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法院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典型案例(20202022年)刑辩律师咨询刑事案件伸冤中国知名刑事律师

杭州法院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典型案例(2020—2022)

案例一

被告人刘某诈骗案——利用虚假投资理财APP实施电信网络诈骗

【基本案情】

富阳区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刘某结伙他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利用电信网络技术手段骗取他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以诈骗罪判处刘某有期徒刑十三年,并处罚金15万元。宣判后,刘某提出上诉,杭州中院经审理后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案件现已发生法律效力。

【典型意义】

【案例索引】

一审案号:(2022)浙0111刑初96号

二审案号:(2022)浙01刑终248号

案例二

被告人杨某等人诈骗案——以招聘网络兼职赚取高额佣金为名实施电信网络诈骗

临安区法院经审理后认为,被告人杨某、陈某等人受他人雇佣,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通过电信网络骗取他人财物,其行为均已构成诈骗罪。鉴于各被告人均系从犯、自愿认罪认罚及退出违法所得,部分被告人有自首、立功情节等从宽处罚情节,以诈骗罪分别判处杨某等37名被告人有期徒刑四年四个月至拘役三个月不等的刑罚,并处45000元至2000元不等的罚金,并对大部分被告人宣告缓刑。宣判后,被告人均未上诉,检察机关未抗诉,案件一审生效。

一审案号:(2021)浙0112刑初43号

案例三

被告人陈某某等人诈骗案——冒充金融机构客服以办理贷款为名实施电信网络诈骗

一审案号:(2021)浙0111刑初397号

二审案号:(2021)浙01刑终57号

案例四

被告人高某某诈骗案——以期货投资为名赴境外实施电信网络诈骗

建德市法院经审理后认为,被告人高某某参加境外诈骗犯罪集团,在境外针对境内居民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行为,数额特别巨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本案系共同犯罪,因网络诈骗集团的首要分子尚未归案,在案证据尚不足以证明高某某系业务部门负责人,对高某某按从犯认定并予以减轻处罚。以诈骗罪判处高某某有期徒刑九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95000元。宣判后,高某某提起上诉,杭州中院经审理后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现案件已发生法律效力。

本案是一起以期货投资为名实施的跨境电信网络诈骗案件。该诈骗团伙利用当前直播经济的火热及人们想要投资理财获利的心理,依托直播间,各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分别假扮指导老师讲解期货内容,冒充客户鼓吹老师的实力等,通过编好的话术,引诱被害人下载虚假期货投资平台并入金,一开始给被害人尝点甜头,给予小额的盈利并允许提现,在被害人投入大额钱款后,平台就以各种理由限制出金,骗取被害人的钱款。本案警示社会公众,投资理财一定要通过正规平台进行,凡遇到他人以稳赚不赔、高收益低风险等为诱饵吸引你下载平台投资的,务必提高警惕,防止落入投资陷阱,不仅没有高收益,本金也一去不回。

一审案号:(2021)浙0182刑初203号

二审案号:(2022)浙01刑终55号

案例五

被告人刘某诈骗案——以网恋交友欺骗被害人投资而实施电信网络诈骗

上城区法院经审理后认为,被告人刘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伙同他人在境外利用电信网络技术,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他人财物,具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鉴于刘某系从犯等从宽处罚情节,以诈骗罪判处刘某有期徒刑四年,并处罚金4万元。宣判后,被告人未上诉,检察机关未抗诉,案件一审生效。

本案是一起典型的网络交友诈骗案。网络交友诈骗主要针对单身女性实施,犯罪分子冒充“高富帅”,通过各种即时通讯软件或者网络交友平台添加被害人为好友;先是对被害人甜言蜜语、嘘寒问暖,逐步获取被害人信任,后又谈爱好、工作、投资等,谎称自己理财获取高额收益,进而诱骗被害人跟随投资。在前期,犯罪分子往往还让被害人获利,以诱骗被害人加大投资金额,最终达到骗取巨额资金的犯罪目的。此类案件往往在境外实施,即使破案也难以追回被骗钱款,被害人经济损失难以挽回。本案警示单身女性谨慎网络交友,当对方炫耀从事网络理财投资工作时更要提高警惕,切勿被“爱情”冲昏了头脑。

一审案号:(2021)浙0102刑初299号

案例六

被告人黄某某等人诈骗案——以买卖游戏账号、装备为手段实施电信网络诈骗

2019年11月至12月,被告人黄某某、高某某、向某在GMM游戏交易平台,向卖家谎称要购买游戏装备或游戏账号,后分角色扮演交易平台客服和客服经理,以交易需要交纳保证金为由,诱骗八名被害人向被告人提供的盛大游戏账户充值点券,共计骗得9万余元。

余杭区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黄某某、高某某、向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结伙利用电信网络技术手段,虚构事实,骗取他人财物,数额巨大,其行为均已构成诈骗罪。鉴于三被告人均自愿认罪认罚,积极退赔被害人损失等从宽处罚情节,以诈骗罪分别判处三被告人有期徒刑三年十个月至二年不等的刑罚,并处4万元至3万元不等的罚金。宣判后,各被告人均未上诉,检察机关未抗诉,案件一审生效。

一审案号:(2020)浙0110刑初750号

案例七

被告人康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案——出售银行卡并帮助转账被追究刑事责任

2021年6月,被告人康某(原系某医院正式职工)明知他人欲转移犯罪所得,仍将其名下的中国工商银行卡、中国农业银行卡、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卡、中国建设银行卡及支付宝账户提供给他人,并为他人进行资金转账。上述账户转移电信网络诈骗案件被害人被骗资金46万余元。康某个人获利7000元,案发后康某主动退出20.7万元。

临平区法院经审理后认为,被告人康某明知是犯罪所得而予以转移,其行为已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且系情节严重。鉴于康某自愿认罪认罚,主动退出违法所得并积极赔偿被害人部分损失等从宽处罚情节,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判处康某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并处罚金4000元。宣判后,被告人未上诉,检察机关未抗诉,案件一审生效。

一审案号:(2022)浙0113刑初148号

案例八

富阳区法院经审理后认为,被告人杨某某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仍为犯罪提供帮助,情节严重,其行为已构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鉴于杨某某有自首、自愿认罪认罚及有主动退赔等从宽处罚情节,以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判处杨某某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缓刑二年,并处罚金3万元。宣判后,被告人未上诉,检察机关未抗诉,案件一审生效。

一审案号:(2022)浙0111刑初214号

案例九

西湖区法院经审理后认为,被告人黄某某等人违反国家有关规定,非法获取并向他人出售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其行为均已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鉴于四被告人均系从犯、自愿认罪认罚及退出违法所得等从宽处罚情节,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分别判处黄某某等四被告人有期徒刑十一个月至七个月,宣告缓刑,并处罚金7000元至2000元。宣判后,四被告人均未上诉,检察机关未抗诉,案件一审生效。

一审案号:(2022)浙0106刑初125号

案例十

余杭区法院经审理后认为,被告人尤某某、周某某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仍为其犯罪提供帮助,情节严重,其行为均已构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鉴于两被告人自愿认罪认罚并积极退出违法所得等从宽处罚情节,以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判处尤某某、周某某各有期徒刑二年二个月,并处罚金8万元。宣判后,两被告人均未上诉,检察机关未抗诉,案件一审生效。

THE END
1.联合惩治切中电信诈骗“七寸”虚假购物、刷单返利、冒充客服领导熟人……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已成为数量上升最快的刑事案件类型。 自12月1日起,公安部会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印发的《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违法犯罪联合惩戒办法》(以下简称《惩戒办法》)施行。被惩戒对象会在金融、电信网络和信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24/12/id/8288568.shtml
2.注意!电诈套路又更新贵州高院发布一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及关联犯罪案例五:周某龙、马某卓犯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一案 案例六:张某等人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一案 01、胡某、彭某莲犯诈骗罪、组织偷越国(边)境罪一案 基本案情 2019年10月以来,被告人胡某、吕某芸(另案处理)共谋后以高薪为诱饵,组织国内人员前往境外实施跨境电信诈骗活动。在犯罪集团中,胡某、吕某芸为负责人,https://tzcj.qdn.gov.cn/zsdt_0/zjdt_5821592/202412/t20241210_86323183.html
3.“老套路”披上“新马甲”警惕这五类诈骗!公检法电信网络一是警惕刷单返利类诈骗。刷单诈骗是最为高发的诈骗类型,变种最多、与其他诈骗高度融合,引流手段也层出不穷,例如通过网络平台发布兼职广告,或以色情内容、免费礼物诱导对受害人实施诈骗。但无论形式怎么变化,刷单诈骗要求垫付资金“做任务”的基本套路是不变的。同时,刷单本身就是违法行为,没有任何保障,一定不要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A2R81B0514CFC7.html
4.网络兼职诈骗的客服判刑吗律师普法网络兼职诈骗的客服是判刑的。诈骗罪指的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是隐瞒真相的方式,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网络兼职诈骗也是属于诈骗罪的一种,只要是涉嫌诈骗罪就应该立案侦查,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具体量刑几年是要依照涉案的金额来定的。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以三年以下的https://www.110ask.com/tuwen/5862290085778237926.html
5.2024涉嫌偷越国边境罪诈骗罪及案例杜凯(10)利用“钓鱼网站”链接、“木马”程序链接、网络渗透等隐蔽技术手段实施诈骗的。 【案例】 一、偷越国(边)境罪 2019年3月2日,被告人吴某1伙同同案物色有兼职刷单意愿的人员并推送给团伙中的后台客服人员;同案人林某4、梁某3、何某2、饶某2、郑某1、兰茂彰任后台客服人员,收到前台同案人推送的人员https://lawyers.66law.cn/s260190b6e5a2c_i1403388.aspx
6.防诈骗致家长的一封信(通用20篇)常见的电信网络诈骗类型 01刷单诈骗 凡是打着“网络兼职”旗号,以返佣金为诱饵,要求你以刷单形式做任务的,就是诈骗。 02网络贷款诈骗 凡是打着“零门槛”“无抵押”“当天放贷”等旗号,以预付手续费、预交保证金、增加银行流水记录等为由,要求先行转账汇款或者索要银行卡密码、手机验证码,就是诈骗。 https://www.ruiwen.com/gongwen/shuxin/1160465.html
7.法治安全大学生“说案明理”警示教育案例兼职诈骗违法诈骗损害社会诚信体系,破坏公共秩序,引发社会恐慌,影响正常社会生活和社会稳定。作为新时代大学生,应明辨是非,坚决抵制诈骗行为,做守德诚信的好公民。 一、案例中的失德表现 (一)兼职涉嫌诈骗,道德缺失 根据国家公安部统计的有关数据,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持续高发,光是2020年全国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所涉及的https://xsc.cqtbi.edu.cn/info/1026/3021.htm
8.常见网络电信诈骗案件案例分析安全常识刷单本是违法行为,网上发布的兼职刷单信息都涉嫌电信网络诈骗。 第二类 网络贷款诈骗 (一)案例 2021年1月6日,因资金周转急需贷款的刘先生接到自称“随心用”贷款APP客服的电话,对方称可以低利息免抵押快速办理4万元额度的信用贷款。刘先生下载“随心用”APP并提交了申请。二十分钟后,APP提示刘先生可获得4万元贷款http://wzbwc.hnkjxy.net.cn/2023_12/19_23/content-22244.html
9.我老婆在聊天软件上兼职做聊天员,警察说涉嫌诈骗,别人怎么没有我老婆在聊天软件上兼职做聊天员,警察说涉嫌诈骗,别人怎么没有诈骗,而说我老婆诈骗 立即咨询 冯律师2分钟前解答了综合问题 何律师1分钟前解答了综合问题 周律师2分钟前解答了综合问题 罗律师3分钟前解答了综合问题 冯律师2分钟前解答了综合问题 何律师1分钟前解答了综合问题 大家https://mip.findlaw.cn/ask/question_58458303.html
10.反诈骗宣传讲话稿(18篇)以后同学们上大学的时候,有的学生会在不上课的时候去做兼职,我今天讲的第一个案例是网上兼职刷信誉诈骗。 5月10日,小静在一个QQ群内看见有人发来的链接,说在这里可以找一份网络兼职,只要每天抽出一两个小时上网,就可以赚几十至上百元钱。小静随手点击链接进入,并加了对方为好友,然后俩人就聊起来了,对方在QQ上https://www.yjbys.com/doc/fanzhapianxuanchuanjianghuaga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