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雅集——回不了家的国宝,在书中与你相遇

不少父母暑期都选择带孩子去博物馆。认识国宝文物既能帮孩子了解历史,又能提升审美。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近1700万件中国文物流失海外。而现在,它们成为海外近200多个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即使没有机会出国去看这些文物,也应该了解它们承载的历史。今天推荐一套《海外国宝全书》,补上缺失的一课。

如果不曾走进美国纳尔逊艺术博物馆,穷极一生也无法想象:

辽代木雕彩绘水月观音,究竟有多么精湛华美,气场强大。

美国人为它专门开辟了一个名为“中国庙宇”的展厅。西方人感慨:看过她很难不相信,东方真的有神明。

未曾到过大英博物馆,也真的很难理解为什么说“没有一个中国人,能笑着走出这里”。

这里收藏的中国文物,多达23000件,几乎覆盖了整个中华文明。

尤为讽刺的是,大英博物馆的三大镇馆之宝:

顾恺之《女史箴图》、敦煌经卷,以及造型无比精美、震撼的辽三彩罗汉像,全部属于中国!

还有代表战国黑科技的青铜神龙,是阿布扎比卢浮宫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古兵器收藏之首”永乐帝宝剑,藏于英国皇家军械局博物馆。

而清代点翠圣旨奉天诰命凤冠,每年都为苏格兰国立博物馆带来无数游客。

中国专家考察团曾对流失海外的文物做过一个统计。

数据一出,所有人都红了眼眶——

日本约藏中国文物360万件,法国260万件,美国230万件,英国130万件……

如果文物有哭声,这一刻必定震耳欲聋▼

离家万里,漂泊海外,没有一件文物不想回家。但问题是,太多人还不知道它们的存在!

因为哪怕仅仅,把藏有中国文物最多的12座海外博物馆逛一遍。路程相当于绕地球6圈。

普通人终其一生,难以实现。

而如果没有足够知识储备,花几万带孩子出国一趟,也不过是看个热闹。

幸运的是历时5年,我们终于等来它,

每一帧都是精美绝伦的——

《海外国宝全书》

寻遍海外700+件镇馆之宝

读懂10000年中华文明和美学家底

沉甸甸的一本书,足有10斤重。

抱在怀里一瞬间,真的太太太激动。因为它,

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无数国人期盼的“国宝回家梦”。

一书汇聚700+件流落海外的镇馆之宝,

包括威震八方、气势磅礴的《九龙图》;

大英博物馆镇馆之宝,辽三彩罗汉像;

见证了无数王朝覆灭、星辰轮转的玉猪龙。

还有无数帝王、帝后的宫廷爱物——

蟒袍、酒壶、香炉、杯盏、花瓶、玉器……

看过这套书才理解,为什么大英博物馆也不得不承认:

是中国人创造了世界上博大和悠久的文明。

翻开书,就能看到商代时期,造型无比独特、吸睛的鸮卣青铜器。

视网膜级高清实拍,器身细小纹路都分毫毕现,仿佛一伸手就能感受奇异触感。

费城博物馆,镇馆之宝——铜胎掐丝珐琅缠枝花纹香炉。

经典景泰蓝,饰以缠枝花纹“万寿藤”。隔着时空流转,仿佛还能嗅到残存的龙涎香气萦绕不散……

而藏于大英博物馆的,宋代钧窑蓝釉紫斑胆瓶。

紫中藏青、青中寓白,美得如梦似幻。看到它,才理解诗人笔下的“夕阳紫翠忽成岚”。

每一帧画面、每一处微小细节都美到惊心动魄。

除了视觉上的盛宴,它还是一部罕见的“海外国宝图鉴大全”。

海外国宝梳理全面——

耗时5年,寻访全球几十家海外博物馆。

从近200万件镇馆之宝中,精心甄选700+件“国宝中的国宝”。

行程相当于绕地球6圈,投入人力、精力、财力,不可估量。

种类收录全——

青铜器、玉器、瓷器、珐琅器、织锦、书画、木雕……几乎囊括你所知道的一切类别。

从新石器时代、夏商周到清晚期,完整覆盖了10000年中华文明史。

鉴宝角度全——

全书近1800幅高清全彩插图,360°全方位细节展示。

从工艺、材质、色彩……50多种角度看国宝。

27轮专业调色,比你亲临博物馆看到的更加真实丰富、视觉高清。

还有比博物馆金牌讲解员,更专业幽默的文字解析。

国宝朝代、来历、功能、尺寸、藏馆……身份信息,一目了然。

正8开的巨幕开本,抱在手上就像一个登机箱那么大。

轻奢级艺术画册,外裱高阶映画特种纸,2400g高硬度进口书封。

一部圆梦万里的“海外宝鉴”,

一次讲透10000年兴衰、流变的文明史,

一场此生难忘的灵魂盛宴。

这样一套随时随地带来视觉盛宴、精神滋养的好书。

推荐大家有条件的话,入手两套。一本收藏,一本送人。

10斤重的典藏级海外国宝全书,暑假福利价只要369元。

不到一张特价机票钱,就能“逛遍”全球十几个国家博物馆700+件镇馆之宝。

见识、审美、品位叠加升级,在聚会饭桌上也丰富了不少谈资。

跟手机对比,真的是巨幕级视觉▼

现在下单,还独家赠送价值600元的4大好礼。

赠礼1“生生不息”+“源源不竭”限量藏书票2张

赠礼2《历代帝王图》《捣练图》《九龙图》长拉页3卷

赠礼3《卢浮宫馆藏珍品集萃》精致别册,一翻开就被震撼到~

赠礼4“瑞鹤朝歌”限量款帆布袋,复古又时尚,超好看(送完即止,不再补货)

超低价格+超豪华赠礼。

拿到手就知道,为什么外国人在看到这些国宝第一眼,就不择手段想要占为己有!

每一件流落海外的国宝,都是当时工艺、美学、科技的巅峰。

商城优惠¥369

一眼阅尽700+件海外遗珍

“原来好的中国文物,不在中国”

为什么这样的书,宁可少吃一顿饭也值得拿下。

因为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我们共同的历史记忆、民族伤痕。

大英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女史箴图》。

它是圆明园被毁的亲历者,也是乾隆皇帝的案头爱物。有多喜欢呢?他亲手盖下的37枚印章就是证据。

可惜掠夺它的人,却把它拦腰截成三段,画作损坏掉渣。直到馆方重金邀请了中国文物修复师,才得以展出。

一年仅展出一次,限时限游客数量,普通人此生也很难看上一眼。

还有任何国人看一眼都会心痛的,龙纹琉璃砖。

四条蓝黄釉山爪龙,本是活泼灵动地嬉戏在莲花与牡丹之间。第二条还欢快地追逐一颗燃烧的珍珠……

可现在的它,每一横排都被切割成5段,如同那时破碎的山河。

而这幅被强行从墙面上剥离下来,损坏到几乎看不清的——

费城艺术博物馆,镇馆之宝《诸天图壁画》。文物修复师花了好几年才能勉强复原它的美……

或许通过我们和后代人努力,有一天很多流落海外的国宝都能回家。

但也不得不承认,其中一部分永远无法完好无损地回家了。

不只是一部海外文物“鉴赏宝典”,更是弥足珍贵的中华美学家底。

即使此生很难亲眼见到,也应该让孩子从书中看到——

属于中华10000年的灿烂文明,比想象中更繁荣伟大。

360°鉴赏每一件国宝

比现场看还要震撼、高清

很多人可能难以想象,在许多国外博物馆里。

价值连城的中国文物,竟然被这样展览——

像超市打折品一样堆放,或是局促地挤在角落。

受限于光照角度、陈列方式、观赏路线等种种限制,普通人想要近距离观赏,实属异想天开。

但现在,这本书就能帮你实现。

每一帧国宝图,都经过27轮苛刻调色,还原本来面目。

视网膜级镜头下,国宝周身细节,分毫毕现。

比如这件香色缎绣彩云金龙纹蟒袍,全貌+细节,一览无余。

单单看图就能想见,它曾经的主人身份是何等金尊玉贵。

50多种不同角度看国宝,每一帧画面都值得细细品味一下午。

看花纹——

这件铜胎画珐琅花卉纹贝形三足盆,要是摆在展柜里,隔着厚厚玻璃,根本不可能看清上面的花纹细节。

更不用说,还能把它反扣过来观察细节。

而把盆底内的缠枝花卉纹饰,高清描摹放大,才更加看清它的美。

看工艺——

看到书中这座子乍弄鸟尊高清大图会发现:

比博物馆肉眼所见还要精致!

也只有看到这样的头部细节,才知道它的名字从何而来。

满满科技感、朋克风,难怪都说它像是“从现代穿越回去的文物”。

看美学——

你见过会讲故事的盘子吗?这套五彩描金故事盘,绘声绘色讲述了

《吹箫引凤》《封神演义》《陈平分内》和《指日高升》的名著故事和历史、典故。

每一幅都有白底做衬、细节放大。

飘逸的龙尾、衣袂,苍翠的树木、山石……每一笔都值得反复细品。

还能从这些万里挑一的国宝身上,看见历史更迭、朝代兴衰、审美流变——

从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图》,能看到司马炎、杨坚这样开国皇帝、一代明君的气度风华。

而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馆藏的《乾隆南巡图》,让后世无数人可以想象“乾隆下江南”的盛况。

孩子读,是一场集历史、文化、艺术、科学的知识盛宴。

成年人读,可以跳出固有的认知,增加见识、放大格局。

这样一套能够全方位提升你审美、扩大认知圈层的书,买它,真的不需要犹豫。

27轮苛刻调色,视网膜级高清

典藏版国宝大书,限量100套

读这样的书,有多享受?

翻开蔚为壮观的“国宝总录”,

证件照、出土信息、历史背景……一目了然。

认识和了解每一件国宝文物,对孩子来说是历史启蒙。

尤其这些流落海外的国宝遗珍。

鎏金错银立兽、《洛神赋图》、三彩双峰骆驼俑……每件国宝都见证了一个个王朝的繁荣、兴盛。

青铜之威严、织锦之华贵、木雕之温润、漆器之神秘……都让孩子更理解,什么是大国自信。

这样一部足有10斤+重的海外国宝大典,原价998元,限时特惠369元。

也许我们终其一生很难走遍全球十几个国家,去亲眼看看自家的国宝。

但幸运的是,我们可以在这本书里阅尽10000年中华文明,欣赏每一件离家万里的沧海遗珍。

现在下单,独家赠送价值600元的4大好礼。

赠礼3《卢浮宫馆藏珍品集萃》精致别册,很有收藏价值~

赠礼4“瑞鹤朝歌”限量款帆布袋,实物美翻(送完即止,不再补货)

THE END
1.文化中国行新闻联播:走进国博感受中华文化魅力中国国家博物馆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中国国家博物馆承担着为国护史、为国藏史、为国弘史的重要使命。12月11日,《文化中国行》带你走进这座历史文化艺术殿堂,感受中华文明的永恒魅力。 在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基本陈列,有北京周口店出土的古人类用火遗迹,这是世界直立人遗址中发现的最丰富的用火遗迹。这件良渚碧玉玉琮共19节https://www.chnmuseum.cn/zx/gbxw/202412/t20241212_270708_wap.shtml
2.观展寻宝系列游记之一:中国国家博物馆观展寻宝系列游记之一:中国国家博物馆 编辑 只看文字 收藏 喜欢 评论 浏览 天数:2 天 时间:1 月 人均:1000 元 和谁:一个人 博物馆是以物记事、以事叙史、以史启思的历史文化殿堂。在博物馆观展览、看文物、赏民俗,能够感受历史的厚重、文化的多元、艺术的魅力。所以每到一个城市旅行,我总要去当地博物https://you.ctrip.com/travels/beijing1/4126016.html
3.全国博物馆通识系列它是中央与地方共建的八家国家级重点博物馆之一,也是国内建筑面积和展陈面积最大的省级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现有藏品近12万件(套),经过岁月的洗礼,依旧光明璀璨,承载着丰富而珍贵的文化遗产,书画、丝绣、瓷器、甲骨、青铜器、古地图、历代货币等应有尽有,十大镇馆之宝每件都是国宝:1白玉猪龙-新时期时代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6042715/
4.墨笔丹青天辽地宁丨辽宁省博物馆参观笔记和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古代中国”一样,辽博按照王朝更迭的时间顺序,将“古代辽宁”划分成五个展区,我们还是按照国博笔记的思路,以五个展区所属的时代为划分,简繁有别地看一看这里的文物和它们承载的故事。 1.白玉猪龙 年代: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 出土地点: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征集而来 https://itf.mafengwo.cn/client/note.php/info/?id=24531313
5.南京日报《国宝里的汉字:寻龙记》是一本“博物馆及汉字文化”通识读物。龙是中国人的重要图腾,古人在众多器物和建筑中都融入了龙的元素。本书选取了中国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中国考古博物馆、上海博物馆、河南博物院等多家博物馆珍藏的52件带有龙形图案的国宝,如红山文化玉猪龙、绿松石龙形器、云纹铜禁、曾侯乙尊盘http://njrb.njdaily.cn/h5/html5/2024-11/29/content_61_183445.htm
6.中华第一龙红山文化朝阳博物馆正版高清图片下载视觉中国提供“C”形玉龙中华玉龙中华第一龙红山文化朝阳博物馆正版高清图片下载和版权授权服务,可用于广告设计、配图、壁纸等场景,作品编号:VCG211500125062,尺寸为4881 x 7396 px (240ppi) | TIFF 103.28 MB | 51.66 x 78.27 cm (20.34 x 30.82 in.),更多美术工艺图https://www.vcg.com/creative/1500125062.html
7.读《大话中国艺术史》:带娃逛博物馆指南中国玉器的艺术发展史上两大高峰——红山文化(距今五六千年)和良渚文化(距今四五千年)。 红山文化有两只“神兽”,其中一只叫作玉猪龙(辽宁博物馆)。另一大神兽“碧玉龙”(也叫C形玉龙、猪嘴玉龙),人送外号“中华第一龙”,是中国目前时代最早、体积最大的龙形玉器。 https://m.xiaohuasheng.cn/blog?id=91bffbcaaea7408f
8.《国家宝藏》第二季再掀文旅热潮博物馆游寒假升温中工旅行博物馆共4层,一楼是“天津人文的由来”,二楼是馆藏文物精品展,三楼是“中华百年看天津”,四楼是书画展。在这里可以了解到整个天津的历史变迁、地方文化 等,而镇馆之宝如北宋范宽《雪景寒林图》轴、清乾隆珐琅彩芍药稚鸡纹玉壶春瓶、西周太保鼎、黄玉猪龙等也会让你不虚此行。 https://www.workercn.cn/32889/201812/26/181226091806603.shtml
9.2024梁带村芮国遗址博物馆旅游攻略之玉猪龙玉猪龙图文介绍4.玉猪龙景点照片玉猪龙介绍:玉猪龙在仲姜墓中发现的这个玉猪龙,玉质盈润,体型硕大,因为文物等级高,被誉为梁带村芮国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玉猪龙是红山文化典型器物,出于新石器时代的辽河流域,芮国活跃时期在公元前四五百年间,这件五千年前的玉猪龙当年来到芮国时,就已经是二千多年前的古物了。这件玉猪https://www.meet99.com/jingdian-ruiguoyizhi-133998.html
10.头条文章人们一直津津乐道的是“辽博”馆藏的精品书画,但站在本地视角,撑起“辽博”馆藏文物精品的不仅仅是这些宫廷字画,而是考古学家们经年累月,发现于辽宁大地上的珍贵本土历史文物遗存。 红山文化玉猪龙。来源:辽宁省博物馆官网 “辽博”对于东北人来说意味着什么? https://m.weibo.cn/ttarticle/p/show?id=2309634772971217814122
11.年度重磅考古大展!明星国宝珍贵文物聚集!红山文化玉猪龙、 马家窑彩陶、 良渚神面纹玉琮、 二里头镶嵌绿松石兽面纹铜牌饰、 三星堆戴金面罩青铜人头像…… 明星级国宝一一呈现 年度重磅考古大展 繁星盈天——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展 郑州博物馆新馆隆重开启 展览展出2021年入选 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的代表性文物 https://www.d-arts.cn/article/article_info/key/MTIwMzE1Njc1MjKDz5tlr6zKcw.html
12.根脉中华丨中国考古博物馆里的寻龙之旅在我国早期龙形象文物中十分罕见 是中国龙形象演化进程的关键节点 玉猪龙是中华龙的本源 它头部较大,精细雕琢,双耳竖起 双目圆睁,吻部前噘,多数褶皱明显 身体蜷曲呈现环状 这种造型取意 无穷无尽、无始无终 代表生命的不断更新和发展 成为红山文化礼制的最重要载体 https://content-static.cctvnews.cctv.com/snow-book/index.html?item_id=13391526147310900957&track_id=FFD83D82-175A-42B0-B1FB-01054C88EE1A_743424546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