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夺天工的掐丝珐琅缠枝莲纹象耳炉

说到掐丝珐琅,恐怕很多人都会问:“那是什么?”说到它的俗名,人们则会立刻恍然大悟:“原来是景泰蓝!好东西!”

传说,元朝皇宫曾遭遇一场大火,烧了不少宫殿和宝物,人们清理废墟的时候,突然发现一个色彩斑斓的瓶子,皇帝拿到后爱不释手,命京城的工匠们仿制。巧手的工匠们根本想不通这个宝瓶的制造工艺。一位姓李的工匠日思夜想,不得其解,而一天晚上,他梦见女娲娘娘,并告诉他:“这宝瓶,是宝石和金银融在一起烧成的。”从此,李工匠开始烧制这种瓶子,它也成为一门宫廷专有的特种工艺。

这当然只是传说。早在春秋时期,中国就已经有了这种工艺。工匠们把扁铜丝烧热,掐成花纹焊在铜胎上,再把珐琅质地的釉彩填进花纹内,用火烧制。成品图案精美,色彩斑斓,贵气十足,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珐琅釉多为蓝色,这种工艺在明朝景泰年间最为流行,因此民间称之为“景泰蓝”。反而它的专业名称“掐丝珐琅”,渐渐不为人们所知。

掐丝珐琅(景泰蓝)的应用十分广泛,小到女子的耳环、头饰、镯子,大到巨大的花瓶,都可以运用这种工艺。同时,它也十分昂贵,古代有“_件景泰蓝,十件官窑器”的说法。所以,珍贵的景泰蓝艺术品大多被皇家收藏,故宫中有“景泰蓝传世六珍”,分别为元代的缠枝莲纹象耳炉,明代的出戟花卉纹花觚、缠枝莲纹直颈瓶,清代的天鸡尊、缠枝莲纹多穆壶、兽面纹提梁卣。其中,以元代的这一件最为贵重。

这是一个精巧的香炉,高度只有13.9厘米,直径是16厘米,如此小巧的香炉,大概是贵妇人在内室焚香时使用的,也可能是专供把玩的摆件。它通体莹润,发着玻璃般的光泽,造型厚重,配着华贵的颜色,更显富丽。它的颈部装饰有黄、白、红、紫四色菊花,共有12朵,菊花的造型十分典雅。

在香炉腹部,有红、白、黄6朵缠枝莲花,全部是掐丝珐琅。缠枝莲是中国人最喜爱的装饰图案之一,又名“万寿藤”,以莲花和藤蔓缠绕,连绵不断,寓意吉祥。在瓷器、丝织品和建筑上,都可以看到这种图案。这件香炉上的缠枝莲将莲花作为主体放大,蓝、红、白、黑、黄交替作为花瓣配色,使色彩更为丰富,又保持了整体配色的一致性。在炉的下部,同样装饰了莲瓣纹,莲花和佛教有密切关系,将莲花装饰在佛教用品上,有敬重之意。

还有这两个富贵的象头,中国人大多数认为大象是印度传来的动物,据说汉朝时期的佛经,就是几头大象驮来的。其实,中国古代也有大象,只是后来因为各种原因,本地象灭绝了,只能“进口”。史书上关于大象的记载不少,最有力的证据来自秦朝,那时秦始皇派人征服岭南地区,设立了一个郡,就叫象郡。可见,这种动物早已存在。

THE END
1.掐丝珐琅缠枝莲纹象耳炉这件掐丝珐琅缠枝莲纹象耳炉是故宫旧藏器中的珐琅珍品,以前曾被认为是制作于明景泰年间,但后来被专家考证出是景泰年间改造的元代珐琅器,炉的錾花内胆、底足与两只卷鼻象耳才是景泰朝工匠后配的。在故宫收藏的文物中,还有很多像这样改造过的元代珐琅器珍品。https://young.dpm.org.cn/info/282
2.元掐丝珐琅缠枝莲纹象耳炉介绍掐丝珐琅缠枝莲纹象耳炉文物特征→掐丝珐琅缠枝莲纹象耳炉,是元代的一件宫廷御用掐丝珐琅器,原为清宫旧藏,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该文物通高13.9厘米,口径16厘米,足径13.5厘米;炉颈部在浅蓝釉地上,饰黄、白、红、紫四色菊花十二朵;腹部在宝蓝釉地上,饰红、白、黄三色缠枝莲花六朵。此器釉质莹润,部分呈玻璃般的半透明状,珐琅色泽搭配和谐,富丽https://www.maigoo.com/citiao/289927.html
3.元代掐丝珐琅缠枝莲纹象耳炉欣赏内容简介:掐丝珐琅缠枝莲纹象耳炉(故00119789),元末明初,通高13.9厘米,口径16厘米,足径13.5厘米,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中。此珐琅炉圆形,鼓腹,象首卷鼻耳,圈足。炉颈部在浅蓝釉地上,饰黄、白、红、紫四色菊花十二朵。其下饰莲瓣纹一周。 掐丝珐琅缠枝莲纹象耳炉(故00119789),元末明初,通高13.9厘米,口径http://www.jtlzj.net/jingtailanchanpin/gugongjingtailanxinshang/1043.html
4.《掐丝珐琅缠枝莲纹象耳炉》书籍百科掐丝珐琅缠枝莲纹象耳炉是元代的一级甲等的文物,现在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内收藏着。这件香炉上的缠枝莲将莲花作为主体放大,有着多彩的花瓣颜色,色彩十分地丰富。在炉的下部,同样装饰了莲瓣纹,莲花和佛教有密切关系,将莲花装饰在佛教用品上,有敬重之意。 https://www.phb123.com/bk/wenxue/ymnh2287.html
5.#遇见艺术#掐丝珐琅缠枝莲纹象耳炉,元末来自品鉴时尚Fashion#遇见艺术# 掐丝珐琅缠枝莲纹象耳炉,元末明初。炉圆形,鼓腹,象首卷鼻耳,圈足。炉颈部在浅蓝釉地上,饰黄、白、红、紫四色菊花十二朵。腹部在宝蓝釉地上,饰红、白、黄三色缠枝莲花六朵。其下饰莲瓣纹一周。此器釉质莹润,部分呈玻璃般的半透明状,珐琅色泽搭配和谐,富丽典雅,是一件高水平的元代作品。唯其https://weibo.com/2517185451/K5GxR44gw
6.故宫景点功课7:文华殿院落下掐丝珐琅缠枝莲纹象耳炉 这件掐丝珐琅缠枝莲纹象耳炉为故宫旧藏器中的珐琅珍品,以前曾被认为是明景泰年间制品。此炉腹部主体纹饰是大朵的红、白、黄三色缠枝莲花,周身一共6朵,其下接近足部以红白莲瓣纹为饰,其上接近口部在浅蓝釉地上饰黄、白、红、紫四色菊花一周12朵。其纹饰典雅大气,色彩纯正富丽。此炉https://blog.csdn.net/iteye_20835/article/details/81883180
7.两大故宫博物院,谁的国宝多?(3)北京故宫博物院:元掐丝珐琅缠枝莲纹象耳炉 元掐丝珐琅缠枝莲纹象耳炉,通高13.9厘米,口径16厘米,足径13.5厘米。炉铜胎,圆形,鼓腹,象首卷鼻耳,圈足。炉颈部浅蓝釉地,饰黄、白、红、紫四色菊花12朵。腹部宝蓝釉地,饰红、白、黄三色掐丝珐琅缠枝莲花6朵。此器釉质莹润,有的部分釉质呈玻璃般的透明状,珐琅色泽https://m.cncqt.com/haidao/a34297.html
8.流光溢彩的金属宝器珐琅精工珐琅器与文化之特色在线免费阅读如元代掐丝珐琅缠枝莲纹象耳炉,制作于元朝,炉通高13.9厘米,口径16厘米,足径13.5厘米。炉为铜胎,圆形,并且是鼓腹,象首卷鼻耳,圈足。 炉颈部是施加的浅蓝釉地,并装饰有黄、白、红、紫4个颜色的菊花共有12朵。腹部宝蓝釉地,装饰红、白、黄三色掐丝珐琅缠枝莲花6朵。其下饰莲瓣纹一周。 这件元代掐丝珐琅器https://fanqienovel.com/reader/7307466721999195198
9.景泰蓝的制作.ppt掐丝珐琅缠枝莲纹象耳炉。釉质莹润,有的部分釉质呈玻璃般的透明状,珐琅色泽浑厚,富丽典雅,是一件高水平的元代掐丝珐琅作品。掐丝珐琅缠枝莲纹鼎式炉,元代。这是有史料记载最早的掐丝珐琅产品,元代的代表作,现藏于故宫。图案布局疏朗,掐丝线条奔放有力。珐琅质地细腻洁净,釉面光亮,有水晶般的透明感,尤其是葡萄紫、https://m.taodocs.com/p-526604354.html
10.故宫博物馆掐丝珐琅缠枝莲纹象耳炉,元,通高13.9cm,口径16cm,足径13.5cm 清宫旧藏 炉铜胎,圆形,鼓腹,象首卷鼻耳,圈足。炉颈部浅蓝釉地,饰黄、白、红、紫四色菊花12朵。腹部宝蓝釉地,饰红、白、黄三色掐丝珐琅缠枝莲花6朵。其下饰莲瓣纹一周。 此器釉质莹润,有的部分釉质呈玻璃般的透明状,珐琅色泽浑厚谐调,富丽https://www.meipian.cn/2qjxhh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