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美诗:论非遗展叙述模式及展陈形式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摘要】非遗展从实践到“活态”策展理念的发展,使得非遗展文案大纲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表现为非遗项目专题展、非遗综合展、非遗主题展等不同类型的叙述模式。从非遗保护方式、非遗策展原则、展览业态的角度分析,可将其展陈形式分为展品展、活动展、情景展。对各类策展叙述模式的基本面貌、策展重点,以及展览形式及理念的分析,可为后续非遗展览策划提供参考。

【关键词】非遗展;叙述模式;展陈形式;策展理念

引言

近20年,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展示展演(以下统称为“非遗展”)的实践日益丰富,业界也逐渐明晰了“活态”的策展理念和“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策展原则,展示对象从“物”转变为“传承人”直接或间接参与的过程性内容。非遗展从实践到理念的发展,使得我们有必要达成对非遗展定义的共识,这是我们探讨非遗展的叙述模式和展陈形式的基础。

对应此非遗展概念,非遗展示空间主要包括3种类型。一是“博物馆”类,包括综合性博物馆、民族民俗博物馆、工艺美术博物馆等。二是“文化中心”类,包括文化馆、非遗馆、剧院、音乐厅及遗产阐释中心、游客中心等③。这一类,也应包括在一些民居老街、特色小镇、美丽乡村、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和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中的非遗展厅④。三是“虚拟空间”类,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深度应用和智慧博物馆、虚拟展示技术的发展,非遗展已经利用丰富的数字技术在虚拟空间里呈现,并逐步开始以单独面貌展示给观众。本文探讨的非遗展,以博物馆展示空间为主,也涉及文化中心和虚拟空间的案例。

一、非遗展叙述模式的类型及策展重点

展览策划是成熟的行业,非遗展的策划也遵循展览策划的基本规律,从目标和创意出发,突出文案大纲的重要地位,然后辅以形式设计和活动组织落地,完成整个展览展示展演过程。这是一个从无到有、逐渐摸索成型的实践过程,策展人或团队在研究借鉴以往经验、推动非遗展不断深入发展的过程中,会受到当时当地非遗展示空间、展示资源、策展机制等外在因素的牵制,也会受到对非遗展策展理念认知程度的内在因素的影响,这使得非遗展文案大纲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表现为不同的叙述模式,主要分类如下。

(一)非遗项目专题展

非遗项目专题展,是指介绍某一位非遗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某一个非遗项目或同类非遗项目的专题非遗展。这一展览实践和非遗评定与保护工作同时开始,是非遗策展的最早实践,并一直延续至今。

这一叙述模式由于涉及门类众多,行业专业性极强,对于非遗策展人来说,对项目带有策展目标的前期调研、资料整理和深入研究是展览从学术到普及性文化产品转化的基本要求。如何尽快做好展览,可借鉴非遗抢救性记录工作对十大类项目的文献示例要点(表1),进行文献资料搜集和研究工作,同时再开展视频、摄影、口述等资料的整理,并积累可以开展活态展的传承人、保护单位等资源,为展览提供扎实的基础。

(二)非遗综合展

非遗综合展是指全面、整体展现某一评估体系下所有非遗项目类型的展览,呈现一个地区、族群的非遗综合面貌。随着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充实和完善,全面反映一个地区非遗面貌的非遗综合展就产生了。这类展览叙述需集中解决涵盖所有非遗门类的问题,主要有“十大类”展示、“三分法”展示和日常生活展示3种叙述模型。这类展览成本较高,多用于换展周期长达多年的基本陈列。

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体系相适应的“十大类”展示,在早期的非遗展中占有不小比例,但这种逐一罗列十类项目的展览叙述模式不能呈现项目之间、展品之间的内在关联、文化属性,缺乏展览的趣味性、启发性,达不到展览“叙事”的要求⑧,所以延续至今,往往只以数字多媒体等较为隐形的状态呈现在更新后的非遗展中。

“十大类”展示、“三分法”展示和日常生活展示3种叙述模型,在参观者信息接受方式和参观体验方面都存在明显特质。“十大类”展示基于理性思维剖析,从策展叙述到参观者感性感知之间的距离较远,很难刺激观众的情绪兴奋阈值,但其对非遗专业知识的传达最为充分全面,是一种百科全书式展览。“三分法”展示淡化理性思维、强化感性体验,缩短了从策展叙述到参观者有效感知之间的距离,兼顾了非遗专业信息传达和普通体验休闲的需求,如果掌握好展览叙述联想点、兴奋点的设置,可以有效调动观众左右脑同时接收信息。日常生活展示更加通俗易懂,生活化的感性体验十足,策展叙述到普通参观者有效感知之间几乎零距离,是一种轻松自如的休闲旅游式参观体验,最大程度激活了观众右脑的艺术、情绪、感官体验,相对而言,非遗知识信息的有效传达和观众理性接受程度就会被抑制。

在非遗综合展的实际策展中,一是要结合展示机构的定位、目标和参观群体的特点、需求,有针对性地选择叙述模型;二是对十大类非遗项目尽量全面涵盖,避免遗漏,如个别项目不便于关联到主体叙述框架中,可另外设置数字化区域呈现;三是对本地区和本族群文化的叙述与阐释,要兼顾本地居民和外地游客的参观感受,避免出现误读。

(三)非遗主题展

二、非遗展陈形式的类型及理念

按照“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策展原则和非遗的活态保护、生产性保护、整体性保护方式,根据观众参与展览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以及展览业态(展览经营的形式和状态)去划分,非遗展陈形式主要分为3类:非遗活动展、非遗展品展、非遗情景展。

(一)非遗活动展——让传承人与观众互动

关于非遗策展“见人、见物、见生活的”原则,业界已有探讨。“见人”即在展览中体现人的实践智慧和情感关联,特别是非遗传承人的技能、技艺、匠人精神和从业感悟。在非遗活态保护的方式中,首要的就是要保护非遗的生命力,促进地方社会不同人之间、代际间的信息交流互动,从而提升社区文化多样性与人际和谐。非遗的生命力也表现为,在时代的变化下,非遗遵循自我传统的历史脉络去发展变化,不以阻止其变化为目标。作为“见人”原则中应见到的非遗参与人(群众)、保护人(研究者、传播者),参与非遗展览的传承人、观众、策展人等都有主观能动性去思考、选择和有所作为。

从展览实践来看,非遗活动展是以举办非遗活动为核心的展览形态,是观众与传承人直接交流“看见彼此”的最好方式,其展览业态以传承人现场展示、售卖、表演为主,各种非遗工坊、传统节日非遗主题活动和非遗演出都属于此类。展览形式和展销会、戏曲演出、音乐会、艺术品鉴沙龙、社会教育活动等有较多相通之处。如2014年南京博物院“5·18国际博物馆日”非遗快闪活动、2020年黔东南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非遗大集市暨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成果展示展销活动等。特别是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南宋小百工——青少年教育体验展”,其以南宋时期临安盛行的工艺美术技艺为主要展示内容,以教学教具、知识点串联、互动答题、手工体验、任务打卡等趣味性展示方式,使青少年深度了解南宋时期本地的特色工艺美术,以唤起公众对传统技艺传承的重视。这类非遗展览可较好地进行人际互动,特别容易吸引家庭集体参与,给传承人和观众直接交流营造平台与契机。这种面对面的欣赏和赞誉,能够有效增进非遗传承人从事行业的热情和信心,也能促进新一代对非遗产生美好的回忆,对营造良好的非遗生态,推动非遗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由于非遗传承人及保护单位是这类展览组织和成功运营的关键,在此类展览的策划、执行和管理中,须充分尊重和肯定传承人的积极作用,承认他们是文化的持有者,是值得尊重的,他们有权解释文化、创造文化。应积极探寻民主管理的方式,让参与展览的传承人和公众共同策划非遗活动展,鼓励策展组织方、协同方以开放的眼光看待非遗,避免守旧惯例导致的对非遗活动展的误解,对其策划、落地、维护产生不利影响。

(二)非遗展品展——向观众呈现专业非遗展品

从展览实际来看,非遗展品不仅包括传统美术、传统技艺类非遗项目的作品,还包括博物馆领域常说的展品,即展现传统技艺、传统美术、民俗、传统戏剧、曲艺等各类非遗项目的见证物(历史的和当下的),是一种以展品为主要组织形式、信息传达方式、陈列方式的展览。但这种以物质形式呈现非遗的展览要避免叙述物化的倾向,不能单纯展现物品本身,不加以非遗活态内容的阐释。因此,即使是非遗展品展,也要同时在叙述中强调非遗文化价值、民众口述、工匠情感等具有活态性质的内容,也可以结合传承人现场展示作为补充。由于需要征集、展示大量的非遗物质遗存,因此这种展览需要条件良好的展厅,展览形式和博物馆传统陈列形式有很多相通之处。如国家图书馆举办的“文明匠心——亚洲非遗大展”,汇聚了亚洲各国非遗手工艺术精品,以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为基调,串起了丝路贸易的非遗产品。这类展览形式和空间相对固定,适合为期数月至数年展示非遗物质遗存的精品,并能结合非遗展品完整、全面、系统地展示非遗知识及文化内涵。

对非遗展品展的策划与运营,始终要保持对非遗活态性、生产性的理解,用动态的眼光看待非遗展品的选择,既包括过往的代表性展品,也应包括当下创造的代表性展品,这是非遗鲜活生命力的体现,是非遗保护与展示的动力。越来越多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当代作品进入博物馆,成为展品,甚至是藏品,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三)非遗情景展——让观众沉浸于非遗原生环境

在展览实践中,以上3种展览形式常常组合进行。在一些非遗综合文化空间的整体策展中,也会把各种展览形式都考虑进去,吸引各个层面的观众,满足多元化的参观需求。

结语

一般而言,非遗展览策划需要先确定叙事类型、建立叙事结构、进行内容深化,再进行形式设计。但由于非遗展自身具有活态性的特点,形式感很强,所以在实际策展中,非遗展形式应同步考虑,甚至先确定展览形式,再根据展览形式去策划文本。非遗展览策划叙事文本和形式设计方案可以双向主导,轮动推进,这是非遗策展区别于考古展、文明展、文物展等其他展览之所在。文本主导和形式主导应各取所长,非遗策展做文本工作需要具备形式感,做形式设计也要具备文本思维。这样一来,非遗展叙事文本的形态也比较多样化,在传统展览文本的体例上,常会增加“场景”“模型”“数字体验项目设计”“传承人”“非遗体验项目”“运营计划”等模块,以总体叙述框架为主线,串珠成链,组织谋划。

综上,厘清现阶段非遗策展叙事模式和展览形式的基本面貌及策展重点,明确两者之间的关系,对未来寻找新的策展亮点有着重要意义。随着非遗理论体系的逐步完善,对非遗项目研究的不断深入,非遗展叙事模式展陈形式的多样性也将不断得到体现,非遗展开拓与创新的领域将更加宽广。

作者简介:王美诗南京博物院民族民俗部主任、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所所长、副研究馆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展示、中国戏曲艺术。

建议使用360极速、Chrome、Firefox浏览器,最佳分辨率1920×1080

THE END
1.(国家博物馆)中国古代基本陈列馆展品上“古代中国陈列”是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它以王朝更替为主要脉络,分为远古时期、夏商西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五代时期、辽宋夏金元时期和明清时期八个部分。该陈列以古代珍贵文物为主要见证,较为全面地展示了古代中国不同历史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以及中外交流等方面https://www.bilibili.com/read/mobile?id=27403804
2.馆藏文物的陈列展览现状与改进方法分析如今,我国许多公立博物馆对于展示馆藏文物的环节越来越重视。然而,一些中小规模的博物馆存在馆藏文物陈列不够合理的问题。博物馆中珍藏的文物具有较高的价值,通过多样的陈列和展览方式,可以展示出这些文物的功能和价值。在当下新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对文物的关注逐步增加,博物馆也在不断探索新的路径来展示馆藏文物。http://sanyamuseum.com/a/3/2024/0709/7411.html
3.博物馆陈列柜陈列文物技巧博物馆陈列柜的文物陈列技巧对于展示文物的魅力和讲述背后的故事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专业的陈列技巧: 主题明确:每个陈列柜应有一个明确的主题,确保所有展品都与该主题相关联。这有助于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展品。 空间规划:合理规划陈列柜内的空间,确保每个展品都有足够的空间,避免拥挤。同时,留出适当的过道空间,方http://www.ztsszg.com/wenzhang1/1773.html
4.宗教博物馆设计中如何处理展品的陈列和展示方式?综上所述,宗教博物馆设计中处理展品的陈列和展示方式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根据展品的特点和数量进行分类和分区、注重展品的呈现和可视性、注重展品的故事性和情感性、注重展品的互动性和参与性、以及注重展品的保护和安全,可以更好地展示宗教文物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内涵,为观众带来丰富而深入的观展体验。宗教博物馆的设计应http://www.gzdecor.com/zixun/zgzt/202406122176.html
5.博物馆展示设计的艺术形式分析陈列设备一般体积较大,数量较多,因此陈列设备的设计对艺术的整体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博物馆的设计中需要对展柜、展墙以及展台的尺寸、比例以及造型灯进行认真的研究和推敲,使得陈列设备能够与展品内容和特点相符,进而体现其陈设的作用和突出展品的优势。 https://www.yjbys.com/bylw/wenhuayishu/90890.html
6.博物馆展览陈列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路径对于博物馆内的各类展品而言,在经过专家学者的研究鉴别之后,只有通过陈列展览这样一种形式,才能出现在广大观众面前,展现其内在的风华与价值。出色的展览陈列方式不仅能够提升整个展览的品位,强化其主题,还能升华展览的内涵,让其作为整个博物馆的中心环节,成为构建博物馆与社会民众文化关系的重要纽带与桥梁。http://www.szzs360.com/news/2018/7/2018_30_mzs29460.htm
7.博物馆文物陈列展览设计的思路分析文物展览品的各种组合是博物馆陈列展览的基本要素,在采用该种方式进行展览时,需要策展人员以最为恰当的方式来排列文物及其辅助展品,以适宜的方式调整二者的组合摆放。在组合过程中,策展人员应有意识地避免各种机械式组合,以科学、合理的方式构成文物与辅助展品间的融洽组合。 https://www.fx361.com/page/2021/1111/9090623.shtml
8.博物馆陈列的基本原则6篇(全文)“导致观众无法把目光聚焦到展品上,不得不瞪大眼睛仔细搜寻前方是不是正确的参观通道,是不是会被障碍物绊倒。这样无疑与我们的初衷相悖”。因此,博物馆陈列的展示方式和照明不仅要烘托陈列的主题和展品,更重要的是要考虑观众接受环境的能力,清晰辨别展线道路以及顺利通过展线的需要。https://www.99xueshu.com/w/file7p4di639.html
9.信不信由你博物馆又称不可思议博物馆,馆内以趣味的方式陈列从世界信不信由你博物馆又称不可思议博物馆,馆内以趣味的方式陈列从世界各地搜集到的各式各样稀奇古怪的收藏品。这是全球第25座此类奇趣博物馆、 已在芭堤雅建立并开展。这里的展品有来自厄瓜多尔的缩小人头、西藏人的头盖骨及双头猫等。 翻译结果4复制译文编辑译文朗读译文返回顶部 http://eyu.zaixian-fanyi.com/fan_yi_9286431
10.关于下发规范陕西省博物馆陈列展览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2)陈列展览基本内容。包含陈列展览的结构体系,各级各类文字说明,展品的基本信息和组合方式,辅助展品的内容和展示方式,形式设计要求等。市县级综合性博物馆基本陈列内容应包括:本地区的区位、范围、资源环境、历史沿革、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重要文化遗产等内容。 http://wwj.shaanxi.gov.cn/zfxxgk/fdzdgknr/zcwj/qtgw/201406/t20140627_2134324.html
11.博物馆概论3博物馆藏品在展示过程中作为展品,除了考虑保护以外,一般还要考虑陈列展示的效果和观众的舒适度等因素。因此藏品陈列展示中的环境控制与收藏时相比有其不同之处。 (一)陈列展示中的照明控制 对于展览中的照明设置,也要考虑多种因素。既要考虑藏品保护的需要,控制展品的照度、照明设备的显色性、热效应和紫外线比例等。https://www.jianshu.com/p/c706d4bad0d0
12.民族博物馆陈列大纲(精选6篇)介绍黔东南地区各少数民族的居住、民风民俗等,着重介绍苗、侗两族。展品陈列从极其日常到难得一见的各种实物均可。由于大型建筑无法搬进博物馆中,所以可以用辅助展品来代替。并且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手段来展示侗族大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1、照片 ⅰ.侗族大歌合唱图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nrut4n93.html
13.WW∕T0089WW∕T 0089-2018 博物馆陈列展览形式设计与施工规范(可复制版).pdf,备案号: 69287-2019 、冯7、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行业标准 WW/ T 0089- 2018 博物馆陈列展览形式设计与施工规范 Form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code of exhibition in museum 2019-01-31 发布 2019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0/1227/6204131003003042.shtm
14.文旅学院教企融合促改革,蜀绣展场进专业文化旅游学院同学们积极探讨蜀锦织绣的展品陈列方式 同学们在感叹手艺人精湛的技艺同时,也钦佩他们智慧和匠心,数十年如一日重复同一个动作,研究同一种织法。 同学们在前期做了充足的调研准备,以问卷、现场访谈等方式积极和博物馆工作人员进行交流,领悟到本次项目制教学的意义,发挥我们会展专业策展、办展的专业技能的同时,通过“https://www.cdp.edu.cn/lyxy/info/1079/5579.htm
15.试分析博物馆展览设计中的陈列展示方式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文化事业特别是博物馆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 博物馆在宣传教育群众、 推进文化自 信中发挥了 重要的功能和作用。 博物馆既是陈列展览的文化阵地, 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和窗口。 博物馆的陈列展示方式和空间布局是博物馆功能发挥的重要环节, 作者结合多年工作实际https://www.clickshowcase.com/news-detail-id-470.html
16.博物馆陈列布展设计要素人类的活动范围与行为方式所构成的特定尺度是界定其他设计尺度的标准。因此,文物与展品陈列的尺度,展板、展柜的高度均应以人体标准的绝对尺寸为基点,进行组织、设计与陈列。陈列密度也要适当。一般来说,博物馆陈列所占的面积不应超过陈列室地面与墙面面积总和的60%,以40%为佳。 http://www.baisubao.net/index.php/td-393-496-29314
17.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JGJ662015:4.2陈列展览区注册消防工程师按此说,若以高峰时段观众量为年的3‰计,则展厅观众密度为0.15人/㎡~0.30人/㎡ ; 据湖南省建筑设计研究院调查:湖南省博物馆陈列展览区面积9300㎡,展厅净面积6800㎡,主要陈列方式为沿墙加岛式布置陈列柜和沿墙直接悬挂平面展品。其观众高峰日限量为5000人,同时容纳观众的合理限量为1000人,高峰限量为1500人。按此https://www.educity.cn/xfgcs/1933599.html
18.中国建设银行该展览展出意大利乌菲兹美术馆、法国国立中世纪博物馆、法国巴黎市立历史博物馆、德国巴伐利亚古代雕塑博物馆等收藏的文物、艺术作品和文献逾160件,以及中国博物馆发展史上的重要文物与相关文献。重要展品包括乌菲兹美术馆收藏的《安娜·玛丽亚·路易莎·德·美第奇花神形象画像》、《阿波罗与缪斯的舞蹈》、卡纳瓦莱巴黎市立http://www.ccb.com/chn/2018-07/25/article_2021082106133159294.shtml
19.参观博物馆的活动方案(精选10篇)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有序地进行,通常需要提前准备好一份方案,方案是阐明具体行动的时间,地点,目的,预期效果,预算及方法等的企划案。怎样写方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参观博物馆的活动方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参观博物馆的活动方案 1 https://www.yuwenmi.com/fanwen/huodongfangan/4048083.html
20.对话从汉唐到宋金,规模最大的古墓博物馆是怎么“炼成的”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的展品是26座西汉至宋金时期的体积庞大的墓葬建筑及墓内附属的文物。这些墓葬经过考古发掘后,先“化整为零”编号装箱搬迁至博物馆,然后再组装起来,就是说博物馆展出的墓葬(北魏景陵除外)都是用原来的建筑材料(砖、石),按原来的形状、原来的大小复原的。陈列方式原则上是采取原貌复原的形式,即在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3368912
21.博物馆活动方案(精选20篇)山东博物馆 五、活动行驶路线: 山大附中(起点)—花园路—二环东路—经十东路—山东博物馆(终点) 六、活动前准备工作: 1、由家长委员会安排人员与山东博物馆联系洽谈,落实门票、活动方式、专人讲解(讲解费用由学生承担)等相关事宜; 2、印发家长联系信,确定参加活动的学生人数; https://www.ruiwen.com/gongwen/fangan/642322.html
22.敲黑板!博物馆陈列与展示的区别(2)生态型展示是通过还原展品对应时期的环境背景,烘托出展示主题。比如,将烹煮类的青铜器陈列在烹煮的环境中,或者将用于祭祀的青铜器陈列在复原的祭祀场所,辅以参与祭祀的人物、流程、其他器皿等。 ▲湖北省博物馆“屈家岭”展厅(此图,感谢小黄老师) 上述描述就属于系统性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xMzE1MjYyNw==&mid=2649850179&idx=1&sn=3e1eeac75b8cb79845abb4f3df59dede&chksm=83a3d95fb4d45049b09b1be9e60fc5d88e42a2a4f9bfc59b8432adbe99d19b9a6c4c23f6969b&scene=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