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晚年生活过得怎么样历史故事

第一次知道文成公主的时候,还是小的时候看的电视剧。在电视剧中将文成公主作为文化交流的传播者,可是评价颇高的,尤其是当时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时,两个人虽然是和亲,但是松赞干布在看到文成公主后,也是很满意的,两人可谓是两人两情相悦,电视剧中两个人的结局美满,令人羡慕。

然而,童话故事里的爱情都是骗人的,就像王子和公主在一起之后就结局了,那么他婚后的生活如何呢

后来真正了解了这段历史,我发现其实文成公主的一生是悲剧的,甚至可怜的让人觉得古代女人难道都是稳定权力、统治的工具。

在正史上,没有记载过文成公主的身世和名字,只知道她是宗室之女,甚至都不是皇室的女人。

有人猜测她是唐高祖李渊的堂侄李远道的女儿,因为文成公主的祖籍在山东任城,而李远道因为军功被封为任城王,他还有一个女儿,很多条件都吻合,所以文成公主极有可能是李远道的女儿。

首先来了解为什么吐番想要求亲大唐。

当时唐朝的名声可是远近闻名,吐蕃首领松赞干布,就派遣使者前来想要和亲。唐太宗时期,唐朝国力十分强大,吐番又不能威胁自己的统治,所以唐玄宗拒绝了这个要求。

结果松赞干布大怒,就要攻打唐朝,多次骚扰唐朝的边境,但是吐番的实力不行,就被唐太宗打败了,但是又一直坚持冒犯唐朝边境,唐太宗不想因此而头痛,就答应了和亲的要求。

那么为什么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后会受到冷落呢

从唐太宗选择宗室之女去和亲就已经知道了,唐太宗对这场和亲没有那么重视,而松赞干布却是真心实意想要迎娶公主的,毕竟唐朝的实力在那放着,两个民族的和亲,对吐番而言,这是有利于吐番学习唐朝的文化和技术,对吐蕃的发展也是具有一定作用的,而且只要能够攀上国力强盛的唐朝,也是值得炫耀的。

而唐太宗却把宗室之女嫁给他,松赞干布自然也是知道的,只是毕竟是和亲,对松赞干布而言,只要目的达成就可以了,所以对待文成公主也没有那么敬畏。

而且,松赞干布在迎娶文成公主之前就有了六个老婆,而且男人都是视觉动物,被松赞干布看上自然在家室、样貌、性格、才情上都有可圈可点的地方,所以在感情上对文成公主也是可有可无的感觉。很多时候松赞干布也会要求文成公主还要尽心尽力的伺候松赞干布,所以文成公主的心情也是可想而知。

而且,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8年,也没有生下个一儿半女,这对古代的女人来说,其实是很危险的,这意味着如果得不到丈夫的宠爱,将来丈夫去世后,也不会有什么好日子过。所以在松赞干布去世后,文成公主的生活还是会比较凄凉的。

至于说文成公主在晚年要靠着装疯卖傻过日子,其实是没有什么依据的。

第一,虽然文成公主是宗室之女,但毕竟是大唐派去和亲的,大唐的国力强盛,而吐番不过是一个小民族,也对抗不了大唐。所以吐番对文成公主不至于赶尽杀绝,让万年的文成公主想到靠装疯卖傻过日子的。

第二,在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后,唐玄宗还是赏赐了不少东西,其中包括很多的书籍,还有技术人员都一起跟随文成公主进入吐番。而且,松赞干布在位时,也是一个有作为的领导存在,所以文成公主也会帮助当地的百姓使用大唐的工具,传播大唐的文化。因此,在吐番当地,文成公主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所以在松赞干布死后,他的继承者也不会不考虑这个因素,就迫害文成公主。

所以说文成公主在晚年装疯卖傻生活是不太现实的。

中国古代出名的两个女人为民族稳定和亲的,就是文成公主出嫁吐番和王昭君出嫁匈奴,但是不同的是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时,他还是一个年轻人并且有能力,而王昭君嫁给的是已经垂暮之年的匈奴单于,两个人虽然命运相同,但总是有所不同,不知道这是文成公主的幸运之处还是她的不幸。

其实,在古代的和亲政策并不能让边境真正的稳定,和亲政策也并非能够一劳永逸。在文成公主嫁到吐番后,大唐和吐番在边境也时常有矛盾出现,对一个民族而言,靠一个女人也不能维系稳定,但是对一个女人而言,她的一生却就此葬送了,献给了民族的和平。

文成公主出生在公元前625年,她是唐朝皇室的女儿。后来李世民上位之后为了安慰吐蕃王国,并让两国建立友好往来,于是便安排文成公主远嫁到吐蕃。一直养在深闺中的文成公主要嫁到远方去,可知文成公主的内心是十分难过的。公元680年,文成公主患病逝世,享年55岁。

一、文成公主的历史贡献文成公主是一个传奇女子,她嫁到吐蕃国后。用自己的嫁妆资助了吐蕃国的文人们,整理了大量的文献。这些文献记载了自己的老公松赞干布跟大臣们的许多重要谈话,让吐蕃国这样一个原始部落的王国,一下子成为了一个有规范有制度的国家。而且松赞干布在文成公主的影响下,也开始欣赏中原文化。甚至还安排很多使者到中原去学习,并且向中原请求了很多植物的种子以及酿造行业的技术,让吐蕃国得到了长远发展。

二、文成公主晚年内疚文成公主和亲的最大的目的就是保证吐蕃跟中原关系和平。可是随着老公去世新的统治者当权,在文成公主42岁的时候,中原跟吐蕃经常发生战争。成公主曾经多次上书,吐蕃国王让他停止交战,让两国继续和平相处,可是吐蕃国王并没有听从建议。所以文成公主的晚年经常处于愧疚当中,因为她觉得自己没有完成两国联姻和平共处的使命。

三、纪念文成公主文成公主去世后,吐蕃王国给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唐朝统治者为了感谢她对中原跟吐蕃国两国之间友好情谊的贡献,也专门派遣使者去参加他的葬礼。但是后人并没有忘记他,而且文成公主的去世也使得中原与吐蕃国达到200多年的和平建交,可以说是有突出的历史贡献。

古代中国在边防上经常会受到外邦的侵略和袭击,而每一朝的君主都为了对抗蛮夷的入侵使用过许多"硬手段"和"软手段"。比如汉朝的时候,霍去病、卫青先入为主西征匈奴,张骞出使西域,明朝的郑和下西洋等等充满了传奇色彩的故事。

而其中使用方法最多的就是和亲,即将皇室的公主嫁入到外邦去,以此来建立和谐关系,和平共处,并且和亲制度也确确实实为两国之间的贸易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其中最为有名的就是唐朝文成公主入藏。

文成公主死后被奉为绿度母,可见其在藏族人民心中的地位并不低,但她的晚年生活其实过得并不顺心,这是为什么呢?

两国反目成仇是主要原因

唐高宗李治是唐朝在位期间对外发动战争规模最大的皇帝之一,先后灭亡了高句丽和西突厥。无独有偶,此时位于西南区域的吐蕃帝国也开始了对外扩张的兼并战争。而双方对外扩张的领土正好都碰到了同一个地方——西域。

因此,双方便开始不断的进行小规模交火甚至到后面爆发了大规模的战争。在那个时候吐蕃帝国的领导人也就慢慢地开始对文成公主产生了敌意。而这一场交战一直持续到武则天即位之后才缓和下来。那个时候的文成公主早已不在人世了。

失去靠山使得文成公主势单力薄

可惜的是文成公主在吐藩也并没有为松赞干布生育过一儿一女,松赞干布去世之后,她也就相当于没有了靠山。作为一个前任首领的妻子,手上根本就没有半点权力。

再加上当时的人都普遍认为女人是没有资格去参加政治方面的事的,也就导致了后来文成公主没有在官场上面有一点的人脉和资源。

树倒猢狲散,吐蕃朝廷面对一个和自己国家相敌对的他国公主的态度又会好到那里去呢?

文成公主失去了价值

随着吐蕃帝国和大唐的矛盾加深,有一些人意图通过绑架文成公主来逼迫威胁唐军。在这种特殊情况之下,为了不给自己的国家添加麻烦。文成公主只能选择装疯卖傻以此度日,此举让吐蕃帝国对她毫无半点办法。

本来挟持一个女人来赢得胜利就胜之不武,可能还会被周边其他国家耻笑。如果你还挟持一个疯女人的话,这会对吐蕃帝国造成更加恶劣的影响。

对于大唐而言,文成公主已经嫁入吐番很久了。基本上也就心里认为她是半个吐蕃人了。因此他们也没有想出办法将文成公主给赎回来。并且,将自己嫁给别人的公主再迎接回来也并不是一件特别风光的事情。

文成公主也仅仅只是唐太宗李世民的一个远房侄女,本来感情就不是特别的深。随着唐高宗李治即位,文成公主只能勉强算得上是一个皇亲国戚。而大唐之所以同意和亲,主要想的是如果想要拿下吐藩这个国家的话要跋山涉水去征战其消耗的成本实在是太大了。但是如果通过和亲政策的话,就可以不费一兵一卒让这个国家俯首称臣。但是两国最终还是交战,因此之前的和亲政策也就不了了之。

文成公主入藏本来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佳话,可是随着两国矛盾的不断加深也从而导致了这个充满神奇色彩的故事的结尾变得不再美丽。

而其实我们仔细想一想,文成公主入藏其实也就是两个国家之间为了利益而做出的决定。当这个利益受到冲突的时候,一切似乎都显得不那么重要了。文成公主也最后成为了两国利益的政治牺牲品。

当一个国家的利益和安危全部都寄放在一个女人身上的时候,无论这个国家有多么的强大这也是一种莫名的悲哀。

过着尊贵的生活,历史对她的评价一直很高,应该不会有什么改嫁或者负面的事迹。而且她身份地位特别,也不可能在西藏那里还能改嫁。

因为她背负着政治使命,她和松赞干布的联婚,促进了大唐和西域文化发展、减少了战乱,是一个受到历史肯定的人物。

有人会猜他们到底有没生过孩子,其实肯定有,才会有那么稳定的时局。虽然松赞干布寿命不是很长,但是毕竟年轻力壮时候娶了一个大唐公主,生有孩子太正常不过。正因为他们有后代,这些后代里面又有着汉人血统,才把联婚的意义落到实处。

在中国古代,对于任何一个统治者而言,抵御外敌和维护统治,历来都是头等重要的大事,除去少数几个军力强盛的朝代外,“和亲”往往都是最好的选择。

一则可以避免了刀兵相向,二则避免了劳民伤财,甚至可以维持数十年到上百年的和平。例如,汉朝时期的“昭君出塞”,就让当时的边境线获得了上百年的和平。

到了唐朝,统治者已经将这种和亲政策视为一种国策,以成就“天可汉”的美誉。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文成公主入藏和亲了,她与松赞干布的爱情故事也在后世传为一段佳话。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解读这段爱情佳话,或者说是“爱情传奇”。

文成公主(625年——680年),唐朝李姓的宗室女儿,原名不详。唐太宗贞观十四年时(640年),李世民收其为义女并进封文成公主。

松赞干布(617年——650年),吐蕃的第33任赞普。年青时,他追随父亲一路征战,在雅龙河谷地区逐渐崛起壮大,统一了西藏各部,成为吐蕃王朝实际上的开国之君。

634年,松赞干布派遣使者来到大唐,请求与大唐修好,并提出联姻。随后,唐朝也派使臣出使土蕃。

636年,松赞干布再次遣使入唐并第二次提出联姻,唐太宗不允。气急败坏的松赞干布,借口唐朝属国吐谷浑从中作梗,于是率领20万军队入侵吐谷浑,唐朝派兵击退了吐蕃的挑衅和进攻。

640年,松赞干布再次请求联姻,希望缓和与盛唐的关系。唐太宗李世民认为,一桩婚姻可抵百万雄兵,而且还能一劳永逸的巩固和吐蕃的双边关系。

641年,李世民正式下旨,同意文成公主入藏,嫁给松赞干布为妻。

嫁入西藏的文成公主,将当时大唐最先进的各种技术都传给了当地的藏民。比如文化、农技、药物、工艺等。之前的吐蕃国,虽然也耕种一些青稞之类的农作物,但由于耕作落后,导致产量极低。

跟随文成公主入藏的大批汉民,把从中原带来的种子播撒在青藏高原的沃土之中。除此之外,在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授意下,汉民开始教授吐蕃人先进的耕田技术,还有桑蚕技术、纺织技术等。

不过,由于文成公主入藏时,唐太宗准备了过于丰厚的嫁妆,远远超出应有的限度。携带了毫无保留的各种技术和书籍作为陪嫁,让吐蕃误以为唐朝惧怕他们,反而对文成公主越来越轻视。

曾记得,在中学学习这段历史时,书本中再三再四的强调,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在婚后如何如何恩爱。可惜!真正的历史要让你失望了,文成公主的故事不过是个传说罢了。

松赞干布在迎娶文成公主的前和后,都娶过多位妻子,仅史书记载的就有七八个之多。而且,在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的同时,隔壁邻国尼泊尔也嫁入了一位尺尊公主给松赞干布。

松赞干布为了显示恩宠,在西藏为尺尊公主建造了大昭寺,为文成公主建立的仅是小昭寺。这一“大”一“小”,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地位和亲疏的差别可就大了。至于说,有人宣扬雄伟的布达拉宫是为文成公主所建的,那就更是谬言了。

松赞干布死后,文成公主孤零零地在藏地生活了30多年。尤其!在松赞干布死后不久,吐蕃便开始与大唐为敌。这对于为了维护双方和平而远嫁西藏的文成公主而言,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

662年,吐蕃联合西突厥的弓月部,一同进攻龟兹,彻底和唐朝决裂。

665年,吐蕃再次挑起事端,进攻亲唐的于阗。随后,吐蕃收复了阿史那都支、李遮匐率西突厥弩失毕部,实际控制了瓦罕走廊。

从此,双方开始了长达两百年的敌对战争状态,一直到唐朝灭亡。

期间,文成公主的处境更加尴尬,简直是凄凉无比。在680年,文成公主郁郁而终,为这段看似“美妙的传说”,实则是悲剧的故事,画上了无奈的句号。

THE END
1.松赞干布死后,无子的文成公主,是怎样在西藏度过30年岁月的?文成公主决意留在吐蕃后,她将全部心血都投入到佛教事业与布达拉宫建设中去。其间她又修建寺院三十多座,使得佛教在藏地空前繁盛。 年复一年,光阴荏苒。680年11月1日农历九月十五,文成公主在布达拉宫内病逝,享年51岁。她前后在吐蕃生活三十年,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1NDIxMTI1MQ==&mid=2650080246&idx=3&sn=25266783886c7b2176e9ba0eccef13d5&chksm=f1c9062ac6be8f3c8b59743642f3066819390849158a4cccdee6e39ff4ccb35cb3d01efef8d6&scene=27
2.文成公主入藏的意义2019-03-21 【文成公主入藏】文成公主入藏过得不好:无子无宠地位平庸如丫鬟 核心提示:而实际上,文成公主入藏多年,无子无宠,地位平庸,平日如丫鬟般伺候松赞干布的饮食起居,实与那个高高在上、雍容高贵、深受吐蕃人敬重的国母形象大相径庭。文成公主的一生相当不幸,她在遥远的番邦生中国古代史 [阅读本文] 202https://www.oubohk.cn/k/wenchenggongzhurucangdeyiyi/
3.文成公主入藏的故事文成公主入藏的意义: 一、政治意义:巩固边疆稳定 文成公主的入藏有助于巩固唐朝对西藏地区的统治,加强了与吐蕃王朝的政治联系。同时,通过文成公主的婚姻关系,唐朝与吐蕃之间建立了长期的友好关系,有利于维护两国的和平与稳定。 二、文化交流:促进中原文化与西藏文化的交流 http://www.91kaixue.com/ask/23588.html
4.文成公主入藏有什么积极意义1、加强了汉藏两族的联系,对发展藏族经济有着突出贡献。2、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了谷物和蔬菜的种子,药材,工艺品和茶叶,加强了汉藏两族的联系,对发展藏族经济有着突出贡献。3、带去历法、生产技术和各种书籍,https://edu.iask.sina.com.cn/jy/2Y1b2zLMx4B.html
5.文成公主入藏的意义:文成公主入藏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带去文成公主入藏的意义:文成公主入藏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带去的……【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http://www.1010jiajiao.com/timu_id_1212034/
6.文成公主入藏有什么社会意义?参考答案文成公主入藏有什么社会意义?知识点参考答案 【转入试题答案页】采纳过本试题的试卷 华师大版历史七下第一单元第四课唐代的边疆各族 同步训练 教育网站链接 在线组卷 课件下载 评课网 课件工坊 PPT模板 排课软件 云字帖 组卷题库 - 免费供师生查询试题答案 http://mtiku.zujuan.com/map/question-1256057.shtml
7.文成公主的主要事迹文成公主入藏的意义 文成公主在吐蕃生活近四十年(680年逝世),为汉藏两族的友谊做了许多工作。随公主入藏的工匠,把中原地区的农具制造、纺织、缫丝、建筑、造纸、酿酒、制陶、碾磨、冶金等生产技术传入西藏。吐蕃的农业技术原来比较粗疏,土地不加平整,不打畦,没有阡陌,水土容易流失。汉族农业技术传入后,吐蕃劳动人民https://www.yjbys.com/shijicailiao/1801821.html
8.文成公主入藏在当时产生的影响有()【单选题】对人体有生理意义的多糖主要有:淀粉、糖原和( )。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关于光介质的说法不合适的是( )。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下列中属于糖类不具备的生理功用的是( )。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影子可以应用( )光学原理进行解释。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下https://www.shuashuati.com/ti/56860633d75649eab4bb336080cdfa3b.html?fm=bdfc68b9afbab50917580857e2d09de880
9.文成公主进藏有什么历史意义?文成公主入藏赢来了唐藏百年和平的局面,两国人民和睦相处,文成公主同时带去了唐代先进的耕作技术与唐代的书籍,增进了两国在文化、经济等方面的交流,也促进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和平共处。 1、文成公主入藏赢来了唐藏百年和平的局面,两国人民和睦相处,文成公主同时带去了唐代先进的耕作技术与唐代的书籍,增进了两国在https://www.tibetcn.com/wenda/10665.html
10.2023年中考历史复习:盛唐气象中考历史4.文成公主入藏的时间?意义? 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入藏嫁给松赞干布 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5.唐朝社会风气的特点? 开放,昂扬进取、积极向上、兼容并包、刚健豪迈。 6.唐朝诗歌、书法、绘画的代表人物? 李白--诗仙杜甫--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白居易(通俗易懂) http://www.zhongkao.com/e/20230505/6454bc6ced93a.shtml
11.《文成公主进藏》教案(精选15篇)师:文成公主为藏族人民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藏族人民爱戴她,把她当作神所以也把她的故事神化了。这也是民间传说故事的文学特点。(板书:爱戴) 师:同学们,让我们也来记住这位公主,记住她的不朽功绩吧!文成公主进藏是汉藏合壁的千古绝唱! 通过引导,学生感悟构段顺序,感悟民间传说常用的叙述方法---结构相同或相似。 讲https://www.diyifanwen.com/jiaoan/xiaoxuesinianjiyuwenjiaoan/874100.html
12.文成公主的入藏之路关于文成公主入藏路线的说法,以上的几种究竟哪一种才是正确的,需要进一步考证和研究。但是,文成公主入藏和亲的意义是非常伟大的。文成公主在吐蕃生活了四十年,她把汉族的纺织、建筑、造纸、酿酒、制陶、冶金、农具制造以及历法、医药等许多技术都陆续传给了藏族人民,促进了藏族经济、文化的巨大发展,为西藏的经济文化http://szb.mzxsb.com/mzxsb/20240401/html/content_20240401004004.htm
13.文成公主唐蕃古道是一千多年前唐朝与吐蕃王国间往来的官道,全长3000余公里,是汉藏经济文化交流的交通要道,当年文成公主入藏即经此道。它不仅把青藏高原和汉地在政治、经济、文化上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而且成为我国和印度、尼泊尔等国联系的桥梁。然而,在漫漫历史中,唐蕃古道的原始面目早已模糊。它留下的诸多谜团,依旧没有得https://www.cnkeywords.net/vocabulary/toVocabulary/2bec46b6948b11e7bf390050569519c4/vocabulary.html
14.文成公主入藏的意义#中视频伙伴计划 文成公主入藏的意义#中国历史讲解 查看AI文稿 17老农 03:56 文成公主身为一介女子促进了藏族的发展进程她的努力最起码保持了双方几十年的边境静悄悄。她的历史功绩是伟大的,也是实实在在的。 342@芊语 02:58 #铭记历史 文成公主入藏:一段跨越千年的民族团结与文化交流的佳话 27历史大事件 04https://www.douyin.com/shipin/7345496644282107956
15.文成公主进藏路线文成公主进藏路线(Princess Wencheng route)。文成公主入藏走的是唐蕃古道,这条唐代以来连接中原及青海、西藏乃至尼泊尔、印度等国的必经之路。传统观点认为,唐蕃古道就是唐蕃驿道,即公元7世纪至9世纪唐王朝与青藏高原吐蕃王朝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交通道路。它起自https://baike.sogou.com/m/fullLemma?lid=139156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