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认识的燃烧的条件并会依据燃烧的三个条件解释“燃烧了”或“没燃烧”的原因。
2.认识灭火的原理并会依据灭火原理解释“火灭了”的原因。
3.知道使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的情况有:对物体做功使物体内能增加温度升高、缓慢氧化放热、电器产生的电火花、发动机等产生的各种明火。
4.知道着火点低的物质容易点燃;知道空气流动加快即能提供更多氧气,又能带走大量热起到降温作用。
5.了解消防安全常识、火灾自救等常识。
1.探究燃烧三个条件的实验:提示:白磷着火点是40℃,红磷着火点是256℃。
⑴生活中我们知道,石头和水是无法燃烧的,由此推理,要燃烧的第一个必备条件是必须是可燃物。
⑵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是:A.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了,B.红磷没燃烧,C.水中的白磷没有燃烧。A与B对比说明燃烧需要满
足的条件是温度要达到着火点,A与C对比说明燃烧需要满
足的条件是要与氧气接触。
⑶综上所述,燃烧的三个条件是是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温度要达到着火点。⑷要使水中白磷燃烧,方法是把氧气通到白磷上。
2.缓慢氧化引起的自燃现象,并练习有关燃烧的答题思路和答题格式:
日常中,白磷要浸没在水里,原因是白磷是可燃物且着火点很低,暴露在空气缓慢氧化放出的热量易使温度达到着火点而燃烧,放在水中能隔绝氧气。
3.灭火原理:
⑴灭火原理:隔绝氧气、使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清除可燃物。⑵灭火原理应用:下面是一些灭火实例,试分析所用的灭火原理:①油锅着火可盖上锅盖,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
②柴草着火可泼水灭火,灭火原理是水蒸发吸热能使柴草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③森林着火可在大伙蔓延的前方割出一条隔离带,灭火原理是清除可燃物;④野外野营时,可用沙土覆盖压灭篝火,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
4.常见灭火器,及灭火常识分析(紧扣灭火原理进行分析和表达):
⑴灭火器种类及灭火对象:扑灭木材、棉布等火灾常用泡沫灭火器;扑灭档案、图书、电器、档案材料的火灾常用CO2灭火器;扑灭燃油、燃气的火灾常用干粉灭火器。教材重点
学习目标
⑵湿抹布作用:酒精灯内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起来,答出常用的灭火方法并解释原因。
用湿抹布盖上。因为湿抹布能隔绝氧气且水蒸发吸热能使酒精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⑶液体CO2灭火:档案材料着火常用罐装液体二氧化碳灭火,试解释其灭火的原因。
液体二氧化碳气化吸收大量的热能降温;且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盖在可燃物表面,能隔绝氧气。
5.通过常见燃烧实例领略“着火点高低、空气流通、燃烧放热的多少”对燃烧的影响:
⑴生煤炉时,点燃柴草来引燃煤,原因是柴草着火点比煤低,容易点燃,利用柴草燃烧
放热才能使煤温度达到着火点。
⑵室内起火不能打开门窗,原因是空气流通提供更多氧气,使火势更旺。
⑶试解释:炉火(放热很多)越扇越旺,烛火(放热很少)一扇就灭:炉火放热很多,扇
时空气流动加快提供更多氧气。蜡烛燃烧放热很少,扇时空气流动加快,形成的冷气流带走大量热使其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6.火灾中的自救之法:
⑴若楼房起火,我们被困室内,可采取哪些自救之法?
⑵发生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原因是防止火场中的热气流、有害气体和烟尘被吸入
人体,危害健康。
教材挖掘/教材拓展
7.大量细水雾在灭火中的作用:南方有个古镇,绵延一条街的古建筑着火。消防官兵分成两队,一对消防员用喷水枪向火场及火场周围喷射出大量细微水雾,另一队在火势蔓延的前方拆除部分房屋,试解释消防队员们采取这种灭火方法的原因。
火场周围的大量细水雾能稀释氧气浓度,大量水雾蒸发吸热能降低可燃物温度,降低火势;也能减少热辐射,使周围可燃物温度不易很快达到着火点,从而降低火势蔓延速率。拆除前方的部分房屋即为清除可燃物,可防火势蔓延至整条街。
9.做功引起的燃烧现象(紧扣燃烧三个条件思考、表述):试解释古人钻木可以取火的原因。木材是可燃物,在空气中与氧气接触,钻木时对木头做功使木头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木头着火点而燃烧。
方法提炼/规律总结
2.注意:解释灭火原因需要答出:采取哪种方式清除可燃物?或为什么能起到稀释氧气甚至隔绝氧气的作用?或为什么能把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或通过降温降低火势?
3.利用燃烧的三个条件解释燃烧现象的一般格式、思路:解释燃烧现象可考的可燃物很多,达到着火点的方式各有不同,与氧气接触与否的方式方法也各有不同,但常规的答题思路和格式是有所雷同的。如解释“着了”时,需思考、找出:某X物质有可燃性,通过何种方式与氧气接触的(通入氧气后跟氧气接触、或粉尘飘散在空气中跟氧气接触、或气体泄漏后与氧气接触、或液体挥发成气体逸出后跟氧气接触……);又通过何种方式使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的而燃烧(酒精灯或火柴燃烧放热使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热水导热使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通过摩擦、撞击对物体做功使可燃物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而达到着火点,通过汽车摩托车等机动车的发动机、电器、开关、化纤摩擦产生的电火花将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当解释“没着”时,可按照燃烧的三个条件去逐条查找“因何原
因导致哪一条或哪几条燃烧条件没有满足”导致某X物质没燃烧。这类题,按照燃烧的三个条件逐条查找、思考,按照固定的语言表达格式表述清楚即可。
基础演练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知识可用帮我们远离火灾,以下做法不合理
...的是()
A.使用蜡烛时不慎将书本引燃,用湿布盖灭
B.厨房燃气管漏气,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C.实验时,把没有用完的白磷丢进垃圾筐里
D.高楼着火,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撤离
2.发现火险或遭遇火灾时,做法错误
..的是()
B.室内电器着火,未切断电源,用水灭火
C.不能逃生时,应沉着应对,等待救援
D.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或沿着墙壁跑离着火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