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走进博物馆,感知云梦简牍里的文明光辉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青残联)12月8日,武汉市青山区强音艺术团依托“残疾人文化进社区”项目,携手青山区残联、新沟桥街道残联组织开展“感知云梦简牍里的文明辉光”博物馆参观活动。

孝感市云梦县博物馆云梦出土秦汉简牍专题展收藏着我国考古史上首次发现的秦简——云梦睡虎地秦简,反映了秦朝政治、经济、文化、法律、军事等方面的情况。

残疾人朋友走进这座承载着无数故事和智慧的博物馆。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大家逐步参观《古泽云梦》《中国秦代简牍文物》《中国秦代漆木器精品》《云梦现代文明》四大展区。博物馆工作人员讲解道,云梦睡虎地秦简总计1155枚,4万余字,写于战国晚期及秦始皇时期,反映了篆书向隶书转变阶段的情况。内容包括《秦律十八种》《效律》《秦律杂抄》《法律答问》《封诊式》等。其中《秦律十八种》是中国迄今发现最早、最完整的法典。为研究战国晚期到秦始皇时期的律法提供了可信的史料。残疾人朋友认真聆听讲解员的解说,眼中满是对历史文物的好奇,被古人的智慧所折服。

残疾人朋友参观《秦律十八种》

木牍家书、中华第一长文觚、漆木器等中华文明瑰宝,记录着古人的生活日常与治国理念。竹简上的文字,将秦朝的民生百态、律法规章、经济活动跨越时空展现在残疾人朋友面前。残疾人朋友纷纷围住展柜,仔细观察欣赏,感受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魅力,感悟中华文明跨越千年的传承与延续。

参观结束后,残疾人朋友兴奋不已,纷纷表示游览云梦县博物馆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文化之旅,它连接了历史与现代,让残疾人朋友走出家门,增长见识,拓宽视野,感受中华文明的伟大,自己会争做中华文明的弘扬者、传承者、践行者。

THE END
1.“秒”读文物丨中华第一长文觚惊世简牍类文物湖北关注为配合云梦县市政建设,2020年5月以来,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云梦县博物馆联合对郑家湖墓地开展考古发掘,共清理300余座战国秦汉时期墓葬。 2021年9月23日,出土文物中最重要的发现,是编号为274号墓葬出土的一枚木觚。经过近两个月的研究后,专家认为郑家湖墓地C区发掘出土的战国晚期木觚上以秦隶书写约700字,对进一https://www.symaojian.gov.cn/show-534-128178-1.html
2.■武汉行(之四):参观湖北省博物馆,看“楚国八百年”展览,感叹元代青花四爱图梅瓶是湖北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出土于湖北钟祥郢靖王墓。这件梅瓶以其精美的青花图案和独特的造型展示了元代瓷器的艺术成就。# (6)云梦睡虎地秦简:又称睡虎地秦简、云梦秦简。(上图,下同) 1975年12月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中出土了大量竹简。这些竹简长23.1~27.8厘米,宽0.5~0.8厘米,内文https://www.meipian.cn/584uwxak
3.一件瓷瓶保险费高达5亿荆楚百件镇馆之宝震撼京城“在京《湖北文物精粹展》的152件(套)文物,全部来自湖北省境内各博物馆。其中被各博物馆称为‘镇馆之宝’的国家一级文物就占了90%,这在以往的文物展中是十分罕见的。被誉为‘天下第一剑’的越王勾践剑继国庆50周年赴京展出后,第二次在京亮相。另外还有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尊盘、孝感市出土的‘云梦秦简’、https://www.cnhubei.com/200612/ca1229588.htm
4.湖北省博物馆博物馆里有超过24万份文件(套),其中国家一级文物945件(套)16件国宝(套) 青铜器用于博物馆、战国秦汉漆木器、楚秦汉简牍、它的特点是出土的黄金和玉器的诸侯王在先秦和明朝,著名的展品包括勾践和夏侯惇剑,越王、云梦睡虎地秦简、袁庆华四爱图梅瓶等。 2012年成立的乐器专业委员会隶属于湖北省博物馆。2015年,香港https://www.qwbaike.cn/doc-view-81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