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当代语言讲好传统故事?传统故事传统文化当代敦煌文博洞窟艺术魅力

艺术管理人、服务器艺术创始人、艺琅国际创始人

嘉宾:

宁强

考古学家、艺术史家、敦煌学专家、哈佛大学美术系博士、中国教育部特聘“长江学者”

殷嫣

策展人、艺术金融博士

胡藤

Rokid数字文化事业部商务总监

敦煌本身就是一个世界级的文化IP,但它作为文化实体的生命是有限的,总有一天,敦煌文物会在历史洪流中消失。参观洞窟的每位游客的每一次呼吸、讲解员每一次使用手电筒讲解都会使壁画的生命加速消逝。因此,敦煌研究院提出要用科技手段对传统文化艺术进行保护与传承。

在AR导览中,有一位虚拟的卡通导览员——敦敦,源自九色鹿的形象。游客戴上AR眼镜后,不仅能够感受到数字技术带来的增强现实效果,还能看到壁画整体的活化状态。比如,我们在参观220洞窟的时候,在AR导览中还可听到洞窟中的乐器发出的美妙弦乐声,也可通过触屏的方式多角度观赏敦煌的建筑,可以沉浸式融入在虚拟和现实结合的情境之中,深入了解敦煌的故事、音乐、舞蹈等,放大其中的细节。

回到刚刚探讨的这个主题。我们一直在说文化输出与文化建设,但我个人认为文化是没有办法建设的,它只能通过传承和创造去加固。我认为,文化输出的核心不在于“术”,而是“道”。简单来说,“道”是可以让全世界人民可以共情的一个载体。通常情况下,我们通过一个直接的路径把传统文化中的元素展示给观众,但这往往会存在一个误区。我们总是在自身的语境里去思考别人如何理解感受所输出的内容,但往往忽视语境的差异,如国际语境或者一个他语境下又该如何看待我们传统的这种输出的方式呢?所以我认为,在传统的输出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找到一种大家可以共情的东西。

通过胡藤先生的发言,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如何用科技手段讲好传统故事。接下来的一个问题我想请教一下宁强老师,目前社会上流传的一种观点,即某些艺术家坚持传统经典,认为绘画艺术无需创新,甚至反对创新行为,针对这一现象您如何看待?

创新是必须的。无需创新是一个伪命题。运用古典符号、古典艺术赋能新的创新是艺术家的必由之路。当年我在西方游走的时候,注意到一个社会现象。西方群体在创新这一主题上比我们更加极端,即便是一个很愚蠢的想法,但是只要能颠覆传统,就能够被作为一个当代艺术的表现手法,但这些想法往往很难在中国的艺术创新中被接受。但整体而言,整个亚洲体系,包括印度、东南亚,伊朗,日本韩国等地区的艺术家,普遍倾向于将本民族的古老传统与新时代元素相结合。因此创新是亚洲艺术家的一个最大公约数。

正如宁强老师所说,创新与创造力是人类文明与发展过程中弥足珍贵的文化态度,其实,宁强老师本人也在使用AI数字技术进行一些敦煌艺术的创作,但与复刻的佛像不同,宁强老师创作的是他理解的敦煌精神。所以,“年轻”的概念并不与年龄挂钩,而是与创造力有关,只要有创造力、有创意就能够呈现年轻的状态。

这解释了我们的一个误区——新科技、新创新一定是年轻人,但是其实并不是这样的,人口的构成是由年轻人、中年人、老年人甚至是小孩构成,我们不能够简单的把科技创新、艺术创新和年轻群体画上等号,喜欢科技创新的人不一定年轻人,而文化艺术服务的也不仅仅是年轻的受众。

思想是判断“年轻”的关键,而不仅仅是年龄。回归到“如何用当代语言讲好传统故事”这一主题,去年上海有一个特别火爆的项目——“消失的法老”,这一项目在科技赋能传统文化中非常有影响力。

这个项目是用VR技术打造一个大空间金字塔场景的沉浸化体验,VR技术与AR技术不同,VR技术是虚拟现实,通过技术手段把你带进到一个全新的虚拟世界中,埃及项目设定的IP就是埃及金字塔。通过VR技术可以让我们进入1:1真实的金字塔里,从爬台阶,到进国王墓室,具有超强真实性。在去年这个项目爆火之后,整个VR行业也从“疲软”状态进阶到了“再次爆火”状态。

确实如此,VR技术把人带到一个完全虚拟的环境当中,对于相对追求物质感的用户来讲,VR技术会让人感觉到一定的不适,但VR技术所需空间相对较小,在项目落地方面还是有很大市场。而AR技术基于现实空间的基础之上的增强技术,因此需要有一定的现实空间的存在。前面对AR与VR技术进行了简单普及,接下来,让我们继续回归主题——如何用当代语言讲好传统故事。

在我看来,创新绝对不是无根之木,它来自你所有的视觉经验,源于你的传统,这些经验与传统都成为你创新的语料。从AR逻辑来讲,因为我们头脑中已经有了这些语料,才能够去理解、转化、创新传统的东西。这就意味着我们不是去复制传统,而是把深植于内心的传统作为一种养分后进行转化。而这种转化并不是直接的,而是经过创作者自己的提炼与加工,将脉络进行重新梳理,比如说策展创意,文化经过凝练后才能更好的被感知。

举个例子,为什么技术公司没有直接去做项目?为什么需要策划、导演?这是因为技术的逻辑和内容是术业有专攻的两个通道,如果能把他们结合起来,就会产生很大的能量。艺术带我们去到未知的远方,我想说,科技也能够带我们进到未知的远方。艺术与科技相结合所形成的创造力是非常至关重要的,这也是用当代语言讲好传统故事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关键点。正如蔡国强老师的烟花作品,烟花本身有深层次的中国传统符号——四大发明之一火药,他把火药放在一个当代艺术的语境里,用现代的表达方式与语言方式加以展现,其实也是用当代语言讲好传统文化故事的最好印证。

我们在打造一个产品的时候,如果单纯有技术,我们的体验感会不足,所以我觉得美学是一个很核心的东西。而前面提到的创造力的核心就是感知力,感知力就包括对美的感知能力。审美力才是未来最大的生产力。一片树林里的每一片叶子无论远近都是一样的色彩,太阳照射到树林中,每一片叶子发着的光是一模一样的,这是不符合自然的,也是不科学的。

最后请每位嘉宾用一句话来结束本场讨论。

生命不止,创新不息。

回望传统不是给传统下跪,而是真正的接纳传统、吸收传统、发展传统。

THE END
1.专题10现代文阅读(B)“下了!下了!这个该死的鸡终于把蛋下了!你摸摸,还热乎着呢!”母亲手里握着一个鸡蛋,高兴地笑着,开心得像个孩子。我接过母亲递过来的鸡蛋,果真还是热乎乎的。我不知说什么好,鼻子有点酸酸的。⑨我把母亲给的柴鸡蛋带到城里,每天必定吃一个。这是母亲嘱咐我的,说每天都要吃个鸡蛋补充营养。我每次吃https://www.0516ds.com/69295.html
2.文博青年说丨讲好新时代博物馆故事新时代,文博青年如何担当新的文化使命?今天是国际博物馆日,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文化思想,让文博与观众更贴近、服务更周到、策展更精致、文创更有趣,我们寻访了10位首届“中国博物馆协会年度青年人物”,他们分享了自己与博物馆之间的故事。他们来自不同类型博物馆、不同业务领域,他们有情怀、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240518/391ee15bc8e6461a8d8ff0f16a1744cb/c.html
3.降自然科幻“惠民科普直通车”——“上海科技节”专线报告将依据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就上述疑问一一道来。 7.上海科学家科普演讲团——自然教育专题 ● 形式:科普讲座 ● 费用:免费(上海市科协专项支持) ● 场地要求:室内场地+多媒体设备 ● 建议受众:青少年、白领、公务员、动物爱好者 主讲专家: 何鑫:上海自然博物馆副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生态学博士。长期从事野生https://www.shobserver.com/sgh/detail?id=1314901
4.博物馆儿童教育研究12篇(全文)高校博物馆办馆的宗旨都是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科研服务, 这种立足于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特殊作用决定了它既有一般博物馆的共性, 又有不同于其他博物馆的性质。教育功能是高校博物馆功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收藏与科研最终也是为教育打下基础。因此, 如何更好地发挥高校博物馆的教育功能是当今学者关注的研究课题。https://www.99xueshu.com/w/ikey6gyzobib.html
5.小小讲解员心得体会有了一些收获以后,可以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中,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总结以往思想、工作和学习。到底应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小讲解员心得体会,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小讲解员心得体会1 时光飞逝,不知不觉中我在我们山东大学博物馆做讲解员已经快一年了。虽然对讲解工作还没有多少经验,但对讲解工作https://www.yjbys.com/xindetihui/fanwen/3132618.html
6.博物馆调研报告(精选19篇)博物馆的文物是靠陈列、展出、宣传、服务等,达到历史与现在人的对话,它已成为城市文化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博物馆对人类文化遗存、自然遗存管理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博物馆如同历史长河,源源地将过去的故事输送。 二. 实地调研 调研目的:通过实地调研,主要把握博物馆建筑设计的主要特征及设计要素,功能分区功能,切身了解https://www.wenshubang.com/diaoyanbaogao/107080.html
7.德润安康文明花开旬阳市博物馆首批“红领巾志愿者讲解员”结业 本网讯(通讯员 谢明成)日前,旬阳市博物馆组织举办了2023年“红领巾志愿者 文明承传使者——我在旬博讲文物”暑期志愿者讲解员培训及志愿服务活动,首批40余名“红领巾讲解员”顺利结业,加入旬阳市博物馆志愿者讲解服务队伍,标志着该馆青少年社会教育实践深入尝试结得“新果http://www.akxw.cn/s/drak/index.html
8.假日好去处丨十一怎么玩?这份烟台撒欢指南快收藏→“烟台文旅”新媒体各平台每周五发布“周末/假日好去处”,按照节气时令,整合各部门和区市的活动,为广大市民和游客推荐一批网红打卡地和精品文旅活动,同步对外宣发,为市民和游客规划出行路线提供全季全时信息指南,持续掀起文旅活动策划与参与热潮,让仙境烟台“一年四季好时节,周周都有好去处”。 https://www.ytta.cn/information/1639663088070295552
9.太原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文物专栏内容:红歌是象征红色精神的赞歌,晋祠博物馆邀请百名民乐演奏家,齐奏《万疆》《珊瑚颂》《十送红军》等红色曲目,唱响时代旋律,以红歌,传颂红色故事,传承红色文化,赓续红色血脉。 2.话剧《红孩子》 时间:5月2日10:00—11:00 地点:水镜台 内容:晋祠博物馆邀请太原市话剧团表演话剧《红孩子》,演绎小兵张嘎、潘冬子https://www.taiyuan.gov.cn/wbxx/20240425/30121508.html
10.走进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听石头讲故事北京有个真觉寺,俗称五塔寺,与动物园北门一桥之隔,桥下那条弯弯的河水一直通向颐和园,现在那里是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面积不大,五塔周围的空地上,摆满了大大小小的石碑石刻,连墙壁上也没空着,陈列着出土的墓志和名家书法石刻,还有室内展览,所有的这些展品都出自北京! https://www.meipian.cn/33hjtptn
11.第二章·再现千年前的繁华盛世(第5期)小小讲解员追光少年团线上讲国宝“足不出户,放眼世界,领略文物风采,传承历史文化。”2023年潍博追光少年通过有声语言,线上讲解中华瑰宝,带您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在这里您将读懂中国! “志愿双公益 教育双影响” 潍坊市博物馆小小志愿者2023再次启航 博物馆是人类知识的殿堂,它珍藏着人类的珍贵记忆。博物馆中的文物们不会说话http://www.wfsbwg.com/wap/content/?3562.html
12.安阳市图书馆小小讲解员公益大使成为安阳博物馆“公益讲解员”---储备成员 「Major Snow」 安阳博物馆 安阳博物馆是一座充满历史与智慧的神秘殿堂,而你们,将作为小小的探索者,走进这个奇妙的世界。 安阳博物馆成立于1958年,是河南省内成立较早的博物馆之一,现为国家一级博物馆。 在这里,有专业的老师带领你们深入了解古都安阳的历史文化。安阳博物https://www.dingxinwen.cn/detail/1C59D0B148BC4F75B565913E9EC250
13.合浦县博物馆小小志愿者丨讲好家乡故事做文化传承的小使者“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在正式上岗前,小小志愿讲解员都历经了长达数月的竞选、培训、考核,使得他们对“小小讲解员”这个岗位格外珍惜,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和讲解技巧,用小声音传播大能量,讲好家乡故事,努力承担起“文化小使者”的光荣使命。志愿服务活动是博物馆的一项重点工作,旨在培养青少年“奉献、友爱、互助、https://www.kepuchina.cn/article/articleinfo?business_type=100&ar_id=522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