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资管行业正面临“重置” 投资者需求转向避险稳健,资管市场和财富市场结构亦随之调整。与此同时,中国资管行业继续维持中高增速的趋势不会改变文  ... 

投资者需求转向避险、稳健,资管市场和财富市场结构亦随之调整。与此同时,中国资管行业继续维持中高增速的趋势不会改变

文|《财经》记者唐郡研究员黄慧玲编辑丨张威袁满

“理财经理让我赎回。”近日,一位持有R2(中低风险)理财产品的投资者在社交平台发文称,近期产品净值下跌,理财经理建议其先行赎回,并表示后续一到两周还有继续下跌的可能性。

与此同时,多位投资者对《财经》记者反映,其所持债券基金、银行理财等产品净值近期出现回落,单日浮亏从几元至几百元不等。部分投资者表示,近几天理财产品收益持续为负,打算先赎回资金,等市场波动过去再做打算。

分析人士指出,8月下旬以来,受资金面收紧、地产调控政策放松等因素影响,债市出现快速回调。受此影响,银行理财收益率出现波动,导致部分投资者赎回。

2022年,银行理财迈入全面净值化时代,净值随债市表现波动,类似情形在投资者之中不断上演。2022年11月,债市震荡引发的理财赎回潮,就是这一情形的集中体现。

“客户仍难以接受银行理财产品赔钱,甚至收益达不到预期都难以接受。”在总结理财公司面临的挑战时,农银理财总裁段兵曾如此说道。

根据光大理财和波士顿咨询联合发布的《中国资产管理市场报告(2022-2023)》(下称“中国资管报告”),2022年,中国资管市场规模为133.8万亿元,对应资金端规模为129万亿元。其中,零售资金规模为69万亿元,占比54%。

2023年上半年,本金有保障的存款和寿险产品受到热烈追捧。

中国人民银行(下称“央行”)数据显示,2022年四季度,倾向更多储蓄的城镇储户占比61.80%,达到有统计以来峰值。2022年全年,全国居民部门人民币存款增长17.84万亿元;2023年上半年,居民存款继续增长11.91万亿元,其中一季度增长规模为9.9万亿元。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下称“金融监管总局”)数据显示,上半年,人身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2.33万亿元,同比增长13.83%。其中,寿险保费收入1.87万亿元,同比增长13.86%。5月单月的保费收入同比增长20.16%,增速创近两年新高。

银行理财则深受“赎回潮”影响。上半年,银行理财市场规模下降了2.31万亿元,至25.34万亿元。

2022年末,伴随着流动性的收紧与债市的调整,银行理财产品大面积破净。由于许多投资者对该类产品仍存在刚性兑付的预期,破净对投资者情绪造成较大影响,引发较多赎回。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债市收益率企稳,银行理财规模有望企稳回升。

公募基金市场规模增长至27.69万亿元。公募基金首次反超银行理财,成为第一大资管子行业,资管格局骤然生变。

“我们近期的调查结果显示,投资者需求转向避险、稳健,并且不是短期行为。”波士顿咨询董事总经理、全球合伙人刘冰冰对《财经》记者表示,这在中长期会让整个资管市场和财富市场的结构发生很大调整,呈稳健、长期导向。

与此同时,中国资管行业继续维持中高增速的趋势不会改变。在刘冰冰看来,中国资管渗透率仍处于较低水平,即老百姓的钱还没有充分进入资管市场。房住不炒背景下,居民财富将逐步由房产等实物资产转为金融资产,随着资本市场表现好转,居民积累的高额储蓄也会流向资管市场。

“中国资管行业正面临‘重置’。”刘冰冰称,“整个资管行业未来在增速、在结构、在投资者偏好上都会发生转变。”

利率下行:市场波动

2022年9月以来,银行存款利率已历经三轮下调。

9月1日起,包括六大行在内的多家全国性商业银行挂牌存款利率正式下调,其中一年期下调10个基点,二年期下调20个基点,三年期、五年期则下调25个基点。

存款利率下行直接影响到保本型投资者。多位投资者对《财经》记者表示,以前3%以上的大额存款随处可见,现在大行3%以上存款产品几乎绝迹,大家只能去城商行、农商行等中小型银行碰碰运气。

存款利率下行是中国利率水平整体下行的缩影。

2020年以来,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降低实际融资成本,央行多次下调政策利率,引导市场利率下行。

截至2023年9月,央行核心政策利率MLF(中期借贷便利)利率为2.5%,是有统计以来最低水平。在MLF利率引导下,作为市场利率定价核心的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一年期、五年期水平分别下行至3.45%、4.2%,亦是有统计以来最低水平。

据央行统计,6月新发放企业贷款、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为3.95%、4.11%,较去年同期分别低0.21个、0.51个百分点,处于历史低位。

政策利率下调亦深刻影响着债券市场利率。年初以来,CFETS(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发布的十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从2.92%左右下行至2.60%附近,期间一度逼近2.50%关口。

对资管机构而言,利率下行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保险资管首当其冲。作为业内少有的长期资金管理者,保险资管具有较强的中长期固定收益投资需求。在低利率环境下,如何锁定较高的中长期收益,已经成为近期保险资管热议话题。

利率下行的同时,一些潜在的信用风险亦在考验着投资者对资管市场的信心。

上述多重变化叠加,令投资者处于“不知道该买什么”的尴尬境地。

一方面是存款利率不断下行,另一方面则是可能在市场波动中出现亏损的资管产品。有投资者表示,之前赎回理财后发现存款利率实在太低,最后还是决定买入一些低风险理财,结果发现收益率还不如存款。

由此,投资者被迫在收益率“低”和“更低”之间艰难抉择。

资金端:青睐存款、保险

系列变化之下,投资者行为亦随之生变。

近日,波士顿咨询对财富消费者的调研发现,受理财破净、宏观环境冲击等影响,居民金融资产结构调整明显,存款和保险资产增速提升显著,2022年全年分别增长17.2%、7.4%;同时,风险资产增速放缓或负增长。

以某头部股份制银行为例,2022年其零售财富管理规模中,存款涨幅达36.1%,保险增长15.1%,而公募基金受净值波动影响则下滑10.2%。

进入2023年,存款和保险仍然受到投资者偏爱。

央行二季度城镇储户调查问卷结果显示,二季度倾向更多储蓄、更多消费、更多投资的城镇储户比例分别为58%、24.5%、17.5%。其中,倾向更多投资的储户比例较一季度减少1.3个百分点,为有统计以来次低。

2023年上半年,人民币存款增加20.1万亿元,其中居民部门存款增加11.91万亿元,较上年同期多增1.58万亿元。

除了银行存款,储蓄型保险亦颇受欢迎。上半年,在存款利率不断下调、理财收益波动、监管推动寿险产品预定利率下行等因素叠加背景下,3.5%利率的增额终身寿险受到狂热追捧。

金融监管局7月27日发布的人身险公司经营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人身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2.33万亿元,同比增长13.83%。其中,寿险保费收入1.87万亿元,同比增长13.86%,此前5月单月的保费收入同比增长了20.16%,增速创近两年新高。

其他资管子行业感受与保险略有不同。

“2023年上半年,受2022年市场波动影响,投资者风险偏好显著降低,资金短期化趋势也愈加明显,资产管理行业正在经历资金端、策略端、产品端等多个层面的结构化调整和升级。”中信证券在半年报中直言。

长期从事信托销售工作的刘伟对《财经》记者表示,近两年明显感觉客户风险偏好下降,不少风险承受能力较高的信托客户已经转向保险和银行,追求更加稳健的收益。“我遇到最夸张的客户,在每个银行里放的钱都不超过50万元,就为了100%保本。”刘伟说。

银行理财半年报显示,截至2023年6月末,风险等级为二级(中低)及以下的理财产品存续规模为22.86万亿元,占比90.21%;风险等级为四级(中高)和五级(高)的理财产品存续规模为0.17万亿元,占比0.67%。投资者风险偏好较上年末明显下移。

从理财产品期限来看,2022年12月以来,全市场新发封闭式理财期限持续下行,2023年6月全市场新发封闭式产品加权平均期限为346天,较年初缩短30.32%。

“今年以来,银行理财客户需求呈现出三大趋势性变化:一是居民整体风险偏好降低,表现为存款增长较快;二是居民加杠杆意愿下降,主要体现为提前还房贷的现象比较显著;三是进入股市、基金、理财等市场的增量资金较少。”郑东总结道。

在居民避险意愿强烈的情况下,资管机构也倾向采取更加保守稳健的策略。

郑东告诉《财经》记者,上半年他们最主要的工作就是下调投资组合的杠杆和久期,“相当于采取了一个更加稳健的策略”。

上述调整后,其供职的理财公司固收产品收益表现没有上半年突出,但在8月下旬以来的债市调整中,将收益率回撤控制在较低水平。

“9月以来,信用债利率上行了约30个基点,国债各期限上行了10个基点。受益于此前对杠杆和久期的调整,我们的理财产品回撤天数和幅度都比较小,短债产品几乎没有回撤,中长期产品回撤水平大概是债市调整幅度的三分之一,大部分产品维持了正收益。”郑东说。

对此,直接面向投资者提供财富管理服务的财富管理机构亦颇有感触。

资产端:赚钱效应下降

与资金端风险偏好下降对应,资产端赚钱效应也在下降。

8月下旬以来,债券市场出现回调,引起理财收益回撤。

在此之前,银行理财收益表现已在下滑。数据显示,2022年各月度,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为2.09%,为十年新低。2023年上半年各月度,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为3.39%,较2022年有所上升,但仍低于疫情前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受净值化转型、债市波动等影响,近年来,理财产品供给进一步向低波产品倾斜、产品结构趋于单一化,被认为资金集中度过高,有潜在的风险隐患。

根据银行理财半年报,截至6月末,银行理财固定收益类产品存续规模占全部理财产品存续规模比例超过95%。从运作模式看,开放式理财存续规模为20.26万亿元,占全部理财产品存续规模的79.97%。资金投向上,理财产品持有信用债12.15万亿元,占总投资资产的43.86%。

公募基金的情况更为引人瞩目。

主动权益类基金是公募基金引以为傲的立身之本。但该类产品在经历2019年至2021年的爆发式增长后,再一次走进“好发不好做”的怪圈,业绩的波动令诸多明星基金经理走下神坛。

从基民的实际收益来看,2020年是基民收益最好的一年,主动权益基金的利润高达13211亿元。但到了2021年,这个数字就降到了1986亿元。进入2022年,基民收益告负,全年净亏14665亿元,将2020年的利润抹平。

而对于基金公司来说,过去三年的管理费收入跟随规模节节攀升。2019年底,基金总规模为14.8万亿元。而到了2023年6月末,总规模翻一倍,达到了27.7万亿元,反超银行理财,实现历史性跨越。管理费方面,行业管理费收入总额2019年底为633亿元,2022年底为1459亿元,增长了1.3倍。

为了破解“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困局,基金业开启了行业史上最大规模的降费行动。

今年7月,易方达、广发等头部基金公司率先发布降低主动权益类基金管理费和托管费的公告,打响了基金降费第一枪。交易佣金、申购费、赎回费、销售服务费等费率的改革渐次展开,涉及领域包括基金公司、券商、银行、第三方销售机构、买方投顾等。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场降费改革具有多重信号意义。

“在这个时候推行降费,虽然给从业者带来了难度,但它也给行业带来了正面影响。它表达了普惠金融的决心和方向。现在只是一个开始,而不是结束。”一家基金公司总经理向《财经》表示。

中信证券认为,市场化逻辑演绎下,公募基金降费是“机构化率提升—市场有效性提升—主动超额回报下降—被动占比提升—被动产品价格战—主动产品降费”的必然结果。“费改短期影响产业链的盈利能力,长期倒逼补足投顾短板,加速向资产配置转型。资管和财富只有顺势而为才能有所作为。”

“目前渠道端的考核方式仍以销售为核心。即使是被寄予厚望的买方投顾,也由于目前缺少更高层的考核指挥棒,在行业里的定位颇为尴尬。”一位基金销售渠道人士认为,基民不挣钱的问题,其实基金公司不是主要原因,核心问题在渠道。“客户都在渠道手里,不在基金公司手里。因此,相比之下渠道端的改革更加重要,但目前还没有开始。”

资管破题:多元化生态萌芽

资金回流存款、资管规模下降、收益普遍下行、管理费率下调……一系列变化正倒逼资管行业加快转型。

“经过资管行业全面净值化转型,尤其是去年债市调整后,我们能强烈地感受到,未来十年将是一个专业能力至上的时代。”英国励正集团(Legal&GeneralGroup)中国区总裁张雨萌对《财经》感叹。

当城投信用债之类的单一资产不太能满足客户(机构或个人)的投资收益要求的情况下,就会倒逼资管机构去拓展投资能力的边界,打造多资产配置、组合管理的能力。“我们已经能够看到比较明确的趋势。”张雨萌补充道。

刘冰冰也谈到了海外市场经验的借鉴意义。

在刘冰冰看来,与欧美成熟市场相比,当前中国资管行业还处于早期行业发展阶段。据波士顿咨询测算,截至2021年,中国资产管理在金融体系中的规模占比为27%,而同期美国为42%。这意味着中国资管渗透率将来有望进一步提升,进而带动行业规模增长。

但要让中国资管行业发展到欧美市场那样的规模,需要解决两大挑战。

一是客户资金结构问题,即个人资金(零售资金)与机构资金的结构问题。“与欧美市场相比,中国是一个零售资金为主的资产管理市场,这一点在中国养老体系等机构资金进一步大发展之前不太可能改变,而海外市场以机构资金为主,资金期限较长,稳定性也较高。”刘冰冰表示,客户结构差异,会使得资管行业的模式打法和中长期发展的可持续性不同。

2022年,国内个人养老金试点开闸,增量长期资金有望进入资管市场,各资管子行业都对此充满期待。

二是扩大资本市场的广度和深度。

对此,多位受访者对《财经》记者表示,这一情况在债券市场更为显著,而这正是去年末债市波动引发理财赎回潮的重要原因之一。

前述理财公司固收投资负责人坦言,与股票市场相比,债券市场相对深度不够,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没有对冲,二是没有流动性。

要想做风险对冲,首先需要有对应的金融工具。当前,国内债券市场能够用于风险对冲的工具主要是国债期货。但国债期货只能对冲无风险利率的波动,无法对冲信用风险。

所谓信用风险,通俗地讲,就是债券可能无法还本付息的风险。在成熟的债券市场,存在各种投机资金和做市力量,资管机构可以较为容易地找到交易对手方做风险对冲。

但在国内信用债市场,一方面,市场参与者以配置型机构为主,主要投资策略是持有至到期以赚取票息,市场缺乏投机资金;另一方面,没有机构做市力量。“大家都是一样的方向、一样的配置,没有办法做风险对冲。”

由此,固收投资经理只能通过提前预判市场走向,再根据预判调整资产配置来控制风险,比如当看好市场的时候,就配一些期限较长的资产。“当然,预判要非常精准是很难的。”该负责人表示。

“中国要做的是继续提高金融市场的复杂程度。”近日,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席勒在出席“2023中国·外滩财富管理行业论坛”时表示,我们现在有更复杂的金融产品,可以真正实现多样化,真正防止不幸的损失。

不过,刘冰冰也认为,扩大资本市场的广度和深度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也并非资管行业可以独立完成。站在当下,资管机构有四个方面可以改善:一是进行产品多元化,拓展多个资产类别布局;二是探索主题型、工具型产品,如指数基金等;三是积极探索新的资产类型,比如REITs;四是与财富端深度合作,围绕客户需求制定解决方案,比如养老产品和投顾服务。

渠道求变:资管、财富双向奔赴

“伴随居民家庭和企业对资产配置的强烈需求,发展财富管理业务成为资管机构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近日,原中国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在外滩大会财富管理行业论坛上称。

回到资产管理本身,工银瑞信基金总经理高翀此前直言,“财富管理行业是不是足够的成熟,是否能给投资者提供更好的资产配置建议,是否能提供更好的陪伴和投教服务,直接决定了共同富裕年代投资者能有多少资金投向资管机构专业产品。”

资产管理与财富管理有何区别?刘冰冰打了个比方,“资管本质上来讲是做菜,财管是根据客户拼菜单和做整体的营造服务解决方案。此前,资管机构只要专注‘做菜’就行,但随着客户需求趋向综合化,传统的打法已经不够了”。

由此,资管机构纷纷试水自建财富管理能力,或加强与财富管理机构的协同合作。

“本质上,销售机构并不代表投资者利益,理论上更倾向于与产品提供方合作,向投资者‘兜售’产品;其收益来自于代理、销售费用,与投资者是否赚钱无关。”周学东称。

以信托产品的销售为例,刘伟告诉《财经》记者,在信托公司内部,资产管理部门和销售部门理论上相互独立,互不干涉。但在实际销售过程中,公司可以通过调整佣金比例、调整产品业绩权重等方式,引导销售人员向客户推荐特定产品。

在此背景下,一些风险已经暴露的信托产品,仍然被卖给了不知情的客户。“有些已经出现风险的信托公司,此前部分产品给到销售的佣金比例能达到2%-3%,同期其他产品佣金比例是2‰-3‰,你说能没问题吗?”

就此,周学东开出的药方是买方投顾,即财富管理机构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提供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产品的咨询服务、并由投资者付费的金融业务。

对此,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吴晓灵也曾表示,国际财富管理机构业务包括销售和买方投资顾问。中国推销文化太盛,如果销售与买方投资顾问同在一个机构,对向以客户为中心的业务转型不太有利。她进一步表示,财富管理在中国可能称为财富管理投资顾问业务为宜,业务范围可能专做财富管理规划和受托专户管理业务为好。

同时,吴晓灵进一步建议,在资管机构存在不同监管部门的形势下,在资管产品的范围尚有限制的条件下,财富管理投资顾问无法满足客户的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资产配置需求,必须通过法律法规的完善和功能监管的统一来实现。

此外,多位受访人士提到,在资管端的监管亦存在一些细微差异,比如银行理财信披标准与公募基金不一致,银行理财无法在互联网平台销售等。“资管新规当年的方向是希望能统一资管监管规则,但至少到今天这件事还是没有真正成立。”刘冰冰表示,“各资管机构之间的监管规则有待进一步拉齐。”

THE END
1.回国留学十大金钱树目前最抢手专业让工作机会不断成长一、回国留学何种专业能确保高就业率 随着越来越多的留学生选择回国深造,寻找能够保证高就业率的专业成为了众多学子的首要任务。根据历史经验,选择一个具有强大就业吸引力的专业不仅取决于它的职业前景,还在于其未来的发展潜力。为此,我们将提供一些经过验证且实用性的建议,以助学子们更好地踏入职场。 https://www.gzwljs.cn/liu-xue-yuan-xiao/774736.html
2.学霸之谜揭秘那些让留学生一夜暴富的最吃香专业在全球化的大潮中,留学成为了许多年轻人的梦想。然而,不同的专业有着不同的吸引力,有些甚至能够为选修它的人带来超乎想象的回报。在这个充满悬念的世界里,我们要探寻的是哪些“吃香”的专业能让一个普通的学生一夜之间成为亿万富翁? 1. 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 https://www.dvfojjwdx.cn/liu-xue-gong-lve/459537.html
3.看似冷门,就业却拿高薪的十大专业!在当今社会,选择专业不仅关乎个人兴趣,更与未来的职业发展紧密相连。许多学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时,往往更倾向于选择那些看似热门、就业前景广阔的专业。然而,有些专业虽然看似冷门,却在就业市场上拥有极高的薪资水平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以下便是看似冷门,实则就业高薪的十大专业,它们各自拥有独特的魅力和潜力,值得广大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6838724584893915&wfr=spider&for=pc
4.10个大学专业就业更容易,体制内外都需要,大学毕业后就业横着走你们知道吗?2024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达到了1353万,比去年多出51万人。这么多人挤独木桥,选个好专业确实很重要。我看到不少同学都在问:“老师,哪些专业好就业啊?”“毕业了能挣钱吗?”今天我就给大家好好说道说道。 挑专业要看三点: 一是就业面要广, http://www.jujuwan.cn/63750.html
5.目前十大热门专业选哪个能赚得更多随着教育资源的普及和社会需求的变化,一些专业开始逐渐走向主流,而其他一些则被边缘化。那么,你知道目前十大热门专业是哪些吗?而且,这些专业到底能赚多少钱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索一下。 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热门专业”。简单来说,就是那些市场上需求量大,毕业生就业率高,薪资待遇也较为丰厚的行业或领域。在https://www.eyyuy.com/liu-xue-gong-lve/471492.html
6.最有“钱”途的十大专业来了!一起来看!选择专业时,多数人都会选择既有发展潜力,又有发展“钱”景的专业。那么,哪些专业月收入高? 收入较高的10个本科专业 根据《202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来看,在2021届的毕业生中,月收入较高的本科专业有↓↓↓ 信息安全、软件工程、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5NjcxMjYyMQ==&mid=2247513271&idx=7&sn=30b343eb8d7cf25cc8f2f0e109caae9b&chksm=fe5c7975c92bf0636e2f21613dc97ded84aa6e0ed291e2adf3cb776f2f756997f14c7a45830c&scene=27
7.哪些专业收入高?薪资较高的专业盘点从各专业应届生就业薪资看,本科电子信息类、高职自动化类专业月收入较高。本科电子信息类专业2023届月收入为6802元,首超计算机类(6771元)专业位列第一;高职自动化类专业,自2022届反超铁道运输类专业位列第一后保持领先,2023届月收入达到5421元。 2023届毕业生月收入最高的本科专业是信息安全(7756元),其次是微电https://www.eol.cn/m/gaokao/202406/t20240616_2616957.shtml
8.兼职情况调查报告不少大学生觉得只要是有兼职机会,就可以去试一试,所做的兼职与其本身所学专业相关的较少,大多是从事廉价的劳动力,只有部分大学生选择了做家教。有的同学认为挣钱并不是大学生打工的惟一目的,不少同学把打工看作是参加社会实践、提高自身能力的机会。许多学校也积极鼓励大学生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一方面可以把学到的https://www.ruiwen.com/diaochabaogao/7765992.html
9.大学生兼职的调查报告(通用15篇)不论是什么职业没有层次,都能在其中学到许多东西,有它的利与弊,有能够汲取的地方与不可汲取的地方,要看本人是这样看待的了。有的大学生认为只要是有报酬,就算是与自己所学的专业不相符,只要能够令他们理解的工作,能够胜任,他们都会去做。 五、调查结果分析:https://www.yjbys.com/diaochabaogao/3826734.html
10.关于大学生兼职的调研报告挣钱确实也是打工的一个目的,但这不应该只是唯一目的。对大学生而言,如果能利用打工增加社会能力,这无疑是一笔无形的财富,但“打工”最好能与自己所学专业的有关工作结合,例如一位中文系的师兄,在打工时有意识地去争取到报社杂志社打工实习的机会,毕业后,很轻松地就找到了对口的工作。 https://www.oh100.com/a/202302/6267585.html
11.大学生兼职社会调查报告调查内容:本次调查通过对大学生有否参加过暑期工、兼职或实习,最想参与何种社会实践,所参与的打工或实习是否与所学专业相符,能否体现实践与理论知识相结合以及在工作或实习中获得了什么等问题进行展开. 调查方法:通过派发问卷进行调查,发放问卷共50份,收回有效问卷50份. 调查结果:从调查中发现,许多大学生都认为兼职是https://www.unjs.com/fanwenwang/dcbg/20230602141437_7211711.html
12.社群是这样玩的盘点2016五大经典案例吴晓波频道:让用户更专业 作为模式清晰的内容变现社群,吴晓波频道最重视的是持续性、高品质、专业化的内容生产能力。而其最大的创举是建立一个有刚需的细分市场、树立自己的风格、快速积累用户。而随着用户基数和粘性达到一定的程度,内容本身变现或者嫁接商业价值就水到渠成。 https://m.huanqiu.com/r/MV8wXzk4NjM3MzdfMTgyMl8xNDgyNzQzMzU2
13.www.sjzyl99.com/moken61826.html容克说,各方就公共部门是否以及如何参与希腊债务减记计划依然存在分歧,而且,由于希腊经济已经连年萎缩,偿债能力丧失殆尽,因此此前设定的1300亿欧元的救助贷款规模很可能已经无法帮助希腊在2020年前将债务规模从目前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60%下降到120%。 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各银行机构不断创新金融服务产品,增设特色http://www.sjzyl99.com/moken61826.html
14.情况分析报告(必备11篇)从兼职的种类可以看出,大多数同学都做的是与人交流的兼职,这在一定程度上提成了与人交流的技巧,但大多数学生兼职工作与所学专业无关,看来挣钱并不是大学生兼职的惟一目的,不少同学把兼职看作是参加社会实践、提高自身能力的机会。所以只要有机会都愿意去尝试一下。https://www.liuxue86.com/a/5035011.html
15.大学生调研报告系别: 专业: 性别: 1、你是否在上大学期间做过兼职活动( ) A、是 B、否 2、如果进行兼职活动,其主要目的是( ) A、赚取生活费 B、培养个人能力 D、增加社会经验,为将来工作做准备 3、如果进行兼职活动,你会选择什么类型( ) A、家教 B、餐饮服务工作 C、发放传单 https://www.fwsir.com/Article/html/Article_20230205093332_2336319.html
16.2023超星尔雅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答案“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尽量别去被动打工”这句话的描述,错误的是:DA、作为探索期,这个阶段需要拓展选项B、应该主动打工,做职业/场探索C、通过主动实践来定位自己D、因为大学生更多是廉价劳动力,所以挣钱少9【单选题】生涯规划中的“补课”意味着什么BA、比别人学更多的东西B、曾经的生涯任务没完成需要去弥补C、规划https://www.yxfsz.com/view/1691782273806995457
17.超星尔雅学习通《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章节测试答案.docx工作做好铺垫 C.多学几门辅修专业 D.谈恋爱 8.从生涯发展角度,对“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尽量别去被动打工”这句话的描述,错误的是:D A.作为探索期,这个阶段需要拓展选项 B.应该主动打工,做职业/场探索 C.通过主动实践来定位自己 D.因为大学生更多是廉价劳动力,所以挣钱少 9.生涯规划中的“补课”意味着什么?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0/0413/8031075023002106.shtm