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空间叙事设计思维研究

摘要:通过空间叙事设计塑造具有历史文化个性的展陈空间,提升观众观展的沉浸式体验。运用空间叙事理念,总结空间叙事的重要意义与空间叙事的关键要素,并以河西画像砖展为例,通过对空间结构、层次、形态、展品组合、色调情感、科技叙事等方面应用进行分析。运用空间叙事理念,完成展览整体空间设计工作。空间叙事的设计理念,可以增强历史沉浸感和观众的情感沟通,把展览用情景化和故事化的方式呈现出来。

关键词:空间叙事陈列设计结构层叠藻井

引言

一、空间叙事理念的展示设计方法

空间叙事理念运用在展示空间内,通过对空间结构、空间层次、空间形态、展品组合、色调情感、科技动态的叙事化的设计,每部分空间设计都具有故事的连贯性,呈现的空间效果有真实感。空间叙事的创新展览的思维方式将内容设计、形式设计和观众需求有更好的关联,展品通过多元的形式设计能够活化起来。

通过对展示空间设计的一系列分析和表达,可以发现物、空间、人之间是相互关联的,而展览最终目的就是要把这些关联建立起来。在进行空间叙事设计时有以下几方面需要重视:

(一)重视视觉体验

博物馆空间设计的审美原则强调空间形式与展览的主题内容相统一。通过符合展览主题内容的艺术氛围的营造与空间形式的结合,展示出展品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和背景故事,将展览内容最有效地传递给观者。

(二)重视逻辑统一

空间叙事性设计的重点在于体现主题内容与展览空间的互相结合,以主题思想为核心,通过叙事过程将每个空间不同的主题情节串联在一起,把包括装饰、标识、字体、光线、色彩等元素贯穿在每个空间内,使展览从始至终都呈现出整体的形式语汇,不会造成平铺直叙的效果。

(三)重视多元需求

设计师要与观众共同存在于叙事的空间中,双方都要注重认知感受和体验感。展示叙事不是一个讲述给观众的单向过程,设计师首先要打动自己才能感动观众,观众和设计师具有两重性即是知觉者又是空间叙事的参与者,每个人的文化背景和阅历具有差异,往往会按自己的理解去感受展示空间的精神体验,这样的情感体验才具有真实性。无论是设计师和观众谁掌握着叙事的话语权,最终叙事呈现的载体和意义都集中体现在空间构建的形态及其空间的认知体验之中。[2]

(四)重视独特表现

设计概念要重视展览的历史文化脉络、尊重地域文化特征,不能脱离本土地域的传统与特色。要努力挖掘和提炼不同地域、民族、时期的历史文化遗产,用现代的空间叙事理念去诠释和传承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无论从设计思想和理念还是到空间组织、设计中的地域文化会使得空间叙事的元素变得丰富而具有自己的特色。

二、《图画众生—河西画砖古人生活》

空间叙事设计的要素分析

展览空间叙事是为展览叙事对象服务的,在设计之初,对展览叙事对象的特殊性进行深入的分析,再借助展陈叙事的设计手法进行叙事空间设计,能更准确地定位空间叙事设计的具体空间元素,如三维空间形态,墙面及展柜材质,空间色彩倾向,展陈灯光语言等。

通过对展厅空间合理的规划,避免纷杂无序。

2.内容题材极为广泛:画像砖内容题材广泛,涵盖桑蚕农耕、神仙异兽、出行涉猎、建筑居所等多种题材。为突出单题材的重要性,区别各题材的特殊性,根据不同的题材设定展陈空间叙事,用多元的叙事手法极大丰富了展示的视觉效果。

三、《图画众生—河西画砖古人生活》

空间叙事理念的展示设计应用

在展陈空间设计中,设计语言与展陈内容结构需相辅相成,相互关联,以达到展览设计与内容的完整统一。所谓关联,就是通过提取展陈大纲的核心线索对展陈空间设计叙事形态进行抽象性提取。准确把握展陈大纲的核心线索是展陈形式设计的前提,其主要目的在于通过核心线索的主次关系指导展览空间中节奏的轻重缓急,突出设计的重点和亮点,有助于提炼出与文物历史文化背景相吻合的展览设计风格,让设计的核心思想与文物内涵保持一致,通过空间、色彩、材质、灯光等展陈设计语言使展览空间设计更具历史性、文化性,给参观者带来沉浸感。

根据展览大纲的核心线索,将展厅空间分成三个主体部分,每一个主体部分有多个分体空间组成。第一部分的画像砖主要讲述了古人想象中的神话世界,体现世界观和宇宙观的“图画天地”,第二部分画像砖则描绘古人耕种畜牧、车马出行等趣味百态的生活部分,再到第三部分描绘的是墓穴后室的画像砖,虽然三个单元的思想主题不同,但共同诠释了河西画像砖从地下、经过人间、再到天上三重境界的穿越过程。观众和文物之间的关系跨越时空的界限,使展览的体验感和认可度得到提升。

(一)空间结构叙事设计

以《河西画砖古人生活》历史文化展的空间结构设计为例,通过展示空间结构设计来讲述每一个全新的故事。空间是以结构串联组合起来的,起、承、转、合的仙凡幽明的空间结构设计传递出叙事的美感。

1.天人合一围合式结构设计

2.多元丰富外向式结构设计

外向式空间设计是一个开放式空间。随着光线逐步提亮进入第二部分描绘人间生活,展品采取双向型摆放使得空间格局变化丰富,展线灵活。空间上的延伸感使观众无论从局部到整体、还是远处到近处都能观看到展品,使人产生轻松的心理感觉,拉近观众与展品近距离接触,为讲述一组组趣味百态的古人市井生活故事提供了空间条件。

3.幽明世界下沉式结构设计

第三部分展示是墓穴后室的文物,采用局部下沉的空间结构,强化周边环境视线的提升来丰富下沉与提升的空间层次。下沉式空间结构设计使空间产生一个界限明确的高差视觉效果,在整体空间的节奏中形成竖向变化。(图1)

图1三部分俯视图

(二)空间层次叙事设计

展示空间的层次能形成良好的空间叙事环境,帮助观众接收到展览所要传达的讯息。空间上的层次不是单一存在,而是要与观众双方形成情感共鸣而达到互动关系,观众在流动的空间产生的沉浸感。

1.纵向感

第一部分“图画世界”主要展示古人精神世界的展品,为突出展品背后的文化意义,在空间叙事上采取打破空间局限,视觉化引深空间的纵深感,强调空间的垂直感,空间自下而上通过地面、中间和顶部三个层次来叙事。顶部拔高,提高部分展厅空间视觉高度,顶部中心运用轻薄可透材质增加竖向空间的纵深感。地面采取LED雕刻灯火焰穿壁纹铺投射地砖图案,增强空间视觉中心感,中间层次是通过文物形成的四面围合空间,观众站在中心环看展品犹如打破了时空的屏障,通过画像砖与古人交流互动。(图2)

图2第一部分纵向示意图

2.交错感

第二部分因题材丰富进入开放的叙事空间,通过单向和双向去展示文物,展线产生交错和穿插变化,产生一种节奏明快的心理氛围来贴近画像砖的自由奔放的艺术特点,以及及丰富多彩市井生活的繁忙节奏。(图3)

图3第二部分交错示意图

(三)空间形态叙事

装饰图案的构图造型要素不外乎点、线、面,它是造型艺术表现的最基本语言和单位,具有符号和图形特征,能表达不同的性格和丰富的内涵。[4]以第一部分空间形态重点举例,由点、线、面形态重构成新的空间形态,抽象的形态使伏羲、女娲等常见神话图像活化起来具有画面感。

1.空间叙事中线的贯穿

直线分为直线和曲线,第一部分重点以直线做变化,运用直线的垂直线、水平线的穿连和重组呈现方井套斗结构给人雄伟、高大的感觉,丰富的结构层次形成聚焦感,作为此次展览的亮点设计。(图4)

图4现场图

5.25米的顶部利用方井套叠结构进行解构和重叠形成空间。在围合展墙上进行三层的交错叠加设计。通过线的变化形成立体空间,即二维的平面线条变三维,不断收缩形成下大顶小的倒置盖式空间结构,来减弱围合产生的封闭感,空间高度的延伸传达出深邃的虚实意境。由直线是整个藻井连接成整体的关键要素,同时也给施工带来难题,在提升展览参与性和可视性的基础上需要钢骨固定来保证观众和文物的安全。(图5)

图5藻井结构设计图

2.空间叙事中面的营造

面是由线而形成的。空间顶部由直线的平面围绕成正方形的面,给人庄严、大方之感。直线与透纱结合成硕大的正方形莲花图案,大面形成的莲花藻井图案给人扩张的视觉效果。根据史料记载,藻井中的莲花图案装饰早在汉代就已出现。东汉王延寿的《鲁灵光殿赋》中有“圆渊方井,反植荷蕖。[5]在面的营造设计上,采用轻薄的透纱质地来满足装饰性而且起到延伸空间作用。直线围绕成巨大的莲花图案在灯光的映衬下使观众有举首高望空旷辽阔的意境。(图6)

图6莲花藻井元素构成图

3.空间叙事中点的配合

点是抽象的几何形,作为视觉单位是它具有环境空间位置的。第一部分的空间利用“斗拱”为点单位进行解构设计,围绕展墙重复排列产生串联的空间节奏。众所周知,斗拱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结构最为复杂、造型最为独特的构件,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木架建筑的技术水平。[6]在展出的画像砖上有大量斗拱的形象。

以“斗拱”围绕形成虚面,呈现出上承屋顶,下接立柱的结构。结合力学承重原理精算出斗拱之间的距离,每个斗拱的落点都与上层有交接关系,目的是稳固上层藻井结构产生的重压,而导致直线变形,所以点的配合尤为重要。(图7)

图7莲花藻井元素构成图

(四)空间叙事中的展品组合

依据画像砖长方形特征,注重结合“层叠”与“满铺”的设计布局与文物进行组合。从比例与尺度、节奏与韵律、反复与渐变、对比与统一等角度去诠释文物,使画像砖的陈列的更加具有艺术美感。

1.连环式的叙事方式

第二部分题材广泛,打破了传统的陈设方式,以大通柜子为载体,以文物原始出土的形态为设计主线,采取上下错落的视觉曲线,连环式设计讲述画像砖的故事。根据内容要求,少则二三块,为多则十多块画砖为一组内容。展品采用上下分层排列组合设计,砖画高低错落远看犹如一幅流动的长卷,一砖一景串联出古人社会生产和生活场景。观众置身于此,犹如穿梭于画像砖的“美丽画卷”之中。(图8)

图8连环式文物组合

2.层叠式的叙事方式

层叠式构图是以主体图案为中心,向画面上下左右展开来展示更为丰富的内容。沿着展线来到展览的第三部分“宁平降幅”板块,为了能突出“壁画砖”的特点,以高台苦水口1号墓后室后壁的历史环境为依据,在设计上还原了由上到下侍女开箱、兵器、奁、丝束等题材分层排列构图方式。

在保证文物安全的基础上进行艺术表现是展示设计的基本要求。既要美观又要安全为前提来同时容纳9块画像砖层叠组合,因此在设计前对每一块砖的规格做了精准测量,保证砖体能嵌入完美嵌入“墙体”,嵌入的空间在设计中就会考虑到砖体安全因素进行放量,量体裁衣呈现出砖墙合一的壁画砖效果。(图9)

图9层叠式文物组合

3.桌台式的叙事方式

为让观众从不同的视角观看到画像砖的的形态,第二部分采用桌台来陈列立体文物。桌台式设计具有很强的功能性,可以调节分配空间格局的目的。放置到展厅的通道空间中,极大利用了展厅空间,同时丰富了展线和形式手段,360度的全视角的叙事展示手法也能使观众更为全面、立体的了解画像砖的文物全貌。(图10)

图10桌台式文物组合现场图

(五)空间叙事中的色彩设计

色调设计在展览中有重要的作用,作用于人的心理和情绪,影响人的注意力和思维活动。[7]具有独特的情感传递,可丰富空间层次。“根据在河西的服饰颜色出现的频率次数统计,‘白’和‘赤’两色出现最多。[8]画像砖上的服饰也多为不同种类的赤色。

各部分在调性统一的前提下做变化,从服饰和砖面提取元素。整体以暖色调为主,从浅到深控制到三个等级的赤色做环境变化。以灰赤色为主调,柜内统一深褐色,建筑结构为赤红色局部点缀设计。目的是要突出画像砖的固有色和真实感,形成古朴典雅氛围起激发观众对汉画砖中古人生活的兴趣。(图11)

图11展览色调

(六)空间叙事中的多媒体设计

科技的发展使各种新技术频繁应用于博物馆展览设计中,更为空间的叙事提供了丰富的表现方式,拓展了新的设计思维。此次展览注重新技术的叙事,使展览空间氛围更加生动、逼真,通过科技动态叙事带动观众参与感,拓展更多的文物信息。

1.序厅和尾厅运用科技数字来诠释文物背后故事的手段。空间上用动态叙事来疏导流动空间中的观众。科技数字动态在画像砖展览中活化了画像砖上的人物图像,活化再现了魏晋十六国时河西人民的生产生活场景,仿佛穿越河西。(图12)

图12序厅多媒体

2.第二部分新媒体设计表现方式比较多元化,突出画像砖陈列方式的特点,结合与画像砖形态类似多媒体,采用80厘米间隔一组的构图法,将魏晋十六国时河西壁画砖墙的场景叙事化还原,加强观众的互动和体验感,完美地通过科技动态达到空间叙事的设计目的。(图13)

图13第二部分多媒体图

结语

《河西画像砖古人生活》在“天上世界—凡人—后室”的叙事结构之下,本次展览围绕河西画砖的艺术来进行空间叙事的设计理念与研究应用。空间叙事的设计理念将展览情景化和故事化展现,将内容、设计与观众站在一个展示空间维度相互关联,增强了展厅空间的历史沉浸感和观众的情感沟通,为今后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的发展和方向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THE END
1.(国家博物馆)中国古代基本陈列馆展品上“古代中国陈列”是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它以王朝更替为主要脉络,分为远古时期、夏商西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五代时期、辽宋夏金元时期和明清时期八个部分。该陈列以古代珍贵文物为主要见证,较为全面地展示了古代中国不同历史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以及中外交流等方面https://www.bilibili.com/read/mobile?id=27403804
2.馆藏文物的陈列展览现状与改进方法分析如今,我国许多公立博物馆对于展示馆藏文物的环节越来越重视。然而,一些中小规模的博物馆存在馆藏文物陈列不够合理的问题。博物馆中珍藏的文物具有较高的价值,通过多样的陈列和展览方式,可以展示出这些文物的功能和价值。在当下新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对文物的关注逐步增加,博物馆也在不断探索新的路径来展示馆藏文物。http://sanyamuseum.com/a/3/2024/0709/7411.html
3.博物馆陈列柜陈列文物技巧博物馆陈列柜的文物陈列技巧对于展示文物的魅力和讲述背后的故事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专业的陈列技巧: 主题明确:每个陈列柜应有一个明确的主题,确保所有展品都与该主题相关联。这有助于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展品。 空间规划:合理规划陈列柜内的空间,确保每个展品都有足够的空间,避免拥挤。同时,留出适当的过道空间,方http://www.ztsszg.com/wenzhang1/1773.html
4.宗教博物馆设计中如何处理展品的陈列和展示方式?综上所述,宗教博物馆设计中处理展品的陈列和展示方式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根据展品的特点和数量进行分类和分区、注重展品的呈现和可视性、注重展品的故事性和情感性、注重展品的互动性和参与性、以及注重展品的保护和安全,可以更好地展示宗教文物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内涵,为观众带来丰富而深入的观展体验。宗教博物馆的设计应http://www.gzdecor.com/zixun/zgzt/202406122176.html
5.博物馆展示设计的艺术形式分析陈列设备一般体积较大,数量较多,因此陈列设备的设计对艺术的整体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博物馆的设计中需要对展柜、展墙以及展台的尺寸、比例以及造型灯进行认真的研究和推敲,使得陈列设备能够与展品内容和特点相符,进而体现其陈设的作用和突出展品的优势。 https://www.yjbys.com/bylw/wenhuayishu/90890.html
6.博物馆展览陈列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路径对于博物馆内的各类展品而言,在经过专家学者的研究鉴别之后,只有通过陈列展览这样一种形式,才能出现在广大观众面前,展现其内在的风华与价值。出色的展览陈列方式不仅能够提升整个展览的品位,强化其主题,还能升华展览的内涵,让其作为整个博物馆的中心环节,成为构建博物馆与社会民众文化关系的重要纽带与桥梁。http://www.szzs360.com/news/2018/7/2018_30_mzs29460.htm
7.博物馆文物陈列展览设计的思路分析文物展览品的各种组合是博物馆陈列展览的基本要素,在采用该种方式进行展览时,需要策展人员以最为恰当的方式来排列文物及其辅助展品,以适宜的方式调整二者的组合摆放。在组合过程中,策展人员应有意识地避免各种机械式组合,以科学、合理的方式构成文物与辅助展品间的融洽组合。 https://www.fx361.com/page/2021/1111/9090623.shtml
8.博物馆陈列的基本原则6篇(全文)“导致观众无法把目光聚焦到展品上,不得不瞪大眼睛仔细搜寻前方是不是正确的参观通道,是不是会被障碍物绊倒。这样无疑与我们的初衷相悖”。因此,博物馆陈列的展示方式和照明不仅要烘托陈列的主题和展品,更重要的是要考虑观众接受环境的能力,清晰辨别展线道路以及顺利通过展线的需要。https://www.99xueshu.com/w/file7p4di639.html
9.信不信由你博物馆又称不可思议博物馆,馆内以趣味的方式陈列从世界信不信由你博物馆又称不可思议博物馆,馆内以趣味的方式陈列从世界各地搜集到的各式各样稀奇古怪的收藏品。这是全球第25座此类奇趣博物馆、 已在芭堤雅建立并开展。这里的展品有来自厄瓜多尔的缩小人头、西藏人的头盖骨及双头猫等。 翻译结果4复制译文编辑译文朗读译文返回顶部 http://eyu.zaixian-fanyi.com/fan_yi_9286431
10.关于下发规范陕西省博物馆陈列展览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2)陈列展览基本内容。包含陈列展览的结构体系,各级各类文字说明,展品的基本信息和组合方式,辅助展品的内容和展示方式,形式设计要求等。市县级综合性博物馆基本陈列内容应包括:本地区的区位、范围、资源环境、历史沿革、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重要文化遗产等内容。 http://wwj.shaanxi.gov.cn/zfxxgk/fdzdgknr/zcwj/qtgw/201406/t20140627_2134324.html
11.博物馆概论3博物馆藏品在展示过程中作为展品,除了考虑保护以外,一般还要考虑陈列展示的效果和观众的舒适度等因素。因此藏品陈列展示中的环境控制与收藏时相比有其不同之处。 (一)陈列展示中的照明控制 对于展览中的照明设置,也要考虑多种因素。既要考虑藏品保护的需要,控制展品的照度、照明设备的显色性、热效应和紫外线比例等。https://www.jianshu.com/p/c706d4bad0d0
12.民族博物馆陈列大纲(精选6篇)介绍黔东南地区各少数民族的居住、民风民俗等,着重介绍苗、侗两族。展品陈列从极其日常到难得一见的各种实物均可。由于大型建筑无法搬进博物馆中,所以可以用辅助展品来代替。并且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手段来展示侗族大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1、照片 ⅰ.侗族大歌合唱图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nrut4n93.html
13.WW∕T0089WW∕T 0089-2018 博物馆陈列展览形式设计与施工规范(可复制版).pdf,备案号: 69287-2019 、冯7、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行业标准 WW/ T 0089- 2018 博物馆陈列展览形式设计与施工规范 Form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code of exhibition in museum 2019-01-31 发布 2019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0/1227/6204131003003042.shtm
14.文旅学院教企融合促改革,蜀绣展场进专业文化旅游学院同学们积极探讨蜀锦织绣的展品陈列方式 同学们在感叹手艺人精湛的技艺同时,也钦佩他们智慧和匠心,数十年如一日重复同一个动作,研究同一种织法。 同学们在前期做了充足的调研准备,以问卷、现场访谈等方式积极和博物馆工作人员进行交流,领悟到本次项目制教学的意义,发挥我们会展专业策展、办展的专业技能的同时,通过“https://www.cdp.edu.cn/lyxy/info/1079/5579.htm
15.试分析博物馆展览设计中的陈列展示方式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文化事业特别是博物馆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 博物馆在宣传教育群众、 推进文化自 信中发挥了 重要的功能和作用。 博物馆既是陈列展览的文化阵地, 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和窗口。 博物馆的陈列展示方式和空间布局是博物馆功能发挥的重要环节, 作者结合多年工作实际https://www.clickshowcase.com/news-detail-id-470.html
16.博物馆陈列布展设计要素人类的活动范围与行为方式所构成的特定尺度是界定其他设计尺度的标准。因此,文物与展品陈列的尺度,展板、展柜的高度均应以人体标准的绝对尺寸为基点,进行组织、设计与陈列。陈列密度也要适当。一般来说,博物馆陈列所占的面积不应超过陈列室地面与墙面面积总和的60%,以40%为佳。 http://www.baisubao.net/index.php/td-393-496-29314
17.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JGJ662015:4.2陈列展览区注册消防工程师按此说,若以高峰时段观众量为年的3‰计,则展厅观众密度为0.15人/㎡~0.30人/㎡ ; 据湖南省建筑设计研究院调查:湖南省博物馆陈列展览区面积9300㎡,展厅净面积6800㎡,主要陈列方式为沿墙加岛式布置陈列柜和沿墙直接悬挂平面展品。其观众高峰日限量为5000人,同时容纳观众的合理限量为1000人,高峰限量为1500人。按此https://www.educity.cn/xfgcs/1933599.html
18.中国建设银行该展览展出意大利乌菲兹美术馆、法国国立中世纪博物馆、法国巴黎市立历史博物馆、德国巴伐利亚古代雕塑博物馆等收藏的文物、艺术作品和文献逾160件,以及中国博物馆发展史上的重要文物与相关文献。重要展品包括乌菲兹美术馆收藏的《安娜·玛丽亚·路易莎·德·美第奇花神形象画像》、《阿波罗与缪斯的舞蹈》、卡纳瓦莱巴黎市立http://www.ccb.com/chn/2018-07/25/article_2021082106133159294.shtml
19.参观博物馆的活动方案(精选10篇)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有序地进行,通常需要提前准备好一份方案,方案是阐明具体行动的时间,地点,目的,预期效果,预算及方法等的企划案。怎样写方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参观博物馆的活动方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参观博物馆的活动方案 1 https://www.yuwenmi.com/fanwen/huodongfangan/4048083.html
20.对话从汉唐到宋金,规模最大的古墓博物馆是怎么“炼成的”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的展品是26座西汉至宋金时期的体积庞大的墓葬建筑及墓内附属的文物。这些墓葬经过考古发掘后,先“化整为零”编号装箱搬迁至博物馆,然后再组装起来,就是说博物馆展出的墓葬(北魏景陵除外)都是用原来的建筑材料(砖、石),按原来的形状、原来的大小复原的。陈列方式原则上是采取原貌复原的形式,即在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3368912
21.博物馆活动方案(精选20篇)山东博物馆 五、活动行驶路线: 山大附中(起点)—花园路—二环东路—经十东路—山东博物馆(终点) 六、活动前准备工作: 1、由家长委员会安排人员与山东博物馆联系洽谈,落实门票、活动方式、专人讲解(讲解费用由学生承担)等相关事宜; 2、印发家长联系信,确定参加活动的学生人数; https://www.ruiwen.com/gongwen/fangan/642322.html
22.敲黑板!博物馆陈列与展示的区别(2)生态型展示是通过还原展品对应时期的环境背景,烘托出展示主题。比如,将烹煮类的青铜器陈列在烹煮的环境中,或者将用于祭祀的青铜器陈列在复原的祭祀场所,辅以参与祭祀的人物、流程、其他器皿等。 ▲湖北省博物馆“屈家岭”展厅(此图,感谢小黄老师) 上述描述就属于系统性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xMzE1MjYyNw==&mid=2649850179&idx=1&sn=3e1eeac75b8cb79845abb4f3df59dede&chksm=83a3d95fb4d45049b09b1be9e60fc5d88e42a2a4f9bfc59b8432adbe99d19b9a6c4c23f6969b&scene=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