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十大稀世珍宝

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

故宫在国人心中有着特别的文化地位,一般来说,每个博物馆都会列那么几件镇馆之宝,但故宫馆藏的国宝实在是太多了,我们不妨按照类型来看看,哪些是“国宝之最”……

书画之宝:《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为北宋风俗画,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该画以精致的工笔记录了北宋末叶、徽宗时代首都汴京郊区和城内汴河两岸的建筑和民生,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此外,《韩熙载夜宴图》、《五牛图》、《千里江山图》等重量级国宝书画作品亦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法帖之宝:平复帖

《平复帖》由西晋陆机所作,内容为陆机向朋友问候疾病的书札,因其中有“恐难平复”字样,故名,其笔意婉转,风格平淡质朴。

《平复帖》的书写年代距今已有1700余年,是现存年代最早并真实可信的西晋名家法帖,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同时对研究文字和书法变迁方面皆有参考价值。

陶瓷之宝:郎窑红釉穿带直口瓶

18世纪初,江西巡抚郎廷极奉康熙之命到景德镇主持御窑,试图烧制出失传数百年的祭红,虽未成功,却成功地烧制出另外一种更为鲜亮的红釉瓷器,人们把这种瓷器以他的姓氏命名。

玉器之宝:大禹治水图玉山

此玉山成品于清朝乾隆时期,高224厘米,宽96厘米,重约5000公斤,用最为名贵的密勒塔山和田玉雕成。青白玉的晶莹光泽与雕琢古朴的青褐色铜座相配,更显得雍容华贵,互映生辉。

玉山雕琢的是“大禹治水”的故事,玉雕师们巧妙地结合材料的原有形状,灵活安排山水人物,工艺之精美叹为观止,不仅是一部具有丰富内涵的壮丽史书,更是一件无与伦比的艺术瑰宝。

宫廷之宝:金瓯永固杯

清乾隆金嵌宝金瓯永固杯,是故宫金器,金瓯永固杯是清宫内不多见的皇帝专用饮酒器,金瓯永固杯寓意大清的疆土、政权永固。

该杯高12.5厘米,口径8厘米,足高5厘米,口边刻有回纹。

青铜之宝:酗亚方樽

青铜器的产生是古代中国从野蛮时代走向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樽是盛酒器,流行于商早期至春秋战国时期。方樽传世较少。酗亚是一个氏族的徽号。

珐琅之宝:掐丝珐琅缠枝莲纹象耳炉

该炉为元代出品,通高13.9cm,口径16cm,足径13.5cm。此器釉质莹润,有部分釉质呈玻璃般的透明状,珐琅色泽浑厚谐调,富丽典雅。

漆器之宝:雕漆云纹盘

盘木胎黑漆,内外均雕云纹,堆漆甚厚,晶莹照人,刻工圆润,在黝黑峻深的刀口断面露出朱漆四道,是《髹饰录》中所谓“乌间朱线”的作法。

此盘为研究元代剔犀工艺提供了可靠而精美的实例。

织绣之宝:缂丝《梅鹊图》轴

中国古代缂丝被认为是丝织工艺中最为高贵的品种,以其贵重而渐为皇家所垄断,现存传世缂丝珍品主要集中在北京故宫博物院。

钟表之宝:黑漆彩绘楼阁群仙祝寿钟

据记录,该钟从乾隆八年接旨着手设计到十四年完工,历时五年多。此钟共有7套机械系统,分别控制走时、报时、景箱内的活动装置等,技术水准相当高,为故宫钟表的代表作。

THE END
1.掐丝珐琅缠枝莲纹象耳炉这件掐丝珐琅缠枝莲纹象耳炉是故宫旧藏器中的珐琅珍品,以前曾被认为是制作于明景泰年间,但后来被专家考证出是景泰年间改造的元代珐琅器,炉的錾花内胆、底足与两只卷鼻象耳才是景泰朝工匠后配的。在故宫收藏的文物中,还有很多像这样改造过的元代珐琅器珍品。https://young.dpm.org.cn/info/282
2.元掐丝珐琅缠枝莲纹象耳炉介绍掐丝珐琅缠枝莲纹象耳炉文物特征→掐丝珐琅缠枝莲纹象耳炉,是元代的一件宫廷御用掐丝珐琅器,原为清宫旧藏,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该文物通高13.9厘米,口径16厘米,足径13.5厘米;炉颈部在浅蓝釉地上,饰黄、白、红、紫四色菊花十二朵;腹部在宝蓝釉地上,饰红、白、黄三色缠枝莲花六朵。此器釉质莹润,部分呈玻璃般的半透明状,珐琅色泽搭配和谐,富丽https://www.maigoo.com/citiao/289927.html
3.元代掐丝珐琅缠枝莲纹象耳炉欣赏内容简介:掐丝珐琅缠枝莲纹象耳炉(故00119789),元末明初,通高13.9厘米,口径16厘米,足径13.5厘米,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中。此珐琅炉圆形,鼓腹,象首卷鼻耳,圈足。炉颈部在浅蓝釉地上,饰黄、白、红、紫四色菊花十二朵。其下饰莲瓣纹一周。 掐丝珐琅缠枝莲纹象耳炉(故00119789),元末明初,通高13.9厘米,口径http://www.jtlzj.net/jingtailanchanpin/gugongjingtailanxinshang/1043.html
4.《掐丝珐琅缠枝莲纹象耳炉》书籍百科掐丝珐琅缠枝莲纹象耳炉是元代的一级甲等的文物,现在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内收藏着。这件香炉上的缠枝莲将莲花作为主体放大,有着多彩的花瓣颜色,色彩十分地丰富。在炉的下部,同样装饰了莲瓣纹,莲花和佛教有密切关系,将莲花装饰在佛教用品上,有敬重之意。 https://www.phb123.com/bk/wenxue/ymnh2287.html
5.#遇见艺术#掐丝珐琅缠枝莲纹象耳炉,元末来自品鉴时尚Fashion#遇见艺术# 掐丝珐琅缠枝莲纹象耳炉,元末明初。炉圆形,鼓腹,象首卷鼻耳,圈足。炉颈部在浅蓝釉地上,饰黄、白、红、紫四色菊花十二朵。腹部在宝蓝釉地上,饰红、白、黄三色缠枝莲花六朵。其下饰莲瓣纹一周。此器釉质莹润,部分呈玻璃般的半透明状,珐琅色泽搭配和谐,富丽典雅,是一件高水平的元代作品。唯其https://weibo.com/2517185451/K5GxR44gw
6.故宫景点功课7:文华殿院落下掐丝珐琅缠枝莲纹象耳炉 这件掐丝珐琅缠枝莲纹象耳炉为故宫旧藏器中的珐琅珍品,以前曾被认为是明景泰年间制品。此炉腹部主体纹饰是大朵的红、白、黄三色缠枝莲花,周身一共6朵,其下接近足部以红白莲瓣纹为饰,其上接近口部在浅蓝釉地上饰黄、白、红、紫四色菊花一周12朵。其纹饰典雅大气,色彩纯正富丽。此炉https://blog.csdn.net/iteye_20835/article/details/81883180
7.两大故宫博物院,谁的国宝多?(3)北京故宫博物院:元掐丝珐琅缠枝莲纹象耳炉 元掐丝珐琅缠枝莲纹象耳炉,通高13.9厘米,口径16厘米,足径13.5厘米。炉铜胎,圆形,鼓腹,象首卷鼻耳,圈足。炉颈部浅蓝釉地,饰黄、白、红、紫四色菊花12朵。腹部宝蓝釉地,饰红、白、黄三色掐丝珐琅缠枝莲花6朵。此器釉质莹润,有的部分釉质呈玻璃般的透明状,珐琅色泽https://m.cncqt.com/haidao/a34297.html
8.流光溢彩的金属宝器珐琅精工珐琅器与文化之特色在线免费阅读如元代掐丝珐琅缠枝莲纹象耳炉,制作于元朝,炉通高13.9厘米,口径16厘米,足径13.5厘米。炉为铜胎,圆形,并且是鼓腹,象首卷鼻耳,圈足。 炉颈部是施加的浅蓝釉地,并装饰有黄、白、红、紫4个颜色的菊花共有12朵。腹部宝蓝釉地,装饰红、白、黄三色掐丝珐琅缠枝莲花6朵。其下饰莲瓣纹一周。 这件元代掐丝珐琅器https://fanqienovel.com/reader/7307466721999195198
9.景泰蓝的制作.ppt掐丝珐琅缠枝莲纹象耳炉。釉质莹润,有的部分釉质呈玻璃般的透明状,珐琅色泽浑厚,富丽典雅,是一件高水平的元代掐丝珐琅作品。掐丝珐琅缠枝莲纹鼎式炉,元代。这是有史料记载最早的掐丝珐琅产品,元代的代表作,现藏于故宫。图案布局疏朗,掐丝线条奔放有力。珐琅质地细腻洁净,釉面光亮,有水晶般的透明感,尤其是葡萄紫、https://m.taodocs.com/p-526604354.html
10.故宫博物馆掐丝珐琅缠枝莲纹象耳炉,元,通高13.9cm,口径16cm,足径13.5cm 清宫旧藏 炉铜胎,圆形,鼓腹,象首卷鼻耳,圈足。炉颈部浅蓝釉地,饰黄、白、红、紫四色菊花12朵。腹部宝蓝釉地,饰红、白、黄三色掐丝珐琅缠枝莲花6朵。其下饰莲瓣纹一周。 此器釉质莹润,有的部分釉质呈玻璃般的透明状,珐琅色泽浑厚谐调,富丽https://www.meipian.cn/2qjxhh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