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策划:《楚国八百年》您知道多少?新闻中心

e线民生热线:18272211111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716-8445200

2000多年前,楚武王熊通让楚国觉醒,为问鼎中原,为一鸣惊人奠定了厚实的根基。

3年前,荆州苏醒,壮腰工程从此推进。

《楚国八百年》热播央视、湖北卫视,恰逢其时,楚先人为我们遗留下来的精神财富让正在壮腰的荆州后人为之一振,荆州是何等需要楚先人“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精神,荆州是何等需要再次“一鸣惊人”。

然而,《楚国八百年》热播之时,荆周刊在荆州城区发起了一场荆州人对楚国800年历史熟知程度的调查,结果却不尽人意。楚国虽亡,楚先人遗留下的楚文化却鲜活地活在学术专家、文化名人以及从事文化研究者的心中,而在荆州年轻一代的心中,楚国虽亡,楚文化也亡,他们对楚文化知之甚少,这种文化现象如果长久漫延开来,楚国必将被人遗忘。

@微调查《楚国八百年》,您看了吗?

荆州一直被称为楚国的故都,有着历史悠久的楚文化和大批文物瑰宝。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在荆州城建都长达411年。2012年10月,《楚国八百年》栏目组来到荆州取景拍摄,对荆州的楚文化进行了重点阐述。目前,该片已于2月24日在央视和湖北卫视开播。您看了吗?近期,荆周刊联合荆州新闻网就“谁在看《楚国八百年》?”开展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想看而没看的市民占了大多数。

链接

纪录片《楚国八百年》

这是一部讲述楚文化的大型高清纪录片,分为《初生》、《觉醒》、《受挫》、《称霸》、《歧途》、《劫难》、《变革》、《涅槃》8集。该片经过历时近两年的精心策划、艰苦摄制和细致打磨,第一次完整、系统地讲述楚国八百年波澜壮阔的历史,以其奇谲瑰丽的文物解读楚国辉煌灿烂的文明,以其盛衰荣枯的历程揭示历史背后值得深思的规律,以史为鉴,启发观众从历史的玄机中找到发展的智慧。该片于2月24日在湖北卫视23:30、央视一套23:30和央视纪录片频道20:00强档推出,次日在湖北公共频道在20:50进行重播。

《楚国八百年》,您怎么看?

2月24日晚8时,中央电视台9套推出《楚国八百年》第一集《初生》,再现了楚国起伏钩沉的历史。而荆州元素在《初生》中频频出现,这集一经播出,就引起了荆州市民的强烈反映。曾因绘画作品《大楚风》获得湖北省优秀奖的金矾老师在看了纪录片之后,又特意来到了荆州博物馆重找灵感。金矾说:“把《楚国八百年》看完以后,一定再去创作一张!”作为楚人的后代,您如何看待这部展现自己祖先历史的纪录片呢?

楚文化的荆州足迹让人印象深刻荆州电视台《江汉风》制片人陈征参与了《楚国八百年》在荆州的拍摄

大家都在说荆州的楚文化是一个地下的文化,留存下来的文字资料记载非常少,而《楚国八百年》通过一种非常形象、生动,易于大家理解的方式来呈现这段历史,我觉得它对整个楚文化在全国范围甚至全世界范围的传播,所能够起到的作用是无可估量的。”

2012年12月23日下午,在荆州市中山公园,《楚国八百年》摄制人员在对孙叔敖墓进行专注的拍摄。孙叔敖是楚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以贤能闻名于世,曾辅佐楚庄王,是楚国历史文化中一个地位显赫的人物。墓碑保存完好,是楚文化历史遗址的重要展现。

让荆州历史“活”起来

荆州博物馆宣传部主任李红

很有冲击力!拍摄的画面很美,让人看了很舒服,内容非常详细,从很细的方面再现了楚国历史的发展。”

荆州博物馆宣传部主任李红说,《楚国八百年》到荆州博物馆取景,大量的珍贵文物都在纪录片里出现了。“这部纪录片让人们全方位了解楚国的发展历史,楚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这是一个集中再现楚文化的片子。”李红如是说。

《楚国八百年》通过大量“情景再现”的影像呈现方式,让消失的空间和人物鲜活,让静态的文物和遗迹生动,让2700年前的一幕幕故事、一张张面孔真实还原。而荆州元素在《初生》中频频出现。在开篇的序幕中,该片以“情景再现”影像,展示荆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虎座鸟架鼓的制作过程,之后在《初生》中成为贯穿全剧的纽带,于片中3次出现。熊家冢的龙形玉器、独一无二的玉覆面、最完整的竹简、神秘的鸟人……这些于荆州出土、珍藏在荆州博物馆的千年文物,一一出现在片中,真实地展示了让专家惊叹的可与古希腊文化相提并论的楚文化。

魅力荆州又添新名片楚式漆器髹饰的传承人

邹德香、邹传志父子

以前单纯是想赚钱,现在是一心想将老祖宗留下的宝贝传承下去。”

《楚国八百年》央视首播,以荆州“虎座鸟架鼓”开篇。说起虎座鸟架鼓,荆州人都备感骄傲,这件举世闻名的器物,是楚国特有之物,在荆州出土最多。“民间工艺技能传承大师”,荆州人邹德香2010年的作品“虎座鸟架鼓”荣获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银奖。

楚国的雕刻艺术既是物质文化进步与发展的显著标志,也是丰富的精神文化的体现。它包括楚国的陶器、青铜器、漆木器、玉器等方面的雕刻艺术,甚至楚国建筑上的雕刻艺术,也属雕刻艺术的范畴。从楚墓中出土的大批漆木器看,上自春秋中期,下至战国的楚式漆木器中,漆木器雕刻品类型齐全,雕刻艺术上乘,是楚文化或楚国艺术的一大特色。

在荆州博物馆和不少楚墓的发掘中,我们都会看到漆器的身影,它们历经数千年,仍然保持富丽光彩。在我国,专家学者将在荆州出土和制作的这种漆器工艺称为楚式漆器髹饰技艺,如今,这门古老的技艺已成为代表荆楚文化艺术的徽标。

邹德香在荆州博物馆一干就是20多年,通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摸索、学习,邹德香熟练掌握了楚式漆器髹饰技艺的精髓,成功复制出《蛇鸟座屏》、《曾侯乙豆》、《鸳鸯豆》为代表的一大批楚式漆木器。受到父亲的熏陶,邹德香的儿子邹传志从小对楚式漆器髹饰技艺兴趣浓厚,1990年正式随父学艺。2007年,邹氏父子成立了公司,计划将漆器产品打入市场。2009年,“楚式漆器髹饰技艺”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邹德香、邹传志分别被评为省级、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在主题为“对话与合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的2013中国-东盟文化论坛上,荆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楚式漆器髹饰技艺也将作为湖北省唯一的代表,参加了活动。近年来,荆州的楚式漆器髹饰技艺频繁亮相全国的各种展览,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

道不尽的楚文化情结

退休厨师定光福多

年过70岁的定光福一生只从事过厨师这一个职业,年轻时,他一直在原沙市饭店工作,除了做菜,他还有很多爱好,他将自己对美术、书法及古典文学的喜爱融入到食物雕刻中。1988年,艺术家邵华在美术刊物上发表了一系列楚乐楚舞的版画,受到触动的定光福将这些版画内容雕刻到西瓜上。

经过研究,定光福对楚怀王的饮食喜好有了很深的了解。

“荆楚有一月藜二月蒿三月四月当柴烧的民谚,也就是说,泥蒿过了二月就不嫩不好吃了,为了让楚怀王一年四季都能吃上泥蒿,当时宫中御厨可想了不少办法。另一种野蔬为阳藿,是一种类似于野姜的植物。楚怀王对于这种食物的食用,也有讲究。”除了以上这些食物,楚怀王对加了米醋的羹汤也十分亲睐,定光福说,这和怀王的饮食习惯有关。

作为厨师,定光福还发现,古今在对汤羹的加工方法上也有所不同。

楚国800年,告诉了我们什么?

解读人

孟修祥长江大学文学院教授、湖北省区域历史文化研究中心首席专家

《楚国八百年》第一次完整、系统地讲述楚国80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这无疑为荆州人补了一堂课,一堂关于自己祖先历史的文化课。”采访时,孟修祥对当天晚上开播的《楚国八百年》充满了期待。从事楚文化研究数年,孟修祥致力于楚文化研究,在研究的课题中,让更多荆州人了解、热爱、传承楚文化一直是他的奋斗目标。楚国800年历史,我们该如何去了解?

神秘的楚文化

在古代,荆、楚指同一地区,荆、楚的字义,本是同一种树木的名称。据史书记载,荆楚作为地,先是称荆,后才称楚。根据历史记载,楚国鼎盛时期的版图非常大,东至上海,西到巴蜀,南到岭南,北到如今河南、山东部分地区。

楚文化以凤为图腾,在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方面以青铜冶炼、丝织刺绣、髤漆工艺、玉器琢磨、道家哲学、庄骚文学、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等八大要素组成了完备的楚文化体系。荆州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楚国的发展史中,荆州作为经济文化的核心区域,被深深地打下了楚文化的烙印。楚先民创造了堪与古希腊雅典文化相媲美的楚文化,荆州出土的战国丝绸、越王勾践剑和整套石磬编钟,无不折射出楚文化的熠熠光辉。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一鸣惊人”的政治家楚庄王、楚国名相孙叔敖等等,都是从荆州这块土地上走上历史舞台。

华丽的楚文化

荆州仅楚城遗址就有5座,楚文化遗址73处,大型古墓葬800多座,其中就有楚庄王等18位楚王的墓葬。全国地下文物最多的三个城市是荆州、西安、洛阳,荆州迄今出土文物愈12万件,有让世界兵器史重写的越王勾践剑、吴王夫差矛;迄今世界上时代最早,保存最完好,品种最全的马山战国丝绸;素称“地下书库”的楚汉竹简;占全国藏品总数五分之三的楚秦汉漆器;世界上最早的黄金货币——郢爰;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根雕。这些都是让人叹为观止的国家级珍宝。

楚国的郢都(纪南城)在荆州城北5公里处,是当时中国南方规模最大的城市,是楚庄王问鼎中原的历史见证,是古代长江流域灿烂文化的象征。虽为土城,在历经二千余年的沧桑后,现城垣依然完存,周长15.5公里,面积是保存完好的荆州古城的3.6倍。楚虽被秦所灭,但秦王朝仅存15年就被楚人埋葬,在灭秦中起决定作用的陈胜、吴广和刘邦、项羽皆为楚人,验证了“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预言。秦灭汉兴,楚人建立的汉朝使楚文化得到全面复兴和弘扬,并与其他地域文化融汇演变为新型的汉文化。荆州出土的熊家冢墓地庞大的规模令人惊叹,出土的文物更叫人称奇。熊家冢占地近8万平方米。墓椁室面积约440平方米,其规格是中国已知的东周、春秋、战国时期帝王棺椁中最大的。

浪漫的楚文化

楚国时期的歌舞非常繁盛,无论是祭祀之歌,还是民间流传的民歌,都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马山民歌》,很有可能就是由楚国广为流传的《郢中田歌》发展而来。荆州作为楚文化的发源地,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但在宣传利用上做的还不太充分。很多楚歌、楚舞都可以经过加工创新,改变成为属于荆州的艺术表现形式。其他诸如龙舟赛、漆画、建筑等具有楚文化特色的艺术形式,都可以充分利用,成为荆州文化旅游的亮点。

荆州拥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楚文化更是作为荆州的特色文化广为流传,很多人都能说出几个与楚文化有关的历史典故。对于学生来说,历史是每位学生必须要学习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在我国历史中也占据了重要地位。为了测试楚文化发源地荆州学生们对楚文化的了解,荆周刊制作了一份《楚文化通俗试卷》,请长江大学文学院历史系的大学生和江陵中学文科班的高中生共同答题。他们的成绩如何呢?

楚文化通俗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20题)

1、下列不属于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的是()A.鄂州B.黄州C.黄石D.荆州

2、屈原是春秋时代哪国人?()A.吴国B.楚国C.越国D.齐国

3、有“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佳话的楚国君王指的是()A.楚宣王B.楚庄王C.楚威王D.楚平王

4、春秋初期,哪位楚王改荆为楚()A.楚成王B.楚庄王C.楚怀王D.楚文王

5、楚国第一美女是()A.西施B.莫愁女C.王昭君D.赵飞燕

6、问鼎中原历史典故源自楚国哪位君王()

A.楚怀王B.楚宣王C.楚庄王D.楚成王

7、2006年7月24日,财政部、国家文物局将()纳入“十一五”时期全国首批36处大遗址保护重点规划项目。

A.楚都纪南城遗址B.荆州古城墙C.熊家冢墓地D.八岭山

8、据文献记载,公元前689年,()始都郢,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拔郢,楚顷襄王迁都于陈,其间除在楚昭王时有短暂的迁徙之外,楚国一直以此为都城。A.楚文王B.楚宣王C.楚威王D.楚平王

9、下列文物中()是曾侯乙墓出土的

A.勾践剑B.编钟C.凤龙虎纹绣罗单衣D.卧鹿

10、下列文物中不是楚文化代表的是()

A.虎座鸟架鼓B.越王勾践剑C.铜奔马D.青铜神兽

11、楚国的图腾为()A.龙B.马C.凤D.虎

12、纪南城是我国南方发现的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古城址,据文献记载,共有()代楚王在此建都()年,荆州也因此被称为楚文化的发祥地。()

A.20411B.21412C.22411D.23411

13、楚纪南城共有()处城门。A.5B.6C.7D.8

14、2010年6月,()作为荆州古城景区项目的一部分,纳入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的十大重点项目。A.纪南城B.熊家冢C.八岭山D.古城墙

15、与楚文化有关的成语有()

A.筚路蓝缕B.卧薪尝胆C.励精图治D.草船借箭

16、楚民族风俗独树一帜,楚人()

A.尚土崇龙B.敬鬼远神C.崇北尚右D.男留长髯

17、中国汉族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是()

A.《楚辞》B.《诗经》C.《西游记》D.《红楼梦》

18、沙市中山公园内有楚国名相()的墓。A.李斯B.孙叔敖C.晏婴D.张居正

19、荆州哪个景点是楚文化的代表?()

A.熊家冢B.万寿宝塔C.宾阳楼D.章华寺

20、与楚文化有关的电影是()

A.夜宴B.春申君C.满城尽带黄金甲D.锦衣卫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空)

1、是湖北省最独特的地方文化。

2、我国的文学史上向来以“风骚”并称。“风”指,“骚”指。

3、楚国伟大诗人屈原创作了、、、等不朽作品。

4、“楚纪南故城”保护标志是由我国著名史学家、文学家亲笔题书的。

5、是楚文化区别于其它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6、从目前的考古成果来看,在当时楚国有最先进的技术。

7、世界范围内,楚文化可以与古希腊文化相媲美,、、早于希腊,许多科技领先,音乐艺术在古希腊之上,哲学方面与古希腊各有所长,比荷马史诗早一个世纪。

8、楚国孙叔敖修的是有史记载的最早水库。

9、春秋五霸分别为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

10、请将下列词语填写完整:

,亡秦必楚。

,以启山林。不鸣则已,。

一、单选题

1-10CBBABCAABC11-20CACAADABAB

二、填空题

1、楚文化2、国风离骚3、《离骚》、《九歌》、《九章》、《天问》4、郭沫若5、漆器6、青铜冶铸7、青铜冶炼、铸造铁、丝织刺绣(漆器)、楚辞8、期思陂(芍陂)9、宋襄公、楚庄王10、楚虽三户、筚路蓝缕、一鸣惊人

如何让楚文化在市民中“活”起来?

宋东映江陵中学历史老师

楚文化是湖北省最独特的地方文化,荆州作为楚文化的发源地,在荆州土生土长的学生对楚文化都有不同程度的了解。但是,由于楚文化在高考中并不是重要考点,学生们对楚文化的认识并不是很深。

“其实在平时的教学中,虽然不会着重讲楚文化,也有些机会能够讲到。”宋东映说,比如在讲中国古代手工业时,楚国的冶金、丝绸和漆器等就是重要例子,越王勾践剑是当时冶金业最好代表。在讲到中国古代商业起源时,就会把郢都作为重要典范来解讲。楚国在此建都411年,郢都集经济、政治、军事、文化重镇于一身,因此成为了当时南方一个大都会。当时各国之间的商业相当频繁,各国的都城同时都是商业中心,郢都当然也是重要的商业中心。此外,由于它是长江中游水陆交通的中枢,因此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中国古代文化发展中的“百家争鸣”也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春秋战国时期文化辉煌,最根本的原因是由于社会大变革时代为各个阶级、集团的思想家们发表自己的主张、为进行“百家争鸣”提供了历史舞台。

另外,楚文化还为后人留下了很多耳熟能详的成语典故,比如“一鸣惊人”、“筚路蓝缕”等典故在让人了解历史的同时,也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在世界范围内,楚文化可以与古希腊文化相媲美,青铜冶炼、铸造铁、丝织刺绣、漆器早于希腊,许多科技领先,音乐艺术在古希腊之上,哲学方面与古希腊各有所长,《楚辞》比荷马史诗早一个世纪。

“虽然楚文化是荆州的乡土文化,由于不是高考中的重要考点,虽然学生们对此有着不同程度的了解,但认识并不深。”宋东映说,很多学生在高中以前都参观过荆州博物馆,有些文科班的学生对历史感兴趣的话,也会看一些关于历史的课外书,多数都是历史专著,很少有学生专门看楚文化方面的书。

为了补充同学们的历史文化知识,江陵中学专门开设了《文曲讲坛》,请一些历史文化专家为学生们讲课,其中对荆楚文化、楚国文物、马山民歌等也有涉及,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同学们对楚文化的了解。“现在,湖北省高考还是用全国统一试卷,楚文化不是重要知识点。如果以后湖北省高考改为自主命题,相信楚文化就会成为重要考点,教学中就会对楚文化重点讲解了。”宋东映说。

让荆州人以楚文化为傲

楚文化虽然是荆州的特色文化,影响深远,但荆州人真正熟悉楚文化精髓的并不多,很多人都是仅仅能说出几个历史典故,一知半解。楚文化作为湖北省的特色地方文化,荆州更是发源地,所以荆州还需要加大力度宣扬楚文化,让更多的人对楚文化的认识更上一个台阶。

《中国成语大辞典》收录成语22000多条,其中出于春秋战国时代的成语典故只有300多条,但涉及楚国、楚人的却多达100多条,先秦至今二千多年,来自楚国、楚人的成语占了几近三分之一。

数千年来的荆楚文化,至今仍鲜活地存在于我们的思想和语言之中。这其中,既有出自于上述史书、至今仍为我们所用的历史成语;也有《庄子》《老子》等世所公认的闪耀着楚文化智慧光芒的思想精髓。对于我们很多人来说,很多为我们所喜用的成语,其实正来自于这片荆楚大地上的祖先。如果我们寻找到这一思想源头,既会增添我们对荆楚文化的认识,也会使我们在使用这些成语时增添一份文化自豪感。最为我们荆州人熟知、反映荆楚文化精神的成语,恐怕就是“筚路蓝缕”了。这一成语出自《左传。宣公十二年》:“在军,无日不讨军实而申儆之于胜之不可保,纣之百克而卒无后,训之以若敖、蚡冒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意思是说,(楚国国君)在军队中没有一天不在管理官兵时警诫他们说胜利不能永远保持,纣打了一百次胜仗而最终仍然灭亡,用若敖、蚡冒乘柴车、穿破衣开创山林基业的事迹来教训他们。所以,“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这一成语如今常常用来形容创业时的艰苦。

建市20周年:楚文化古都悄然蜕变

【声音】

荆州有大平原、大贡献、大文化、大气场、大通道,要珍惜大荆州带来的大机遇,更加准确地理解、把握中央和省委新精神、新要求,坚持“一手抓项目、一手抓作风”两个硬支撑,扎实推进壮腰工程,让荆州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湖北省委副书记、省长王国生

荆州是楚文化的主要发祥地,是我们宝贵的历史遗产。我们研究荆楚文化,不能只陶醉在先人开创的灿烂文化之中,沉湎在昔日大荆州的辉煌之中。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以史为鉴,把握社会发展规律,把当前改革与发展各项工作做得更好;要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古为今用,继承人类优秀文化成果,不断开拓创新,促进荆州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要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正确对待荆州的过去和现在,既不能怨天尤人,更不妄自菲薄,要继续发扬筚路蓝缕、兼收并蓄、和谐诚信的楚文化精神,加快实施“壮腰工程”,大力推进工业兴市战略,再创荆州辉煌。——荆州市市委书记李新华

“三年不鸣,一鸣惊人”,是一个审时度势、厚积薄发的过程,代表着以楚庄王为代表的楚先人的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精神,值得后人学习。荆州现在面临新一轮发展机遇,政策在汇集,优势在增多,只有蓄势、借势、乘势而上,巧干、苦干、实干,谋求荆州发展,才能带领全市人民共同图振兴、图发展。——荆州市市长李建明

研究荆州的城市形态,以楚文化为抓手、还要兼顾历代这个城建设的演变,这个历史是活的。——湖北省文联主席熊召政

复兴中的荆州古城犹如一把紧绷的弓箭,荆州以北仿佛一支箭头,引领古城实现华丽转身。2013年12月8日下午,中国首个荆楚文化特色商业街——荆州九老仙都景区长生街举行特色商家入驻协议签约仪式。

九老仙都景区是荆州目前正在重点打造的文化项目之一。和它一同重点建设的还有熊家冢楚王车马阵、荆州关公文化园、荆州文博园、海子湖新区、东门景区整合等数十个文化项目。目前,这些重点项目正在稳步推进中。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保护与利用并重,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并重,促进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化,以规划为先导,以特色文化资源为基础,以项目为抓手,以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为目标,推进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有力推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荆州是文化大市,今年是我市壮腰工程实施三周年,文化壮腰是壮腰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荆州壮腰工程也将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近年来,三顶国家级“金帽子”戴上头,交通“桎梏”被打破,工业“短腿”在加长,新机遇不断萌生。人们惊叹:大荆州雄风再起!

辉煌千年,却在黄金年华渐渐落伍,荆州人憋着一股子气,揣着不甘认输的渴望。当壮腰工程的历史机遇来临,牢牢抓住运势,提神干出气势,拼出跨越态势,假以时日,复兴可期。在众多省级战略中,荆州壮腰工程以“工程”命名,寄寓着省委、省政府对荆州的远大期许。

主管:中共荆州市委宣传部中共荆州市委外宣办荆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THE END
1.湖北省博物馆感悟(精选7篇)作为非赢利性公共服务场馆, 湖北省博物馆在宣传方面只能偶尔被动地借助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的新闻报道, 要想避免湖北省博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就必须继续加强与各大媒体的联系, 不断推出文物精品专题介绍、考古专家交您如何识别文物等系列报道, 通过不断地亮相于各大主流媒体来吸引广大观众的眼球。另外, 作为普及https://www.360wenmi.com/f/filezv6pqv6l.html
2.湖北省博物馆素材湖北省博物馆图片素材下载第3页觅知网为您找到1814个原创湖北省博物馆素材图片,包括湖北省博物馆图片,湖北省博物馆素材,湖北省博物馆海报,湖北省博物馆背景,湖北省博物馆模板源文件下载服务,包含PSD、PNG、JPG、AI、CDR等格式素材,更多关于湖北省博物馆素材、图片、海报、背景、插画、配图、矢量、https://www.51miz.com/so-sucai/1689503/p_3/
3.文化部关于表扬2014年“文化志愿服务推进年”优秀典型的通报7.吴可嘉山西省群众艺术馆读者工作部主任 8.王 隽山西省群众艺术馆办公室主任、山西文化志愿者办公室副主任 9.张 程辽宁省文化厅公共文化处科员 10.孟志丹辽宁省图书馆社会活动部 主任 11.樊荣辽宁省博物馆文化志愿者负责人 12.张志海黑龙江省文化厅社会文化处干部 https://www.mct.gov.cn/whzx/bnsj/ggwhs/201501/t20150122_764716.htm
4.历年资讯■南湖革命纪念馆改版提升后恢复开放 ■“博物馆奇妙夜”再次归来:上海三十余博物馆将延长开放 ■上海博物馆与澎湃新闻共启上海寻根之旅 ■北京市白塔寺管理处焕新开放 ■湖北省博物馆新馆即将竣工 ■6月1日起西南联大博物馆面向公众开放 http://www.1911museum.cn/article/950.html
5.企业(园区)科普联合行动主要内容:为提高青少年儿童应对雷电灾害的防范意识和水平,9月13日,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联合武汉市武昌区科学技术协会、武汉市武昌区教育局、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国家能源雷电灾害监测预警与安全防护重点实验室在武汉市铁四院学校开展防雷减灾科普知识讲座。国家能源雷电灾害监测预警与安全防护重点实验室主任https://www.hbkx.org.cn/news/info?newsid=982e6e884d974bdbb7c86dec7e92cc35
6.宣传基地荆楚中医药博物馆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孕育了古老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中医药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文明的代表、我国优秀文化遗产的瑰宝,与世界文明有着密切的关系。荆州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自古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需要一个中医药传承和文化宣传的基地。荆楚中医药博物馆作为湖北省中医药文化http://www.hbzyy.net/xxgk1/xywh/xcjd.htm
7.湖北省博物馆观后感范文(精选12篇)湖北省博物馆观后感 篇8 暑假的一天,我和爸爸妈妈去湖北省博物馆参观。 湖北省博物馆位于武汉东湖风景区,筹建于1953年,是全省最重要的文物征集与收藏,陈列展览,宣传教育的机构,也是全省发掘文物的中心。它占地123亩,总面积5万平方米,拥有文物20余万件。 https://www.ruiwen.com/zuowen/guanhougan/2188382.html
8.最高检国家教育部来淮调研督导“一号检察建议”落实情况(151“北京大学到我们学校进行招生宣传,是对我们的关心与鼓励,”学校常务副校长、高中部校长潘文新说,“无限相信师生的潜能,翔宇学子不会辜负专家与师长的期望。” (王莉) 监利翔宇昆虫博物馆获“湖北省科普教育基地”称号 3月28日,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正式授予监利翔宇昆虫博物馆为“湖北省科普教育基地”称号。监利新教育https://www.xyjyjt.com/html/xyjyb/xw/2019/0413/26206.html
9.湖北省博物馆考察报告(全文)第一篇:湖北省博物馆考察报告 博物馆考察报告 篇一:博物馆调研报告 河南省工艺美术学校 调研报告 专业班级 环艺《4》班 姓名 指导教师 所在学院 2014年 10月 大河博物馆调研报告 一、 调研题目:博物馆设计 二、 调研目的: 1. 进一步了解博物馆内的空间功能布局,实地的体验其内部 的空间感受,了解博物馆内部功能https://www.99xueshu.com/w/kdb19n2x6j8z.html
10.湖北省博物馆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本次公开招聘考试的注册、报名、查询、缴费和打印准考证等,通过湖北省人事考试网(http://www.hbsrsksy.cn)进行。 二.盘龙城遗址博物院等 招聘岗位:档案管理员 田野考古人员 宣传岗 历史研究人员 文物修缮和保护人员 助理馆员 中学历史教师 专业要求: https://jzxy.nyist.edu.cn/info/1146/7253.htm
11.《邓姓文化》2014年2期总第18期她希望大家充分利用湖北联谊会给大家提供的大好机会,进行认真的研讨,形成共识,为将邓氏族谱的编修工作推上新台阶做出新的贡献。她指出,目前邓州正在建设邓国春秋园,园内设有族谱馆,因此,请各地宗亲会出版新族谱时能提供给邓州,以便珍藏。 接着炎黄邓氏宗亲深圳联谊会会长邓腾、湖北联谊会副会长邓隆飞讲话、湖南省邓氏http://www.dxzy.org/xuexidiaoyan/2852.html
12.暴走湖北五城,聊聊我的湖北印象湖北省博物馆建筑看着挺好看的,但是可惜的是…… 貌似因为疫情的原因,只开放了其中一个不到 20 平方的展馆,那有啥好看的?于是我在湖北省博逛了不到 30 分钟就出来了。这导致我对湖北省博物馆没什么很好的印象,比起陕西博物馆和南京故宫博物院,湖北省博给我的印象真不好。 https://blog.csdn.net/csywwx2008/article/details/109140516
13.全国十佳文博社教案例宣传推介活动湖北省博物馆 【湖北省博物馆】荆楚瑰宝齐心战疫 【湖北省博物馆】关爱银发族 【湖北省博物馆】高墙内的诗和远方 北京市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 【北京市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广阳顷王的小厨娘 【北京市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行走的课堂“探寻古城传承文脉” http://www.centv.cn/z/402132/
14.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地方标准的探索实践——以湖北省地方标准2024年2月,由湖北省博物馆牵头,湖北省标准化与质量研究院、湖北省古建筑保护中心、武汉大学历史学院联合起草的湖北省地方标准《瓷器文物病害与图示》(以下简称标准)作为湖北省地方性标准由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正式发布并实施。标准首次形成湖北省瓷器文物病害图示的统一规范,在瓷器文物的病害类型、病害描述和相对应的图示https://www.cnmuseum.com/page_show.aspx?id=2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