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动态文博研究

国家博物馆属于综合性博物馆,这种博物馆最大的特点在于什么展览都会有,从《古代中国》到《复兴之路》,从明清家具到威尼斯画派,从玛雅文明到现代主义艺术,从宝格丽珠宝展到新疆建设兵团专题展......内容庞杂,无所不涉。

这造成的一个后果就是我们必须得不停地准备展览,而准备展览过程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背词。

我们国家博物馆的讲解员在上岗之后要掌握的第一个展览就是《复兴之路》,这个展览主要讲的是“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各民族各阶层人民在屈辱苦难中奋起抗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历程......”

之前总书记就是在《复兴之路》的展厅里进行的有关《中国梦》的演讲,所以这个展览的政治性极强,对词的掌握也是最严格的。那个展览的词甚至连“的,地,得”都要分的清清楚楚。

以我的经验来说,背词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进展厅背。很多讲解员平时在办公室背词,但是进了展厅一句话都说不出来,脑子是断片的,因为他们无法把文物和讲词联系起来。其实只要你在展厅里背,效率就高的多,因为你站在那个地方,看着那件文物,对于你来说都是提示,当各种感官和讲解内容联系起来以后,你记住它们就容易的多了。

另外,背词要有层次,不要规规矩矩地从头到尾地背完。假如现在有10件文物,每件文物涉及8个知识点,你不要背完第一件文物的8个知识点再背第二个,第二个文物的8个知识点背完再背第三个。这不好,你先每件文物掌握2个知识点,但是把10件文物从头讲到尾,粗略地拿下整个展览,然后再逐渐地把没背的知识点慢慢加到相应的文物里,这样背会轻松很多。

当你背完了讲稿的时候,你仅仅迈出了成为优秀讲解员的第一步。毕竟稿子任何人都可以背,而真正需要讲解员专业技能和功夫的地方其实在稿子以外。

如何应对最尴尬的两件事和森堡

当讲解员最尴尬的事情有两个:

第一个是你讲的太糟糕了,观众不耐烦都走了。

第二个是观众问你一个问题,可你答不上来。

对于第一种尴尬来说:

二是要摆脱对讲稿的依赖。因为如果你是在展柜前边背稿的话,观众一耳朵就能听出来,很快他们就会不耐烦,讲稿上都是书面语言,平时人是不那么说话的,自己应该熟悉稿件,然后以正常自然的方式表达。

三是少说水词,多说干货。所谓的水词就是毫无信息量的词,这种词是最招人烦招人恨的。比如讲解一件青铜器,“现在您看到的这件XX青铜爵,造型美观大方,纹饰精致多样,体态端庄,气势非凡,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是我国青铜铸造史上不可多得的艺术精品。”这就是水词,看着就恶心。

什么叫干货呢?“青铜不是单质,而是铜锡铅三种金属的合金。在殷商时还没有酒精蒸馏技术,所以当时贵族会喝一种小米酿的米酒,米酒和含铅的青铜器接触后会产生一种甜味的醋酸铅。殷商的甲骨文中记载了不少贵族曾经出现过头疼,体弱,视力下降,无法生育等身体问题,这些都是类似铅中毒的症状。因此有专家推测,殷商的贵族可能和罗马贵族一样也出现过严重的铅中毒问题。”这就是干货。如果你的讲词里的干货非常多,观众就会听起来津津有味,并且有所收获。

第二种尴尬非常致命,因为这会直接影响到观众对你的信任,如果你在展厅里接二连三地回答不上观众的问题,那么观众就会开始怀疑你之后所有的话。通常来说,一般公众的知识水平在1-3,业内专家的水平在8-10,博物馆讲解员的知识应该在4-5,精英讲解员的知识水平能达到6-7。

讲解员是专家和公众之间的桥梁,我们从专家那里学习知识,再向观众传达知识。

要做到这点,讲解员需要大量的积累,特别是有意识的积累。

另外,还有一种方式可以迅速有效地积累知识:那就是和一个知识渊博的人争论问题。在争论的过程中不停地寻找反驳的资料,寻找对方的破绽,被对方逼问时又得找证据和文献为自己辩驳,这个过程虽然非常消耗精力,但是只要对方水平够高,就能把你也迅速地往高层次带。

还有值得一提的是,讲词只是讲解的基础,随着讲解经验的丰富,讲词会被自己逐渐丰富起来,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不要编造内容。讲解员不编故事,只发掘故事。我们国博讲解组有一个纪律叫言必有据,就是无论在讲解中新增什么内容,都要有可靠的依据,不能随口乱说,毕竟对于知识来说,可靠才是第一位的。如果发现自己犯了错误,立即改正,诚恳道歉,消除影响。

我回想起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有一个同事辞职了。我们主任很惋惜,他说培养出一个优秀的讲解员是很难的。当年我并不懂我们主任的话,现在懂了,确实很难。共勉!

讲解员要“因人施讲”螺旋真理

目前的讲解员理解讲解稿,大多数使用的是“诠释学循环+建构主义”法。

拿到一篇讲解稿,阅读一遍,尝试利用既有知识去记忆讲解稿上的关联性知识,这样就得到了两个理解产物:宏观上有一个大致的理解,展览的主题、结构、展品选择会有一个模糊但是整体的印象;细节上会记住一些和既有知识关联性较强的碎片,形成一个碎片化的认知。然后就是通过不断地重复阅读+讲述,利用整体去理解细节,利用细节去理解整体(二者几乎是同步的),当二者的清晰度重合的时候,一篇讲解稿也就基本背下来了。

当然,掌握讲解稿只是第一步,如果想做到高层次,讲解界流传着一种观念叫做“因人施讲”,这要求在掌握的基础上,把讲解稿解构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模块,并且以深浅或者多元诠释为线索,为每个模块准备不同风格和内容的信息。在讲解的过程中对讲解对象的既有信息作出判断,一旦判定他们对某些信息更熟悉,就在基础讲解词之上抛出这些信息,以达成“共情”。

然而这个程度对讲解员的要求是很高的,讲解员必须理解展品的信息的框架,才能知道该讲什么不该讲什么。仅举一例:

某鼎蕴含的信息结构是这样的:

1元信息,即不依托于背景,单凭展品就可以理解、诠释的信息,譬如鼎的材料、制造工艺、大小重量、铭文等等。

2具象关联性信息:即某鼎在使用和出土两个情境下,如何被使用和处置,以及和其他器物的组合所反映出的信息。

3抽象关联性信息:即某鼎所代表的“鼎”,其发展史是怎样的,某鼎在鼎的发展史中处于怎样的地位。

4流传性信息:某鼎是传世文物还是出土文物,流传过程如何,怎么进入博物馆成为藏品,入藏之后博物馆怎么修复保护的。

遇到考古学家,可以侃侃鼎的出土和发展史,遇到历史学家,可以看看鼎的铭文和当时如何使用的,遇到化学家,可以侃侃鼎的铸造和材料构成,遇到生物学家,可以侃侃鼎上的动物纹样和当时的动物分布,遇到领导,可以侃侃博物馆是怎么保护这尊鼎的。

七点经验和推荐书目七七

我做过陕西历史博物馆大学生志愿者,讲解通展两年。

1横向看,以物带史

文物不是死的,也不是分散的,它们共同承载着一定时期的历史,所以一定要了解这个时代背景。比如魏晋南北朝时期,最典型的特征就是民族分裂融合,社会动荡。很多文物比如印章(官职称谓),陶俑形制(服饰和风格)等都能表现这个特点。

2纵向看,分类器物

拿陕西历史博物馆举例,玉器,青铜器,陶俑,唐代金银器等多如牛毛,而且还不是放在同一片展柜。这时你可以系统搜集资料,青铜器铸造方法,历史,分类,使用方法,铭文特点等等。玉器分几类,每个朝代有什么特点等。这些东西串起来就简单很多。

3去展厅实践

自己闭门造车效率极低,去展厅看着文物,走一遍下来印象会很深。我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做过志愿讲解,第二展厅稿子当时自己查资料系统看了第一遍,去展厅实践了第二遍,两遍就搞定了。

4听听别人的讲解

每人有自己的风格,别人讲的东西可能是你忽略的。没事的时候跟着讲解员听听也不错。而且这样记忆会很深刻。

5关键词提炼

陕历博的基本要求是文物等级(国家一级文物一定要提)+作用+描述外形+介绍工艺+文化内涵(可适当穿插课外知识)+文物地位等等,这样来你的讲解就不会太凌乱没有逻辑。

6千万别局限在稿子上

拿出你的人格魅力来。注意把握永远的原则,勇于承认不知道,不给别人乱讲。。

最后推荐一些书:

王力先生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新版是红色封面),这本书按专题分类,如天文历法等,收录了很多文物,配有插图,以物带史。

少走弯路的三点建议铁虎

我以前曾经在厦门鼓浪屿一座小规模博物馆担任过讲解员。

讲解员入门时会比较挣扎,有无从下手之感,但我认为只要应对好如下环节,就能少走些弯路。

1重点读咏与临场发挥。

讲解稿不仅要背,而且要灵活的背,首先挑选重点篇幅下手,不能一开始就执拗的逐字逐句硬吃。这样一来就会形成僵硬的观念,即“我只管说,你只管听”,也不会对以后的工作带来好的影响。

要能够精简讲解内容,在允许的范围中通过运用成语重构段落,在主题不变的情况下形成合适自己的风格,为自己制作一双贴脚的鞋。

我曾经所在的单位,每个同事都有独特的讲解方式。

对于新手而言一刚开始最大的难题就是紧张,坐在休息区背诵的时候可能不存在障碍,临场却腼腆地难以启齿。

要知道面对同事练习和为游客演讲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一个是朝夕相处之熟悉,一个是素未谋面之陌生。

通过同事考试还不算及格,临场发挥才是顶峰。

那些什么“把游客想象成朋友”之类的馊主意最好想都别想,因为这么等于逃避眼前的问题,何况这种松散的态度并不能保证讲解的质量,游客更不会买账。所以,依靠勇气,大胆的去说吧,一开始的语误忘词是无法避免的。

2控制场面,耐心宽容。

俗话说人心难测,人与人之间都有着不同的思想性格。每个游客想获取的东西也不一样,有的想听故事、有的想和讲解员聊天对话、有的根本不想听。这就要考验讲解员察言观色的能力了,游客想要什么并不会明说。

实在不行就直接沟通,实现游客的目的,在完成自己的讲解工作的基础上。要能引领游客跟着你走,可能还有的游客脾气很差,人品不好,直接开骂。这对讲解员的个人素养是个考验,至于如何妥善解决冲突,那就要看自身的智慧,不是公式对话就能横扫千军,万事通。

耐心和宽容是绝对不会错的应变,一旦和游客存在矛盾或者误会,首先还是从自身寻找原因。

3学习

倒背如流并不会一切顺利,要做好讲解员这份职业,还是要不断的学习。

讲解前的准备和讲解时的注意事项佚名

开始讲解前:

1博物馆里给的稿子背下来。不需要逐字逐句,偶尔也可以换换用词,讲得通俗易懂,或者更接近游客的理解范畴些(比如可以举游客家乡的例子作类比)。但核心内容一定要掌握好,不能和原文的意思有出入。

3准备一点smalltalk,例如俏皮话、小段子,穿插在其中。大部分游客可能对听死气沉沉的照本宣科的历史知识没什么兴趣,毕竟上历史课都听腻了,这时候小段子就能起到激起兴趣、集中注意力的作用。

正式讲解时:

4见人下菜碟。有的人明显很认真打量文物,一副勤学好问的样子,你就可以多讲干货。有的人漫不经心,仅仅是来打个卡、拍张照,那可以多讲趣闻轶事。

5注重准确。如果一时忘词了,就跳过这段,切不可模模糊糊地按照印象里的讲。因为也许游客恰好知道这一段历史、是个专家,他马上就会指出你的问题所在。你的专业性会大打折扣,可信度更是跌到谷底。

7可能会有游客喜欢拉着你话家常,不跟人家聊也不好,跟人家聊又耽误了正事。打断的方法可以是掉一下随身的什么东西,比如耳机、话筒等,然后俯身去捡。这中间就出来一个空隙了,抓住这个时机!赶紧麻溜利索地干活!!

THE END
1.陕历博荣获“文化遗产讲解宣传展示”案例奖自活动启动以来,该馆社会教育部精心挑选参赛人员,认真遴选讲解案例,并对案例进行反复讲解打磨和展示排练,为此次赢得多项荣誉嘉奖打下坚实基础,为这一全国性博物馆讲解赛事的举办和精彩呈现提供有力支撑,该馆也因此位列5家“优秀组织单位”之一。(陕历博)https://wwj.shaanxi.gov.cn/sy/dtyw/dsdt/202412/t20241224_3264523.html
2.西安两个博物馆对比——人工讲解和注解人工讲解1陕历博:300一位人工讲解,最多10人,正好拼到了队友,共计10人,花费:30/人陕历博这边是从古至今进行展示的有一些内容是注解里没有,只有人工讲解才能听到的,大概是五五开讲解员没有出现背稿子的情况,感觉知识已经记在脑子里滚瓜烂熟了不过因为拼的人比较多,并且陕历博的人也特别多,很挤,有一些疑问没https://m.dianping.com/ugcdetail/244408200?bizType=29
3.淳化县文博馆开展讲解员岗位“大练兵”技能比赛活动作为淳化历史文化的传播者,讲解员不仅需要专业的历史知识,更要展现出热情洋溢、宾至如归的职业风范。近期,为了全方位考核并精进讲解员的业务能力,淳化文博馆精心策划并成功举办了讲解员岗位“大练兵”技能比赛,参加人员包括了馆内部分工作人员。 比赛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由馆领导及全体同事共同监督,确保评判的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451891054392967720/
4.古都对话陕历博来了个特别讲解员,南垞带你多维度多元化了解100+个相关视频 更多3403 -- 0:18 App 【古都对话】窦文涛、于赓哲、南垞三位大咖相聚陕西历史博物馆,将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3383 -- 1:01 App 【古都对话】“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且看乌衣巷的前世今生 1222 -- 0:23 App 【古都对话】盛唐密盒与三位嘉宾护城河旁论道PK,到底谁会更胜一筹?https://m.bilibili.com/video/BV1hX4y1s7E5
5.好问如何能把参观博物馆真正变成增长学识?界面新闻·商业陕西历史博物馆展出了哪些历史珍宝?参观博物馆需要注意些什么?怎么参观才能获得最完整最好的体验?博物馆里有哪些趣事?好问邀请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志愿讲解员罗巍带你更好地游览博物馆。 怎样才算没白来? 去陕博事先需要做哪些准备呢? 罗巍:陕历博里现在没有设置专门的工艺品方面展览,您可以在7月份来之前,上陕历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647874.html
6.陕历博大神讲解全年无差评!10年经验大神级讲师?陕历博【大神讲解】全年无差评!10年经验大神级讲师沉浸式体验藏品的传奇故事。20人精品小队伍,3h穿越式讲解,体验感拉满! #陕西历史博物馆 #陕西历史博物馆讲解员 #陕西历史博物馆旅游攻略 #陕西历史博物馆门票 # - 西安小鱼儿于20241220发布在https://www.douyin.com/note/7450344599039659315
7.秦陵博物院陕历博获团体一等奖陕西省讲解员大赛结果揭晓西安新闻网11月10日,“传承·传递·传播——2023年陕西文博系统讲解比赛”落下帷幕,来自全省12个地市和9家一级博物馆的103名讲解员同场竞技。经过数天紧张激烈的角逐,最终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2家单位获得团体一等奖。 本次比赛分为专业组、志愿者组两个类别。专业组设中文组和英文组,志愿者组只设中文组。张志https://www.xiancn.com/content/2023-11/10/content_6800858.htm
8.400小时深度体验陕西历史博物馆正确打开方式里面的讲解员都是经过严格筛选之后进行培训的大学生以及正式员工。资历都非常深,而且能够保证所讲内容都是官方认为正确的。价格基本陈列展:100一个小时,一次最带多10人,加一个特殊展馆多加50RMB,时间30分钟。英文在中文基础上加50。有耳机和耳麦个人体验感不好,不是说水平不高,而是三个展厅一个小时只能算是走马观https://www.mafengwo.cn/gonglve/ziyouxing/307328.html
9.2023陕西历史博物馆讲解员招聘公告陕西历史博物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被誉为“古都明珠、华夏宝库”。陕历博社会教育部是一个积极向上,朝气蓬勃,充满活力和凝聚力的团队,曾荣获“全国青年文明号”及“陕西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等荣誉。 讲解工作是博物馆社会教育的核心内容,为进一步增强我馆社会服务功能,建立一支适应时代发展的高素质讲解员队伍。 https://m.sa.offcn.com/html/2023/02/312165.html
10.陕西历史博物馆之观展指南,资深博物迷的免排队秘籍!庆祝央视《国家宝2. 排队等讲解员等到屎。终于入馆了,哎呦诶,看不懂找个讲解员吧。万万没想到啊,每日陕历博当值讲解员40人,每位讲解员每次可带10人,基础展览馆讲解1小时收费100元。特设馆每个馆讲解每次50元,大约半小时。 而入馆参观者1万余人,我就算讲解员不拉不撒不喝水不休息不吃午饭,也只能解决3200人的需求。还有很多https://zhuanlan.zhihu.com/p/30020106/
11.陕西历史博物馆游记(1)电子讲解: 在大厅第一展厅门口,交100元押金,花30元可以租一个讲解器。里面多数内容是照展品标签念,体验下来我推荐后面两种~ (2)人工讲解员: 请讲解员需要在大厅右侧的抽号机先抽号,然后排队等待,一般来说陕历博的讲解员比较紧缺…… 基本馆中文讲解价格在100元,英文要150一位,不过大家可以自己拼,最多10https://www.meipian.cn/1h5bhb56
12.陕西历史博物馆深度游导览攻略(上)陕历博的第一、二、三展厅内容为“陕西古代文明”,第四展厅为“大唐遗宝”(门票30元),强烈推荐,有两件禁出文物。还有个“唐代壁画珍品展”(门票270元,含“大唐遗宝”),建议避坑,贵、内容过于专业且斑驳不清,不如网上看图。 大厅可约付费讲解(志愿者讲解疫后尚未恢复),跟讲解的问题在于:陕历博人潮汹涌,明https://www.jianshu.com/p/680a300526b3
13.专业型讲解员(精选十篇)专业型讲解员 篇1 1 专业型讲解员的定位 重庆自然博物馆专业型讲解员的定位是自然博物馆的科普教育工作者, 他们要具备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 还要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仪表和形象都要得体, 要坚定自己当一名专业型讲解员的信念, 对工作要有自信心和责任感。只有拥有崇高信仰, 充满自信心的讲解员才极大地感染观众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l3lq5zi.html
14.馆长对话·陕历博强跃谈壁画修复与“陕西古代文明展”升级坐落于西安大雁塔西北的陕西历史博物馆可谓一座华夏文化的宝库,上起远古人类初始阶段使用的简单石器,下至1840年前社会生活中的各类器物,其中历史上最为辉煌的周、秦、汉、唐等十三个王朝曾在陕西建都,使得馆藏的商周青铜器精美绝伦,历代陶俑千姿百态,汉唐金银器名满天下,唐墓壁画更是举世无双。近日,“澎湃新闻·艺术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179060
15.陕历博秦汉馆招聘公告!秦汉新城为了满足参观公众的讲解需求,为陕历博秦汉馆组建一支适应时代发展的高素质讲解员队伍,根据工作计划,本着公开、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陕西历史博物馆现面向社会公开招聘讲解员十余名。讲解员一经录用实行劳务派遣制管理,单位缴纳五险一金(最终解释权归陕西历史博物馆所有)。 https://news.hsw.cn/system/2023/1218/1699818.shtml
16.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三月一日,陕西历史博物馆社会教育部专职讲解员高妍(左一)、马昱(右一)与志愿者范鸫虹(左二)、王珂合影。 记者 王帅文/图 范鸫虹今年69岁,是陕西历史博物馆社会教育部年龄最大的志愿者。从2021年开始,每周日,范鸫虹就早早来到陕历博,穿上红马甲,引导游客参观,为游客答疑解惑、提供公益讲解服务……几年来,http://shx.wenming.cn/yaowen/tt/202403/t20240306_6746552.shtml
17.10个文博提案建议浙江文物工作将在11方面发力河南发现570座在文物数字化保护工作上,全国人大代表,青州市博物馆研究馆员、青州市政协副主席王瑞霞建议,要以建立文物档案为目标,以文物考古工作为标准,建立多规合一的文物数字化保护体系,强化文物基础性工作。研究制定文物数字化计费标准,使这项工作列入预算时有章可循。组织文博从业人员进行文物数字化保护培训,让文博人了解文物数字https://www.d-arts.cn/article/article_info/key/MTIwNDY4NjY2OTSD35dosHbOc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