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的沉浸式营造策略P.M.视点资讯中心

千年的运河、活着的遗产、流淌的文化,以新唐风建筑风格设计的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是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标志性项目。它将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相融合,再现了饱经沧桑历史的中国大运河的前世今生。大运河博物馆馆内运用NEC投影机打造的沉浸式数字展厅,更是通过亦真亦幻的影像,为游客留下了一段难忘的运河文化之旅。在2022年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上,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荣获“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精品奖”,其将展览展演、沉浸式体验、景观重现及游戏动线融为一体,形式新颖。而在第11届艾蒂亚奖评选当中,大运河博物馆还荣膺“最佳历史文化旅游项目奖”。

本篇以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为例,分析其在设计打造沉浸式博物馆营造中的策略与理念。

一·运河博览: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项目总体定位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是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标志性项目,是集运河文物展示、研究、教育于一体的专题性博物馆。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现馆藏自春秋始至当代的古籍文献、书画、碑刻、器皿、杂项等各类展品1万多件,馆内展览则以“运河带来的美好生活”为总体定位,设有“大运河——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因运而生——大运河街肆印象”2个基本陈列,及“运河上的舟楫”“河之恋”“大明都水监之运河迷踪”等9个专题展览,运用传统及数字等多样化的展示形式,对大运河的历史、文化底蕴、生态环境及人文面貌进行了全方位地展现。其中“运河上的舟楫”“大明都水监之运河迷踪”“河之恋”三大展厅由AlexanderBrandt团队Xenario飞来飞去(上海飞来飞去展览设计工程有限公司)整体策划设计,通过打造“全域投影实时渲染+720度沉浸式场景交互剧场+实景游戏解谜”来活化大运河文化。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外景

二·城市地标: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建筑设计营造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坐落在三湾古运河畔,被生态文化公园环抱,有湿地风光与文化底蕴作为依托,建筑与人文景观浑然一体。博物馆由展馆、馆前广场、内庭院、今月桥及大运塔五个部分组合而成,展馆之外的空间设有浅水面,使得展馆在不同的角度都能形成临水倒影的景观。大运塔为游客提供了极好的观景点,游客可以登上高塔俯瞰运河智慧的结晶——“三湾抵一坝”景观,博物馆大运塔与在背面的文峰塔、南面的高旻寺天中塔在空间上构成了“三塔连一线”,在这特定的情境下与“三湾抵一坝”营造出了别样的意趣。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鸟瞰图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展厅高度设计不像传统博物馆那么“规矩”,它层高划分成7、11、14米不等,以满足不同展厅的功能设计,例如为了营造“因运而生”的沉浸展示氛围,将展厅层高设计成11米,可容纳下三层高的复原建筑,利用不同高度的空间整合方式使得博物馆空间层次感更为丰富。场馆内也利用14米层高创造了三个不同的游览视角,游客在沙飞船内部透过窗格看外景,走到船头置身于沉浸全景,仿佛穿回了古代,在观景台上则能观赏到沙飞船在展厅内的整体效果,游客将思绪慢慢从历史中抽离出来,仿佛经历了一场奇妙旅行。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多视角图示

为了保证游客获得舒适的观赏体验,连接各展厅的公共长廊都是呈“回”字形排列,展线整体排列疏密有致,十分注重流线变换的顺畅感,保证游客的观览路线不重复重叠,历史展、活态展示及数字展等不同类型的展览相互穿插,让游客在观赏途中无意识地调整身体感知,延缓观展的疲惫,提高游客整个旅程的舒适度。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效果图

三·沉浸营造: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沉浸体验设计

(一)数实融合:沉浸式体验运河盛景

Xenario飞来飞去在打造了“运河上的舟楫”及“河之恋”这两大展览时都应用了互动屏、360°环幕辅以AR增强场景现实感等数字技术方法。其中,“运河上的舟楫”采用了虚实结合的展示方式,从“缩”和“放”这两个不同维度来打造别样体验。舟楫展品展示参观坡道如河流般蜿蜒曲折,各类舟楫位列两旁,利用图文、模型、触摸屏与AR互动装置相结合的方式展现运河上的千帆白舸,游客可以通过与AR显示屏互动,将运河的动态场景进行眼前再现,进一步了解运河舟楫的船体设计优势。

舟楫展品展示空间

通过AR技术实现知识点的趣味性传播

展厅还1:1复原了一艘20米长的沙飞船,游客穿过一道神秘走廊就能直达沙飞船内,像经历了一次时空穿梭,一恍惚就已经置身于画卷中。

沙飞船体验空间

在沙飞船内部设置诸如运河饮宴、民间曲艺等媒体互动投影,还安插平衡舵操作杆、运河地图互动卷轴等装置,增强游客的观览体验。

运河饮宴互动展项

民间曲艺互动展项

沙飞船

三维立体场景

“河之恋”展览分成“水”“运”“诗”“画”四个篇章,整个展厅被打造成一个540°全沉浸式、全媒体互动影院,顶部悬挂有半透明古代凉亭轮廓造型装置,河水从四面八方倾注而下,汇入游客脚下,与360°巨型环幕、地面互动投影共同营造幻象空间。

环幕互动空间

展厅共使用14台投影,投影面积高达1200平方米。为了获得更棒的互动效果,设计团队采用了“预制影片+实时渲染”的方式,展厅配备了8个红外图像采集设备辅以30声道音响播放系统,设备采集空间中观众的位置,水波可以随着游客的脚步荡开,游客可以尽情感受水的千姿百态,获得别开生面的沉浸体验。

(二)场景交互:沉浸式感知运河生活

1.复原街景,展现运河风土人情

“因运而生——大运河街肆印象”展览采用“古街巷实景复现+虚拟科技体验+经营性业态”的模式,展厅复原了中原、燕京齐鲁、江淮、江南四大运河流域的街巷空间,整条街区100多米长,主要呈现运河时期的书访、茶馆、工艺、美食等业态。LED天幕每二十分钟循环播放阴晴变幻的运河景象,场景还会配合天幕飘下雨滴,雨滴汇集到场景特设的小河中,游客可坐在河岸商铺里,触摸雨滴,感受运河风光。该展览通过调动游客多重感官的参与,以达到让其更沉浸的效果。

2.游戏互动,次元体验运河生活

“大明都水监之运河迷踪”展览则是基于古风二次元沉浸场景的打造,开展互动解谜游戏的展厅,运用图像识别、电子机械、网络等前沿交互技术,打造虚实结合的“密室解谜”场景。

原创IP设计

场景内含50多处的互动体验点,游客可化身成为监水司使者,跟随“卷宗”《监水司密案》的指引,操作各个机关获得各种道具及通关线索。

卷宗引导体验

寻找通关线索

Xenario飞来飞去环境氛围及机关设计都是基于扎实的故事背景以及现实比例,叠加虚拟媒体,创造空间的延伸感,实现了让游客获得“不跳戏”的沉浸体验。该展厅还将运河航运、船只驾驶、漕粮仓储、运河水利等知识融进互动解谜游戏里,寓教于乐,玩中带学。

体验空间

探索大运河H5程序

四·沉浸启示: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沉浸设计特色

(一)文旅动线趣味性沉浸感营造

传统博物馆往往只注重整个参观动线的安全性和功能性,却忽略了它的趣味性及游戏性,所以博物馆将高趣味性的沉浸体验展厅与传统的静态展览相结合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动线设计上,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对常设展览、专题展览、数字化沉浸式体验展、临展展览及虚拟展厅进行交叉布局,其富有节奏感的游览路线给观众带来情绪上的起伏,它还对“大明都水监之运河迷踪”主题展厅进行了个性故事设计,以故事线索为引,用数字媒体技术打造出极具沉浸感与互动性的参观动线。

流线型参观模式

(二)数实融合交互式体验感设计

Xenario飞来飞去团队请了专业非遗造船团队来复原康熙时期的沙飞船,不管是内饰还是外形,都是根据史料进行了最高程度的还原,力图给游客最贴近现实的沉浸空间。沉浸式展览想让游客身临其境,可以尝试“实景复现+虚拟技术”作为主要的设计方法。实景复现要力求还原最真实的历史场景,进行或整体或局部的再现,通过活化那一时期的经典遗址或场景,给观众打造穿越时空之感。虚拟技术则是联通观众与文物、历史之间的桥梁,博物馆设置虚拟展览、虚拟游戏等场景,让文物及其承载历史可以突破时空限制,增强了博物馆的收藏、展示、体验及教育等功能。

真实复原建造古代沙飞船

结语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的建设、展览与运营体现了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不仅协调了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还服务于国家文化建设的总体发展规划,成为沉浸式城市更新过程中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博物馆+”模式的发展,有针对性的交互设计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如何更好的实现人、情感与交互技术融合,提高展览时空效果丰富度,获得更优质的沉浸体验,仍需文博单位进一步实践与探索。

THE END
1.文化中国行丨走进国家博物馆感受“文博热”文化中国行丨走进国家博物馆感受“文博热” 近年来,随着“文博热”持续升温,来博物馆看展览、看文物,感受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越来越受到广大观众特别是青少年的青睐。下面就请跟随着记者的镜头一起走进国家博物馆。 记者:姜赛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https://cznews.gov.cn/newweb/2024zhuanti/whzgx/2024-12-09/123445.html
2.首都博物馆参观感受(精选18篇)篇6:参观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感受 班号:25701203 学号:1120123735 姓名:闫茂铠 ? 简介 《复兴之路》围绕着千年巨变,峥嵘岁月,中国新生,伟大转折,世纪跨越,继往开来六大主题的基本陈列。通过详实的史料,恢弘的气势,深沉的语言,珍贵的历史图片,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民族复兴的画卷。反映了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陷入半殖https://www.360wenmi.com/f/filebr35wh55.html
3.2024中国国家博物馆参观+预约抢票攻略(地址+开放时间+交通+展厅+App端预约方式:请下载中国国家博物馆App(Apple Store;腾讯应用宝;或直接扫描以下二维码下载),通过参观预约进行预约。App内还提供了博物馆的导览图、展品介绍等实用信息,帮助你更好地了解博物馆。 注:如有个别收费特展,将会在服务台和网站、微信平台的展览介绍页面注明,观众可在该展览展厅门口购票。 https://www.extrabux.cn/chs/guide/8379109
4.天太热不想出门?网红博物馆邀你云打卡中国国家博物馆为过往的专题展览提供了实景观展体验,可以像身处博物馆内一样“边走边看”。 在数字展厅里既可以看到过往的360度全景展览,还可以看到当前的重磅展览。 话不多说,点进来亲自感受一下吧! 链接:http://www.chnmuseum.cn/Portals/0/web/vr/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383313
5.中国国家博物馆数字展厅目前上线的虚拟展厅共有10个展览,包括8个国际交流展:“罗马尼亚珍宝”“伏尔加河回响——特列恰科夫画廊藏巡回画派精品”“来自肖邦故乡的珍宝:15至20世纪的波兰艺术”“永远的思想者——罗丹雕塑回顾展”“罗马与巴洛克艺术” “名馆·名家·名作——纪念中法建交五十周年特展” “鲁本斯、凡·戴克与佛兰德斯画派—https://www.360doc.cn/article/87990_562469349.html
6.躺着看展!国家文物局推送网上博物馆展览,逛起来!近期,在国家文物局部署下,全国各地博物馆在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的同时,利用已有数字资源推出一批精彩网上展览,并联合社会力量创新传播方式,为公众提供安全便捷在线服务,为抗击疫情加油鼓劲,以实际行动响应、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的号召。 https://sdxw.iqilu.com/w/article/YS0yMS02MzY5Mjcx.html
7.历年资讯【博物馆】 ■中国国家博物馆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旧址集中对外开放 ■中共一大纪念馆6.3正式开馆 ■中共四大纪念馆重新开放:展览还原当时会场周边里弄风貌 ■白公馆和松林坡景区恢复开放 http://www.1911museum.cn/article/950.html
8.馆窥天下国家海洋博物馆:寓教于乐的“海上故宫”在“猜你喜欢”版块,小程序还会根据观众浏览的展品推送相关的展览内容。在网上展览部分,该馆为观众提供了带有语音讲解的所有展厅的360度虚拟漫游,并为238件馆藏经典展品提供了360度在线互动观赏。 在国家海洋博物馆,观众还可以感受到各种细致周到的服务,例如,在展厅中随处可见的开放式小荧幕剧场,利用观众休息间隙观赏https://www.douban.com/note/859150929/
9."云旅游"哪家强?这些景区不出门也能逛在“国博数字展厅”里,可以选择包括“大唐风华”、“古蜀华章”、“卢浮宫的畅想”、“伦勃朗和他的时代”等不同主题的展厅,进入之后便能实现全景游览。 中国国家博物馆数字展厅: http://www.chnmuseum.cn/Portals/0/web/vr/ 03. 上海博物馆 藏品三维展示 https://travel.ifeng.com/c/7u53nQ6SjYG
10.中国国家博物馆数字博物馆360全景案例利用多媒体技术,将360全景摄影、3D、视频、声音、图片、设计等表现形式集中展示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项目中,实现前所未有的新的视觉传达与交融互动的展示形式。https://v1.chinatmic.com/chnmuseum/
11.热点关注全国150个线上博物馆汇总在家足不出户“云看展3.归来——意大利返还中国流失文物展 中国国家博物馆 https://webapp.vizen.cn/backhome/index.html 4.军事博物馆历代军事陈列数字展馆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http://3d.jb.mil.cn/lidai/index.html 5.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虚拟游览 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 https://www.cloud.tencent.com/developer/article/1646693
12.展厅虚拟漫游繁星盈天——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展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考古学会、中国文物报社、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局、郑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河南博物院、郑州市文物局协办,郑州博物馆具体承办。展览汇集来自全国21个省(区、市)79家考古文博单位共同参展,共展出889件/组精品文物,其中有https://www.hnzzmuseum.com/panorama/index
13.@高新人给宅家的你精心准备了全国100个博物馆云游入口3.归来——意大利返还中国流失文物展 中国国家博物馆 https://webapp.vizen.cn/backhome/index.html 4.军事博物馆历代军事陈列数字展馆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http://3d.jb.mil.cn/lidai/index.html 5.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虚拟游览 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 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002/13/c3112055.html
14.中国虚拟博物馆地界虚博世界.中国虚拟博物馆.全天美术馆BETA版致力于普及博物艺术生活。增强拓展互通。 让人们能足不出户的免费参观 和低成本的展现世界,宇宙万象。 观众在参观虚拟世界的时候, 不需要下载安装任何客户端软件!http://www.hsxsh.pudong-edu.sh.cn/infoweb/item-detail.aspx?newsid=3745
15.让历史昭告未来——中国国家博物馆大型展览《复兴之路》巡礼“展览的语言以及展览的特性不同于舞台艺术与电视艺术。尤其是博物馆的展览特点是通过文物来见证历史、表述历史,其实体的可欣赏性是通过自身的内涵来实现的。”主管《复兴之路》基本陈列项目组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陈履生向记者介绍说。 “印象最深的是写着‘中央人民政府’的朴素的牌匾”;“最难忘的是停在北川医院http://www.cflac.org.cn/ysb/2011-04/11/content_22487948.htm
16.国家自然博物馆“云端自然”线上虚拟展厅是如何搭建的?国家级综合性自然博物馆国家自然博物馆,联手积木易搭打造“云端自然”线上虚拟展览,形成一个集参观游览、科普教育为一体的线上虚拟数字博物馆平台,让数千以至数万年的古生物,栩栩如生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通过数字化的展示手段,展示国家自然博物馆的品牌形象,提高自然博物馆的科技化含量,满足更多观众在线上虚拟参观、了https://blog.csdn.net/jimumeta/article/details/139179488
17.两会8个文博提案建议国家文物局领导调研河南两文博基地挂牌2020年以来,中国国家博物馆围绕好展、好课、好文物+直播等重点方向,聚合精品展览专题网页、虚拟展厅、展览相关短视频等众多线上内容打造“云端国博”线上品牌。 “现在每年任何时间截面上,国博都有25个左右的展览对观众开放。推出这么多的展览,很重要的一点是我们策展能力有很大的提高。在策展的时候,策展团队通过我们https://www.d-arts.cn/article/article_info/key/MTIwNDY4NjA3ODOD35dnr5y4c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