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宏伟:我找到了这件大英博物馆流失国宝背后的“唐朝余则成”
2024-07-2009:12
霍宏伟作者
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国博研究院副院长
编者按:在观学院线下活动“国宝,国宝,胡不归?”中,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国博研究院副院长霍宏伟老师讲述了他作为中国学者,探寻大英博物馆中一组唐三彩真正主人的经历。
这组作为大英博物馆镇馆之宝的唐三彩随着一张墓志的拓片来到了英国,但由于中英文转写的错误,被记录为“刘廷荀”的墓主人一直查无此人,直到开封博物馆的一方墓志原件揭示了他真正的身份——这位“前后八任,历仕四朝”唐朝的官员究竟是谁?他曾经亲历一段怎样惊心动魄的历史瞬间呢?
“以物论史,透物见人”,任何一件文物,只有还原到其原本的历史文化环境中才能完整地体现其文化价值。在海外藏中国文物研究方面,我们中国学者本应拥有毋庸置疑的话语权。希望那些非法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能够早日回归祖国。
【演讲概要】
霍宏伟:首先,我先简单介绍一下大英博物馆收藏中国文物的概况:在世界博物馆中,收藏中国古代文物最多的是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大约有3.5万件;接下来的是法国卢浮宫,有3万件左右,大英博物馆收藏的中国文物约为2.3万件,其中长期展出的有2000件,收藏的中国文物涵盖了青铜器、金银器、玉器、陶瓷器、书画等等。
去年,一个名叫《逃出大英博物馆》的短剧在网络上很火,视频中出现的大英博物馆收藏的一件唐三彩马引起了我的注意。大英博物馆中国馆收藏的这组唐三彩一共有13件,陈列在中国馆的中轴线上,非常壮观。
大英博物馆中国馆中轴线上陈列的一组唐三彩俑作者拍摄
2017年,一个名为“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的巡回展览在国家博物馆和上海博物馆先后展出。新华网在2017年2月16日发出的报道这个展览的新闻中,所用的图片就是今天我要详细介绍的这一组唐三彩中文物价值极高的一座文官俑。
当时由国博组织编纂的《海外藏中国古代文物精粹·英国大英博物馆卷》,给我分配了19件(组),其中就有这一组唐三彩。大英博物馆网站上对这组文物进行描述的信息是:“唐刘廷荀墓俑一组唐代728年,河南洛阳”。由于我生在洛阳,长在洛阳,同事们就和我说,这是你们洛阳的文物,你一定要把它好好研究。
刘庭训墓志原件,藏于开封市博物馆
这位墓主人刘庭训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他的生平事迹用八个字概括就是,“前后八任,历仕四朝”,这“四朝”指的是武则天、中宗、睿总、玄宗四朝。他是从一个小官吏,通过参与一系列重要的军事活动而逐渐获得提拔的。首先,他追随李多祚参与了平定契丹叛乱,获得赏识而有所提拔。之后他参与了诛杀武则天的男宠张易之。
《武后行从图》摹本局部
在诛杀张易之后,他在太平公主府当了一个典军,按理说后来唐玄宗诛杀了太平公主及其党羽,刘庭训的生命也应该戛然而止了,但是谁又能想到,刘庭训不仅没有被诛杀,反而连升四级。其中的原因他的墓志里说得比较含蓄:“不假洛阳之令,自有匡卫之谋”,用现在的话来说,他应该是个“地下工作者”——在玄宗和太平公主两派的相持阶段为唐玄宗通风报信,使唐玄宗在情报上占据有利位置,最后将太平公主的政治势力清除掉。不过,连升四级后他也再没有得到唐玄宗的重用,最后以70多岁的高龄终老于扬州,两年后迁葬回邙山上东里。
通过对大英博物馆中国文物的研究,我想说,在海外藏中国文物研究方面,我们中国学者本应拥有毋庸置疑的话语权。在清末民国的乱世中,中国境内的大量文物通过各种渠道流失海外,最后我想呼吁,希望那些非法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能够早日回归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