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北京人》3月30日首演剧中哪些角色是曹禺身边人?北晚新视觉

根据曹禺经典名剧改编的话剧《北京人》,将作为《北京晚报》创刊60周年社庆大戏,以及2018北京人艺首都剧场精品剧目邀请展重要演出,于3月30日至4月1日在首都剧场首演。

曹禺对周围生活和人物的观察,格外留心,任何一个杰出的文学家和剧作家都有这个特点。

《北京人》中的客厅是戏的重要场景,曹禺主要取自老同学孙毓堂的外祖父徐家,1930年的暑假,为参加清华大学的考试,他在北平就住在了孙毓堂家里。孙毓堂的外祖父是清朝遗老,在做着中山公园的董事,每天他都到中山公园取喝茶聊天,日子很是清闲。这徐家也是一大堆人,但是少爷小姐们好吃懒做,打牌赌博吸食鸦片,把家里的古董偷拿着出去变卖,一个个全都是没有出息的废物。在曹禺的眼中,这徐家虽然破败了,但是面子还得要,客厅很是讲究,一切都布置的古色古香……曹禺写《北京人》中曾家客厅的环境,一定是与北平的徐家有关联。

而戏中老太爷曾皓的形象,同样有徐家这位晚清遗老的影子,当然,更有着曹禺的父亲万德尊的影子,军人出身的父亲自大总统黎元洪下野后,从此赋闲,不再出仕,在天津做了寓公。

对于主角愫方的形象,曹禺花费的笔墨最重。他本人也袒露心迹,愫方主要是根据他的第二任妻子方瑞而刻画写出的。方瑞本名叫邓译生,1940年夏日,方瑞从安徽来到江安看望学习话剧的妹妹邓宛生,可巧的是,表哥方琯德也在此上学,方瑞暂住在表哥方琯德家。在这个院子里同样还住着曹禺和吴祖光,方瑞端庄的面庞、内秀文静的性格留给曹禺的印象极深。日久生情,二人默默相爱。女主角为什么叫愫方?“愫”是取了方瑞母亲的名字方素悌中的愫;方是她母亲的姓。方瑞的母亲是方苞的后代,方瑞的曾祖一辈上乃史上有名的安徽金石篆刻家、书法家邓石如。方瑞的文静和个性是曹禺写愫方的根据。

“方瑞的个性是我写愫方的依据,我是把我对她的感情、思恋都写进了愫方的形象里,我是想着方瑞而写愫方的。把她放在曾家这样一个环境来写,这样,愫方就既像方瑞又不像方瑞了。方瑞的家庭和愫方的家庭不完全相同。她的妹妹邓宛生和她性格不一样,是很开朗的活泼的,当时是一个很进步的学生。剧中袁圆的性格也有她妹妹的影子。没有方瑞,就写不出愫方。”曹禺这样解释关于愫方与妻子方瑞之间的这种微妙的互为借鉴关系。

曹禺是观察生活、塑造文学形象的高手,对剧中的大少爷曾文清,曹禺在他身上赋予了种种希望、无奈、失望和沮丧,以致精神的堕落。在现实中,对于曾文清这样的人,曹禺见过的太多了,可以说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前文提到的清末遗老徐家的少爷们,百无聊赖,赌博抽大烟,变卖家中的古董文物,有曾文清的影子。而在《北京人》中曾文清深更半夜抽大烟,则是曹禺在自己家中的真实所见。

曹禺有个哥哥叫万家修,是学法律的,但习染上了抽鸦片烟,父亲万德尊一怒之下把他的腿踢断了,即使这样,恶习依旧改不了,一次他抽大烟被父亲发现,万念俱灰的万德尊“噗通”一声给他跪了下来,“我是你的儿子!你是我的父亲!我求你别再抽了!”这些亲眼所见活生生的残酷现实,被曹禺真实地写进了戏中,如曾皓见文清偷吸鸦片,老爷子跪下向儿子求情的情节。戏里大奶奶曾思懿的形象,有若小说《红楼梦》中的王熙凤,阴鸷刁钻,嘴极刻薄,满肚子的心思。要说支撑起曾家这么个大户人家,作为大少奶奶也着实不易,自有她的苦衷。对这个人物,曹禺在参考原型时,印象最深的是他曾经见过的某校长夫人。

最后再说一说戏中性格最幽默最有色彩、但是也最能看清楚曾家大厦将倾倒的女婿江泰。作为曾家的乘龙快婿,江泰雄心勃勃,总是认为能干出一番大事业,以挽救曾家的衰落。这个人嘴上的功夫很是了得,吹气冒泡,夸夸其谈,出言无所顾忌,但是官场失意,能耐不大。曹禺接触过这样的人,抗战时他在四川的一个小城,遇到过一个留学法国的学生,此人即寄住在岳丈家,一派乐天,每次见到曹禺,东拉西扯,谈天说地,高兴之极。

颇有意思的是,剧中有一场曾家和邻居大户杜家争抢棺材的情节,在作者的笔下,曾皓乃是思想陈腐,抱残守缺的象征。他最大的愿望是在死后能够装到已经漆了十几遍大漆的寿木里,寿终正寝。但由于家境破败,外欠着一屁股债,出于无奈,最终把寿木卖给了邻人杜家。看着杜家派伙计把寿木抬走,曾皓绝望的发出哀嚎。关于这段情节,有一个朋友在看戏后对曹禺说:你在戏里写曾、杜两家抢棺材的情节太妙了,曾皓死抱着棺材不放,开买卖的杜家因看对方无力还债,也死死盯住了那口寿木,这就是意味着封建遗老和资本主义都抢着要睡棺材!象征着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都将共同走向死亡!

曹禺的挚友、曾为他在《文学季刊》上发表剧本《雷雨》的靳以,当年看到《北京人》之后,兴奋地著文说到:这是一本书,一出戏,可是故事却存在我们广阔的人海里,那些人物都活生生地在我们身边。不信那看,不是有那些忘记了生而想着死的老头子,那样懒惰无用的废人,有那样泼辣毒狠的妇女,还有那可怜无告的老小姐吗?

靳以对曹禺现实主义风格的写作手法简直是再熟悉不过了,他知道,曹禺从很小的时候起便养成了观察生活的习惯,体察他所接触到的那些形形色色人的性格特点、心理特征及举止作态,一颦一笑,并将这些人加以综合分类,用凝练的笔法塑造典型化的人物形象。在此之前,曹禺的三部曲《雷雨》《日出》和《原野》,无不显现出曹禺对真实生活的观察与提炼,显示出曹禺熟练驾驭人物、刻画文学形象的功力。

曹禺的《北京人》在1941年10月24日首演于重庆的抗建堂,连续演出了34场。山城兴起了观看《北京人》的热潮。新中国成立后,《北京人》1957年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剧团首演,导演蔡骧,当年周恩来总理观看了演出。也正是在这一年的6月,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也在首都剧场演出了本剧。此次演出,剧院排出了比较强的演员阵容,舒绣文演愫方,蓝天野演曾文清,叶子演思懿,董行佶演曾皓,刁光覃演江泰。

在北京人艺的历史上,曾经四演《北京人》,2006年由李六乙导演、王斑主演曾文清的这部戏延演至今,经久不衰。从严格意义的角度讲,这一版的演出,成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在体现先锋派风格上最具代表性的戏剧,演出中,无论是用纸糊出的倾斜的四合院、凄厉忧闷的音响效果,还是演员在倾斜舞台上以心灵对话方式所体现的表演,均为观众在重新解读剧作思想和立意上给以了全新的感受。作为北京人艺颇具先锋派戏剧的代表作,《北京人》的演出赏心悦目,观剧者无论文化程度的高低,均可共赏之,不能不说这是李六乙对中国戏剧的一大贡献!

今年,喜闻又将有一部由著名导演赖声川执导的《北京人》被搬上中国戏剧舞台,令人期待!

曹禺穷其一生,孜孜以求探索戏剧文学的奥秘,以新的思维、新的形式创作了一部部杰出的作品。《雷雨》《日出》《北京人》问世达70年之久,至今无任何作家无任何作品能出其右,除了曹禺的作品,还能有谁的戏能够使艺术家们蕴藏着如此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就这一层意义而言,《北京人》不失为一部传世杰作。

THE END
1.梦想在这里启航——北航附小二年级3班参观北京航空航天博物馆北航新闻网5月27日电(通讯员 赵小虎)初夏的午后,在北航校园的林荫道上,走来一群附小的孩子们:他们昂首挺胸,迈着整齐的步伐,沿着路边的人行道迈步前进。这是要去哪儿呢?很快,他们的身影,停在了北京航空航天博物馆的门前,博物馆韩国军馆长,已经热情地等在了门口。 https://news.buaa.edu.cn/info/1004/30206.htm
2.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扩大文博“朋友圈”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在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提到,中国应扩大文博领域“朋友圈”,让更多的中国优质展览走出去,改变文博领域“入超”现象,讲好中国故事。同时,在业内,国家博物馆应树立行业标杆,促进博物馆行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北京博物馆之城建设。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877043727991119
3.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国博将推智慧展厅计划4我们计划在国博推出一个智慧展厅,初步定在4月份对公众开放,届时大家可以在这里看到博物馆怎样对文物进行数据采集、传输,对文物的状况进行监控,并进行多元化的呈现。 谈“博物馆之城”建设 国博将助力北京建设“博物馆之城” 新京报:北京市提出打造“博物馆之城”。在“博物馆之城”建设中,国博会起到什么作用? https://china.qianlong.com/2023/0308/7986236.shtml
4.北京艺术博物馆馆长韩战明转任首都博物馆馆长原任北京艺术博物馆馆长一职的韩战明,现已转任首都博物馆馆长。 据北京文物局网站消息,1月13日上午,美国宝尔博物馆董事长施刘秀枝女士及馆长彼得·凯尔先生到馆参访。首都博物馆党委书记白杰、馆长韩战明、副馆长黄雪寅接待并座谈。 上述官方信息披露,韩战明已接替郭小凌担任首都博物馆(以下简称“首博”)馆长。此外,首博https://m.thepaper.cn/uc.jsp?contid=1617113
5.走进美丽的自然北京自然博物馆原馆长带领小朋友走进自然本次活动特别邀请到中国科学院植物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科院植物所原常务副所长、北京自然博物馆原馆长李承森教授带队指导。李教授首先通过一堂互动室内课堂,为小朋友们普及植物学基础知识。在一问一答的热闹氛围中,带领小朋友们从自家餐桌出发,认识常见可食用植物的名称及种类,并从气候带、地理分布、饮食习惯等多个http://www.zkkj.ac.cn/nd.jsp?id=52
6.博物馆·学院派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馆长田辉:继承发展好如今,打卡有趣博物馆,欣赏不同艺术展已成热门话题,但除了人们常逛的公共博物馆外,许多知名大学“深处”,也藏着与众不同的“宝藏高校博物馆”。 据此,光明网新闻中心在北京市文物局指导下,围绕“5·18”国际博物馆日,策划推出《博物馆·学院派》栏目。栏目组走进5家北京地区的高校博物馆,乘着调查研究之风,探访https://culture.gmw.cn/2023-05/18/content_36569061.htm
7.《我的艺术清单》20220127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馆长教授节目的开场“大秀”十分引人注目,北京服装学院服装表演专业的同学们穿着老师设计的奥运制服亮相,在演播室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贺阳教授依次介绍它们的由来与设计理念。 (《我的艺术清单》 20220127 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馆长 教授 贺阳) 收视TOP榜 https://tv.cctv.cn/2022/01/27/VIDEaZiwPeNy1ZvoMNbdgePm22012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