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附中丰台学校顺利举办丰台区项目学习展示月(下)第四场研讨活动
冬阳暖煦,耕心不辍。2023年11月21日,丰台区项目学习展示月(下)第四场研讨活动在人大附中丰台学校隆重举行。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丰台学校以“全面发展+突出特长+创新精神+高尚品德”为学生培养目标,学校致力于打造“励学”课程体系为学生创造多样的课程体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本次研讨活动以课例展示、汇报、专家点评讲座等多种形式展现人大附中丰台学校推进项目式学习的探索过程,为丰台区整区推进项目式学习提供样本资源。
出席本次活动的领导、专家有: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党委书记、院长支梅,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管理学院副教授向蓓莉,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副院长曾拥军,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中教研主任孙震,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办公室主任刘青岩,大兴区魏善庄中学副校长黄子云。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李凯,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教研员、中学英语教研室负责人付绘,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专业委员会物理教学指导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李春密,北京教育学院石景山分院基教研中心主任、化学学科教研员赵志国,北京自然博物馆科普教育部副研究馆员高源,教师教育学院数理科学教育系主任、副教授王瑞霖,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教授(二级)、博士生导师王民,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中学语文研修员李朝晖,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石芳,以及九个学科区级教研员。同时,活动还特别邀请了大兴区魏善庄中学的教师代表,顺义区骨干教师课程管理能力提升培训项目的教师,以及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的研究生一同与会。人大附中丰台学校副校长王慧主持本次活动,全体教师参加了本次研讨活动。
第一部分:课例观摩课程研讨专家点评
语文学科:善待动物,尊重生命
课题:《尊重动物,善待生命公益宣传》
课程结束后,西城区语文研修员李朝晖老师、丰台分院初中语文教研员谢守成老师对两位老师的课程给予高度评价。李朝晖老师提到:探究课为学生搭建了思维框架,并依托典型事例让学生分析要素,最终生发理性思考,这是一个课文迁移和实践探究的过程。谢守成老师则从课程素材结合生活、课程内容结合语文学科、课程展示结合课程评价三个维度肯定了两位老师的课程。
数学学科:跨学科背景下数学教学探索
课题:《我的小创作——“镜面仪”》
首都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数理科学教育系主任王瑞霖对本次项目研究给予肯定,本次项目是基于跨学科学习的一种尝试,学生充分参与项目整体学习的过程,同时王教授对课中存在的问题也提出了诚恳的建议,受益良多。
英语学科:传承传统文化,提升文化意识
课题:《用英语讲述中国传统节日》
本次英语项目式展示课由初一英语组张晓丹老师与初二英语组张梦雪老师合作完成。这次课程从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与学习能力几个维度对学生进行了培养与落实,并通过用英语讲传统节日的方式,增强了学生的文化认同感与文化自信,进而实现立德树人。
物理学科:制作悬浮台灯,点亮科技梦想
课题:《悬浮台灯的奥秘》
初中部的武静、滕立青两位老师展开了“制作悬浮台灯”的项目式学习。武静老师的课从“悬浮台灯的制作”引入,再聚焦到悬浮台灯的选材问题。滕立青老师的课依托磁场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探究灯泡悬浮的原理。两位老师的课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活动和学生实验的设计,让学生在“做中学”,落实了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课后,北师大李春密教授对两位老师的课表示了肯定,认为这两节课的逻辑条理有序,践行了项目式学习的宗旨。
化学学科:团队协作、齐“项”未来
课题:《科学使用含氯消毒剂》和《空间站中水的综合利用》
卢丽丽老师课堂展示了《科学使用含氯消毒剂》这一项目学习,她以日常生活中84消毒液的使用这样一个真实的情境,基于“价-类”二维的视角,从实际问题中提炼化学问题,运用化学原理分析解释,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更新改进84消毒液的使用说明,更符合日常生活需求,在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提升了学生的创新、合作能力。课后,丰台区教研员徐敏老师高度评价了该课程,认为项目式教学的核心是“真实问题的解决”,是以学生自主学习,知识“输出”为导向,以终为始,在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由胡美琪、李静、王帅三位老师共同完成《空间站中水的综合利用》这一课题,基于课程标准、学业质量标准、学生的已有知识,整合九年级化学教材第四、第五单元内容,以任务驱动为主线,让学生通过自主建构项目逻辑,逐步形成有序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严谨的基于实证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态度。
北京教育学院石景山分院基教研中心主任、化学学科教研员赵志国老师认为在同一个主题下,三位老师设计流畅、目标清晰,分析课起到了巩固学生基础的作用;探究课提升了学生的合作,让学生在实际问题解决中将知识内化并进行创新;成果展示课让学生在展示汇报中通过质疑和答辩的形式,让学生对整体项目式学习过程进行回顾、反思和重新建构,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提升学生的元认知能力。
生物学科:解密校园植物,发展真实素养
课题:《人丰校园植物家谱》
由刘琪文、张颖、朱正新老师三位带领学生开展了以《制作人丰校园植物手册》为题的项目学习,课前学生已经收集校园植物信息,课上刘老师和张老师给学生从宏观到微观提供分类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进行植物分类整理。最后,朱老师指导同学们进行项目作品的多样化展示,有的小组做的比较详细的电子植物手册、电子植物检索表,有的小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趣味化处理,如用“我的世界”编写了的校园植物地图、利用编程做了简单的植物检索程序等。完成该项目后,有同学表示“人丰很美,之前我们欣赏的美是表象的美,现在我们自己动手做了这个手册,感受到校园绿化的设计用心,是有内涵的美。感谢三位老师带我们做这个项目,不仅告诉了我们做事的方法,也让我们更加热爱人丰校园!”
课后,北京自然博物馆科普教育部的高原老师作为点评专家,从“真情境→真问题→真探究→真思考→真实践→真作品→真发展”的角度,对本节课进行点评和指导,让三位年轻老师收获颇丰。
道德与法治学科:吐故纳新,坚定自信
课题:《探寻文化源头,坚定文化自信》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王艺筱老师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主要驱动问题,在带领学生拆解子问题的过程中落实政治认同与责任意识的核心素养。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石芳老师从“真问题真实践真研究”三个方面给予了中肯的评价。
历史学科:华夏之光,点亮未来
课题:《“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图展”》
王鑫佩老师的导引课依托于历史教材中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开展项目式学习。采用历史展览的方式,详细的讲解了策展的设计理念、策展方式、策展内容等,巧设情境,吸引兴趣。王丽丽老师的探究课以学生探究为主体,分组展示中国古代科技各领域的探究成果,并引导学生探究对中国古代科技发展与时代的关系。
课程结束后,北京师范大学李凯老师和丰台分院吴波老师对两位老师的课程给予了高度肯定。李凯老师提到:导引课整体设计思路清晰,能够引导学生切实探究历史实际问题,实现科学思考。吴波老师则从项目式课堂教学、学生课堂参与情况等方面对两位老师的课堂给予了高度评价。
地理学科:绘制蓝图创新生活
课题:《人大附中丰台学校通学定制公交服务调查及优化》
初一年级地理组于磊和沈联衢两位老师呈现的项目式学习《人大附中丰台学校通学定制公交服务调查及优化》探究课与展示课,启发学生从自己身边的实际生活着手,通过设计问卷,分析数据,总结问题、重新设计路线,环境地图的绘制一系列环节的实践,在不断探索、试错中,问题中寻找不同的解决办法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坚持不懈、迎难而上的精神品质,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了地理核心素养的在学习过程中的落实。初二年级地理组连俊婷和管东旭两位老师通过两节联系紧密的《北京青龙湖公园环境现状与合理化建议》探究课与展示课,整体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践行了做真事,真做事的项目式学习理念。课堂中学生思维清晰,逻辑紧密的表达,设计精美的环境地图,受到了参会专家、教师的认可。
北师大王民教授从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和课程中问题的解决措施可行性两方面高度评价了课程。并进一步从从实干家的角度提出解决措施的优化方法。
第二部分:项目学习汇报交流探索研究
领导致辞
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党委书记、院长支梅首先对学校项目式学习的实施给与了高度认可。支梅院长指出,项目式学习需要“以校为本”,让学校真正把项目式学习落到实处,并成为校本化研究的重要资源。同时,学校要推进教师成长,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学科视角、学科背景和学科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最终在学校的引导下实现教学评一体的学科对话。
学生展示
为充分展现学生自主学习、动手实践、自主建构学习框架和学习体系的探索过程,研讨会上,我校初一和初二年级的学生代表进行了现场展示。初一年级的学生代表分组汇报了地理学科《人大附中丰台学校通学公交车优化调查》,分别从绘制公交路线图、问卷调查和总结问题、提出建议和优化路线三个阶段对通学车的行程、路线提出合理建议。通过地理学科的项目式学习探究,学生熟悉了身边的地理环境,加强了地理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和应用,提升了自主探究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校“项目学习”工作汇报
人大附中丰台学校副校长王慧对学校项目式教学开展情况做了题为《体悟真实情境发展创新素养——基于项目学习提升学生创新素养》的汇报。王慧副校长指出,人大附中丰台学校以学生培养目标为基点,深化学校课程体系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学校以项目学习为抓手,推动学生创新素养的发展,并积极探索项目学习实施路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学校还以项目学习推进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选修课的实施,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最后,王慧副校长指出,人大附中丰台学校将会继续探索项目式学习路径和成果,让学生真正成为立足当下、面向未来的实践者、参与者、创新者乃至引领者。
专家讲座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管理学院副教授向蓓莉进行了题为《丹麦的项目式学习:我的学习、借鉴改造与反思》的专题讲座,向教授首先介绍了项目式学习的基本要素及学习过程,然后从“我的学习”方面详细解读了美国得克萨斯州马诺新技术高中PBL的实施和丹麦各级各类教育的项目式学习的各种样态并辨析了问题式学习和项目式学习的异同,同时从经验与理性、欣赏性探究、完整的人等三个方面重点说明了其团队对该项目式学习的的借鉴、改造与反思,对于学校后期项目式学习的整体规划提供了更加多元的前进方向。
征途漫漫,探索前行。本次项目学习展示交流研讨活动,让学生在项目学习中体悟真实情境,增强学生认识真实世界、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增加学习的获得感;同时学校以此为契机,撬开教与学变革的大门,将继续探索基于素养导向的项目学习的丰富课堂样态,培养学生的求实精神和创新精神,进一步激发学校办学活力,从而更好地落实丰台区“强基工程”和“倍增追赶”计划,为区域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贡献人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