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媒咨询|20232024年中国博物馆旅游行业及典型地市发展研究报告上海博物馆上海市故宫博物院

市场洞察:2022年中国博物馆数量为6565家,同比增长6.2%

行业现状:文旅市场复苏带动“博物馆热”,与旅游资源的协同效应有待提升

目前,全国各地博物馆举办的活动数量众多,2022年中国举办线下展览3.4万个、教育活动近23万场,接待观众5.78亿人次。这些展览和活动大多依据当地的历史文化或展品特色进行展览,充分展现了博物馆的独特优势。但部分博物馆在特色定位上不够明确,未能与当地的旅游资源形成良好的结合,无法形成博物馆之间的协同效应。建议通过联票、集印章等形式,推动博物馆之间、博物馆与旅游资源之间形成协同效应,提升游客的参观体验和满意度,进一步促进博物馆旅游行业的发展。

发展趋势:以文创产品打造博物馆专属IP,推动跨界融合与创新

以下为报告内容节选:

中国博物馆旅游行业发展特性

博物馆旅游内涵:博物馆旅游是以博物馆为载体,以博物馆文化及其文化衍生品为对象,吸引游客的一种服务和消费模式。博物馆是非营利性的文化事业,注重社会效益和教育效益。在博物馆旅游中,博物馆是其中最大的特色和根本吸引力。

中国博物馆旅游行业发展驱动力分析:技术

在国家文物局的部署下,全国各地博物馆已在利用已有的数字资源推进网上展览的开展。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共收录300个线上展览,其中,北京地区数量最多。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互联网+陈列展览”主题活动,满足了广大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也拓宽了博物馆自我宣传的渠道,扩大博物馆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中国法定长假期间国内旅游人次

2023年,随着国内经济复苏,文化和旅游业恢复势头强劲,中秋国庆8天假期全国接待国内游客约8.3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71.3%。11月,文旅部印发的《国内旅游提升计划(2023-2025年)》提出计划大力推动博物馆等文博场馆数字化发展,加快线上线下服务融合。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随着国内对文化旅游的需求提升、政策对博物馆等文博场馆建设的支持以及数字科技的更迭,博物馆旅游将迎来新的发展。

国外博物馆旅游发展历程

1793年法国巴黎卢浮宫的开放,成为近代博物馆服务于社会公众的开端。此后,国外博物馆撕下皇室贵族的标签,逐渐走向大众化、多样化,使得博物馆旅游逐渐成为一种新兴旅游形式。当前,博物馆已经成为当地招徕游客的重要景点。英国《世界报》公布2022年全球百大文博机构的客流量总计达1.41亿人次,世界三大博物馆之一的巴黎卢浮宫在全年共接待约770万游客。

开发基础:中国博物馆数量分析

数据显示,2010年以来中国博物馆数量持续增加,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2019-2021年博物馆数量同比增长率持续上涨,截至2022年,中国登记备案的博物馆共有6565家,同比增长6.2%。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普惠均等已经成为中国博物馆显著特征,博物馆数量和类型的提升为推动博物馆旅游行业的创新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开发基础:中国博物馆类型及地域分布

当前,中国博物馆形成了以国有博物馆为主体,民办博物馆为补充的博物馆体系。2021年,中国非国有博物馆占比32.2%,较2019年占比有所升高。从地域来看,华东地区博物馆总数位居第一,为2154家,占比35.4%,这与华东地区悠久的曲阜文化等历史文化因素有较大的关系。同时,不同地域历史文化的不同,也使得博物馆旅游开发各具特色。

博物馆开发创新模式四:GM-TCD模式

中国博物馆藏品及展览数量分布数据

从区域博物馆文物藏品分布来看,北京市博物馆藏品数量远超其他地区,为632.2万件/套,其次是四川省、上海市和陕西省,博物馆藏品数量均超300万件/套。从区域博物馆陈列展览数量来看,山东、浙江、广东、河南和江苏五省的博物馆陈列展览数量较多,均超过1500场。

中国典型省份博物馆旅游发展情况:北京

北京市博物馆陈列展览数据分析

标杆开发案例分析:故宫博物院(二)

2021年春节前,北京故宫博物院为满足方便观众对基本藏品信息的查询需求,推出新版“故宫博物院藏品总目”。数据显示,2023年故宫博物院文物藏品数量为1863404件/套,其中数字文物有103906件/套。2023年藏品共分为25大类别,其中古籍文献与织绣远多于其他类别,分别有602124件/套和377440件/套。

中国典型省份博物馆旅游发展情况:广东

广东省博物馆免费开放情况

数据显示,2021年广东省免费开放的博物馆有349家,占比95.1%,2022年博物馆免费开放占比95.5%,较上一年提高0.4%。目前,广东省已把是否完成藏品认定和藏品建档工作、是否完善规章制度、是否坚持对老年人、学生、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免费开放、陈列展览质量是否提升、硬件设施是否安全等评价标准加入到两年一次的运行评估体系中,并把评估结果与财政资金补助挂钩,以此提高博物馆改善的积极性,促进博物馆质量的提升。

标杆开发案例分析:深圳博物馆(七)

中国典型省份博物馆旅游发展情况:上海

上海博物馆旅游资源类型分析

2022年上海市备案博物馆共159家。其中国有性质博物馆占比较高,为74.8%;从级别上看,上海市未定级博物馆占比最大,为81.7%。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上海市有评级的博物馆数量占比较低,综合管理与基础设施、藏品管理与科学研究、陈列展览与社会服务这三方面仍有待完善。

标杆开发案例分析:上海博物馆(六)

2023年5月11日《了不起的宝藏·探宝上博(第一季)》手语版在上海博物馆视频号上线。9月18日,上海博物馆举办了面向听力障碍群体的博物馆无障碍教育公益活动。一批来自上海市第四聋校的学生们在博物馆的周一闭馆日体验了无障碍导览讲解和非遗的古籍装帧技艺。丰富的无障碍教育服务是特殊人群的需求,博物馆鼓励更多特殊人群走进博物馆有利于推动发展平等的公共教育事业,承担社会责任,传递正能量。

中国博物馆旅游开发未来面临的挑战分析

全球化

全球化让不同区域的博物馆同质化发展问题更加凸显,观众眼界提升、博物馆展陈方式近似,都会让观众质疑甚至批评博物馆的服务和运营水平。

博物馆的社会角色

博物馆与经济及生活质量的关系

博物馆如何发挥社会作用、如何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好地实现社会效益,这对博物馆开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博物馆跟信息与通讯技术的关系

博物馆如何选择新技术、选择什么技术,怎么通过技术提高观众参展的沉浸度,怎么利用新技术准确呈现要表达的内容等都是博物馆所面临的挑战。

博物馆互联网传统运营策略分析——微博营销战略

中国博物馆旅游开发发展趋势分析(详细趋势分析请查阅完整版报告)

以文创产品打造专属IP

文创不仅仅是藏品的衍生品,也是肩负着传达文物内涵和审美旨趣的另一种表现形式,现阶段中国缺乏充分了解各类文物的文化内涵并且能够将其融入文创产品开发制作中的人才。因此,部分博物馆选择和国内各类高校进行合作,商议制订定向培养计划,为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设计工作提供专业人才。此外,博物馆也会通过人才中介平台聘请一些专业能力强且具有创新意识的设计师来为博物馆进行文创产品的设计与开发。

推动“博物馆+”跨界合作

近年来,《只此青绿》《国家宝藏》等以文物为创作灵感或节目主题的影视作品持续出圈,各类博物馆研学活动也广受师生喜爱,“博物馆+教育”、”博物馆+媒体“等多种模式的合作开发为用户带来了独特的体验,也为文旅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这一背景下,博物馆作为主要的文物收藏机构,拥有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积极探索和开展“博物馆+”与各行业的融合创新,不断打破自身的束缚和障碍,提升文物资源的公众可及性,将成为新的发展趋势。

THE END
1.故宫博物院文物视频故宫博物院文物高清原创视频下载新片场社区汇聚全球优秀创作人和海量作品精选出163条故宫博物院文物等4K原创短视频,覆盖故宫博物院文物相关的广告,宣传片,剧情短片,创意混剪,婚礼,纪录片,特殊摄影,旅拍,Vlog,影视干货教程,音乐MV等故宫博物院文物无水印高清视频案例学习下载https://www.xinpianchang.com/search/1425113
2.故宫博物院视频节目创作案例分析:科普视角下传统文化视频节目创作故宫博物院视频节目创作案例分析:科普视角下传统文化视频节目创作背景及意义科普中国 2024-11-14 20:37:46 科普 科普中国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科普中国”、科普类微信公众号及互联网的文章,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促进科学普及,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亦不构成https://www.shkp.org.cn/content.html?type=if&id=428164
3.#大型纪录片紫禁城#回望紫禁城600年,从来自故宫博物院故宫博物院 21-10-22 18:33 来自微博视频号 #大型纪录片紫禁城# 回望紫禁城600年,从“变局”中读懂中国。在历史的拐点解读得失,从五千年中华文化中汲取中国智慧,以深沉思辨的目光,透过紫禁城来认识世界,也让世界从紫禁城浓缩的600年中读懂中国。大型系列纪录片《紫禁城》将于今晚黄金时间登陆北京卫视,腾讯视频、哔哩https://weibo.com/1655363172/KDVL24Qc5
4.沈阳故宫博物院官方微博#冷冷冷冷冷你冷冷冷冷冷#似取暖的烟火#约会博物馆#沈阳故宫 沈阳·沈阳故宫博物院 4 7 15 置顶 沈阳故宫博物院 12-15 09:59 来自 沈阳故宫超话 #每处风景都是生活馈赠的礼物#昨晚的月亮#带着微博去旅行#沈阳故宫 沈阳·沈阳故宫博物院 27 18 28 沈阳故宫博物院 4小时前 来自iPhone 15 Pro #带着微https://m.weibo.cn/u/3546709177
5.故宫博物院举办“茶·世界——茶文化特展”“茶·世界——茶文化特展”配套出版展览图录。故宫官方网站将同时推出线上展览参观。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官方视频号等平台将对此次展览进行多渠道、多形式的传播。为配合展览内容的解读,故宫博物院将陆续推出面向公众的系列学术讲座,届时请留意“故宫宣教”微信公众号的讲座预告。 https://www.mct.gov.cn/preview/whzx/zsdw/ggbwy/202309/t20230905_947026.html
6.故宫博物院文创产品消费者调查问卷19.您对故宫博物院文创产品的价格作何评价 A.非常便宜B.物有所值C.价格略高 20.您一般主动了解或购买文创产品的方式 A.电视广告B.网购平台C.线下逛店铺D.博物馆现场导览E.其他途径 21.您是从哪种渠道了解到故宫博物馆文创的 A.电视节目(上新了·故宫等)B.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C.微博D.短视频E.联名宣传https://www.wjx.cn/xz/253703423.aspx
7.2020年中国博物馆旅游行业案例分析:故宫博物馆(附报告下载)数据显示,由于故宫博物院保存着历史皇家恢弘壮丽的宫殿建筑,向往的游客如过江之鲫,加上故宫馆长单霁翔多次参加电视节目公开亮相,宣传了故宫,使得故宫的影响力更大。从游客地域分布看,故宫的游客来源十分广泛,遍及全国,其中北京游客占比最高,接近3成,其次是随着经济增长而增加了文化消费需求的广东游客。https://www.iimedia.cn/c460/74763.html
8.“敦行故远:故宫敦煌特展”在故宫博物院开幕展览期间,精彩的展览内容、资讯等还将通过官方网站、微博、微信、视频号等平台进行多形式传播,为公众提供丰富的线上服务。9月17日开始,故宫博物院与敦煌研究院将在“数字故宫”“云游敦煌”小程序中推出特展专题栏目,让公众足不出户就能云上观展! 本次展览由甘肃省博物馆、甘肃简牍博物馆、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https://www.dha.ac.cn/info/1019/2294.htm
9.故宫博物院:2月7日,对教师和本科院校专科院校学生免费开放——更多精彩视频,尽在北京发布视频号,欢迎关注~ 分享、收藏、点赞、在看安排一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故宫博物院:2月7日,对教师和本科院校、专科院校学生免费开放——北京发布轻触阅读原文 北京发布 赞 分享 在看 写留言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原标题:《故宫博物院:2月7日,对教师和本科院校、专科院校学生免费开放——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211858
10.《上新了?故宫》是首档聚焦故宫博物院的文化创新类真人秀节目《上新了?故宫》是首档聚焦故宫博物院的文化创新类真人秀节目。节目中,文创新品开发员及神秘嘉宾跟随故宫专家进宫识宝,联手知名设计师和高校设计专业学生每期设计一个与“故宫”文化相结合,引领热潮的文化创意衍生品。这启示文化工作者应该( ) ①在创作中锐意创新,多出富有时代气息的优秀文化作品 ②主动引领https://www.shuashuati.com/ti/049faefc275240d0b070ffd51069a829.html?fm=bde0390edb283c4e0fa2ec478def080a97
11.腾讯带你穿越时空沉浸式云游文化遗址故宫博物院(紫禁城),北京 开始日期:2016年 合作伙伴:故宫博物院 范围: 助力10万件二维文物精修 建立联合创新实验室 形式: 多感官沉浸式数字展 微信小程序 微信视频号系列影片 慢直播 纪录片,电影,电视节目,青少年科普视频等 敦煌莫高窟,甘肃省 开始日期:2017年 https://www.tencent.com/zh-cn/articles/2201577.html
12.「瞰见未来」2022年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新年论坛现任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故宫博物院院长。主要从事石窟、古代壁画和土遗址保护,文化遗产监测预警与预防性保护等方面的研究。1991年开始文物保护工作以来,主持完成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维修工程60余项,承担国家及省部级课题近20项,主持或作为主要参与人完成与美国、日本、英国、澳大利亚等国相关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机构https://www.fdsm.fudan.edu.cn/Aboutus/fdsm1556952668881.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