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打造全景虚拟展厅!这些展品展示中国星空逐梦北晚新视觉

几千年来,中国人从仰望静谧天空,到努力接近这片“海”,一直在尝试,从未停下脚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和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联合主办的“永远的东方红——纪念‘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五十周年”云展览近日在国家博物馆云展厅揭开帷幕。云展厅内,近50件珍贵展品浓缩展示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史。从“东方红一号”到“神舟”“嫦娥”系列航天珍贵物证,涵盖手稿、任务书、名单、邮票、模拟器、航天服等多种品类。作为展厅的“1号讲解员”,85岁高龄的“东方红一号”卫星总体组成员胡其正说:“希望更多人热爱航天,热爱祖国!”

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东方红一号”卫星在“长征一号”运载火箭的托举下,成功进入预定轨道,从太空传回了《东方红》乐曲。中国成为继苏、美、法、日后,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和发射卫星的国家。

云展厅里,“东方红一号”模型悬挂起来。这颗仿真展品直径约为1米,球体有72个面。这颗卫星由结构、温控、能源、《东方红》乐音装置和短波遥测、跟踪、天线等分系统及姿态测量部件等组成。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庞之浩说,最初设计成这样是为了粘太阳电池片,“但后来并没有粘贴”。设计成球体则是为了内部空间更大。

“一米大的卫星,放到宇宙上去,怎么找?”胡其正说。“当时孙传里等人提出用超短波来实现”。这个先进且大胆的想法在会议上争议很大。“1966年,这个方案才被论证采纳。”胡其正骄傲地说,我们非常出色地完成了跟踪定位任务。直到今日,这颗卫星仍在空间轨道上飞行。

从太空传回的《东方红》乐曲,让每一个中国人激动、自豪。是谁在太空唱响了这首歌?云展厅里有答案。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藏“东方红一号”卫星乐音装置,看上去就是个普通的铁皮盒子——金色外壳和“东方红”三个字锃亮发光。其实,它是当年“东方红一号”卫星上乐音装置的“同胞兄弟”。专家说,科研人员从北京火车站的钟声受到启发,用电子线路模拟铝板琴演奏《东方红》乐曲。

悠扬的乐曲在太空响起,世界各地的人们能不能直接用半导体收听?胡其正说,如果直接在家里接收,发射机的功率需要非常大,卫星的重量要达到1吨以上,但当时火箭没有那么大的“拉力”。于是,他们想到了一个办法——由大型的地面接收天线先接收到太空传来的乐曲,再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向世界广播出去。502所老一辈航天工作者完成了乐音装置的研制及全国五个地面台站的设备安装、调试任务,让《东方红》乐音响彻寰宇。

直径1米的卫星,远在400余公里至2000余公里外的太空遨游,想看到它,犹如在隔着80多个足球场看一只足球。为了实现这个“不可能”,508所的专家们想出了不少妙招。

展厅里有一张观测裙研制实验照片。专家说,尽管72面体的外形设计能使“东方红一号”在旋转时闪闪发光,但由于卫星直径仅1米,本体亮度只相当于六等星。研发人员制作了一条表面镀上铝的“裙子”,安装在第三级火箭的位置。火箭随卫星入轨后,“裙”撑开直径达4米。阳光照射下,卫星的亮度接近可观察的二等星,用肉眼可以看到了。专家说,观测者第一眼看到的亮点是第三级火箭的位置,顺着它往前找,看到的亮点才是卫星。

“永远的东方红”云展览是国博第一个在本馆没有实体展览,完全在虚拟展厅倾力打造的云展览。国博馆长王春法说,此次展览开启了博物馆“云策展+5G直播导览+沉浸体验+深入参与+线上互动”智慧时代。

展览突破了先有实体展览,再扫描形成线上展览的传统模式,在确定展览大纲和形式设计后,仅参考国博实体展厅的位置结构,直接生成展厅全景图片并进行VR处理形成全景虚拟展厅。

不同于常见的四平八稳的展厅设计,此次将展厅设计成卫星形状,更好凸显展览主题。观众可以采用鸟瞰、漫游和三维模式等视角参观。

互动感强,成为展览的一大亮点。听太空奏响东方红,在五线谱的空缺处填入合适的音符;触动手指,穿越50载,看中国航天发展的三大里程碑——“东方红一号”“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嫦娥一号卫星”……云展厅里还有多个H5互动体验亮相,观众甚至可以“穿上”航天服与“东方红一号”合影留念。

“东方红一号”发射场景、从“东方红一号”上看地球……云展览中嵌入了8段短视频,展现了中国太空探索的多个珍贵镜头。

同时,一件手摇计算机被制作成3D模型,供观众仔细观赏。这件国博馆藏通长28厘米、通宽33.7厘米、通高16.4厘米。当年,我国著名科学家、核事业奠基者、开拓者之一邓稼先和他率领的科技团队就是用这样的手摇计算机进行计算和研制,完成原子弹的理论设计方案。

类似的展品还有十余件。国博工作人员将卫星、火箭等经典展品制作成3D模型,观众可以720度观览,并与展品互动。

THE END
1.文化中国行丨走进国家博物馆感受“文博热”文化中国行丨走进国家博物馆感受“文博热” 近年来,随着“文博热”持续升温,来博物馆看展览、看文物,感受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越来越受到广大观众特别是青少年的青睐。下面就请跟随着记者的镜头一起走进国家博物馆。 记者:姜赛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https://cznews.gov.cn/newweb/2024zhuanti/whzgx/2024-12-09/123445.html
2.首都博物馆参观感受(精选18篇)篇6:参观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感受 班号:25701203 学号:1120123735 姓名:闫茂铠 ? 简介 《复兴之路》围绕着千年巨变,峥嵘岁月,中国新生,伟大转折,世纪跨越,继往开来六大主题的基本陈列。通过详实的史料,恢弘的气势,深沉的语言,珍贵的历史图片,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民族复兴的画卷。反映了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陷入半殖https://www.360wenmi.com/f/filebr35wh55.html
3.2024中国国家博物馆参观+预约抢票攻略(地址+开放时间+交通+展厅+App端预约方式:请下载中国国家博物馆App(Apple Store;腾讯应用宝;或直接扫描以下二维码下载),通过参观预约进行预约。App内还提供了博物馆的导览图、展品介绍等实用信息,帮助你更好地了解博物馆。 注:如有个别收费特展,将会在服务台和网站、微信平台的展览介绍页面注明,观众可在该展览展厅门口购票。 https://www.extrabux.cn/chs/guide/8379109
4.天太热不想出门?网红博物馆邀你云打卡中国国家博物馆为过往的专题展览提供了实景观展体验,可以像身处博物馆内一样“边走边看”。 在数字展厅里既可以看到过往的360度全景展览,还可以看到当前的重磅展览。 话不多说,点进来亲自感受一下吧! 链接:http://www.chnmuseum.cn/Portals/0/web/vr/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383313
5.中国国家博物馆数字展厅目前上线的虚拟展厅共有10个展览,包括8个国际交流展:“罗马尼亚珍宝”“伏尔加河回响——特列恰科夫画廊藏巡回画派精品”“来自肖邦故乡的珍宝:15至20世纪的波兰艺术”“永远的思想者——罗丹雕塑回顾展”“罗马与巴洛克艺术” “名馆·名家·名作——纪念中法建交五十周年特展” “鲁本斯、凡·戴克与佛兰德斯画派—https://www.360doc.cn/article/87990_562469349.html
6.躺着看展!国家文物局推送网上博物馆展览,逛起来!近期,在国家文物局部署下,全国各地博物馆在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的同时,利用已有数字资源推出一批精彩网上展览,并联合社会力量创新传播方式,为公众提供安全便捷在线服务,为抗击疫情加油鼓劲,以实际行动响应、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的号召。 https://sdxw.iqilu.com/w/article/YS0yMS02MzY5Mjcx.html
7.历年资讯【博物馆】 ■中国国家博物馆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旧址集中对外开放 ■中共一大纪念馆6.3正式开馆 ■中共四大纪念馆重新开放:展览还原当时会场周边里弄风貌 ■白公馆和松林坡景区恢复开放 http://www.1911museum.cn/article/950.html
8.馆窥天下国家海洋博物馆:寓教于乐的“海上故宫”在“猜你喜欢”版块,小程序还会根据观众浏览的展品推送相关的展览内容。在网上展览部分,该馆为观众提供了带有语音讲解的所有展厅的360度虚拟漫游,并为238件馆藏经典展品提供了360度在线互动观赏。 在国家海洋博物馆,观众还可以感受到各种细致周到的服务,例如,在展厅中随处可见的开放式小荧幕剧场,利用观众休息间隙观赏https://www.douban.com/note/859150929/
9."云旅游"哪家强?这些景区不出门也能逛在“国博数字展厅”里,可以选择包括“大唐风华”、“古蜀华章”、“卢浮宫的畅想”、“伦勃朗和他的时代”等不同主题的展厅,进入之后便能实现全景游览。 中国国家博物馆数字展厅: http://www.chnmuseum.cn/Portals/0/web/vr/ 03. 上海博物馆 藏品三维展示 https://travel.ifeng.com/c/7u53nQ6SjYG
10.中国国家博物馆数字博物馆360全景案例利用多媒体技术,将360全景摄影、3D、视频、声音、图片、设计等表现形式集中展示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项目中,实现前所未有的新的视觉传达与交融互动的展示形式。https://v1.chinatmic.com/chnmuseum/
11.热点关注全国150个线上博物馆汇总在家足不出户“云看展3.归来——意大利返还中国流失文物展 中国国家博物馆 https://webapp.vizen.cn/backhome/index.html 4.军事博物馆历代军事陈列数字展馆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http://3d.jb.mil.cn/lidai/index.html 5.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虚拟游览 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 https://www.cloud.tencent.com/developer/article/1646693
12.展厅虚拟漫游繁星盈天——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展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考古学会、中国文物报社、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局、郑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河南博物院、郑州市文物局协办,郑州博物馆具体承办。展览汇集来自全国21个省(区、市)79家考古文博单位共同参展,共展出889件/组精品文物,其中有https://www.hnzzmuseum.com/panorama/index
13.@高新人给宅家的你精心准备了全国100个博物馆云游入口3.归来——意大利返还中国流失文物展 中国国家博物馆 https://webapp.vizen.cn/backhome/index.html 4.军事博物馆历代军事陈列数字展馆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http://3d.jb.mil.cn/lidai/index.html 5.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虚拟游览 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 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002/13/c3112055.html
14.中国虚拟博物馆地界虚博世界.中国虚拟博物馆.全天美术馆BETA版致力于普及博物艺术生活。增强拓展互通。 让人们能足不出户的免费参观 和低成本的展现世界,宇宙万象。 观众在参观虚拟世界的时候, 不需要下载安装任何客户端软件!http://www.hsxsh.pudong-edu.sh.cn/infoweb/item-detail.aspx?newsid=3745
15.让历史昭告未来——中国国家博物馆大型展览《复兴之路》巡礼“展览的语言以及展览的特性不同于舞台艺术与电视艺术。尤其是博物馆的展览特点是通过文物来见证历史、表述历史,其实体的可欣赏性是通过自身的内涵来实现的。”主管《复兴之路》基本陈列项目组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陈履生向记者介绍说。 “印象最深的是写着‘中央人民政府’的朴素的牌匾”;“最难忘的是停在北川医院http://www.cflac.org.cn/ysb/2011-04/11/content_22487948.htm
16.国家自然博物馆“云端自然”线上虚拟展厅是如何搭建的?国家级综合性自然博物馆国家自然博物馆,联手积木易搭打造“云端自然”线上虚拟展览,形成一个集参观游览、科普教育为一体的线上虚拟数字博物馆平台,让数千以至数万年的古生物,栩栩如生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通过数字化的展示手段,展示国家自然博物馆的品牌形象,提高自然博物馆的科技化含量,满足更多观众在线上虚拟参观、了https://blog.csdn.net/jimumeta/article/details/139179488
17.两会8个文博提案建议国家文物局领导调研河南两文博基地挂牌2020年以来,中国国家博物馆围绕好展、好课、好文物+直播等重点方向,聚合精品展览专题网页、虚拟展厅、展览相关短视频等众多线上内容打造“云端国博”线上品牌。 “现在每年任何时间截面上,国博都有25个左右的展览对观众开放。推出这么多的展览,很重要的一点是我们策展能力有很大的提高。在策展的时候,策展团队通过我们https://www.d-arts.cn/article/article_info/key/MTIwNDY4NjA3ODOD35dnr5y4c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