服务。让观众随时随地获取博物馆文物信息。此外,数字博物馆还可以创新藏品展示水平,打破传统博物馆单一枯燥的局限性,将静态文物资源转化为动态展示。 二、虚拟博物馆的发展现状 https://www.mvpmeta.com/newdetail/1043.html
8.探索科技赋能博物馆,引领3D线上博物馆进入“VR虚拟时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与创新,为博物馆带来了全新的展示方式。博物馆作为传承历史文化的载体,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众多观众。而如今,随着虚拟现实(VR)科技的广泛应用,我们的线上博物馆也进入了“VR虚拟时代”。作为重庆新信事达科技有限公司,我们深入探索科技赋能博物馆的可能性,致力于打造高质量的3D线上博物馆。 http://chongqing0312858.11467.com/news/5576374.asp
9.这个世界上,为什么会有博物馆一问三知澎湃新闻放眼当下,逛展已成为了人们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而数字化技术的飞速跃进,也为传统展览中知识与文化的传播方式带来了无限的可能。裸眼3D、全息投影、VR虚拟、体感互动时间、空间的限制被相继打破,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在云端实现了永不闭幕,这是属于博物馆人的盛宴,也是属于文化交流的盛宴。 科技将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073237
10.博物馆VR漫游记:和如视相约“云上”,领略古今文明之美回到“博物馆、教育和研究”这一国际博物馆日主题,如视“博物馆VR漫游记”助推博物馆的力量突破时空界限,惠及更多地区和人群,也为博物馆乃至千行百业的数字化转型带来成功样本。随着虚拟现实跨界融合不断深化,如视将持续跟进VR技术在博物馆等行业的落地实践,助推传统行业焕发新活力。https://tech.ifeng.com/c/8Zhs7ohbPP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