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载厚重历史展现璀璨文明

冬日北京,天安门广场东侧,中国国家博物馆游人如织。走进这座国家最高历史文化艺术殿堂,一件件精美藏品、一段段珍贵记忆、一个个动人故事,蕴藏着中华民族的智慧、精神、文化,饱含着生生不息的力量。

国家博物馆平均每天接待观众2万余人。“来国博,看中国,读世界”,已经成为越来越多观众的文化选择,并从中获取丰厚的文化营养。

淡季不淡、旺季更旺、常展常新

骆驼背上玩乐队、2000多年前的原始“冰箱”穿越时空、霸气与可爱并存的远古“萌”禽……“来国博,这些文物千万别错过!”在社交媒体平台搜索关键词,呈现着各类“古代中国”基本陈列的观展“攻略”。

看见古人的智慧与生活,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展出文物2026件,其中包括一级文物521件。在“古代中国”基本陈列参观,一眼千年。

红山文化玉龙、四羊方尊、绿釉鸱吻、马头鹿角形金步摇、霁青釉金彩海晏河清尊……一件件历史宝藏吸引众多观众驻足观赏。

一名观众留言:“隔着玻璃展柜,我和时空对望,想象每一个物件发生过的故事,有种奇妙的‘穿越感’。”

一器一物,浓缩文化。文物是文化的载体,也是历史的重要见证。

国博中央大厅里,许多观众正在排队等待合影留念。走进“风展红旗如画——馆藏红色经典文物展”,中国共产党党旗、搭乘神舟六号载人飞船飞行到南极点上空展示的国旗……一抹抹鲜艳的中国红,伴着扣人心弦的故事,吸引参观者驻足。

“美的多元——古希腊的艺术与生活”展览展出了来自希腊国家考古博物馆馆藏的陶器、青铜器、金银器、雕塑等279件(套)珍品。“展览以‘美’为主题,展开一幅关于古希腊的生动美学图卷,让每名观众在观展中思考与‘美’的联系。”国家博物馆国际联络部主任、中方策展人朱晓云介绍。

基本陈列常展常新、专题展览丰富多彩、临时展览精彩纷呈、国际展览陆续展出……截至11月28日,今年已有630多万人次观众走进国博看展。淡季不淡、旺季更旺,国家博物馆承载厚重历史,展现璀璨文明,将无数珍藏的故事娓娓道来。

典藏珍品,讲好文物故事

国家博物馆现有藏品143万余件(套),涵盖古代文物、近现当代文物、艺术品等多种门类,藏品体系系统完整、材质形态多样,充分展现和见证了中华5000多年文明的绵延与辉煌。

为了做好馆藏文物保护工作,一支50余人的“文物医生”队伍,检测、研究、保护、修复……日复一日地对国博馆藏文物进行着细致工作,他们对着文物“望闻问切”,悉心守护着中华文明。

1963年,陕西出土的一个灰陶瓮中,一尊西汉错金银云纹青铜犀尊被人们发现。数千年深藏地下,犀尊早已沧桑斑驳、遍身锈蚀。60年后,国家博物馆“数说犀尊”智慧展览上,大幅面X射线荧光成像、X射线探伤……在多种现代无损分析手段的支持下,犀尊周身遍布的纹饰得以重见天日,熠熠生辉。

有网友在线上留言:“来到国博,揭开历史的面纱,看几千年华夏文明生生不息……”

为一件文物办一场展,利用数字技术做文物活化,带领观众挖掘文物斑驳外表下隐藏的价值,一个个展览照见了一群博物馆人的初心和用心。

“课本上的文物来到了我面前,仿佛和我对话,讲述着文明的故事。”在“古代中国”基本陈列展厅,北京市顺义区第八中学初二学生代梓程拿着一本《中学生博物之旅·古代中国》,正比对着课本和文物,细细琢磨。当被问到印象最深的一件文物时,他思索了半刻真诚地说:“是后母戊鼎,它的花纹精美,形体巨大,看起来特别庄重。通过这件文物,我感受到了古时人们的匠心、审美和技术成就。”

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国家博物馆持续开展社会教育活动。国家博物馆面向中小学生设计开发20门课程,为中学生提供“古代中国”研学教育服务1034场次。

国家博物馆围绕各类展览推出49个讲解专题,截至2024年10月31日,累计完成公益讲解6175场次,累计服务观众约35万人次;围绕“大思政课”建设,拓展馆校合作的内容与范围;打造巡展品牌,在11个省份及海外开启巡展……

一座博物馆汇聚的力量,不仅来自典藏珍品,还源于每一位研究者、“文物医生”、策展人、讲解员和千千万万普通观众。专注与热爱,让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愈发彰显。

让更多人走进国博、爱上国博

最近,国家博物馆的文创产品——以明孝端皇后凤冠为灵感设计的原创冰箱贴,引发抢购热潮,屡屡登上热搜。

早上刚刚开馆,国博大厅“凤冠冰箱贴”购买点便排起了长龙。国家博物馆经营开发部副主任廖飞介绍,每天在馆内销售的冰箱贴共3500件,其中木质冰箱贴1500件,金属冰箱贴2000件。

手工贴上6颗珠子,挂上2个坠珠,两边各加一个“活动”帽翅,一个冰箱贴的制作,凝聚着匠心和传统文化之美。据统计,截至11月27日,两款冰箱贴共计销售超53万件,成为国博近20年来当之无愧的“销冠”。

万福绵长、金玉满堂、龙腾四海、海晏河清等13款国博特色拉花咖啡;冰箱贴、饰品等“美的多元”展览文创;笔记本、化妆镜、徽章、毛绒玩具、马面裙、雪糕……今年以来,国家博物馆累计推出各类文创产品200余款,涉及350余个品类,让观众在参观展览之余,还能“把博物馆带回家”。

据统计,一年来,来国家博物馆看展的35岁以下观众占比过半,达到62.09%。为什么越来越多观众特别是年轻人,愿意走进博物馆?

国博的观众留言簿给出了答案。一名观众在参观后写道:“一国之博物馆,让一代又一代国人了解历史。”几名年轻观众在看过“复兴之路”基本陈列后,不约而同地先后写下“我爱中国”“我也爱中国”“我非常爱中国”。

“‘文博热’下,观众对博物馆的热情,对在博物馆里了解中华文明、学习历史文化艺术知识的需求,是爆发式的增长。”国家博物馆社会教育部副主任王溪说。

THE END
1.大展等你来!沪上博物馆上新了展览精选英国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123 件(套)典藏珍品,将带你领略1890至1920年间“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非凡魅力。 今年恰逢威廉·莫里斯诞辰190周年,这位艺术先驱重塑了社会对工艺美术者的尊重,带领一众设计师与艺术家开创了现代设计史新的里程碑,他的设计至今风靡世界,备受推崇。 https://m.jfdaily.com/sgh/detail?id=1474940
2.全球文博专家和复旦学子共话“博物馆的未来”亚太地区博物馆交流互鉴。 12月9-11日,“博物馆的未来”——国际博物馆协会博物馆学委员会亚太分会2024年会在复旦大学举行。会议由国际博物馆协会博物馆学委员会亚太分会与复旦大学共同主办,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复旦大学博物馆承办;被纳入了2023年11月22日国家文物局与上海市人民政府签署的“全面深化上海文物https://www.shobserver.com/staticsg/res/html/web/newsDetail.html?id=828657&sid=200
3.开幕倒计时探寻莫里斯自然主义美学,体验可持续塑料再生活动现场我们将通过分享最新环保理念,让观众亲自参与废弃物再生材料分瓣、称重、重塑的实践,体验废弃物循环再生的神奇。 “与美为期:威廉·莫里斯与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展将于2024年12月13日至2025年4月6日免费对公众开放。 本次展览精选了V&A博物馆的123件(套)与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紧密相关的典藏珍品,通过序厅与“灵感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619456
4.威廉?莫里斯与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大展即将亮相世博会博物馆12月2日,“威廉·莫里斯”首次从伦敦来到上海。在中国文物交流中心的支持下,上海世博会博物馆再次携手英国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带来本年末最新引进展——“与美为期:威廉·莫里斯与英国工艺美术运动” 。 展览精选英国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的123件(套)与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紧密相关的典藏珍品,通https://whlyj.sh.gov.cn/wbzx/20241209/eddfe728b9264b04b59de64817413ee2.html
5.今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博物馆的未来:恢复与重塑”2021年“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由国家文物局和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博物馆协会、北京市文物局承办,北京博物馆学会、首都博物馆、北京市内相关博物馆联合协办。主会场活动将于5月17日至18日在首都博物馆举行。 今年博物馆日活动将聚焦“博物馆的未来:恢复与重塑”这一主题,共同探讨在世界范围内疫情常态化http://m.news.cctv.com/m/a/index.shtml?id=ARTIhsHGGPSfvLhEuxJbxdlF210508
6.国际博物馆日恢复与重塑(武汉亲子鉴定瑞博走起!“5·18国际博物时间| 5月18日至7月30日 简介| 集温州博物馆之友协会会员、收藏爱好者、工艺美术师、非遗传承人等民间收藏精品资源,展出历代陶瓷、青铜、玉石材质雕刻、雕塑品,以及角木牙雕、宗教造像等。 活动| 世界温州人博物馆数字博物馆上线 3D展示 时间| 5月18日 https://www.whnhnc.com/hangye/37993.html
7.2021国际博物馆日主题公布博物馆的未来:恢复与重塑——人民政协网人民政协网北京5月10日电(记者 王慧峰)记者8日从国家文物局获悉, 2021年“5·18国际博物馆日” 活动聚焦“博物馆的未来:恢复与重塑”主题,共同探讨在世界范围内疫情常态化防控的背景下,博物馆面向未来应如何应对多重挑战,及时调整完善自身功能定位,积极探索博物馆发展的新方向、新模式、新方案。今年的中国主会场https://www.rmzxb.com.cn/c/2021-05-10/2850389.shtml
8.博物馆的未来恢复与重塑2021年5月18日是第45个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为“博物馆的未来:恢复与重塑”,意在共同探讨世界范围内疫情常态化防控的背景下,博物馆面向未来应如何应对多重挑战,及时调整完善自身功能定位,积极探索博物馆发展的新方向、新模式、新方案。 最新动态 查看更多>> https://www.peopletrip.cn/bwgdwlhfyzs.jhtml?i=6
9.博物馆的未来:恢复与重塑,传承与创新1977年,国际博物馆协会(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Museums,简称ICOM)将当年的5月18日定为第一个国际博物馆日。自1992年起,每年的国际博物馆日都会设定主题。在时代语境之下,今年的第45个国际博物馆日的探讨主题为:“博物馆的未来:恢复与重塑”。 2021年国际博物馆日法语版海报 https://m.cls.cn/detail/769314
10.领读者国际博物馆日特别策划李飞——博物馆的未来:恢复与重塑由贵州省文化旅游厅主办,贵州省博物馆,贵州省研学旅行会承办的“5·18国际博物馆日”贵州主会场活动于5月18日在贵州省博物馆开启。活动围绕“博物馆的未来:恢复与重塑”主题,推出线下特展、研学,线上特色活动,带大众及文博专业人士了解博物馆、关注博物馆,参与到博物馆的发展和建设中来。 https://www.gzstv.com/a/a3cb21bdfa00446c9056cd5d610219fc
11.“博物馆的未来:恢复与重塑”——苏州博物馆2021年“5?18国际活动时间:5月10日下午 此次媒体见面会将向公众通报苏州博物馆西馆建设进程与主要展陈内容,介绍2021年下半年即将举办的重点展览,推出苏州博物馆运营发展的新模式。 二、“文藤花开”——博物馆文化传播志愿服务行动之苏博西馆宣讲系列讲座 活动时间:5月15日 https://www.szmuseum.com/Activity/NewsDetails/73edd3b4-ce04-42c0-8c16-c0c23ff79f14
12.2021年博物馆日:恢复与重塑——山西三晋奇石博物馆为了贯彻国家文物局《关于开展2021年度“5?18国际博物馆日”宣传活动的通知》,增强博物馆的使命意识,责任感和自觉性,充分发挥我馆的社会教育和传播功能,更好地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围绕“博物馆的未来:恢复与重塑”这一主题,山西三晋奇石博物馆开展了博物馆日活动。 https://www.meipian.cn/3lmqg3xp
13.活动回顾世界博物馆日,华强北博物馆为深圳“发声”!5月18日是一年一度的国际博物馆日 「恢复与重塑」是今年的主题 华强北博物馆用一场别开生面的展览 向人们传递“声音”的力量! “深声”不息艺术展开幕现场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福田区新三十年再出发的起步之年,华强北博物馆特别策划参与福田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组织的“追梦”——庆祝中国共产党https://www.sznews.com/content/mb/2021-05/19/content_24226701.htm
14.博物致新,广州博物馆的“恢复与重塑”南方plus每年的国际博物馆日都有着不同的主题,今年的主题是“博物馆的未来——恢复与重塑”。作为全省博物馆行业的领头羊,广州着力打造博物馆之城,率先恢复博物馆开放,不断提升博物馆发展质量,为全省博物馆的恢复与重塑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在世界范围内疫情常态化防控背景下,广州的博物馆创新展览模式,打破展览空间和行业界限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105/20/c5288076.html
15.恢复与重塑5月18日,是一年一度的国际博物馆日。今年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的未来:恢复与重塑”。“恢复与重塑”这一概念是在2020年新冠疫情席卷全球这一背景下提出的。在世界范围内疫情常态化防控的背景下,博物馆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如何“恢复”,恢复开放、恢复人流,重现疫情之前熙熙攘攘的景象。那么,如何能够把疫情下日渐http://www.changeemuseum.com/cjbwg/wap_doc/25971123.html
16.民族博物馆馆长论“博物馆的未来:恢复与重塑”2021年“5·18”国际博物馆日期间,中国博物馆协会民族博物馆专业委员会(简称民博专委会)围绕今年的主题“博物馆的未来:恢复与重塑”,举办全国民族与民族地区博物馆馆长笔谈,邀请馆长们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新时期民族工作主线,就民族类博物馆在共同创造价值、新型业务模式及具有革新性的解决方案方面进行构想https://www.mzhb.com/587.html
17.国际博物馆日“博物馆,可持续发展与美好生活”(Museums“国际博物馆日”,是由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发起的,旨在促进全球博物馆事业健康发展,吸引全社会公众对博物馆事业的了解、参与和关注的活动。它的举办时间为每年5月18日,且每年都会确定一个不同的主题。 2023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为:“博物馆,可持续发展与美好生活”( Museums, Sustainability and Wellbeing)该主题旨https://www.lib.tongji.edu.cn/index.php?classid=12413&newsid=33363&t=show
18.国际博物馆日丨来看展吗?文化饕餮的不朽与未来5月18日,是第45个“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为“博物馆的未来:恢复与重塑”。 今年,国际博物馆协会藏品保护委员会第19届大会于5月17日在北京开幕,并通过线上会议的形式,聚集了全世界60余个国家的1000余名文保专家、文物保护工作者及研究人员共同参加会议。 https://zmt-m.hljtv.com/news_details.html?id=354705
19.国际博物馆日是几月几日国际博物馆日是哪一天国际博物馆日历届主题 2020年:致力于平等的博物馆:多元和包容 2021年:博物馆的未来:恢复与重塑 2022年:博物馆的力量 2023年: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 2024年: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 世界博物馆之最 博物馆是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人类文化遗产及自然历史的重要场所。世界各地有许多著名的博物馆,它们各有特色http://www.e4221.com/fangjia/63723.html
20.东南文化》2022年第5期(总第289期)目录及提要南京博物院因此,有必要深入探索博物馆教育职能恢复与重塑的方法:在理论层面,博物馆应明晰教育职能的定位,深化博物馆教育的理论研究,通过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建立馆校双方教育人员知识共同体的可持续发展机制;在实践层面,博物馆应拓展教育空间,开启打破时空限制的展览与教育活动。此外,博物馆应将教育职能置于更为宽泛的视域下,拓展https://www.njmuseum.com/zh/newsDetails?id=357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