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让博物馆展品“动”起来

与此同时,各地博物馆积极应用数字孪生、虚拟现实(VR)、裸眼3D等技术,创新展览、互动形式,让观众感受到科技与文化的交融之美。

虚实结合丰富体验

“戴上这个虚拟现实眼镜,可以‘穿越’到古代,看到过去大河村居民的生活场景。”在郑州市大河村遗址博物馆一楼展厅的VR体验区,大河村遗址博物馆讲解员刘奕畅介绍,观众戴上VR眼镜后,用手柄点击不同页面,就能看到大河村先民的生活场景。

在VR技术帮助下,参观博物馆的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观众不再单纯用眼睛观看展品,还可以“参与”到展出中,更直观地了解展品。

与VR技术带来畅游虚拟世界的体验不同,增强现实(AR)技术可以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叠加,给观众带来虚实结合的参观体验。

在成都博物馆,观众戴上AR眼镜走进展馆,看着感兴趣的展品,随后眼镜中便会弹出展品图片介绍与视频讲解。这使线上讲解内容与线下展品有机融合,显著提升观众参观体验。

光影技术还原历史

鸟儿飞翔、花朵绽放、溪水流淌……走进浙江省博物馆之江新馆,随着全息投屏“画卷”徐徐展开,高5米、长40米的数字长卷将600多年前的《富春山居图》生动清晰地呈现在人们面前。

借助全息影像、裸眼3D等光影技术,沉浸式数字展览成为博物馆新的展出方式。观众站在展厅中便可“重回”历史现场,近距离感受古代文明。

“利用光影技术辅助展示,在当下已经十分普遍。我们在整个展馆100多个位点运用了多种最新的光影技术,包括OLED交互、裸眼3D等。”浙江省博物馆馆长陈水华介绍。

在郑州博物馆二楼的裸眼3D展示屏前,游客只需站在地面上标示的“最佳观看位置”,就可获得“呼之欲出”的视觉体验。

郑州博物馆管理中心主任杨建军介绍,运用裸眼3D技术,游客无需佩戴眼镜或者头盔等辅助设备,就可以看到3D图像。它打破了传统的展示方式,让观众可以看到展品更多细节。

目前,郑州博物馆已对5件馆藏精品文物进行裸眼3D展示。

线上观展足不出户

除了不断更新展示、交互方式,近年来我国许多博物馆借助元宇宙、数字孪生等技术,在网站、小程序等平台办起了云上博物馆、数字博物馆,将线下展览搬到线上,创新文物展示传播方式,实现了24小时不打烊。观众即使足不出户,也能够畅游文化海洋。

西安博物院与互联网企业合作,采用实时云渲染、生成式人工智能、3D高清建模等技术手段,将文物藏品转化为可虚拟互动的内容。例如,在以重要馆藏《辋川图》为基础塑造的元宇宙3D互动空间中,观众可以借助手机、电脑、虚拟现实设备等,进入线上元宇宙空间,化身《辋川图》中的人物,自由行走在王维笔下的辋川二十景中。每到图中一景,都会触发相应的图景介绍以及王维所写的诗词,一景一诗,相互映衬。伴随着画中美景和王维的诗词,观众可以在笔墨山水间,尝试体会王维当时的心境。

近年来,中国国家博物馆持续推动“智慧国博”建设。国博App、小程序、智慧导览系统的开发,让“云端国博”“国博云展览”“国博云直播”等活动成为常态。观众在云端就能欣赏中国国家博物馆的精品展览,近距离领略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

2023年底,中国国家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新成果——中华文明云展试点上线。与以往展陈不同,该展览由我国博物馆界首个数智人艾雯雯担纲导览,引领观众沉浸式线上观展。

中国国家博物馆文物活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贺占哲介绍,中华文明云展是以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展厅为基础打造的线上展厅。

“每年来中国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展厅参观的观众都特别多。我们希望更多人在家里就能够看到这个展览,所以引入数智人艾雯雯,让它带领大家参观,会让观众感觉更亲近。”贺占哲介绍,艾雯雯既是一个虚拟角色,也是一个数智角色。研发人员利用数字孪生、骨骼绑定、动作捕捉等技术,让数智人拥有生动的表情与丰富的肢体动作,使静态的数字模型“活”起来,变成一位楚楚动人的少女。与此同时,研发人员精准还原了展馆三维透视空间,利用三维与实景视频合成渲染技术,让艾雯雯“走”进现实场景。

艾雯雯可与馆藏文物产生神奇“感应”,具有让文物“活”起来的独特能力。除此之外,艾雯雯还拥有超强的自学和自适应能力,能够不断更新、丰富自己的知识,提升与观众的互动技能。

THE END
1.虚拟博物馆与实体博物馆的差异及关系解析.docx虚拟博物馆与实体博物馆的差异及关系解析1. 内容描述本文档旨在深入探讨虚拟博物馆与实体博物馆之间的差异,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博物馆已经从传统的实体空间逐渐扩展到虚拟世界,为观众提供了更为丰富和多样化的参观体验。虚拟博物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56759674.html
2.虚拟博物馆,能否完全替代传统博物馆?界面新闻·JMedia该项目旨在通过先进的3D建模和图像捕捉技术,将艺术作品数字化,打造一个可协作、可互动的网络平台,提升文化遗产的知名度和保护力度。文化遗产数字化的主要挑战是什么?如何克服这些挑战?虚拟博物馆能否完全替代传统博物馆? 一览: 艺术作品数字化有助于保护文化遗产,让艺术品走向大众,打造全新的观展体验。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11456029.html
3.数字化博物馆与虚拟博物馆有什么区别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化博物馆和虚拟博物馆已经成为了一个新的文化形式。这两种博物馆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但它们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区别。 一、功能不同 数字化博物馆主要是将传统的博物馆以数字化的形式展示出来,它可以更好地展示出博物馆里的文物,使游客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博物馆里的文物。而虚拟博物馆则是通过计http://www.ylpano.com/news/686693139167186944/8ce7ea49cc7c4d4ea6985640459a136a
4.如何打造VR沉浸式体验线上虚拟3D博物馆,文物3D数字化虚拟展示和多积木易搭文博行业3D数字化解决方案,借助3D扫描建模、AR/VR、虚拟互动等前沿科技,为文博行业打造了“永不闭馆”和“展览不息”的数字化博物馆新时代。https://jimuyida.com/about/newsdetails/1870040486098501634
5.虚拟博物馆,文化遗产的新视窗当我们提及文化遗产时,我们通常会想到博物馆、历史遗址、艺术品等实体物质。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虚拟博物馆已经成为了文化遗产展示和保护的新视窗。http://www.grimmbro.net/News/100001/100439.html
6.数字化博物馆创业:虚拟展览的新模式数字化博物馆的创业,不仅能够保护和传承人类文化遗产,还能通过高科技手段提升观众的参观体验,具有极高的社会、文化和经济价值。对于传统博物馆而言,数字化转型是适应现代信息社会,保持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对于创业者和投资者而言,数字化博物馆项目代表着新一轮的科技浪潮和市场机遇。 https://blog.csdn.net/2405_88636357/article/details/144164115
7.虚拟博物馆及其发展现状元居科技与传统博物馆相比,虚拟博物馆可以提高文物展示水平,提高文物展示效果,帮助许多客户提供人性化的服务。让观众随时随地获取博物馆文物信息。此外,数字博物馆还可以创新藏品展示水平,打破传统博物馆单一枯燥的局限性,将静态文物资源转化为动态展示。 二、虚拟博物馆的发展现状 https://www.mvpmeta.com/newdetail/1043.html
8.探索科技赋能博物馆,引领3D线上博物馆进入“VR虚拟时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与创新,为博物馆带来了全新的展示方式。博物馆作为传承历史文化的载体,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众多观众。而如今,随着虚拟现实(VR)科技的广泛应用,我们的线上博物馆也进入了“VR虚拟时代”。作为重庆新信事达科技有限公司,我们深入探索科技赋能博物馆的可能性,致力于打造高质量的3D线上博物馆。 http://chongqing0312858.11467.com/news/5576374.asp
9.这个世界上,为什么会有博物馆一问三知澎湃新闻放眼当下,逛展已成为了人们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而数字化技术的飞速跃进,也为传统展览中知识与文化的传播方式带来了无限的可能。裸眼3D、全息投影、VR虚拟、体感互动时间、空间的限制被相继打破,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在云端实现了永不闭幕,这是属于博物馆人的盛宴,也是属于文化交流的盛宴。 科技将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073237
10.博物馆VR漫游记:和如视相约“云上”,领略古今文明之美回到“博物馆、教育和研究”这一国际博物馆日主题,如视“博物馆VR漫游记”助推博物馆的力量突破时空界限,惠及更多地区和人群,也为博物馆乃至千行百业的数字化转型带来成功样本。随着虚拟现实跨界融合不断深化,如视将持续跟进VR技术在博物馆等行业的落地实践,助推传统行业焕发新活力。https://tech.ifeng.com/c/8Zhs7ohbPP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