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诗档案|叶延滨

风吹岁月——忆延安插队三题/叶延滨

论叶延滨诗歌的四种品格/姜宇清

叶延滨人本文本论/沙克

叶延滨简介

叶延滨自选诗二十首

干妈——陕北记事之一(选章三)

她没有自己的名字

她没有死——

她就站在我的身后,

笑着,张开豁了牙的嘴巴。

我不敢转过脸去,

那只是冰冷的墙上的一张照片——

她会合上干瘪的嘴,

我会流下苦涩的泪。

十年前,我冲着这豁牙的嘴,

喊过:干妈……

我驮着一个“狗崽子”的档案袋,

到圣地延安,

为父母赎罪——

为他们有神的力量,

没有在监狱,炮火中倒下。

为他们有人的弱点,

在和平的年代也生下我这个娃娃!

为他们在语言当子弹的战场,

只会说实话的嘴巴,

被无数弯着的舌头打垮……

带色的风清扫这狼藉的战场,

我是卷进黄土高原的一粒砂。

连知青也像躲避瘟疫一样讨厌我,

丧家狗——实际,也不算难听的话。

“孩子,住到我们家吧。”

“不!我不需要听怜悯的话。”

“孩子,我们老俩口也要个帮手,

我为你做饭,你替咱担水……”

也许,这只是一个借口,

但我的自尊的天平需要这块砝码!

从此,我有了一个家,

我叫她:干妈。

因为,像这里任何一个老大娘,

她没有自己的名字,

“王树清的婆姨”——人们这样喊她……

铁丝上,搭着两条毛巾

带着刺鼻的烟锅味,

带着呛人的汗腥味,

带着从饲养室沾上的羊臊味,

还有从老汉脖子上擦下来的

黄土,汗碱,粪沫,草灰……

没几天,我雪白的洗脸巾变成褐色,

大叔,他也使唤我的毛巾。

我不声不响地从小箱子里,

又拿出一条毛巾搭在铁丝上,

两条毛巾像两个人——

一个苍老,

一个年轻。

但傍晚,在这条铁丝上,

只剩下一条搓得净净的毛巾。

干妈,当着我的面,

把新毛巾又塞到我的小箱里:

“娃娃别嫌弃你大叔,

他这个一辈子粪土里滚的受苦人,

心,还净……”

我愧对她头上的白发

十年,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舞台,

有多少个悲欢离合,多少个想不到?……

我多么不愿用一滴辛酸的泪,

作为对干妈所有美好回忆的句号!

啊,十月的鞭炮炸响,

乡亲们才告诉我这个噩耗,

三年前,她就死了,

死于陕北最平平常常的病,

胃出血,加上年老……

啊,三年!是哪一个好心的乡亲,

在骗我,每月一次地:

放心吧,我很好、很好!”

怪谁呢!怪谁?谁?!

没牙的嘴啃着羼糠的窝窝,

佝偻的腰背着沉重的柴草,

贫困——熬尽了她生命的最后一滴血,

枯了,像一根草……

不!这个回答,我接受不了,

延安,四十年前红星就在这里照耀!

她说过,当她还是一个新媳妇,

也演过“兄妹开荒”,

唱过“挖掉了穷根根眉梢梢笑”!

“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

啊,请百倍爱护我们的土地吧——

如果大地贫瘠得像沙漠,像戈壁,

任何种子,都将失去发芽的生命力!!

——干妈,我愧对你满头的白发……

干妈,你咧开豁牙的嘴笑了,

告诉我,你那没合上的嘴,

想对我说些什么话?!……

1980年10月号《诗刊》首届青春诗会专号

中国

一位金发碧眼的外国女郎,

双手拳在胸前,

“HowgreatChina……”

她赞美着老态龙钟的长城。

不,可尊敬的小姐,

对于我的祖国,长城——

只不过是民族肌肤上一道青筋,

只不过是历史额头上一条皱纹……

请看看我吧,年轻的我——

高昂的头,明亮的眼,刚毅的体魄。

你会搜寻不到恰当的赞美词,

但你会真正地找到:“中国”!!

1981年

想飞的山岩——惊心动魄的一瞥

一只鹰,一只挣扎的鹰

向江心伸直尖利的嘴吻

爪子陷进山腹

两只绝望而又倔强的鹰翅上

翼羽似的松林

在凄风中颤动

一块想飞腾的山岩

数百年还是数千年啊

永远只是一瞬

浓缩为固体的一瞬

想挣扎出僵死的一瞬

一个凝结为固体的梦境

一个酝酿在诗人心中

来不及写出的悲壮史诗

你是自由前一秒的囚徒

又是死亡前一秒的存在

是延续数千年追求的痛苦

对岸是亭亭玉立的神女峰

是听凭命运的安宁

那颗心早已是石头了

她早已不会动

也永远不能动

想飞的鹰,你能飞吗

当你挣脱这浓缩千年的一秒

你的自由将需要你

用耸立千年的雄姿换取

你将消失

和禁锢你的死神一起消失

我相信,你会飞的

你的飞腾是一场山崩地裂

你的身躯会跌入大江

你的灵魂是真正的鹰

骄傲地飞越神女峰的头顶……

1982年

棋的悲剧

两根手指夹起一枚棋子

棋子上写着:马

马没有腿儿

只好让别人夹着跑

然后啪地掷到棋盘上

哟,好疼!

规则是记牢的

棋谱是烂熟的

只是命运不是自己的

明知这一步错

偏偏没办法说

哎,臭招!

悲剧是知道了真理是什么

悲剧是知道了真理没嘴说

舍车马保将帅

输赢都是挨吃的货

如果每个棋子都长着敢说的嘴

呀,如果!……

1989年

敛翅的鹰

敛翅骤落危崖

爪如松根嵌入石缝

垂云般的双翅悄然收褶

折褶荡啸云霄的浩气

折褶英雄未泯壮志

也折褶孤独折褶寂寞

折褶追求者的目光和风!

骨缝里也有几丝悲怆

血液里游曳欲望的蛇

俯瞰这混沌苍茫的世界

没有闭上的一双眼

是群山上浮起的星

蓦然双翅轻展

抖落翼羽中折褶的一切

最后一次滑行于暮云

消失于残阳殒灭的

沉沉深渊……

泰山顶听天街风啸

一夜风啸人难寐

气度不凡的天风

吹我成鱼——

一条在风中挣扎的鱼

在音乐中游弋的鱼

误入天国的鱼

一条找不到自己今夜梦的鱼!

游不进梦,因为风

难觅自己,因为风

是风声鹤唳却有万千豪气

从天庭直落九霄的风

从石头冲窜苍穹的风

从老树中发芽的风

从小草上跌落的风

更有来自鼓来自钟的

才配成这天街天风!

是石碑们在合唱苦难风流?

是吟哦帝王巡幸的十八盘?

还是挑夫的长喘

还是朝香的低喃

高亢奔放深沉委婉低回浅吟

……

啊,莫不是蒲松龄

留下一盏孤灯

唤出万千精灵?!

夜宿天街不寻梦

长卧天街听风啸——

这一夜长如五千年

又短似一声鸡啼

黄河桨

老船工死了

闭了眼还扬着一只手

儿子掮起这只手又走向

河滩……

多么令人惊悸的手呵

血枯筋萎只剩臂如巨椽

五指粘连为一面桨

手轻抚黄水,手扬手落

老船工的魂魄

在舷上吱呀吱呀地叮咛:

儿哟!……

1991年

缺席的狼

羊群一天天壮大了

小羊们的教科书上有一章

——关于狼

世界上已很久没有见到狼了

羊与狼的一章是在

古代史第三千零一页

没有教授怎么开课?

羊的老师的老师的老师

一辈子才听过一句:狼来了……

只好去请狼的远亲,狗

狗已经在都市狭小的空间变成吧儿

小吧儿们害怕羊头上的那些犄角

去请狼的朋友狐狸

狐狸没请到只找到一只猫

猫正忙着请律师告老鼠偷了他的早点

于是只好排队买票上动物园

动物园里的狼,只吃过鸡

没见过羊,警惕地把鸡藏在尾巴下

回家的路上有个孩子喊了声:狼来了

疲惫的羊们立即精神抖擞

好像准备迎接高贵的客人……

1994年

一座萨莫尔王的教堂

在奥赫里德城边的小山上,有一座萨莫尔王的教堂,牧羊人对我们说,这个教堂从来就没有建成过,白天建好,晚上就会坍了屋顶……

THE END
1.为什么会有4个故宫?比北京故宫更大更早的是它,看完涨知识了说起故宫,我们默认为就是在说北京故宫,旧名紫禁城,但是说起来,中国故宫其实有4处,分别为北京故宫、沈阳故宫、台北故宫、南京故宫,它们都是怎么回事?又是在什么背景下诞生的?现在的状况是什么情况,听我细细道来。 以建造时间顺序分别是: 1、南京故宫: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625/19/2793821_1127128219.shtml
2.台湾为什么有故宫博物馆台北故宫博物院谁建的1964年3月初台北故宫博物院正式开工建设。1965年11月台北故宫博物院正式开馆。30多年了,这些我们国家最珍贵的宝物终于有了一个正式的落脚点,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安顿下来。其实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成立比北京故宫博物院晚成立40年。可是不管怎么说,至少我们老祖宗流传下来的宝贵文物得到了很好的保存,这是一件非常可喜的事情。https://www.huanghehao.cn/h/184506.html
3.两年摔碎三件文物,台北故宫博物院怎么回事?“怎么一到你们手中就连破3个 你们对得起守护文物的前辈吗?” “保护设备在哪里? 补救措施又在哪里?” “为什么会打破呢? “为什么当时不公布情况?” 两岸网友评论 随后 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分享的其他文物帖子下 不断有网友“吐槽” 留言说“不要再摔破了” https://www.jfdaily.com.cn/wx/detail.do?id=544705
4.港媒刊文“北京故宫藏品胜台北”台北故宫回应那么为什么会此传言呢?李秀恒认为,这可能与“先入为主”的宣传有关。台北故宫博物院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建成的,一建成就大办展览、广作宣传,而恰好那段时间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文物没有得到全面清理,因此也无法对外开放。这一对比之下,台北故宫的文物就“抢眼球”得多,再加上刻意的宣传,便造成外界有了“故宫精品尽在台北https://www.guancha.cn/culture/2018_06_06_459152_s.shtml
5.单霁翔:北京故宫“有宫无宝”是误解根据最近一次文物清理的结果,截至2010年12月故宫博物院藏品为1807558件(套),台北故宫典藏文物总数696112件(截至2013年6月),两岸故宫藏品均主要来自清宫旧藏,是历史原因致使其分隔海峡两岸,其源流清晰、数据明确。 一方面,两岸故宫藏品各有所长、互为补充,可谓同根同源、血脉相连,代表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是所有中国人https://www.mct.gov.cn/whzx/zsdw/ggbwy/201407/t20140721_775548.htm
6.每次去台北都要抽时间去故宫博物院,有时候每次去台北都要抽时间去故宫博物院,有时候甚至一个月内会去两次,算来算去,前后也八次光临台北故宫了,而且每次都是一早开门逛到闭馆,在里面泡上一整天。其实台北故宫藏品近70万件,平时展出的只有很小一部分,好处是他们每隔几个月都会以某种主题做一些特展,所以即使经常去,每次都有特展看,每次都可以学到很多新东https://m.dianping.com/review/26241418
7.台北故宫2台北故宫博物院内所藏的商周青铜器,历代的玉器、陶瓷、古籍文献、名画碑帖等皆为稀世之珍。展馆每三个月更换一次展品。截至2014年底,馆藏文物达69.6万余件文物。 3近年来,台北故宫博物院不但注意发挥展览功能,还从理念与实践上重视“观众本位”。按照现任院长石守谦先生的话说,要“创造观众文化体验和全新深度”。 https://www.cnkeywords.net/vocabulary/toVocabulary/2bef3109948b11e7bf390050569519c4/vocabulary.html
8.台湾散记文章中国国家地理网2、台北故宫 早就从有关的介绍中了解到历代的珍宝多藏于台北故宫,也曾经见到过介绍这些珍宝在抗战期间转运、保护的艰辛与不易,尤其是在极为紧张的时刻抽调出运力和人力把这些不可能售卖的珍宝运往台湾,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这中间都交织着何种情愫?站在这些宝物前,能不能感受到历史的长河川流而去?身为华夏族群的http://www.dili360.com/article/p53e33480f3d8855.htm
9.台北故宫博物院攻略,台北故宫博物院门票·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各类文物珍宝约65万件,素有“北京故宫看建筑,台北故宫看文物”的说法。 ·文物来源于抗日战争时期,当时将北京故宫博物院、古物陈列所、颐和园和国子监的重要文物南迁与此。 ·分为第一展览区(主馆)、第二展览区、天下为公牌坊、至善园、至德园、张大千纪念馆等主要部分。 ·三大镇馆之宝,分别https://www.mafengwo.cn/poi/5515392.html
10.编辑经常问的编校问题,有点难度6. 台北故宫博物院不能叫“台北故宫” 中国有两个故宫,一个是北京故宫,一个是沈阳故宫,它们都是历史文物,并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北京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沈阳故宫是清代前期的政治中心,也是皇宫。 成立于1925年的故宫博物院,是以明清两代皇宫(紫禁城)和宫廷旧藏文物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以宫廷建筑群、古代艺术https://pub.bnu.edu.cn/jzyg1/89412.html
11.有些相遇其实是重逢——两岸故宫博物院团圆记澎湃号·湃客台北故宫博物院 一母同胞—— 一座故宫,两个故宫博物院 中国只有一座故宫(紫禁城),但故宫博物院却有两个:一个在北京(成立于1925年),一个在台北(成立于1965年)。形成这种格局,最早源于故宫文物的南迁。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略军开始攻打山海关,形势危急。为了躲避战火,国民政府决定将故宫中部分珍贵的文物向南迁出,从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3275771
12.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去年春节去的台北,是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啊,感觉台北博物馆的东西比北京故宫博物馆的还要多,还是值得逛一下的。 去年春节去的台北,是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啊,感觉台北博物馆的东西比北京故宫博物馆的还要多,还是值得逛一下的。 清 雍正 (1723-1735)仿钧秞兽首衔环瓶Vase with beast-shaped handles in imitation Junhttps://www.douban.com/note/668116998/
13.民进党当局想打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主意?门都没有!新民晚报—海上客消息,中国人民解放军展开重要军事演训活动以后,台湾地区民进党当局故作镇定,一开始还欺骗民众,称台军对解放军演训“尽在掌握”。当他们的谎言被揭穿以后,这两天又有人放风称,未来台北故宫博物院文物可能送到美国、日本去。 台北故宫博物院 https://www.cqcb.com/shishijingwei/2022-08-11/4985905_p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