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学生及家长诈骗教你识破五类“开学季陷阱”

将“魔爪”悄悄伸向了学生及家长群体

面对开学季诈骗事件频繁发生

帮助学生和家长避开开学骗局

骗局一:“高回报”校园代理、网络兼职

骗子发来的刷单任务,其链接为钓鱼网站。受害者连续多次拍货,并使用手机扫描二维码进行支付宝转账。当商家收到钱后,却以系统卡单导致资金被冻结需激活为由,要求该用户重新下单,否则无法退还本金,他这才意识到自己上当了。

案例回顾:

一个自称“客服”的人员告诉同学刘某,由于天气原因,原定的航班取消了,但可交20元手续费办理改签。交手续费需刘某提供银行账号。急于改签的刘某便将银行账号、密码都说了出来。随后在“客服”的诱导下,刘某又提供了手机上收到的验证码,结果卡上1万多元现金不翼而飞。

机票退改签诈骗短信

温馨提醒:

“大学新生群”收费骗钱

一旦山寨“新生群”出现强制收费情况,可以及时与学校的老师联系。如果涉嫌诈骗和敲诈勒索,可以直接报警。法律界人士则表示,假借某某高校“某某级新生群”之名,吸引新生进群后,对新生行骗的人,可能涉嫌诈骗罪。

以下短信内容以学生口吻发出,主要是向家长讲述某些知名大学将在学生就读的中学组织数理化等科目补习,孩子们想参加,需要缴纳补习费。不少家长收到短信后还回复了信息。

诈骗短信内容:

如收到以上的短信信息,一定要保持冷静。此时慌了神,骗子就很有可能得逞了。同类型的还有孩子钱包被偷了,要求汇款到“同学账户”。

根据近年来学生上当受骗的情况来看,基本上都是不法分子先掌握了学生有关信息,然后根据掌握的信息对学生或家长进行诈骗。猎豹移动安全专家提醒各位学生及家长务必高度警惕,不要将个人有关信息特别是身份证号码、银行账号及密码、准考证号及密码等随意告诉给他人,更不要随意上传到网上,以免让不法分子掌握,进而针对性编造谎言实施诈骗。

THE END
1.联合惩治切中电信诈骗“七寸”虚假购物、刷单返利、冒充客服领导熟人……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已成为数量上升最快的刑事案件类型。 自12月1日起,公安部会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印发的《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违法犯罪联合惩戒办法》(以下简称《惩戒办法》)施行。被惩戒对象会在金融、电信网络和信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24/12/id/8288568.shtml
2.注意!电诈套路又更新贵州高院发布一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及关联犯罪案例五:周某龙、马某卓犯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一案 案例六:张某等人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一案 01、胡某、彭某莲犯诈骗罪、组织偷越国(边)境罪一案 基本案情 2019年10月以来,被告人胡某、吕某芸(另案处理)共谋后以高薪为诱饵,组织国内人员前往境外实施跨境电信诈骗活动。在犯罪集团中,胡某、吕某芸为负责人,https://tzcj.qdn.gov.cn/zsdt_0/zjdt_5821592/202412/t20241210_86323183.html
3.“老套路”披上“新马甲”警惕这五类诈骗!公检法电信网络一是警惕刷单返利类诈骗。刷单诈骗是最为高发的诈骗类型,变种最多、与其他诈骗高度融合,引流手段也层出不穷,例如通过网络平台发布兼职广告,或以色情内容、免费礼物诱导对受害人实施诈骗。但无论形式怎么变化,刷单诈骗要求垫付资金“做任务”的基本套路是不变的。同时,刷单本身就是违法行为,没有任何保障,一定不要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A2R81B0514CFC7.html
4.网络兼职诈骗的客服判刑吗律师普法网络兼职诈骗的客服是判刑的。诈骗罪指的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是隐瞒真相的方式,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网络兼职诈骗也是属于诈骗罪的一种,只要是涉嫌诈骗罪就应该立案侦查,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具体量刑几年是要依照涉案的金额来定的。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以三年以下的https://www.110ask.com/tuwen/5862290085778237926.html
5.2024涉嫌偷越国边境罪诈骗罪及案例杜凯(10)利用“钓鱼网站”链接、“木马”程序链接、网络渗透等隐蔽技术手段实施诈骗的。 【案例】 一、偷越国(边)境罪 2019年3月2日,被告人吴某1伙同同案物色有兼职刷单意愿的人员并推送给团伙中的后台客服人员;同案人林某4、梁某3、何某2、饶某2、郑某1、兰茂彰任后台客服人员,收到前台同案人推送的人员https://lawyers.66law.cn/s260190b6e5a2c_i1403388.aspx
6.防诈骗致家长的一封信(通用20篇)常见的电信网络诈骗类型 01刷单诈骗 凡是打着“网络兼职”旗号,以返佣金为诱饵,要求你以刷单形式做任务的,就是诈骗。 02网络贷款诈骗 凡是打着“零门槛”“无抵押”“当天放贷”等旗号,以预付手续费、预交保证金、增加银行流水记录等为由,要求先行转账汇款或者索要银行卡密码、手机验证码,就是诈骗。 https://www.ruiwen.com/gongwen/shuxin/1160465.html
7.法治安全大学生“说案明理”警示教育案例兼职诈骗违法诈骗损害社会诚信体系,破坏公共秩序,引发社会恐慌,影响正常社会生活和社会稳定。作为新时代大学生,应明辨是非,坚决抵制诈骗行为,做守德诚信的好公民。 一、案例中的失德表现 (一)兼职涉嫌诈骗,道德缺失 根据国家公安部统计的有关数据,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持续高发,光是2020年全国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所涉及的https://xsc.cqtbi.edu.cn/info/1026/3021.htm
8.常见网络电信诈骗案件案例分析安全常识刷单本是违法行为,网上发布的兼职刷单信息都涉嫌电信网络诈骗。 第二类 网络贷款诈骗 (一)案例 2021年1月6日,因资金周转急需贷款的刘先生接到自称“随心用”贷款APP客服的电话,对方称可以低利息免抵押快速办理4万元额度的信用贷款。刘先生下载“随心用”APP并提交了申请。二十分钟后,APP提示刘先生可获得4万元贷款http://wzbwc.hnkjxy.net.cn/2023_12/19_23/content-22244.html
9.我老婆在聊天软件上兼职做聊天员,警察说涉嫌诈骗,别人怎么没有我老婆在聊天软件上兼职做聊天员,警察说涉嫌诈骗,别人怎么没有诈骗,而说我老婆诈骗 立即咨询 冯律师2分钟前解答了综合问题 何律师1分钟前解答了综合问题 周律师2分钟前解答了综合问题 罗律师3分钟前解答了综合问题 冯律师2分钟前解答了综合问题 何律师1分钟前解答了综合问题 大家https://mip.findlaw.cn/ask/question_58458303.html
10.反诈骗宣传讲话稿(18篇)以后同学们上大学的时候,有的学生会在不上课的时候去做兼职,我今天讲的第一个案例是网上兼职刷信誉诈骗。 5月10日,小静在一个QQ群内看见有人发来的链接,说在这里可以找一份网络兼职,只要每天抽出一两个小时上网,就可以赚几十至上百元钱。小静随手点击链接进入,并加了对方为好友,然后俩人就聊起来了,对方在QQ上https://www.yjbys.com/doc/fanzhapianxuanchuanjianghuaga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