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那些藏在国外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艺术收藏

中国文物追回为啥难,哪个国家藏最多?

我国的珍贵文物流失海外已不是新鲜事。据中国文物学会统计,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超过1000万件中国文物流失到欧美、日本和东南亚等国家及地区。多年来,文物流失一直是国人心中的痛。那么,文物外流的原因有哪些外流文物现存何处又有哪些追回的方式呢

文物外流的原因

被侵略者抢走

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通过战争、不正当交易等手段对中国的珍贵文物进行疯狂掠夺。其中广为人知的是,1860年英法联军抢劫圆明园和八国联军抢劫北京城。

圆明园被法国大文豪雨果比作东方艺术的代表,称之为“汇集了一个民族的几乎是超人类想象力所创作的全部成果”,然而,这样一座“万园之园”在1860年被英法联军劫掠、焚烧。此后,圆明园大量瑰宝流落国外。

1900年八国联军进入北京城后大肆劫掠,各国侵略者特许士兵抢劫三日。颐和园被多国军队先后占领,在此期间颐和园内陈设的珍宝也被窃掳殆尽,园内建筑也被大肆破坏。

被外国人倒卖

在上世纪前期内忧外患的社会背景下,在华的外国人勾结反动军阀和奸商以极低的价格买下文物并偷运出境。

盗墓走私

1911年辛亥革命后,各地盗掘成风,文物如潮水般地涌出国门。然而,因盗掘流失文物却在近年最为严重。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副总干事虞长生曾说,“很多人以为中国文物流失最严重是在清朝末年、民国时期,其实不是,真正流失最厉害的是在近30年里。”

文物流向的国家

日本

日本自隋唐以来,一直以中国为文化母国,虚心学习,并大量输入各种艺术品。近代以来日本等列强入侵,中国文物大量流失。据中国官方统计,自1931年至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被日本掠夺的文化财产1879箱,被抢文物不计其数,仅战后日本方面自己统计的数据就高达360万件。

美国

2015年3月,美国媒体称,找中国古董的最佳地点不是中国,而是美国。一语道破天机。美国与中国艺术品的联系可以追溯到17世纪,当时抵达新大陆的英国和荷兰商人及殖民者常常带来是他们从中国得来的青花瓷器,而不是更贵的锡盘子等。纽约经销商斯宾塞思罗克莫顿说,在19世纪,前往中国的美国传教士常常把手掌大小的玉器和雕像作为纪念品带回国内。

英国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数据表示,中国流失文物多达164万件,被世界47家博物馆收藏。大英博物馆是收藏中国流失文物最多的博物馆。目前收藏的文物多达23000件。长期陈列的约有2000件,收藏的文物囊括了中国整个艺术类别,跨越了整个中国历史。包括了刻本、书画、玉器、青铜器、陶器等。

法国

在西方博物馆中,收藏和展览圆明园珍宝最多、最好的要数法国的枫丹白露宫,宫中的中国馆可以说是圆明园在西方的再现。中国馆是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的欧也妮王后建立的,兴建的原因很简单,就是为了存放抢自圆明园的文物。这里收藏的中国历代名画、金银首饰、瓷器、香炉、编钟、宝石和金银器也有3万多件。

除此之外,俄罗斯、意大利、荷兰等多个国家的博物馆里都有中国珍贵文物的身影。

文物追回的方式

回购

回购是目前比较常用的市场手段。圆明园猪首铜像的捐款回购便是一成功案例。猪首铜像是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城时流失海外的。2003年春天,文物专家从一位美国私人收藏家处寻访到铜像,澳门富商何鸿捐款人民币近700万元购回圆明园猪首铜像。

讨还

讨还是目前最难以成行的文物回流方式。因为一旦要求他国归还所藏中国文物,可能就会牵涉到很多遗留的历史问题和历史事实。《圆明园四十景图咏》就是讨还的目标。该作品由乾隆年间的两位宫廷画师依据圆明园最美的四十处实景绘制而成,是现存唯一能够全面反映圆明园原貌的诗歌绘画作品,在圆明园大劫中,被法国的杜潘上校抢走,后来在法国巴黎的国家图书馆保存至今。

捐赠

以捐赠的方式回流的文物也不乏先例,但捐赠需要文物持有者境界高尚。在现阶段,真正有此善举的有识之士依然鲜见。颐和园万寿山佛香阁西侧铜亭宝云阁流失的10扇铜窗,就是美国国际集团友邦保险公司创办人斯达先生的基金会于1993年从法国收藏家手中购得,后又无偿送还中国的,可谓功德无量的义举。

THE END
1.外国文物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网站全面及时介绍中国国家博物馆概况,藏品,展览,活动,学术研究,国际交流等各项内容,提供参观导览,门票预约,留言问答等多类服务,努力为公众了解国家博物馆,参观国家博物馆和享受国家博物馆提供的各类文化休闲服务提供支持http://m.chnmuseum.cn/zp/zpml/wgwwcp/index_3.html
2.北京市文物局展览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 展览简介:本次展览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与国家博物馆联合策划,共展出超过220件(套)文物,结合各类场景还原和多媒体技术手段,生动展现近百年来中国在古人类学、旧石器考古学和古DNA研究等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全面讲述人类从猿到人的百万年活动历程,系统阐释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化https://wwj.beijing.gov.cn/bjww/362679/483700/436317470/
3.这四大外国的国宝级文物,被珍藏在中国,你可能一件都没听说过后来端方被杀,他的藏品大多轶散四方,而从埃及带回来的彩绘棺和石碑却有幸保留下来,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端方也被称为“中国收藏古埃及文物的第一人”。二、日本国宝:长曾弥兴正锻造“虎彻”名刀 日本刀是武士身份的象征,历史上出过很多名刀,虎彻刀便是其中之一。日本刀剑界把历史上最著名的刀匠分为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79442157873071596&wfr=spider&for=pc
4.2018年10月新书推荐8、《藏在文物里的中国史》 中国国家博物馆编 出版社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 索书号:K87/5663 上榜理由 “藏在文物里的中国史”系列,是以文物为线索来讲述中国历史,这与一般依据历史文献讲述历史的著作不同。每件文物都蕴含丰富的历史信息,是历史的实物见证,通过文物,可以更真实地感受历史,这也是阅读本书要比读https://lib.wzu.edu.cn/info/1174/3544.htm
5.推陈出新注重发挥陈列展览的“金色名片”作用,坚持中原文化“走出去”战略,每年推送十余个原创展览赴各省市博物馆展出。积极引进外展,并萃选院藏文物精品先后赴2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出。“鼎盛中华——中国鼎文化展”“生命?超越——中原文化中的动物映像展”“谁调清管度新声——丝绸之路音乐文物展”“金字塔——不朽之宫https://www.chnmus.net/sitesources/hnsbwy/page_pc/bwzl/xlxzg70hdc70njbzzldhnbwy/tccx/list1.html
6.流落海外的中国文物,藏在哪些博物馆?澎湃号·湃客澎湃新闻在那个时局动荡的年代里,大量文物流落海外又何止是大英博物馆一家,下面一起来看看那些被掠夺的文物吧。 中国流失文物最多的国家 英国 大英博物馆是全世界现存收藏最大、最全面的博物馆之一,馆内藏品高达800多万件。 这里也是收藏中国流失文物最多的博物馆,藏品数量在3万多件左右,其中大部分是稀世珍宝。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4293071
7.国家博物馆:除了国宝,还有这么多外国宝贝,不进来看看?国博举办的“殊方共享——亚洲文明联展”,展出了“一带一路”沿线的柬埔寨、日本、哈萨克斯坦、拉脱维亚、蒙古、阿曼、波兰、韩国、罗马尼亚、俄罗斯、斯洛文尼亚、哈吉克斯坦等12个国家博物馆的精美文物,展示了不同国家的经贸往来、科技交流、宗教传播以及生产生活方式,再现了丝绸之路的精神。 https://www.douban.com/note/731031359/
8.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文化遗产科研也是文物修复的重点工作。在修复工作中,我们会开展文物保护修复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包括文物制作工艺、文物腐蚀原因分析、文物保护修复相关技术方法、材料等方面的研究,努力向公众阐释和展示更多关于文物的信息。中国国家博物馆作为金属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先后在山东、河北、甘肃、湖北分别成立了工作站https://www.cacta.cn/DSJ/HTML/20220610101553.html
9.头条文章中国国家博物馆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 建党百年特展在首都博物馆拉开帷幕 首博简介: 首都博物馆于1953年开始筹备,1981年正式对外开放,原馆址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京孔庙。作为北京市“十五”期间重点文化建设工程,首都博物馆新馆建设项目的立项申请,于1999年得到北京市委、市政府批准,2001年经国家发改委报https://card.weibo.com/article/m/show/id/2309404699367423738529
10.上海博物馆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根据国家文物局、市委、市政府、市委宣传部的决策部署和上海市“十四五”规划布局,上海博物馆将紧扣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这一主题主线,以建馆70周年、东馆建设为重要契机,在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文物局的指导下,精心谋划推出“大博物馆计划”,以守https://www.shanghaimuseum.net/mu/frontend/pg/article/id/I00004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