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袋里的博物馆2022《辽博日历》文物玉猪龙玉器玻璃器

一本辽博日历,一份品味书香的伴手礼

一部值得永久珍藏的文化精品

一份颇具气质、内涵的馈赠礼物

365天,每天一个文物知识,陪你在时光里回味经典

辽宁省博物馆前身为1949年7月7日开馆的东北博物馆,是第一座由人民政权建立的博物馆,是中央与地方共建的国家级博物馆。它以藏品丰富、特色鲜明而享誉海内外,馆内珍藏有包括《簪花仕女图》、《虢国夫人游春图》、商代兽面纹大鼎、鸭形玻璃器等顶级藏品在内的文物近十二万件,其中珍贵文物数万件。藏品以辽宁地区的考古出土文物和传世艺术类文物为主,分书画、陶瓷、货币、雕刻、漆器、碑刻、铜器等二十个门类。

距今二十八万年前,辽沈大地上就已经出现人类繁衍生息的踪迹。距今五千年前,红山先民创造的文化预示着辽河流域文明的曙光,青铜时代的方国文明,为秦汉帝国的统一奠定了基础。秦汉以来,匈奴、鲜卑、高句丽、契丹、女真等族此消彼长,先后建立政权,在与汉文化的碰撞交汇中走向融合,创造出丰富的历史与多彩的文化。

365天,不受时空与地域的局限,与“玉猪龙”“女神头像”“鳐鱼”近距离接触,领略东方文明,在古代辽宁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长河中遨游。

玦形碧玉龙

玉文化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君子无故,玉不离身。”古人将玉石人格化,赋予其清雅、高洁、温仁、宽厚、自律、慎独等优秀品质。而这些品质,也生生不息地流淌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中,熔铸了玉一般的中华魂。

新石器时代的红山文化是玉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在辽宁地区出土了大量做工精美、质地精良的玉器。这枚玦形碧玉龙,因造型可爱,又被称为“玉猪龙”。玉猪龙在墓葬中一般成对佩戴在墓主人胸前,是社会地位、等级、权力的象征,是按照一定规格制成的原始礼器。

在日历中,还收录了“双龙首玉璜”“玉龟壳”“兽面形玉牌饰”等红山文化的玉器瑰宝,定会令你大饱眼福。

女神头像

红山文化中的女神头像是我国出土的第一尊女神头像,它的出土不仅标志着新石器时代泥塑技术的成熟发展,还填补了我国面具泥塑史上的空白。

考古学界泰斗苏秉琦先生称“‘她’是红山人的女祖,也就是中华民族的‘共祖’”。她的出现拓展了中华文明史长度与宽度。

鳐鱼形铜饰件

青铜器的出现是人类文明再次向前跨越的标志。辽宁喀左地区出土了大量青铜器,其中一组鳐鱼造型的马饰件非常有趣。辽宁有一部分地区临海,出现此类文物,可见辽地先民对海洋的崇敬,这也是古代海洋文化的一个缩影。

辽宁省博物馆的文博专家为每件文物配以精妙的文字解读,辽宁美术出版社则凭借70余年积淀的对色彩和图像处理的超强功底精准再现国宝风姿。日历中日期、节令等处文字均集自古代名家书法、碑刻精品,艺术与文物相得益彰。欣赏之余亦可临摹研习,浸润心性。

在这里,时光静止

可以偶遇红山文化的玉猪龙

邂逅西周时代的龙图腾

金瓦琉璃、盔甲战袍、凤冠耳饰

无不承载着浓烈的感情

它们默默等待了千万年

只为向你诉说尘封许久的故事

轻抚纯净通透、精巧别致的十六国鸭形玻璃器

它那冰凉的触感瞬间穿入你的肌骨

仿佛低吟着异域之音……

它们栩栩如生、匠心独运

它们不经意间流露出的本真和自然美,使后人啧啧称奇

它们亦告诫后人:崇尚自然,方能敬畏生命

通晓历史,方能走向未来!

2022《辽博日历》再现古代辽宁绝代风华

365件国宝,365段解语

365种极致之美,与君共赏!

《辽博日历》(2022)设计特点:

·每月皆有月份主题扉页。

·日历侧面均有月份设计,可以轻松翻阅到该月位置。

·每日均有文物高清图片和文物介绍。

·日历内页设计有更多的留白空间,自由记录随笔感悟,可“穿越”千年时空与国宝对话。

《辽博日历》封面采用红色丝纹布面烫金,喜气祥和,

护封印有大气稚拙、工艺精湛的商代方鼎,

彰显“天辽地宁,大器辽宁”主题。

古朴端庄的竖版内文设计,散发浓郁的传统书卷气息,

扉页裸脊包背细线烫金,工艺精湛,

可180°摊平摆放,更易于翻阅品鉴。

尺寸规格:

出版者:辽宁美术出版社

发行者:辽宁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年9月

编者:辽宁省博物馆

主编:王筱雯

书号:ISBN978-7-5314-9047-0

语言:中文

页数:751页

装订:布面精装

印刷方式:全彩印刷

包装材质:覆膜

日历高度:178mm

日历厚度:42mm

日历重量:620g

产品材质:纯质纸

注意事项:

为了保障读者的权益,所购买的商品,办理退换货时,商品必须是全新状态与完整包装。因此若您在订购商品前或收到商品后,希望更进一步了解商品的使用方法,或对该产品有任何疑虑,请先来函或来电与客服人员联络。图片仅供参考,颜色请以收到实物商品为准。

THE END
1.文化中国行新闻联播:走进国博感受中华文化魅力中国国家博物馆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中国国家博物馆承担着为国护史、为国藏史、为国弘史的重要使命。12月11日,《文化中国行》带你走进这座历史文化艺术殿堂,感受中华文明的永恒魅力。 在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基本陈列,有北京周口店出土的古人类用火遗迹,这是世界直立人遗址中发现的最丰富的用火遗迹。这件良渚碧玉玉琮共19节https://www.chnmuseum.cn/zx/gbxw/202412/t20241212_270708_wap.shtml
2.观展寻宝系列游记之一:中国国家博物馆观展寻宝系列游记之一:中国国家博物馆 编辑 只看文字 收藏 喜欢 评论 浏览 天数:2 天 时间:1 月 人均:1000 元 和谁:一个人 博物馆是以物记事、以事叙史、以史启思的历史文化殿堂。在博物馆观展览、看文物、赏民俗,能够感受历史的厚重、文化的多元、艺术的魅力。所以每到一个城市旅行,我总要去当地博物https://you.ctrip.com/travels/beijing1/4126016.html
3.全国博物馆通识系列它是中央与地方共建的八家国家级重点博物馆之一,也是国内建筑面积和展陈面积最大的省级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现有藏品近12万件(套),经过岁月的洗礼,依旧光明璀璨,承载着丰富而珍贵的文化遗产,书画、丝绣、瓷器、甲骨、青铜器、古地图、历代货币等应有尽有,十大镇馆之宝每件都是国宝:1白玉猪龙-新时期时代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6042715/
4.墨笔丹青天辽地宁丨辽宁省博物馆参观笔记和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古代中国”一样,辽博按照王朝更迭的时间顺序,将“古代辽宁”划分成五个展区,我们还是按照国博笔记的思路,以五个展区所属的时代为划分,简繁有别地看一看这里的文物和它们承载的故事。 1.白玉猪龙 年代: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 出土地点: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征集而来 https://itf.mafengwo.cn/client/note.php/info/?id=24531313
5.南京日报《国宝里的汉字:寻龙记》是一本“博物馆及汉字文化”通识读物。龙是中国人的重要图腾,古人在众多器物和建筑中都融入了龙的元素。本书选取了中国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中国考古博物馆、上海博物馆、河南博物院等多家博物馆珍藏的52件带有龙形图案的国宝,如红山文化玉猪龙、绿松石龙形器、云纹铜禁、曾侯乙尊盘http://njrb.njdaily.cn/h5/html5/2024-11/29/content_61_183445.htm
6.中华第一龙红山文化朝阳博物馆正版高清图片下载视觉中国提供“C”形玉龙中华玉龙中华第一龙红山文化朝阳博物馆正版高清图片下载和版权授权服务,可用于广告设计、配图、壁纸等场景,作品编号:VCG211500125062,尺寸为4881 x 7396 px (240ppi) | TIFF 103.28 MB | 51.66 x 78.27 cm (20.34 x 30.82 in.),更多美术工艺图https://www.vcg.com/creative/1500125062.html
7.读《大话中国艺术史》:带娃逛博物馆指南中国玉器的艺术发展史上两大高峰——红山文化(距今五六千年)和良渚文化(距今四五千年)。 红山文化有两只“神兽”,其中一只叫作玉猪龙(辽宁博物馆)。另一大神兽“碧玉龙”(也叫C形玉龙、猪嘴玉龙),人送外号“中华第一龙”,是中国目前时代最早、体积最大的龙形玉器。 https://m.xiaohuasheng.cn/blog?id=91bffbcaaea7408f
8.《国家宝藏》第二季再掀文旅热潮博物馆游寒假升温中工旅行博物馆共4层,一楼是“天津人文的由来”,二楼是馆藏文物精品展,三楼是“中华百年看天津”,四楼是书画展。在这里可以了解到整个天津的历史变迁、地方文化 等,而镇馆之宝如北宋范宽《雪景寒林图》轴、清乾隆珐琅彩芍药稚鸡纹玉壶春瓶、西周太保鼎、黄玉猪龙等也会让你不虚此行。 https://www.workercn.cn/32889/201812/26/181226091806603.shtml
9.2024梁带村芮国遗址博物馆旅游攻略之玉猪龙玉猪龙图文介绍4.玉猪龙景点照片玉猪龙介绍:玉猪龙在仲姜墓中发现的这个玉猪龙,玉质盈润,体型硕大,因为文物等级高,被誉为梁带村芮国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玉猪龙是红山文化典型器物,出于新石器时代的辽河流域,芮国活跃时期在公元前四五百年间,这件五千年前的玉猪龙当年来到芮国时,就已经是二千多年前的古物了。这件玉猪https://www.meet99.com/jingdian-ruiguoyizhi-133998.html
10.头条文章人们一直津津乐道的是“辽博”馆藏的精品书画,但站在本地视角,撑起“辽博”馆藏文物精品的不仅仅是这些宫廷字画,而是考古学家们经年累月,发现于辽宁大地上的珍贵本土历史文物遗存。 红山文化玉猪龙。来源:辽宁省博物馆官网 “辽博”对于东北人来说意味着什么? https://m.weibo.cn/ttarticle/p/show?id=2309634772971217814122
11.年度重磅考古大展!明星国宝珍贵文物聚集!红山文化玉猪龙、 马家窑彩陶、 良渚神面纹玉琮、 二里头镶嵌绿松石兽面纹铜牌饰、 三星堆戴金面罩青铜人头像…… 明星级国宝一一呈现 年度重磅考古大展 繁星盈天——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展 郑州博物馆新馆隆重开启 展览展出2021年入选 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的代表性文物 https://www.d-arts.cn/article/article_info/key/MTIwMzE1Njc1MjKDz5tlr6zKcw.html
12.根脉中华丨中国考古博物馆里的寻龙之旅在我国早期龙形象文物中十分罕见 是中国龙形象演化进程的关键节点 玉猪龙是中华龙的本源 它头部较大,精细雕琢,双耳竖起 双目圆睁,吻部前噘,多数褶皱明显 身体蜷曲呈现环状 这种造型取意 无穷无尽、无始无终 代表生命的不断更新和发展 成为红山文化礼制的最重要载体 https://content-static.cctvnews.cctv.com/snow-book/index.html?item_id=13391526147310900957&track_id=FFD83D82-175A-42B0-B1FB-01054C88EE1A_743424546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